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林荫路覆盖率88%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平方米

原标题:武汉林荫路覆盖率88%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平方米

武汉林荫路覆盖率88%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平方米

9月初的晴天,漫步在武汉城区,抬头不见骄阳,城市绿植犹如一台台巨大的“绿色空调”,不断为城市降温。

“推门见绿,出门入园,夏季的闷热日子越来越少。”这是武汉市民刘阿姨十年来最大的感受。

近几年,武汉市以“一盘棋”思维实施园林绿化提升行动,“点线面”一体化推进,实施全市生态骨架、绿道体系、花景大道、湿地花城、生态修复、村增万树、森林绿网等八大工程。武汉绿化水平大幅提升,绘就出一幅“江风湖韵、山清水秀、树茂花繁、人在园中”的公园城市新画卷。

公园绿地织就城市“绿肺”

盛夏,行走在东西湖区府河沿岸,延绵近3公里的梧桐绿廊沿府河大堤铺开,与香樟、乌桕等树共同形成高低错落、疏密相宜的景观林带,草木葳蕤,令人心旷神怡。

“天气闷热的时候,就会带孩子过来纳凉。这里绿树成荫,江风徐徐,比家里开空调还凉快。”家住附近的市民陈女士说。

作为东西湖北部重要的生态屏障,梧桐雨片区打造出104公顷的绿色空间,沿府河岸线同步启动六大治理工程。治理后形成武汉市超大森林运动休闲板块,3150棵梧桐树构建起8公里生态屏障,还有香樟、乌桕等3万多棵树,8.1公顷花海以及3公顷滨水植物,每天可释放氧气超18吨,织就城市“绿肺”。

与其他公园相比,梧桐雨公园最大的特点是生态空间与游乐休闲、体育运动、潮流消费深度融合。园内分为田园牧歌、林花秘境、逐风之境三大区域,汇集了萌宠乐园、马术田地、梧桐七舍、杜鹃溪谷、采摘果园、户外极限越野场地等18个文体娱乐设施。

“每个休闲文娱项目都掩映于树荫中、花海里,让市民盛夏时节在户外活动时也能感受清凉。同时,园内还开辟出‘杜鹃溪谷’等池塘景观,循环水源不仅便于灌溉树木,也能降低周围温度。”梧桐雨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

武汉市园林部门持续开展城市降温“增绿”专项行动,加强在城市热岛效应集中区域绿地建设。三年计划建设各类公园200个,新建绿地3000公顷。目前,已完成新改建绿地730公顷,建成洪山区毛坦公园、东西湖区梧桐雨生态郊野公园、江岸区新春村口袋公园等各类公园59个,积极推进后襄河公园等陆地冷源建设,实现热岛集中区域的绿地冷源“量质”双提升。

林荫绿道分隔城市热岛

9月初,“秋老虎”还未退却,武汉环汉口绿道园博园路段仍有不少市民在此闲庭信步。绿意葱茏的行道树遮蔽住沿道的骄阳,营造一方户外清凉。

“树荫能降低周围3至5℃的环境温度。”环汉口绿道建设方负责人郭睿介绍,“园博园路段依托园内较好的绿化环境,增种了部分行道树及大片地表植被,能保障该段绿道全天10个小时有树荫覆盖。”

去年,环汉口绿道示范段一期完工,全长约16.9公里,以现有张公堤绿道为主要线路,打通沿途断点,串联张毕湖公园、竹叶海公园、园博园、黄塘湖等四个生态旅游景区资源,建设升级沿路景观、驿站和配套设施,成为市民近郊休闲游憩新空间。

一期绿道紧贴三环高架路,仿若一条景观生态绿链嵌入车水马龙中。“绿道将三环线与居民区隔绝开来,大片绿化有效吸收汽车尾气及大量灰尘,还有减弱噪音的作用,大大提升人居环境。”郭睿说。

今年,环汉口绿道示范段二期也已开工建设,长度共计约11.8公里,计划打通岱家山大桥、汉黄立交、三金潭立交等断点,构建环汉口的生态、活力、人文复合型功能环。

绿意盎然的林荫路连线成片,正成为江城最美的夏日风景。

今年,武汉市加快推进“一路一策”林荫路、绿道建设,分隔城市热岛,林荫路数量每年以100公里左右的速度增长。目前,市内林荫路覆盖率已达88%,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

全民共建共享绿色生活

“改造后的社区绿色广场,既干净又凉爽,夏天在这儿纳凉特别舒服。”武汉常青街扬子社区居民胡友华,每天傍晚都会下楼在小区广场遛弯。而过去,她常绕远路去王家墩公园散步。

扬子社区是上世纪90年代的老旧小区,设施陈旧,绿化杂乱,挤压居民活动空间,枯枝败叶还会引来蚊虫。今年,武汉市江汉区园林部门对社区广场绿化进行改造,修剪树冠,栽种花树,搭建儿童活动区等。改造后的社区广场,环境更清爽,成为居民开展户外活动的绿色空间。

“这两年,居民共建共享绿色资源的氛围越来越浓厚。”扬子社区书记胡婧带着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行走在社区,每栋单元楼下都有居民自己搭建的小花圃。“这些都是擅长园艺的居民带领众人打理的。社区还成立了绿植志愿队,轮班巡查每家每户的绿化环境问题。”

“今年夏天,社区开展户外活动的次数更多了,居民们十分享受家门口的清凉地。”胡婧说。

5年前,武汉启动社区绿色驿站惠民工程建设。截至2022年底,已建成绿色驿站313个。武汉市园林部门持续推进绿色驿站进社区,在居民家门口搭建植绿、识绿、养绿、赏绿、换绿、医绿、购绿的公共服务平台,引领绿色生活方式。此外,穿插在社区街巷中的城市“边角料”地带,也被逐步改造成居民身边的“口袋公园”。到今年,武汉已建成500余座口袋公园。

如今,武汉的大小公园串珠成链、织链成网,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至15平方米,相当于人均“一间房”。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严芳婷 实习生 刘逸鹏 通讯员 孙姝)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