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武昌起義》


  圖:《武昌起義》/馮遠、杜滋齡、房俊燾、鮑鳳林(中國畫) 306×451cm 二○○九年

  辛亥武昌起義前夕,中國的各種社會矛盾不斷激化,人民群眾的反抗鬥爭持續不斷,革命黨人不斷發動武裝起義。1906年,清廷拋出「預備立憲」,其實質卻是加強了皇族的權力,廣大立憲派對此極為不滿。1908年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相繼去世,年僅3歲的宣統皇帝溥儀繼位,其父載灃攝政。1911年5月,清政府公布的內閣名單中滿族人有九名(其中七名是皇族),漢族有四名。被稱為「皇族內閣」。立憲派對此大失所望,轉而同情和支持革命。與此同時,清廷實行鐵路幹線國有政策,一方面將廣東、四川、湖北、湖南等地商辦的粵漢、川漢鐵路收為國有,另一方面又與英、法、德、美四國銀行團簽訂借款合同,以借債造路,大肆出賣國家主權,此舉激起了全國大規模的人民反抗運動──保路運動。其中四川最為激烈,並發生了保路同志會起義,清廷急調湖北新軍進入四川鎮壓,導致湖北兵力空虛,武昌革命黨人決定發動起義。

  「一個雨夜,起義軍隊衝進城北門,奪取了清軍守衛的軍械所,佔領了核心的彈藥庫,引發了辛亥革命熊熊大火的燎原燃燒……」這是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中《武昌起義》所描繪的畫面。作品通過表現革命前夜的戰鬥場面,來反映武昌起義所打響的反對清王朝的「第一槍」。從整幅畫面來看,沖天的火光和鮮紅的革命義旗映照着整個搏鬥的場面,在一片黑暗勢力的包圍下,人民革命軍奮起反抗,欲推翻封建王朝。那面鮮紅的革命義旗彷彿是革命軍的鮮血染成,激勵着戰士們奮勇向前,又彷彿一盞明燈指引了革命前進的方向。火光,作者在這裡巧妙地將它安排在畫面的中心位置,籠罩在整個戰鬥場面的上空,預示革命者爭取光明和幸福的激情正在熊熊燃燒。整幅畫面構圖以火光和義旗為中心呈放射狀向外延伸,畫面的主體是一組衝進城門的義勇軍,其中前景是與清軍守軍搏鬥的人物形象,畫面左側的一組表現了國民軍焦灼的搏鬥場面,右側則是被流彈擊中倒下的清軍。

  雖然作者採用的是中國畫的工具材料,但是整件作品體現出了一種厚重的歷史感和激烈的搏鬥場面。馮遠說:「因為這幅作品表現的歷史事件發生在深夜,所以中國水墨畫的技法要表現這樣一個厚重的題材,這樣一個軍隊在深夜舉着火把衝進城門的瞬間,就有些不夠用了。」因此,他們在盡可能多地保留中國水墨畫技法的同時,加強了整個環境氛圍的渲染,加重了夜幕沉沉的表現手法。譬如背景的黑色運用讓人感到沉悶和壓抑,來象徵腐朽的封建勢力。除此之外,作者還有意加重了圓拱形城門的傾斜感,從而隱喻清王朝的傾斜動搖和一個封建時代的即將滅亡。作者在這件作品中並未使用完全寫實的手法,而是盡可能用中國畫的表現手法。因為中國畫的表現方式確實存在一些局限,但是要突出起義是在晚上,突出火把的光亮,就必須要用深暗色調來反襯光亮。那在夜晚中劃過的光亮是富有表現力和情感色彩的元素,作者準確抓住了這一形式語言巧妙地烘托出起義發生在晚上的特點,並且賦予了畫面深刻的內涵。作品具有西方繪畫構圖的特點,側重寫實造型,設定的場面地平線比較低,因為是逆光,所以人的影子是放射狀的。這些構想和設計在中國畫中是少有的,因此,創作的過程具有一定的探索創新。

  張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