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胡汉民?

感觉胡汉民也是民国的风云人物,如果没有能那么早死后来能有什么作为吗?
关注者
163
被浏览
256,047

22 个回答

胡汉民对日的态度,即可见他的为人。

作为孙中山的左右手,他曾长期在日生活,与萱野长知、犬养毅等交谊深厚。

福建事变后,日本曾拉拢胡汉民,愿意提供武器和金援,甚至以支持胡汉民当总统相饵。1934年2月,日本武官到香港港,“问候”并探询胡汉民对中日前途等问题的主张。

胡答称:日本是侵略国,中国是被侵略国,中日两国要恢复友好关系,惟一的办法只有日本自动交还东三省给中国。

日本武官诡称:“日本并没有侵略满洲,满洲独立,是三千万满洲国人民的愿望,这种民治精神,日本不能干预。”

听到这几句话,胡汉民立即正颜厉色地斥责

你们来是拜候我的吗?来拜候我,是应该讲实话的,不讲实话,就请你们出外去。我不知道甚么是“满洲国”人民的民治精神,只知道东三省是中华民国的领土。你们做这种假戏来欺骗世界,还把这假戏来向我巧辩吗?

同年4月8日,又由萱野长知出面致函胡汉民,鼓励中国实行“不战”政策。函称:今东四省已成独立,而外蒙、伊犁、青海、新疆、康藏等处,亦归英俄竞夺之区。云南一角,忽成英国势力范围,东亚危机实不堪寒心也。弟以为保全中国之道,惟有不战二字而已。

并称:救国之大策,在于继承犬养毅与孙中山的遗教,实行“日华和平的合作”。萱野说:世界大和平者,即在国境之撤废,在世界大同,是吾人之最终理想也。但现在缔结日华两国关税互惠条约,为平等资格而实行木堂、中山两先辈之遗志,打世界的大和平之先手,长江南北皆可望风合流无疑也,则是和平统一之初步。[1]

萱野还在函中抛出诱饵:如胡汉民赞成此意,“即应宣布西南独立,进就总统之职,弟必行积极之援助,亦运动敝国迅速承认西南政府”。

胡汉民的复信称:

手教诵悉,言及孙总理平生之主张,尤令人感慨不已。盖现实之状态,去之益远,其责任果谁负耶!

1935年3月2日,土肥原亲自到香港会见胡汉民,标榜“中日提携”,企图挑动两广出兵倒蒋,以便日本出兵华北;胡汉民则阐明孙中山的“中日亲善”思想,“实以中日平等为基础”,要求日本改变侵华政策。

土肥原密询日俄交战时,中国孰为左右袒,胡称:“须交还满洲。”

这就是胡汉民的性格,头脑醒目、态度固执、书生意气、大德未亏。

参考

  1. ^出处:蒋氏秘档与蒋介石真相;作者:杨天石;出版社:重庆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11;ISBN:9787229102975

许多老同盟会员,作为革命者来说,都有个毛病:旧知识分子味道太重。反映到现实中,就是一方面希望社会变革,另一方面在变革时候却书生意气,放不下自己的架子。对于反动势力没有好的应对方法,对于民众来说显得居高临下。变革方案往往自己拍脑子想,或者照搬一下外国经验,不能对社会有深度认知,不能集思广益,不能及时调整方略。


当然,在那个时代,不能苛责。毕竟很多人就是脱胎于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所以有今天看来的毛病也不足为奇。

但问题是,历史的车轮向前滚动,当辛亥革命、二次革命之后,这批革命者的毛病已经明显成为成了自己进一步革命的阻力,这时候要想不落后于历史洪流,就得赶紧改正。

可惜,许多人面快速向前的历史车轮,跟不上了。胡汉民如此,汪精卫也如此。


胡汉民和汪精卫一个太倔,一个太没原则。但本质类似一点,都是这种旧知识分子特点,自身没有明确且现实的目标,偶像包袱太重,对现实应对不及时,更重要的是,并不清楚历史快速发展过程中该怎么走却又不愿意向更明智的后辈学习。

好在,他们前半生坚定跟随了孙中山。


上述毛病,孙中山许多也有。最初的孙中山也是一个旧知识分子特点。但孙中山不同一般人就在于,他是真正善于学习,且敢于不断否定自我的人。孙中山一生不断改变目标,实际上就是不断意识到历史的发展,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所以才能及时脱胎换骨,跟上历史车轮。但那个时代历史车轮太快,所以孙的这种变化让很多老战友适应不了的。这也是为什么从同盟会时代的老战友们,后来很多和孙分道扬镳的原因。胡汉民和汪精卫实际上并不能真正意识到孙中山后期思想的变化根源和意义,从这点来说,二人都不如廖仲恺。但是,好在他们对孙中山绝对忠诚。孙决心干的事,无论理解与否,接受与否,整体还是坚定跟着孙走。这也是他们前半生荣耀的关键。


可惜,孙中山逝世,让二人失去了火车头。

作为党内大佬,他们看不上后辈,但是既没有应对方法来对付一众枭雄,又不能提出先进理念成为真正领袖。所以后来在国民党内的斗争中,面对蒋介石,显得迂腐可笑。空有党内崇高地位,却如同木偶一般被耍弄,旧文人之无用,体现到极致。而且,作为老资历党员,面对蒋介石这种武人出身者,不但斗争手腕不如,政治思路也没有任何亮点。所以即使失败也没有任何悲壮之感,反倒显得沦为三流政客党棍斗争一般,徒增笑耳。


好在,胡汉民晚年没有像汪精卫一样,因为和蒋介石斗气不过,最终一步步走上邪路,成为汉奸。当然,胡汉民1936年就去世了,那个时候谁也没想到汪精卫最后能走到那一步。国民党内,真正对蒋介石最气不过、孙中山逝世时候地位最高、有被蒋介石耍的最惨的,可能就是胡、汪二人。所以胡多活若干年,是保持清醒还是晚节不保,无法预测。个人认为保持清醒的概率很大,但不管怎样,老天直接不给这个选择题了。


但是,虽然相比汪精卫晚节不保被万世唾骂要强得多,但胡汉民终究作为前半生风云人物,在孙中山去世后迅速如断线风筝一般,活的如此狼狈窝囊,实在让人唏嘘。


所以,该怎样评价胡汉民?

他是一个旧知识分子味道浓厚的革命者,曾经他也是时代弄潮儿,但是在那个迅速变革时代,依然跟不上历史的步伐。他有爱国之心,但缺乏济世之能,却自视甚高。他忠诚于孙中山,但并没有学到孙不断学习进化的能力,甚至并没有理解孙后期的思想高度,所以思想和能力上,始终进步甚微。有孙中山在,只要紧跟孙中山,他的缺点都可以很大程度掩饰;没了孙中山,又不甘为人下,那就只能是一个既无先进思想也无实用手段的三流政客,被人戏弄侮辱

只能说,他最大的优点或者说幸运,就是坚定跟了孙中山,所以一度将其地位上升到了远高于能力地步。但这个虚位有多高,孙中山死后就得摔得多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