在《新华日报》历史报道中品读柳亚子的“诗与远方”(下)

原标题:在《新华日报》历史报道中品读柳亚子的“诗与远方”(下)

柳亚子(1887—1958),原名慰高,字安如,吴江北厍人,后迁居黎里。近代爱国主义者,民主主义革命者,著名诗人,社会活动家。辛亥革命风云人物,南社创始人之一。柳亚子一生写下了大量诗文,有“今屈原”之称。今天让我们继续翻阅《新华日报》的历史报道,一起去了解各界人士对柳亚子先生的敬仰和怀念。

1958年6月21日下午7时20分柳亚子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七十二岁。24日上午首都各界人民公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柳亚子。6月25日《新华日报》04版报道了该消息,文中写道, 公祭大会在中山公园中山堂举行。在柳亚子委员灵柩两旁,摆着毛泽东主席、刘少奇委员长、周恩来总理送的花圈。中山堂内墙壁上还有一些挽联。

1963年09月02日《新华日报》04版刊登《柳亚子女儿献出一批革命文献》稿件,文中写道:“柳亚子先生的女儿柳无非和柳无垢,最近将柳亚子先生从一九三○年至一九五一年的二十多种遗著手稿,以及柳亚子先生生前所收藏的书画、印章和革命文献资料,如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揭露蒋介石伪装革命的传单、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印刷品)等,捐献给中国革命博物馆,这些革命文物,对研究我国现代革命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1981年10月11日《新华日报》01版刊登《柳亚子故居首次开放》,作者王学新、殷安如在文中写道,座落在吴江县黎里镇的柳亚子故居,经过整理后,于今天上午首次开放。柳亚子故居文物资料陈列室同时供人瞻仰……这次开放的故居文物资料陈列室展品内容丰富,展出了宋庆龄、鲁迅题词手迹,“南社”图书资料,柳亚子书信、诗稿手迹等珍贵历史资料,以及其他图片、书画、生前遗物共二百六十多件。这些资料和实物,形象地展示了柳亚子先生不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和战斗风貌。

1983年06月16日《新华日报》02版刊登《柳亚子先生故居参观记》,作者殷安如、沈炳荣、黄载在文中写道:“和许多来到这里的人们一样,参观柳亚子先生故居及其事迹的陈列室,使我们受到了一次真切的爱国主义教育。这种爱国主义思想,必将激励我们更好地去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实现由党的十二大、六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的宏伟目标,达到建设一个现代化的、高度文明和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伟大目的。”

1983年6月21日是柳亚子先生逝世二十五周年纪念日。1983年06月17日《新华日报》03版刊登柳亚子先生相关照片,如下:

一九四九年初夏,毛主席到颐和园益寿堂看望柳亚子先生。柳亚子是应毛主席电召,从香港到北京的。诗人在启程时曾有诗唱道:“六十三龄万里程,前途真喜向光明。乘风破浪平生意,席卷南溟下北溟。”

一九四五年,柳亚子(右二)与周恩来(右六)、郭沫若(右四)、冯玉祥(右五)等在重庆合影。

抗战后期,柳亚子先生由桂林来到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心重庆。在那可祖咒的黑暗环境中,他公开宣称“延安是革命圣地”,写诗咏怀,坚信革命必将胜利。

柳亚子先生逝世后,刘少奇和周恩来同志亲自为其灵柩执绋。

1983年06月22日《新华日报》03版刊登《首都集会纪念柳亚子先生逝世25周年》,记者曲建崇、刘沃民在文中写道:“胡乔木在纪念会上表示,柳亚子先生是一位忠贞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主义革命者,杰出的革命诗人,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创始人之一,中国共产党的忠实的朋友。在我国近代革命史上,柳亚子先生是一位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尊敬的爱国志士和进步人士,特别以充满革命热情的诗人知名于世……他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人,对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作出了不容抹煞的努力。”

1987年05月29日《新华日报》01版刊登邓颖超文章《缅怀柳亚子先生 为纪念柳亚子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作》,文中写道:“我和柳亚子先生重逢是在北京解放后不久,他从香港回来,我从河北西柏坡异途相逢于河北沧州,乘坐一列特别列车。因当时铁路尚未完全修复通车,火车上缺水、缺电;车厢里只点起微弱的蜡烛火光,在暮色苍茫中彼此都发现了对方。这时柳先生特别高兴与我打招呼:并在列车行驰中为我写了一首小诗:称我为小超。到了北京以后,他参加全国政协第一届会议,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他后来一直跟着我们党进行工作的。”

1987年05月28日,在著名爱国主义者、诗人柳亚子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柳亚子纪念馆暨塑像揭幕仪式在吴江县黎里镇举行,纪念柳亚子诞辰一百周年暨南社发起八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也在同日召开。1987年05月29日《新华日报》01版刊登报道,文中写道,柳亚子故居,原是清乾隆年间工部尚书太子少傅周元理的旧宅,坐北朝南,沿河临街,有门厅、茶厅、大厅和后面的生活起居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故居第二进,东西两壁墙上挂着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诗篇、题词的复印件,中间黑色大理石石座上安放着汉白玉的柳亚子半身像,石座上镌刻着邓颖超题写的“柳亚子先生像”金色大字。塑像由屈武和孙颔揭幕。

1990年03月10日《新华日报》03版刊登《展现南社兴衰的电视剧〈柳亚子〉将上映》,文中写道,这是一个悲剧,假南社的兴衰史,旨在淋漓尽致地剖析辛亥革命前后知识分子中有识之士、有志之士的爱国情结。该剧在处理手法上,采用时空错位的方式,努力达到对历史人物作一种现实、客观、冷静的观照;多写意性,倾力于传达人物的理想情绪和内在韵致。该剧由中央电视台影视部、南京电影制片厂等三家联合拍摄,在京、宁两地举行首映研讨会上,评论家以知识分子的审美情趣,赞誉这个电视剧为“诗的电影”。

1997年05月30日《新华日报》06版刊登《吴江举行柳亚子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文中写道:“5月28日吴江市在柳亚子先生的故乡黎里镇,举行纪念南社发起90周年、柳亚子先生诞辰110周年、柳亚子纪念馆建馆10周年活动。全国政协委员、文联副主席、中国南社与柳亚子研究会会长尹瘦石先生,向吴江市柳亚子纪念馆捐赠了1945年毛泽东同志与柳亚子先生诗词唱和、被传为美谈的《沁园春·雪》复制件,他与柳亚子的往来书信,以及尹瘦石画册……当天,还举办了南社会员书画展,并进行了研究南社和柳亚子先生的学术交流活动。”

微信公众号 | 江南时报

江南时报网 | jntimes.cn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