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期的95%婚姻都是包办:1919年11月14日赵五贞在花轿中自杀

原标题:民国初期的95%婚姻都是包办:1919年11月14日赵五贞在花轿中自杀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民国初期的95%婚姻都是包办:1919年11月14日,长沙女子赵五贞在花轿中自杀引发社会大讨论。

这事是一个大悲剧。

时间是1919年11月,民国成立不过8年时间,老百姓仍然很愚昧。

事件发生在湖南长沙郊县,赵五贞小姐当时23岁。

赵小姐有些文化,能够自己看书识字,也擅长做家务。赵家条件一般,23岁的赵小姐,在当年看来算是年纪不小,应该嫁人了。

此时,同一条街上开古董店的吴家来求亲。吴家经营古董生意,家里颇为有钱,比赵家要高出很多。

那么,为什么吴家跑来向赵家求亲呢?

吴家男人不是头婚,已经30多岁,原配妻子患病去世,这次是第二次结婚。

根据湖南风俗,续弦娶妻难以娶到什么门当户对人家。吴家就降了级别,向赵家求亲,愿意给丰厚的聘礼。

赵家父母是见钱眼开的人,而且有好几个女儿,对赵小姐也不看重,欣然同意。

而赵小姐则非常不满,一来她是做填房夫人,在那个年代对女人是一种侮辱。吴家男人既然30多岁,应该同前妻生育有子女。那个大姑娘愿意结婚后,就给别人当继母?二来听说吴家婆婆非常凶悍,曾同邻居当街打架,将别人咬伤。赵小姐的性格温和,嫁过去以后恐怕要被婆婆虐待。

吴家求亲之时,赵小姐虽然羞涩,仍然明确表示不愿意嫁过去。

媒人却百般夸耀吴家豪富,社会关系众多。只要两家联姻,赵家必然有钱有势,地位有很大提高。

或许是重男轻女的原因,赵家父母就将赵小姐骂了一顿,还细说了嫁到吴家的种种好处。

赵小姐多次表示不愿意嫁过去,但赵家父母则认为自古婚姻大事都是老一辈做主,他们已经答应了吴家的求亲,赵小姐必须嫁。

得知这个情况后,赵小姐情绪非常低落,曾几次告知母亲和姐妹,自己绝不会嫁入吴家门,大不了寻一条死路。

赵小姐平时性格温和,赵家女眷也没当回事,认为只是说气话。

到了1919年11月14日结婚当天,吴家已经将大量聘礼送到赵家,这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此时,赵家母亲和姐姐发现赵小姐的表情古怪,和平时不同。她们开始怀疑赵小姐可能要寻死,急忙告知当家人,也就是赵家的父亲赵海楼。

赵海楼骑虎难下,吴家花轿已经来了,此时还怎么拒婚?这会形成巨大的丑闻,能让赵家几十年都声名狼藉,以后也不用在本地混了。

强行将女儿嫁过去,万一她真的寻死,也是大事一件,同样不会有好结果。

权衡再三,赵海楼只能选择继续嫁女,但让妻子反复劝告和搜查女儿,不让她有寻死的念头。

赵家母亲和姐姐没有办法,只能苦口婆心劝告赵小姐不要做傻事,同时搜身加上搜查行李,防止她携带什么轻生的工具。全身都搜遍,只有赵小姐裙内未搜,也不便于搜查。

赵小姐任由母亲和姐姐为其梳洗打扮,随后趁着母亲不在的时候,握住姐姐双手哭啼“劳力费心,以后再报答。”

当时的规矩是女人出嫁绝对不能哭,不然会被认为不吉利。

赵家姐姐大惊,认为肯定要出事。可惜此女只是家庭妇女,并无主见。就在姐姐惊慌无措的时候,赵小姐已经上了花轿。

两家相距不远,花轿启程后吹吹打打,预计10多分钟就到。

然而花轿走出10分钟后,轿夫突然发现花轿底部大量滴血。轿夫惊得魂飞魄散,又不敢打开花轿,只能奔跑着抬轿,几分钟后送到吴家。

此时吴家知道出事,急忙赶来查看。迎亲的吴家母亲和媒人掀开花轿,发现赵小姐仰面躺着,已经割喉自尽,喉部伤口流血不止,一柄剃刀丢在身旁。看来,赵小姐将剃刀藏在裙中,上了花轿后没多久就割喉自杀。

赵小姐还没断气,但不能说话,挣扎着将两手戴着的金戒指交给吴家母亲,这是吴家送来的聘礼。吴家母亲看到戒指上有血,哪里敢接,吓得连连后退。

此时赵家父母听到消息,终于知道犯了大错。赵家母亲哭得晕倒在家,赵家父亲快步赶来,许诺女儿“接你回去,永不嫁人。”赵小姐无法说话,只能缓缓点头。

出了这么大的事,惊动了周边的邻居。众人七手八脚,将赵小姐抬到附近红十字会诊所,请来医生急救。医生见赵小姐伤势太重,简单包扎以后就火速送到湘雅医院。

在送到医院的路上,赵小姐因为失血过多,气绝身亡。

眼见死了人,吴家和赵家只能向政府报案,长沙政府派检察官杨善称看了遗体和现场,认定是自杀而死。

讽刺的是,赵小姐生前宁死不做吴家媳妇,检察官却在她的棺木上贴上了“吴赵氏”的封条。

此事发生后,当地舆论却没有支持赵小姐。

群众认为赵小姐年纪轻轻自尽,实在可怜,又认为她性格过于刚硬,甚至不合情理。

当地老人认为,女子婚嫁本来就应该听从父母之命,即便不愿意也不应该轻生,这属于不孝。

对于吴家,很多老人甚至认为他们也是受害者。吴家根据社会风俗合理合法提亲,赵家不答应完全可以拒绝。现在搞得媳妇还没过门就自尽,吴家赔了大量钱财不说,还名誉扫地,实属飞来横祸。

不过,社会开明人士则借此痛斥封建礼教。

11月21日,《女界钟》发行特刊第1号,报道了赵女士自杀全过程,还发表署名斯咏的评论文章说:不想当这个女子解放声浪日高的时候,居然有这种惨剧演在我们的眼前,为什么偌大的世界竟容不得一个女子,生生的逼着她去死?这到底是为着什么?咳!难道不是这种万恶的婚姻制度吗?煌煌礼教,赫赫父命,若是提出抗议,马上加一个不贞不孝的罪名,天地间还有她的立足地吗?赵女士订婚时自己明明不愿,他父母偏偏不取得她的同意。后来她表示反对,他父母不是不知道,并且以死拒绝的意思都是知道的,所以上轿时还要检查一次,怕她带有凶器。女士想要求生是不可能的,于是乎求死。我想大千世界还有无数像赵女士这类的人,还有无数像赵女士父母的父母,以后本人对于本身问题到底只有死之一法?还有其他救济的办法?

还有一篇署名仲明的文章说:听说女士的家庭,对于男家素来是满意的,对于媒人也是极相得的。惟有女士一人,晓得那黑暗地狱,没有调查明白,与其今日盲从,到后来不幸,不如现在牺牲了生命为好。听说她的父母还说她不会享福。偏偏要自己作送自己(系本社记者调查所得的)。要晓得子女满意不满意,才是真正的标准。若是要以父母的满意为子女的满意,岂有这个道理呢?我们中国所以没有一个圆满的家庭,也就是这个缘故了。

这些社论在那个时代,并不受到普通群众的支持。

那个年代距离满清王朝只有短短几年,各种封建礼教思想深入人心。

根据1920年民国调查表明,中国的婚姻有95%仍然是父母包办,只有5%是自由恋爱。

这5%的自由恋爱,也不是我们今天这种男女恋爱。通常是这个模式:年轻男女互相看中后告知父母,还是让男方家庭提亲,女方家庭征求女儿意见后同意。

话虽如此,社会风气毕竟有些改变。

在清代哪怕是清朝末年,压根不存在什么自由恋爱一说。自由恋爱被社会认定为淫荡无耻的性丑闻,和通奸差不多。

在小说《红楼梦》中,林黛玉和贾宝玉关系极好,紫鹃也千方百计的希望让贾母做主,出面促成两人的婚事。

为啥?

自由恋爱在当年是不存在的,甚至还是一种丑闻。只有贾母做主让这对表兄妹成亲,这才是社会认可的事情,林黛玉才能找到如意郎君。

这里就要提到薛宝钗的态度。

小说《红楼梦》中,薛姨妈应了贾府的亲事之后,问宝钗是否愿意,宝钗正色回答:“妈妈这话说错了。女孩儿家的事情是父母做主的。如今我父亲没了,妈妈应该做主的,再不然问哥哥。怎么问起我来?”等待宝玉失玉后变得痴痴呆呆,甚至患上重病,贾府进而提出要尽快结婚“冲喜”的要求时,薛姨妈在“已经应承”之后再次问宝钗的意见,宝钗的反应是“始则低头不语,后来又自垂泪”。她似乎委屈、悲伤,但是依然逆来顺受,一切服从母亲的安排。

薛宝钗的表现,就是封建时代女孩的教科书式回答。

你说薛宝钗很喜欢贾宝玉?不是这样,薛宝钗充其量只是有些好感,同林黛玉的深刻爱情是无法相比的。

对于嫁给贾宝玉,薛宝钗没有什么好感或者厌恶感,只是听之任之。

后来贾宝玉生病,能否痊愈很难说,由此病死也是非常可能的。

按照当时的礼法,薛宝钗同意结婚,贾宝玉死了,她就要终生守寡。以贾宝玉的病情,肯定是无法圆房的,两人只是挂名夫妻,薛宝钗还要一辈子受苦。

可以说,任何一个女孩都不可能心甘情愿。

薛宝钗却没有拒绝,只是表现出不高兴和委屈。根据当年的礼法,薛宝钗根本没有拒绝的权力,闹一通也不会有任何帮助。

我们再看看《红楼梦》中司棋的下场。虽然在查抄大观园时候,司棋被查到同表弟潘又安的情书和信物,也仅此而已。

司棋和潘又安发生性关系的事情,只有鸳鸯一个人知道,后者严格保密,谁也没说。

而大观园抄出的绣春囊,也没有人说是司棋搞得。

那么,司棋为什么会被赶出大观园,进而自杀而死呢?

很简单,司棋就死在自由恋爱上。

在当年看来,司棋同表弟自由恋爱,就是淫荡无耻,同通奸偷人差不多。

一般女孩受到这种委屈,大多会选择自杀,不然难以在社会立足。

说来说去,古代为什么会流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

这也是古代的社会现实决定的。

中国古代也好,西方古代也罢,都是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不同阶层是不通婚的。

在古代那种脆弱的社会生产力下,婚姻首先要考虑现实,也就是维持生计,维持家庭现有地位,考虑利益。

我们看古代小说,会发现一个独特的现象,就是里面的人物似乎都对吃饭,或者宴席很重视。

明清小说中,《水浒传》里面反复提高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红楼梦》中贾府很多事情都绕围着宴席;《儒林外史》中,所谓名士的聚会,基本都是一个个饭局。

那么,为什么小说对吃饭这么重视?

主要还是当时的生产力不发达,老百姓只能勉强填饱肚子,能够吃上大鱼大肉就很了不起,吃上精美食物更是有钱有权的身份象征。

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联姻首先要解决衣食住行基本问题,感情什么则是无足轻重的。如果小两口生存都困难,能把感情当饭吃吗?

以司棋为例,家里为什么不同意她和表弟的婚事?

最大可能是,潘又安的地位比司棋家要低。

司棋虽然是贾府的女仆,她家里可是贾府响当当的管家,可不是普通小市民能够相比的。

司棋的外婆王善保家的,可是贾府荣国府一号女主人邢夫人的头号心腹(陪房丫鬟),地位是非常高的。司棋的叔叔,也是贾府有头有脸的男仆。

司棋家最低程度也是中产阶级,潘又安可能只是小市民,是高攀不上的。

那么,如果司棋和潘又安结婚,会怎么样?

古代妇女不出去工作,结婚以后家里就全靠潘又安维持。潘又安只是小市民家庭,能够勉强维持日常柴米油盐就很了不起,司棋又如何能够适应这种日子,夫妻迟早也会闹翻。

所以,古代讲究的门当户对,主要是从利益考虑。

女方家会比男方家差一些,这样双方家庭联姻以后,男人在外打拼,能够保证女人至少过上不低于出嫁前的生活,这样婚姻才容易稳定。

另外,古代的联姻往往是家族间的联姻,只有各方面比较接近的家族联合,才会给对方比较对等的利益。

还是拿《红楼梦》为例,王家的女儿薛姨妈,为什么要嫁给薛家?

很简单,王家有权有势,薛家则是巨富。

王家可以用权势罩着薛家,薛家则可以为王家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

同样,底层平民家庭很讲究门当户对,两家都不吃亏。

小说《儒林外史》是清代的事情,其中说到底层小市民牛浦郎娶妻的事情:他祖父牛老儿坐在店里。那日午后,没有生意,间壁开米店的一位卜老爹走了过来,坐着说闲话。牛老爹店里卖的有现成的百益酒,烫了一壶,拨出两块豆腐乳和些笋干、大头菜,摆在柜台上,两人吃着。卜老爹道:“你老人家而今也罢了:生意这几年也还兴,你令孙长成人了,着实伶俐去得,你老人家有了接代,将来就是福人了。”牛老道:“老哥,告诉你不得!我老年不幸,把儿子媳妇都亡化了,丢下这个孽障种子,还不曾娶得一个孙媳妇,今年已十八岁了。每日叫他出门付赊账,付到三更半夜不来家,说着也不信,不是一日了。恐怕这厮知识开了,在外没脊骨钻狗洞,淘渌坏了身子,将来我这几根老骨头,却是叫何人送终?”说着,不觉凄惶起来。

卜老道:“这也不甚难摆划的事,假如你焦他没有房屋,何不替他娶上一个孙媳妇,一家一计过日子,这也前后免不得要做的事。”牛老道,“老哥!我这小生意,日用还糊不过来,哪得这一项银子做这一件事?”卜老沉吟道:“如令倒有一头亲事,不知你可情愿?若情愿时,一个钱也不消费得。”牛老道:“却是哪里有这一头亲事?”卜老道:“我先前有一个小女嫁在运槽贾家,不幸我小女病故了,女婿又出外经商,遗下一个外甥女,是我领来养在家里,倒大令孙一岁,今年十九岁了,你若不弃嫌,就把与你做个孙媳妇,你我爱亲做亲,我不争你的财礼,你也不争我的妆奁,只要做几件布草衣服。况且一墙之隔,打开一个门就搀了过来,行人钱都可以省得的。”

牛老听罢,大喜道:“极承老哥相爱,明日就央媒到府上来求。”卜老道,“这个又不是了。又不是我的孙女儿,我和你这些客套做甚么,如今主亲也是我,媒人也是我,只费得你两个帖子。我那里把庚帖送过来,你请先生择一个好日子,就把这事完成了。”牛老听罢,忙斟了一杯酒送过来,出席作了一个揖。当下说定了,卜老过去。

牛浦郎家里只有一个卖香蜡店的小店,平时惨淡经营,勉强维持祖孙两人的生活。牛浦郎整天在外闲逛不回家,他的爷爷唯恐他做一些不公不法的下流事,就为他娶了邻居的女孩做媳妇。

牛浦郎家如此贫穷,娶到的媳妇自然也是穷人孩子,开着小型米店的卜家。

两家结婚,牛浦郎的聘礼仅仅是:牛老把囤下来的几石粮食变卖了,做了一件绿布棉袄、红布棉裙子、青布上盖、紫布裤子,共是四件暖衣,又换了四样首饰,三日前送了过去。

不过,卜家的陪嫁也很少:只见那边卜老爹已是料理了些镜子、灯台、茶壶,和一套盆桶,两个枕头,叫他大儿子卜诚做一担挑了来,挑进门放下,和牛老作了揖。随后卜家第二个儿子卜信,端了一个箱子,内里盛的是新娘子的针线鞋面;又一个大捧盘,十杯高果子茶,送了过来,以为明早拜堂之用。

作为穷人来说,这就是他们经济实力勉强可以承受的,两家都差不多,并没有谁吃亏。

实际上,古代包办婚姻相对是比较稳定的,就算放在今天,离婚率也是比较低的。

为啥?

包办婚姻强调的门当户对,最大优势就是解决了夫妻婚后的经济和利益争执,不存在一方明显占另一方的便宜。

如果利益上对等了,婚姻即便没有感情也比较容易维持下去。

今天的离婚率很高,最高人民法院的数据是,女方提出离婚的占比约74%。

细思极恐!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