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11/14

吾愛吾家

再現風華 南橫公路魅力之旅
南橫公路是南部地區橫越中央山脈的重要道路,與北橫、中橫並列為臺灣三條橫貫公路建設。
南橫公路是南部地區橫越中央山脈的重要道路,與北橫、中橫並列為臺灣三條橫貫公路建設。
霧鹿砲台擺放兩座百年俄製砲台,為當年布農族保衛家園的抗日史蹟留下見證。
南橫公路是許多前人不畏艱難舖路,努力換來用路人福祉與安全。

文‧圖/Amanda

因莫拉克風災受損嚴重而封閉的南橫公路,歷經13年的修復後,終於在今年5月全線復通,吸引大批民眾前往朝聖,欣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受大地氣勢磅礡的力與美。多年前也曾造訪沿途景點的我,趁著秋意漸濃,特地舊地重遊並記錄下沿途的風光。

南橫公路前身是日據時期修築的理蕃警備道─關山越嶺道,於民國57年7月動工,歷時4年4個月,於61年10月完工;西起臺南縣玉井鄉,東迄臺東縣海端鄉,是南部地區橫越中央山脈的重要道路,與北橫、中橫並列為臺灣三條橫貫公路建設。

一早從臺南出發,沿著台20線省道行經南化水庫、甲仙大橋、寶來溫泉趕在管制開放時間內通過梅山管制站,進入玉山國家公園,沿線兼具低、中、高海拔豐富林相,景致絕美、瞬息萬變,盡覽奇山峻嶺。

事實上,南橫因地勢位於中高海拔,加上地質不穩,常有坍方落石,修築過程費力費時,施工大部分路段都為新闢道路,設計標準比照中部橫貫公路採用傳統人力方式修築開闢,過程中共計有116位人員罹難,代價十分高昂。公路總局特建「長青祠」紀念當年開闢公路殉職的榮民及工程人員。

心懷感念與敬畏之心踏上長青祠的陡峭階梯,從牆面的圖畫看得出當時工作人員拿著鋤頭用著最傳統方式工作的情形。再往上逐步登梯,每一步幾近80度傾角的設計,讓人深刻體會開路先鋒舉步維艱的過程。沿著步道前行,終於一睹人們口耳相傳的高山湖泊─天池,天池標高2,280公尺,是由斷層、崩塌、土石堆積再加上雨水、雪水累積而形成,池水終年不乾,經常有雲霧繚繞,宛如天上池畔。

下一站來到南橫公路制高點大關山隧道,標高2,722公尺的大關山隧道也是全臺海拔最高的隧道,從此處開始臺東跟高雄二縣交界,隧道口前的埡口平臺,是著名的雲海與天文觀賞點,也是旅人到訪必定停駐的打卡點。

再往東行,路途中的向陽森林遊樂區是前往嘉明湖的必經門戶。也能選擇到利稻部落體驗布農族原民文化風情,或者是探訪隱身幽谷的栗松溫泉。可惜封閉逾8年、南橫八景之一的天龍吊橋尚未修繕完畢,無法站在橋上俯瞰切割出霧鹿峽谷的新武呂溪風光。霧鹿部落裡還有一個可登高遠眺的霧鹿砲台,這裡擺放著兩座百年俄製砲台,砲台基座保持完整,為日據時代日人用來鎮壓布農族人的武器,為當年布農族保衛家園的抗日史蹟留下見證。

整段公路可見無數隧道,沿途仍有許多工程人員持續在陡峭山壁進行邊坡穩定工程,天池到埡口間原有的進涇橋(位於現在南橫137公里處)因為莫拉克颱風大量落石造成嚴重損壞,110年3月改建成「進涇明隧道」,解決落石再次阻斷道路銜接。自通車以來,熱心民眾於社群網站成立粉專,每天都有網友分享欣賞南橫之美的最佳時間和旅程。旅程可以有挑戰型、也可有輕鬆型,出發起點大致有西進西出、東進東出、西進東出、東進西出四種選擇,端看個人喜好和習慣來決定。喜歡登山的朋友應該聽過北橫四稜、南橫三星;喜歡騎重機的朋友應該聽過三橫一豎;喜歡拍照打卡的朋友應該聽過埡口;喜歡用數字諧音表達內心想法的朋友應該聽過台20開頭最好發揮,此時的你/妳,難道不會心動?該是時候來趟南橫之旅了。

「篳路藍縷」應該是南橫公路的最好註腳。從舊南橫到如今所謂的臺灣最美橫貫公路的漫漫歲月中,闢建與復建過程背後是許多前人的血汗與努力換來的。公路人堅持代代相傳,不畏艱難舖路,只為用路人福祉與安全。當我們重新踏上南橫公路時,感受這大地間的神奇力量,只能用「山川壯麗」來形容眼下美景。然而,我們也必須用實際行動來共同維護公路整潔、愛護自然生態,向工程英雄們致上最敬禮,謝謝你們讓我有機會與久違的南橫相見歡。

閱讀請點以下網址:

◎Hyread ebook (網址:https://ebook.hyread.com.tw/magazine.jsp?jid=377)

◎Mybook (網址:http://mybook.taiwanmobile.com/magazine)

◎udn閱讀吧 (網址:http://reading.udn.com/v2/magMain.do)

◎利用臺北市立圖書館的借書證,登入臺北好讀電子書平臺(網址:http://tpml.ebook.hyread.com.tw/),不論是電腦、手機或平板都能借閱唷!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