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獎券:戒嚴時期的發財美夢,典藏了一段值得懷念的台灣共同記憶

愛國獎券:戒嚴時期的發財美夢,典藏了一段值得懷念的台灣共同記憶
Photo Credit: 劉葦卿提供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臺灣戒嚴時期,可說是愛國至上的年代,而為籌措國家建設經費而發行的獎券,也同樣有個深具使命的名字──愛國獎券。

文:劉葦卿

在台灣戒嚴時期,可說是愛國至上的年代,而為籌措國家建設經費而發行的獎券,也同樣有個深具使命的名字──愛國獎券。愛國獎券從1940年直到1987年的年底停止發售,它伴隨著台灣人生活長達三十七年之久,才從台灣的歷史舞台謝幕。它是戰後台灣人們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台灣戒嚴時期的歷史見證。

愛國獎券是紙本的彩券,而印製的紙張來自於宜蘭的中興紙廠。它留下豐富的圖象,而這些圖象記錄著當時社會的生活,具有審美與收藏等價值。

第一期
Photo Credit: 劉葦卿提供
第一期的愛國獎券

許人們一個發財美夢

當愛國獎券正在發行的時候,每到了開獎之後,究竟獎落誰家,誰中了第一特獎,或是第一特獎的獎券在哪裡售出,往往都是報紙媒體追逐的焦點。

「中了愛國獎券」是當時人的一個發財美夢,尤其是第一特獎,在早期的第一特獎獎金足以購買台北市的二層樓房,可見是一筆相當可觀的數目,這筆財富是大家夢寐以求的發財美夢。擁有一張愛國獎券,就等於擁有一個發財夢想,「一券在手,希望無窮」!

愛國券
Photo Credit: 劉葦卿提供
愛國券

道高一尺的特殊防偽設計

在那個不確定的年代,物資匱乏的生活,艱辛奮鬥的環境,它的發行對人民而言是多麼大的激勵啊!1951年1月31日開獎的第18期愛國獎券,領獎時卻出現兩位宣稱中了第一特獎的民眾前來兌換獎金。後來經過鑑定,原來是其中一位購買者經塗改而變造第一特獎券企圖詐領獎金的事實發生。

所以主管單位採用多種防偽的方法,比如說:在印刷過程中以正面套印網紋底色作為防偽,後來每期在背面加蓋不一花色的騎縫章。後來,甚至使用壓滿鋼印和背騎縫章做雙重防偽。中興紙廠也表示當時在製紙時會加入特殊纖維,以和一般紙張有所區別,以達到防偽的效果。

愛
Photo Credit: 劉葦卿提供
愛國券

值得細細品味的精美圖象

愛國獎券是由台灣省政府委託台灣銀行的愛國獎券科負責發行,圖象設計起初類似紙鈔的形式,並且委託中央印製廠印製。第282期起便商請梁又銘、林幸雄等名家繪製。從此圖案題材更加豐富,新的設計風格與新的題材內容,讓愛國獎券漸漸走出自己的特色,更增加其審美與收藏價值。

值得一提的是:早期配合國家政策走向,我們可以在愛國獎券上發現「反共抗俄」等政治宣傳標語。當時不只愛國獎券上有反共標語,連電影票上、小學生的作業簿,甚至喜帖都要印上類似標語,具有濃厚特殊的時代味道。

愛國獎券運用的圖案題材包羅萬象,種類繁多,題材包括:台灣名勝古蹟、中國名勝古蹟、台灣重要機關與建築、節日慶典、故宮國寶、歷代人物故事、陸海空三軍、台灣農林漁業、台灣手工藝品、國民生活規範、四季花鳥、好人好事、鼓勵儲蓄、總統就職紀念、增額立委選舉、發行紀念、國家建設等,林林總總種類豐富。

這些題材記錄了台灣當時重要的政策發展與經濟建設情形,與也反映出當時的國家社會文化的走向,券面上的圖象是生活的縮影,無形中留給我們瞭解當時社會的珍貴資料。

反共抗俄
Photo Credit: 劉葦卿提供
反映出「反共抗俄」的時代氛圍

成為生活中的共同話題

發行愛國獎券對台灣近代社會各方面均有深刻的影響,不但在政治、經濟、文學、生活,乃至於宗教與傳統戲曲上都有相當大的影響。

隨著愛國獎券的發行,在當時的視「中了愛國獎券」、「中了第一特獎」為一種生活中美好的期盼,「買愛國獎券了嗎?」成為問候語;或是有願望想達成的希望寄託,「等我中了愛國獎券,我就…」;同時也是文藝創作的題材,例如劉興欽所繪的《阿三哥大嬸婆遊寶島》中,故事一開始,便是以主角大嬸婆賣愛國獎券作為開場。

愛國獎券融入我們的生活中,成為人們共同的話題,它的影響確實深刻廣大。

恩
Photo Credit: 劉葦卿提供

壓垮愛國獎券的最後一根稻草

愛國獎券的立意雖好,但畢竟牽涉到人性中好賭所連帶出來的弱點,除了它發行時造成一些人想中獎,引發糾紛或有想不勞而獲的心理,造成不良的社會風氣外。也因為社會經濟背景的改變,愛國獎券的獎金不足以餵飽當時希求發財人民的胃口,轉而流行一種更瘋狂的金錢遊戲——「大家樂」的產生。

「大家樂」的流行造成很多是社會問題,與社會亂象。「大家樂」是根據愛國獎券搖獎結果來兌獎,政府要賴也賴不掉。許多人認為沒有愛國獎券搖獎,「大家樂」就玩不起來。終於,促使愛國獎券悄然從台灣歷史的舞台謝幕,結束了其愛國的任務!

喔喔
Photo Credit: 劉葦卿提供

典藏台灣共同的記憶

愛國獎券是台灣最完整,而且是最具特色的公營彩券。回顧愛國獎券的圖象,讓我們彷彿翻閱光復後、解嚴前的台灣生活相簿。

相較於現在的彩券,是電腦選號之後,列印出的彩券以號碼為主:愛國獎券有多樣的題材,以及精美豐富的圖象,無形中將許多寶貴的文化資產保留下來;它一幅幅的圖象是當時社會一段段記憶的縮影,它記錄了當時台灣社會生活的面貌,保留台灣曾經走過的足跡。

如今,當愛國獎券不再是可對獎的獎券,當圖象中政治的意識形態也早已褪去,當愛國獎券圖象所衍生的脈絡已改變;我們更可以發現,它典藏了一段值得收藏與懷念的台灣共同記憶!

最後
Photo Credit: 劉葦卿提供
最後一期的愛國獎券

《中興造紙 百年風華》紀錄片放映暨映後講座

  • 日期:09/12(六)
  • 時間:14:30-16:30|映後講座
  • 地點:台南|烏邦圖書店|台南市中西區環河街129巷27號
  • 主題:台灣人的共同記憶-愛國獎券
  • 講者:劉葦卿

《中興造紙 百年風華》紀錄片放映資訊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王祖鵬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