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向大师致敬|从莫里康内到孙道临

澎湃新闻记者 陈晨
2021-06-02 10:56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每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都是上电影“大师课”的好时候。作为最重磅的招牌单元之一,今年的“向大师致敬”单元片单中有在去年憾别这个世界的配乐大师埃尼奥·莫里康内,有适逢百年诞辰被誉为“匈牙利最伟大的电影导演”的米克洛斯·杨索,有低调前卫的法国电影大师克里斯·马克,有与大岛渚、吉田喜重齐名的日本松竹新浪潮“三驾马车”之一的筱田正浩,以及深受几代中国观众爱戴的电影艺术家孙道临。

这些作品中,有的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影史经典,也有的是好不容易才争取来的难得一见。是在大银幕上和志同道合的伙伴把记忆中的美妙旋律重温,还是硬着头皮为自己的观影图谱和文艺素养去补个扎实系统的课,看看这份沉甸甸片单再好好做做功课吧。

莫里康内:一组音符比一句台词更重要

作为世界上最为知名的电影配乐大师之一,莫里康内的音乐受到世界各地的追捧,看他配乐的电影,常常会觉得音乐化身极其富有生命力的角色,能带着观众在情节里飞。

莫里康内是音乐道路的开辟者,他凭借大胆的音乐创造力,通过对影像的敏锐理解力,彻底改变了电影音乐制作模式和音乐形式。他藉由音符拓宽电影的想象力,将对音乐的热情真诚传达到每位聆听者的心底。

一生几乎都在罗马生活的莫里康内为影视类作品配乐多达五百多部,受到国际上的认可,获奖无数。好莱坞曾向他抛出绣球,以免费住房的条件邀请他专职为好莱坞电影配乐,不过被莫里康内拒绝。2007年,奥斯卡金像奖为其颁发了终身成就奖。

《荒野大镖客》

A FISTFUL OF DOLLARS 

-1964-

看点:偷师黑泽明开创出的“通心粉西部片”

意大利电影大师赛尔乔·莱昂内“镖客三部曲”之一。翻拍自日本电影大师黑泽明的《用心棒》,讲述一名镖客周旋于两大帮派之间惩恶扬善。意大利音乐大师莫里康内与莱昂内首度合作,因大胆创新电影配乐,荣获银缎带奖最佳配乐。

《黄昏双镖客》

FOR A FEW DOLLARS MORE

-1965-

看点:创票房纪录的“通心粉西部片”

意大利电影大师赛尔乔·莱昂内“镖客三部曲”之二。一对狭路相逢的赏金猎人共同追捕悬赏奇高的恶霸。影片叙事三线并进,首次借由“意大利经典喜剧”元素串联事件,音乐作为隐形主角,辅助闪回叙事手法完整勾勒神秘记忆迷宫,构筑宗教狂欢式的西部神话。

《黄金三镖客》

THE GOOD,THE BAD AND THE UGLY

-1966-

看点:影史最伟大西部片之一

“镖客三部曲”之三,讲述了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善人、小丑和恶人斗智斗勇间寻找秘密宝藏的故事。莱昂内沿用两部镖客前作的固定班底,翻阅大量历史档案,揭开被公众遗忘的历史面纱。通过史诗般的叙事方式聚焦三个小人物,以超现实镜头语言寻求感官刺激,出人意料的捧腹幽默体现荒谬战争下的神秘“浪人精神”,探讨人类的愚钝与残酷。莫里康内的配乐《黄金的狂喜》成为影史最著名电影配乐之一。

《西部往事》

ONCE UPON A TIME IN THE WEST

-1968-

看点:西部片最棒的点子都在这里了

一名神秘人、一名寡妇与杀手为了铁路大业展开博弈。日后的意大利电影大师贝托鲁奇和恐怖片大师阿基多联合编剧,将好莱坞西部片里的经典段子共冶一炉。影片以舒缓阴郁的叙事节奏绘制一幅新时代诞生的电影壁画,宏大展现剥削与被剥削阶级的斗争。

《对一个不容怀疑的公民的调查》

INVESTIGATION OF A CITIZEN ABOVE SUSPICION

-1970-

看点:凶手就是我,来抓我呀

意大利电影大师埃里奥·贝多利“神经症三部曲”的首部。一名刚升职的警长杀害了自己的情妇,并故意留下线索证明凶手是他。贝多利通过表现主义手法生动刻画了官僚体制下的荒诞众生相,交错现实与梦境,犀利讽刺当时意大利政府的腐败罪恶和不容置疑的权威。莫里康内独辟蹊径地将弹簧融入配乐中,增强视听语言上的讽刺漫画感,库布里克听完本片的配乐后,表示想与之合作。

《铁面无私》

THE UNTOUCHABLES

-1987-

看点:向爱森斯坦致敬的枪战动作戏

美国电影大师布莱恩·德·帕尔玛的代表作。取材于真实人物与事件,讲述1930年代的芝加哥,贩卖私酒的黑帮大佬卡邦如何伏法的故事。帕尔玛通过精致布景、炫酷镜头和火爆追逐场面,再现禁酒令时代下战争之城芝加哥的正义与邪恶的较量。肖恩·康纳利凭借精湛演技一举夺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奖和金球奖最佳男配角奖双料大奖。

《幽国车站》

A PURE FORMALITY 

-1994-

看点:电影大师波兰斯基智斗戛纳影帝德帕迪约

意大利当代电影大师朱塞佩·托那多雷自编自导的惊悚片。一名隐居多年的作家身边发生命案,一位他的忠实读者警探受命盘问。托纳多雷以超现实主义的笔触拷问人性背后的孤独痛苦。波兰电影大师罗曼·波兰斯基罕见地担纲主演。本片也是莫里康内自认为最具代表性的配乐电影作品之一。

杨索:在美学创作上最快乐的事是挖掘真相

匈牙利电影大师贝拉·塔尔曾直言:“杨索是匈牙利最伟大的电影导演。”今年是米克洛斯·杨索的百年诞辰,上海国际电影节将首次致敬这位影响了许多当代电影名家的大师。

精心编排的表演场面、行云流水的运动长镜头成为杨索的标志性特点。如入围1975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厄勒克特拉,我的爱》,70分钟片长,仅用了12个长镜头完成创作。杨索认为,“生活是一种持续运动,它既有物理性,也有哲学性:在运动中、在运动理念中,甚至在聚集性运动中,矛盾都会由此显现。”

他通过古典戏剧或现代歌舞排演的形式,以高度象征主义的方式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和人文主义关怀,歌舞与长镜头形成银幕内外的双向舞动,让世界见证其高度风格化的影像作品。

对于杨索来说,“在美学创作上最快乐的事便是挖掘真相”。杨索一生用镜头追逐着过去、现在和未来。

《清唱剧》

Cantata

-1963-

看点:电影大师杨索作品风格的雏形

匈牙利电影大师杨索第二部作品,改编自匈牙利著名作家约瑟夫·伦杰尔的同名短篇小说,讲述一名年轻医生回乡反思的故事。杨索融入自己的生活经历,仅用11天完成拍摄。本片采用大特写直观地展现了手术场景,通过流动长镜头和高角度拍摄描绘主人公一生中多日的孤寂,巧妙结合爵士乐和梵高画作般的构图,强调人物与风景之间的关系,反映个人在集体主义中的困境,折射个体面对私人生活情感时遇到的存在主义哲学思辨。本次放映版本为匈牙利国家电影学院-电影资料馆于2021年2月最新完成的4K数字修复版,是此版本的世界首映。

《仪容》《仪容之二》《仪容之三》

The Presence

-1965--1978--1986-

看点:跨越21年的犹太建筑全记录

匈牙利电影大师杨索横跨21年拍摄的三部短片,分别记录了1965年、1978年和1986年三次重访匈牙利小镇欧洛斯利斯考一处废弃犹太教堂和墓地的见闻。本次放映将三部短片“一网打尽”,合并在同一场次中依次进行放映。

《无望的人们》

The Round-Up

-1966-

看点:匈牙利电影打响走向国际的“第一炮”

令匈牙利电影大师杨索名声鹊起的代表作。该片讲述了一段往事:1848年匈牙利反抗奥地利统治的民族运动在失败之后,俘虏们面临着精神折磨。杨索回溯历史,以不动声色的长镜头将反抗的胜利与失败凝结在几簇流动的人群中,借由密闭室内与广阔平原的空间对比,隐喻禁锢与自由,通过真假莫辨的拷问,展现深幽人性与绝望的生存环境。本次放映同样是该片最新修复版本的世界首映。

《红军与白军》

The Red and the White

-1967-

看点:行云流水长镜头下的战火悲歌

匈牙利电影大师杨索的代表作,也是他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讲述十月革命期间,匈牙利战士加入战斗后展开了一场漫长的消耗战。杨索极致展现其标志性的长镜头美学,采用超广角镜头辽阔展现伏尔加河平原的面貌,通过壮阔的构图和优雅的移动镜头,以点、面结合的叙事角度,展现敌我双方角色的不断变化,深刻反映战争的残暴和无意义,隐喻匈牙利民族的命运。该片荣获法国影评人协会影评人奖最佳外语片奖。

《静默与呼喊》

Silence and Cry

-1968-

看点:从这里读懂匈牙利革命

匈牙利电影大师杨索自编自导的历史巨作,讲述1919年在匈牙利农村里,革命者与反革命者之间的较量。杨索以一组静态历史照片奠定时代基调,借由轮回的叙事手法,聚焦一户村民生活,牵连出家庭与个人、军事与政治之间的斗争。

克里斯·马克:我的电影就足以满足观众的好奇心了

克里斯·马克是当代视觉文化的开拓人,一生专注于影像革新技术。进入数字时代后,他是最早一批运用计算机制作影像的艺术家,曾用光碟格式创造多媒体艺术,以新媒介来探索记忆结构,被阿伦·雷乃戏称为“二十一世纪人类的雏形”。

记录是克里斯·马克创作的核心。人类活动、政治变革、社会风貌等,都是他感兴趣的话题之一。他曾周游中国、以色列、古巴、西伯利亚等地,记录下发生巨变的世界,见证新社会的兴起。他曾说:“我毕生都在试图了解记忆的功能,它不是遗忘的对立面,而是遗忘的里子。我们不会去回忆,我们只会改写记忆,如同改写历史般一样多。”

“法国电影新浪潮之父”安德烈·巴赞认为克里斯·马克的电影是“用电影记录的散文”。而这位电影大师一生如隐士般低调为人,鲜少拍照也不愿接受采访。当人们试图谈及他的生活时,他总会说:“我的电影就足以满足观众的好奇心了。”

《北京的星期天》

Sunday in Peking

-1956-

看点:1950年代北京的22分钟珍贵彩色影像

克里斯·马克来到童年时代向往已久的中国北京。两周内,他游历北京知名景点完成了本片素材的拍摄,最后以时间为线索,杂糅动画与皮影戏,优雅地记录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成立后北京的日常生活、传统文化和蓬勃朝气的市民风貌。

《西伯利亚来信》

Letter from Siberia

-1957-

看点:一种“全新的蒙太奇”

克里斯·马克假借写信的口吻,展现其对西伯利亚的考察。在这部62分钟的影片中,他将西伯利亚的影像和照片素材进行拼贴,勾勒出西伯利亚社会建设面面观,结合动画与伪电视广告,幽默地批判了西方大众文化。巴赞认为其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蒙太奇”。

《以色列建国梦》

Description of a Struggle

-1960-

看点:以色列建国初期全记录

在以色列建国12年后,克里斯·马克踏上了这片土地。最后以60分钟的体量,将过去的黑白影像资料和现代以色列人民的生活景象相结合,深入沙漠、海洋、集体农场、学校、社交场所等,对比了以色列在战争中的悲惨命运与现今安稳的社会环境。他怀揣着历史责任感,重新审视以色列瞬息万变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本片荣获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最佳纪录长片奖。

《堤》

The Pier

-1962-

看点:烧脑科幻超级神作,诗意极简实验前卫

克里斯·马克最广为人知的作品,仅用一个下午的时间完成拍摄。影片讲述核战爆发后,一名幸存者被当作试验品穿越时空回到过去的故事。本片几乎完全由黑白静态照片构成,采用旁白叙事,背景音效则充盈着迷幻不安的情绪,是一部浓缩的末日英雄悲剧史诗。

《美好的五月》

The Lovely Month of May

-1963-

看点:巴黎春天的战争与和平

1962年5月,在阿尔及尔战争结束、法国与阿尔及尔签署埃维昂协议之后,克里斯·马克携戛纳电影节技术大奖得主皮埃尔·洛姆于巴黎拍摄了55小时的影像素材。本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采访巴黎街头的人们对于当下社会生活的感受;第二部分聚焦公众活动与私人讨论,探寻城市间种族、阶级、政治等面貌。法国电影大师们让-吕克·戈达尔、阿伦·雷乃、让·鲁什等均有出镜。影片荣获威尼斯电影节银狮奖最佳处女作奖。

《三呼鲸鱼》

Three Cheers for the Whale

-1972-

看点:鲸鱼对不起,鲸鱼我爱你

本片以教科书的方式科普了鲸鱼这一庞大的海洋哺乳类动物,通过拼贴图片、动画、历史影像等方式,展现了多个国家的捕鲸历史。鲸鱼的哀嚎,配以捕鲸场景和猎鲸武器的画面,揭露了鲸鱼遭到捕杀的真相,呼吁人类保护濒危海洋生物。

《黑泽明》

A.K.

-1985-

看点:日本史诗杰作诞生记

克里斯·马克为黑泽明《乱》的制作团队拍摄了纪录片,以“战”、“忍”、“义”等十个章节记录了黑泽明与团队的拍摄过程,收录了正片中未出现的珍贵删减片段,展现剧组的耐心、黑泽明的谦逊及其天才的导演水平。

《第五等级》

Level Five

-1997-

看点:无可复制的历史影像记忆

克里斯·马克的“虚构纪录片”。影片讲述了程序员劳拉为了替亡夫完成一款有关二战冲绳岛战役的游戏,开始大量搜集资料的故事。马克亲自担任旁白,以编程为线索,利用剧情片的叙事外壳包裹纪录片的本质。他自此开始对数码科技产生浓厚兴趣,片中他使用了当时先进的计算机图像技术,拓宽了影像的未来感。

筱田正浩:在前卫先锋与娱乐大作间游刃有余

在日本电影新浪潮史中,“松竹新浪潮”无疑是最有名的。大岛渚、吉田喜重与筱田正浩这“三驾马车”,以自由奔放的鲜明个人风格,在电影界掀起一股新风潮,亦为后世创作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筱田正浩生于1931年,在松竹公司出道后迅速成为“松竹新浪潮”的旗手之一,后退出松竹,成立独立制片公司“表现社”。筱田正浩的电影创作从不拘泥于形式,在前卫先锋的独立作品与娱乐大作之间游刃有余。

他一生拍摄三十余部电影,获奖无数,更是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常客。包括参展威尼斯电影节的《心中天网岛》、参展戛纳电影节的《沉默》《卑弥呼》《写乐》、在柏林电影节获奖的《长枪权三》等都是其代表作。

筱田正浩的个性独特,风格鲜明,在日本本土电影的发展中,是承前启后的一代。他的作品冷峻,悲怆,知性,感伤,蕴含厚重的历史积淀。他用史学家的缜密严谨,剧作家的细腻才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将日本的传统文化同自己的艺术理想紧密结合,一直追求着理性的题材和画面的美感。 

《干涸的湖》

Youth In Fury

-1960-

看点:筱田正浩、寺山修司、武满彻三强联手

安保斗争的时代,年轻男女齐聚一堂。学生斗士下条卓也对大众运动嗤之以鼻,整天做着成为“英雄”的白日梦。面对如火如荼的游行示威,他怒斥“无聊至极”,打算带着炸药出门实现他的“革命”,却被警察逮个正着。本片是筱田正浩执导的第二部长片,由电影大师寺山修司操刀剧本,音乐鬼才武满彻配乐。三人合作无间,联手打造出这部充满时代气息的佳作,亦让筱田正浩跻身“松竹新浪潮”三杰之列。

《暗杀》

The Assassin

-1964-

看点:松竹新浪潮的古装武士片代表作

文武双全的北辰一刀流剑士清河八郎曾是倒幕急先锋,却又因组建取缔勤王志士的浪士队获得大赦。然而,当他带着浪士队赶赴京都后,才道出他此行的真正计划。本片是筱田正浩在松竹新浪潮时期的代表作之一,筱田正浩在时代剧中采用了不少实验性的手法,更向其钟爱的《公民凯恩》致敬,尽显新浪潮风范。

《心中天网岛》

Double Suicide

-1969-

看点:融合现代视听艺术与传统曲艺的极致形式美

故事取材于当时纸店老板纸屋治兵卫与性工作者小春在网岛大长寺内殉情的真实社会事件。筱田正浩构思十年,与诗人富冈多惠子及音乐大师武满彻携手创作剧本,将这部杰作搬上大银幕。本片是筱田早期前卫美学的集大成之作,他在片中引入日本传统戏剧中的“黑子”,更有大字、浮世绘等极具风格的布景,将现代电影与歌舞伎、净琉璃的魅力完美融合,囊括了当年《电影旬报》十佳影片第一名、最佳导演、最佳女演员等多个奖项。

《孤苦盲女阿玲》

Ballad of Orin

-1977-

看点:岩下志麻荣获日本各项影后大满贯的代表作

“瞽女”是一个日本特有的词汇,意为盲女艺人。她们双眼看不见光,接受严格训练以后外出旅行,表演传统曲艺,过着贫苦的生活。改编自知名作家水上勉同名小说的本片即以“瞽女”为主角,讲述孤苦盲女阿玲一生的悲惨境遇。

《长枪权三》

Gonza the Spearman

-1986-

看点:绚烂凄绝的银熊奖大作

影片以枪法出神入化亦精通茶道的笹野权三为主角,他向自己的茶道师母阿彩求授茶道“真台子”之奥义,却被诬陷为通奸。两人无从辩驳,只得双双踏上逃亡之路。筱田正浩在片中将其对形式美的追求发挥到极致,尽展茶道、元禄等特色文化,为观众打造了一个绚烂至极又有深度的影像世界。本片荣获柏林电影节杰出艺术贡献银熊奖。

《写乐》

Sharaku

-1995-

看点:超豪华阵容展现浮世绘画师的神秘身世

东洲斋写乐是日本江户时代中期的一位浮世绘画师,以其极具个性的艺人头像画风靡一时,却在出道仅一年后就销声匿迹,其真实身份至今仍是个谜。本片是写乐的传记片,由以研究写乐著称的多栖艺术家弗兰克堺担任总监并亲自出演出版界名人茑屋重三郎,写乐则由男星真田广之饰演。长期与筱田合作的音乐大师武满彻于影片完成一年后去世,也让此片成为其电影配乐的绝响。

孙道临:电影全才的全方位展现

孙道临是几代中国电影观众的银幕记忆。电影全才的他自小展现出过人的艺术天赋,无论导演、表演、配音均有传世经典。解放后,孙道临以1954年的《渡江侦察记》一跃成为家喻户晓的知名演员,随后又主演了一系列优秀影片,包括《南岛风云》《家》《不夜城》《永不消逝的电波》《革命家庭》等。1962年,孙道临被评为“新中国二十二大影星”之一。1963年,孙道临主演了《早春二月》,表演艺术生涯随即因故中断,直到1979年才以《李四光》一片复出。进入1980年代,孙道临先后自导自演了《雷雨》和《非常大总统》。2001年,八十高龄的他执导了《詹天佑》。2005年,在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大会上,孙道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称号。

孙道临与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电视节是多年的老朋友。1990年,孙道临就曾担任过上海电视节的评委。1993年,孙道临担任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式的中英双语主持人。1995年,孙道临担任第二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评委会主席。

2021年正值孙道临百年诞辰,上海国际电影节“向大师致敬”单元将展映孙道临的多部经典作品,向这位塑造过无数个英俊潇洒的银幕形象、在艺术上多才多艺的大师致敬。

《乌鸦与麻雀》

Crow and Sparrow

-1949-

看点:群星荟萃的小市民悲喜剧

1948年冬天上海某弄堂的一幢房子里,一群各个阶层的小市民智斗强占房子的国民党官员及其情妇的故事。赵丹、吴茵、黄宗英、孙道临、上官云珠、李天济等演员的表演个个出彩,堪称中国电影史上永恒经典。2013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与积家合作,对此片进行了数字修复。

《永不消逝的电波》

The Eternal Wave

-1958-

看点:红色谍战片的起点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反映中国共产党隐蔽战线上的英雄人物事迹的电影,以上海地下党联络员李白烈士为原型,讲述电报专家李侠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利用秘密电台传递情报的故事。孙道临为了演好角色,探访了李白夫人裘慧英及多位真正地下工作者,并学会了发电报。一向扮演英雄人物的王心刚破天荒地在片中扮演反派,是影片的另一大看点。

《革命家庭》

A Revolutionary Family

-1961-

看点:于蓝大银幕代表作之一

本片讲述了1920-1930年代,一个普通家庭的每个成员都投身到革命洪流中去的故事。电影大师水华自编自导,夏衍对剧本进行精修,着力塑造于蓝扮演的周莲这个角色,是如何耳濡目染地从一个农村妇女成长为一个革命的母亲,并通过这个家庭的遭遇,把他们跟革命事业和党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扮演周莲丈夫江梅清的孙道临虽然出场不多,但却演活了一个把全身心都献给党的革命者。

《早春二月》

Early Spring

-1963-

看点:孙道临与谢芳和上官云珠的精彩对手戏

根据柔石的小说《二月》改编,讲述1926年,青年知识分子肖涧秋来到芙蓉镇任教后因情感纠葛而幡然醒悟、投身革命的故事。影片由谢铁骊自编自导,夏衍对剧本做了关键性的修改。孙道临扮演气质儒雅的肖涧秋,谢芳和上官云珠分别扮演追求进步解放的陶岚和苦命悲情的文嫂,三人之间精彩的对手戏与影片淡雅哀怨的整体风格一样,富有古典韵味。肖涧秋弹奏的《徘徊曲》是孙道临的即兴之作。影片荣获1995年中国电影世纪奖十佳影片奖和十佳导演奖。

《阿Q正传》

The True Story of Ah Q

-1981-

看点:孙道临的声音演出

上海电影制片厂为纪念鲁迅百年诞辰、《阿Q正传》创作60周年而拍摄。上海滑稽戏演员严顺开以惟妙惟肖的演技,塑造出阿Q愚昧又落后、可怜又可恨的性格特点,因此荣获第6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影片还入围了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这也是第一部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的国产片。孙道临在片中未有出演,是鲁迅的旁白配音。

《雷雨》

Thunderstorm

-1984-

看点:孙道临首次自编自导自演

孙道临自编自导自演的作品,改编自曹禺的名剧,以周公馆两代人、八个人物之间的关系为线索,批判封建家庭的丑陋与腐朽。孙道临曾在1943年演出过话剧《雷雨》,扮演周萍,而这次则扮演大老爷周朴园,还集结到秦怡、顾永菲、马晓伟、张瑜等多位知名演员出演,加上曹禺对改编、选角、置景等方面的亲自指点,令影片成为众多《雷雨》影视剧改编作品中的佼佼者。

    责任编辑:张喆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