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其芳,从小资到战士的蜕变

原标题:何其芳,从小资到战士的蜕变

何其芳是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是新民主主义战士和新中国文化事业的领导人。

中学时代我曾一度喜欢读诗常常搜集古今中外的诗集看,但苦于良莠不辨好坏难分。恰在此时,某日在新华书店见到一本《诗歌欣赏》,作者便是何其芳,这是我第一次知道这个著名作家的名字,自此开始,我便常常留意他的作品。

退休后的阅读中我又知道了,他竟然和我们青岛,和离我们不远的莱阳也有些瓜葛,便对此颇感兴趣。近日来有点闲暇,便查阅了一点资料,敷衍成此拙文——

20世纪30年代,乡村师范教育风起云涌,1930年成立的山东省立第二乡村师范学校,后改名为山东省立莱阳简易乡村师范学校成为当时的佼佼者,这便是当今鲁东大学的前身。

成立之初,莱阳二乡师虽然只是一块弹丸之地(占地六十余亩),藏龙卧虎,汇集了一批堪称一流的教师,如著名作家吴伯箫、何其芳、老舍……今天要说到的何其芳,便由此和山东的莱阳,和青岛结缘。

何其芳19122月,出生在重庆市万洲的一个封建地主家庭,祖辈或为官或行医。他的童年过得黯淡无味,但从十二岁起他就养成了读书习惯,他浏览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聊斋志异》等这些中国古代经典名著,阅读了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苏轼,陆游的诗歌,使他感受到了中华文学艺术的魅力,给他心灵以陶冶。

何其芳十四岁的时候离开了私塾,到县城第一高小,万州区中学和重庆江北治平中学读书。这期间他有机会读到了《红楼梦》,安徒生童话和泰戈尔的诗歌。读得更多的是“五四运动”以后的新文学作品,尤其喜欢冰心的作品。在这些优秀之文学作品熏陶和影响下,他开始写作当时流行的小诗。

何其芳1929年到上海入中国公学预科学习,19311935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何其芳大学期间在《现代》等杂志上发表过诗歌和散文,1936年他与卞之琳、李广田的诗歌合集汉园集出版,被时人称之为“汉园三诗人”,在当时的学界文化界颇有影响。

《汉园集》第一部分便是何其芳的“燕泥集”,收诗16首,从题目上看有不辞劳苦、自筑诗巢的意味儿,又带有世事难料美梦难成的迷茫。他在诗中描绘出来的“梦境”,都是伤感,寂寞,忧郁而又美丽的,充满对故乡,对青春,对爱情求而不得的幽怨。这些诗歌一经发表在诗坛上引起很大的轰动。

《青春怨》:“一棵棵,一棵棵,又一棵棵,我的青春像泪一样流着;但人家的泪为爱情流着,这流着的青春是为什么?一朵朵,一朵朵,又一朵朵,人的青春像花一样谢落;但一切花都有开才有落,这谢落的青春却未开过。”写这首诗时作者刚刚19岁,却对人生有了自己的体验和独特的思考。

1935年,大学毕业后,何其芳先在天津南开中学任教,19369月应时任山东省立莱阳第二乡村师范学校校长吴伯箫的邀请,来到莱阳师范学校任教。

何其芳教的是国文,对此他得心应手,并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颇受学生的欢迎;讲义都是自己编的,用毛笔楷书写成,在莱阳城一个石印书坊印刷。莱阳二师曾经有一个学生多年保存着他编写的讲义,可惜十年浩劫被抄走焚烧了。据二乡师的学生回忆,何其芳在乡师任教时从未提到过自己的作品,学生之间传说他有著作出版,却没有人看到过。

其实,何其芳除了教学之外,在莱阳教学期间依然坚持阅读、探索和写作。完成了3本著作:诗集《预言》,散文集《刻意集》和《还乡杂记》。诗集《预言》第一,二卷是在北京和天津写的,第三卷是在莱阳写的。第三卷开首一篇《送葬》,作者特意注明1936118日,莱阳。

《刻意集》中有些文章作者是在京津时写的,但是在莱阳编成的。《还乡杂记》共8篇文章,第一篇《呜咽的扬子江》,作者特意注明1936929日,莱阳。”最末一篇《树荫下的默想》又注明“611日下午,莱阳。

193766日深夜,何其芳写了《我和散文》一文,详细地叙述了他到莱阳之后思想和创作风格的变化。何其芳在莱阳写的诗文,对研究其世界观和艺术观的发展有重要的价值。

更为重要的是,在天津和莱阳期间他开始接触比过去更为广泛的生活,看到了更多的社会黑暗和丑恶,使他更加苦闷也促使他更深刻思索和转变。

终于正如他自述的那样:“在天津,我更加苦闷地过了一年,因为我更多知道了人的生活的可怜,更多看见了现实的不美满。在莱阳,我才找到我的精神上的新大陆,我才非常清楚地肯定是有了这样一个结论:第一步,我感到人间充满了不幸。第二步,我断定人的不幸多半是人的手造成的。第三步,我相信能够用人的手去把这些不幸毁掉……”

当时莱阳二乡师范的前面有一座石桥,一些外出打短工的农民,因住不起旅店,晚上便睡在石桥上。何其芳晚上常去找这些农民聊天,从农民的血泪中,他逐渐认识到旧社会的罪恶,思想逐渐倾向革命,同时他的创作也随之而起了变化。他摒弃了过去那种多情而带颓废气息的幽思,雕饰飘忽而梦幻的辞藻,现实代替了幻想,朴素代替了纤巧。

他曾经在诗歌《云》中这样写道“我走到乡下。农民们因为诚实而失掉了土地。他们的家缩小为一束农具。白天他们到田野间去寻找零活,夜间以干燥的石桥为床榻。”

“在长长的送葬行列间,我埋葬我自己。”《送葬》这首诗,是诗人为旧世界送葬,也可以看作是何其芳为“旧我”送葬。

在1936年10月15日写于莱阳的《街》一文中,作者这样写道:“我又想象着白昼和夜里走过这些街上的各种不同的人,而且选择出几个特殊的角色来构成一个悲哀的故事,慢慢地我竟很感动于这种虚幻的情节了,我竟觉得自己便是那故事里的一个人物了,于是叹息着世界上为什么充满了不幸和痛苦。于是我的心胸里仿佛充满了对于人类的热爱。”

实际上,何其芳在二乡师任教期间,就已经积极参加抗战活动了。1936年秋,二乡师召开全校师生大会,宣布成立“学生抗日救国会”,何其芳大力支持,会后,亲自为救国会起草了《告胶东同学书》,号召胶东学生在民族存亡时刻联合起来,成立胶东地区中等学校学生抗日救国联合会。

抗战爆发后,何其芳于19379月回到家乡任教于四川省立万县师范学校和成都成属联中,19388月,何其芳与沙汀和卞之琳一起离开成都,到达了延安。何其芳之所以能够毅然奔向革命圣地延安,应当说,这与他在莱阳二乡师期间思想的蜕变有很大的关系,而这蜕变是经过一番“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阵痛”的。

非常凑巧的是,1935年汉园三诗人的另一人卞之琳来到青岛,并在德国人帕尔玛在莱阳路28号建一座度假型旅馆内,青岛之美曾给他带来无限感触,他说:“冬天的青岛,静悄悄的,街上行人很少,完全没有城市的喧嚣。偶尔有一辆马车,‘嘚嘚’地从门前驶过。”“入夜之后,小青岛灯塔上的红灯一闪一闪,给人以诗的遐想。”

卞之琳为青岛的美而陶醉,于是便写信邀何其芳、李广田来青岛。李广田没有来,当时在莱阳教书的何其芳趁寒假之机便来到青岛,也住在旅馆内。何其芳在卞之琳陪同下一起游览了青岛市容,他在诗中写道:“我走在海边的城市,在冬天的柏油路上,一排一排的别墅站立着。”他们一起在这里度过了1936年的新年。

综上所述,何其芳尽管在莱阳乡村师范学校度过一段短暂的时日,但这却是他人生旅程和文学创作过程的一个转折点和奠基石,由此,他迈入了人生更加广阔的天地,和文学创作更加璀璨的岁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