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应该承担签订《马关条约》的主要责任?

为什么?
关注者
10
被浏览
1,880
登录后你可以
不限量看优质回答私信答主深度交流精彩内容一键收藏

李鸿章与《马关条约》,战败是清朝无能,为何只让李中堂背锅?

晚清,中国历史最为黯淡的岁月,清王朝被迫签下了一系列条约,不得不割让领土,无数民众陷入水深火热。《马关条约》便是这些不平等条约之一,其签定不仅让日本获利极大,而且激发了其侵略的野心,也为西方列强分割中国的狂潮奠定了基础。

这份条约成了中华的屈辱。而那位代表中国签订此条约的人,晚清的重臣李鸿章,因此遭受了全国民众的指责。然而,真的可以将《马关条约》的签订过错全部归咎于李鸿章吗?

《马关条约》李鸿章签名

1895年,因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的败北,国家陷入危机。光绪帝为此两度召见军机大臣商讨对策,当时“问诸臣,时事如此,战和皆无可恃,言及宗社,声泪并发”。


所有的军机大臣苦思冥想,可谓绞尽脑汁,最后依然束手无策,唯一的出路似乎只剩下求和。因此,慈禧太后特意召见了所有的军机大臣,并决定召回李鸿章回京,前往日本和谈。由于李鸿章在国际上的声望及其对外交的熟悉,朝中无人能及,他成为了和谈的最佳人选。朝廷命他立即返回京城,一切具体事宜待其回京后再做商议。


几天后,李鸿章奉旨回京,并在抵达后不久与光绪帝及其他大臣商讨和谈事宜。面对可能的土地割让要求,李鸿章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割地之说不敢担承,假如占地索银,亦殊难措,户部恐无此款。”

《马关条约》签订


尽管面临割地的压力,李鸿章始终坚持反对,而光绪帝则表示,为了和平,即使割地也是可以接受的,并授权李鸿章商讨土地割让事宜。在这种情况下,李鸿章只能遵旨行事。


为了避免割地,李鸿章曾多次寻求英、俄、德等西方列强的帮助,希望他们能够劝阻日本,但都遭到了拒绝。在向日本出发谈和之前,3月2日,李鸿章上奏关于赴日本议和一行的方略中,称他将坚决捍卫国土完整,不会轻易割让领土。


李鸿章料想谈判之艰难,但他仍然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一是关于割地,他将坚决抵抗不平等要求,争取每一分利益;二是尽管知道谈判艰难,但为了国家利益,他愿意承受一切责难。


对于李鸿章前往日本进行谈判,尽人皆知这是一个艰难且不得人心的任务,他将面临来自全国民众和政府的指责。但也有人认为,为了国家利益,李鸿章愿意承担这份责任和风险,这是他对国家的贡献。


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中国的败局已定,日本定会提出苛刻条件,李鸿章的任务充满了危险和无奈。但他仍然愿意承担起国家的重担,试图挽回战场的失利。李鸿章的行为不仅无过,反而有功。

《马关条约》小楷原稿


谈判的第一轮,首要问题是停战条件。日本提出的条件极为苛刻,李鸿章自然不愿接受,他一直在努力争取,但日本方面毫不妥协。


尽管面对困难,李鸿章明确表示,中国虽败但不会屈辱,日本的过度索求只会加深两国间的仇恨。他试图以理服人,可谓苦口婆心,谆谆善诱,希望日本能提出更为宽松的条件以达成协议,但遗憾的是,日本不为所动,谈判未能取得进展。


在第三轮谈判后,李鸿章遭遇刺杀,险些丧命,但他坚拒医生的休养建议,决心为国尽忠。这一事件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反响,各国纷纷谴责日本的行为,欧洲国家尤其意识到,若让日本谈判成功,将对亚洲乃至欧洲构成威胁。


因此,在列强的干预下,日本最终做出了让步。


停战的关键,在于双方对停战范围的争议。最终,经过协商,达成了一个折中方案:“第一款,大清帝国、大日本帝国政府,现在中日两国所有在奉天、直隶、山东地方水陆各军,均确照以下所定条款一律办理。第二款,两国军队应遵该约暂行停战者,各自须驻守现在屯扎地方,停战期内,不得互为前进。”虽然未提及台湾和澎湖地区,但相比之前的条件,已大为宽松,这一切都归功于李鸿章。


当日本提交议和草案后,李鸿章迅速做出了回应,对除朝鲜自主外的其他要求进行了尖锐的批评,一针见血,有理有据,展现了他的坚定立场和为国捍权的决心。


然而,日本在收到回信后,采取了“胜于力屈于理”的策略,“再请大清帝国钦差头等全权大臣或全案,或按条,是否应诺,予以明确答复”。


面对日本的不断逼迫,而清政府又未给出明确的指示,在这样的背景下,李鸿章不得不重新起草修订和约,以更详尽的方式表达意见,希望日本能有所让步。经过数轮谈判,日本终于提出了修正案,并在一定程度上作出了让步:首先,缩减了对辽东半岛的割让范围;其次,将赔款额度降至两亿两;再次,撤销了对多个地区航行权的要求,放弃对日货进口税的特殊要求;最后,将赔款担保地区从奉天修改为仅包含威海卫。


尽管日本已有所让步,但李鸿章再次对割地和赔款两项进行了辩论,尤其是在赔款方面,他认为两亿两对于清朝来说负担过重,希望能有所减少。然而,无论他如何劝说,日方始终不愿让步,李鸿章最终只能选择妥协。至于割地问题,李鸿章质问,台湾未被占领,为何割让?


但日方无理取闹,声称不论是否占领,台湾都必须割让,否则只能战至最后。面对这样的情况,李鸿章表现出了坚定不移的态度,拒绝妥协。赔款和割地成为了双方激烈争论、彼此不肯让步的焦点。


尽管李鸿章据理力争,但日方的不让步态度和武力威胁,包括可能对台湾采取军事行动和中止合约的威胁,李鸿章不得不请求清政府做出最终决定。清政府考虑到李鸿章已尽力为国家争取利益,而日本态度强硬,继续争论可能导致谈判破裂,从而给国家带来更大的灾难,于是指示李鸿章,若无法再行商议改变,则只能签订条约。


李鸿章虽然心存不甘,但在签订前,他仍竭尽全力争取,可惜日方态度坚决。最终,他只能带着遗憾和内疚签下了这份不平等条约。条约签订的第二天,李鸿章等人匆匆返回国内,但当船只抵达大沽时,李鸿章却以病为由,没有进京。


在向光绪帝报告签约经过时,他对于未能扭转乾坤,深感内疚,“臣耄实无能为,深盼皇上振励于上,内外臣工齐心协力,及早变法求才,自强克敌,天下幸甚”。其忧国之心可鉴日月。

《马关条约》原文


《春冰室野乘》记载,李鸿章在前往俄国的旅途中,必须途径日本并更换船只。日方政府已为他备好岸上住宿,待以极高的礼仪。然而,李鸿章却决绝拒绝登陆,因为他曾在《马关条约》签订后誓言,终生不再踏入日本土地一步。即便众人不挺劝说,他依然坚持不肯上岸。最终,众人无奈,只得在船上为他布置了休息之所。


当需要换乘新船时,李鸿章得知需乘坐日本的小船时,立即止步,他坚拒登上任何日本船只。船主对此感到极大的困扰,因为若无李鸿章的配合,行程便会受阻。在无计可施之际,众人灵机一动,构筑了一座暂时的桥梁,横跨于两艘大船之间,使他得以通过桥板换船。此举成功,李鸿章顺利更换至新船上。由此可见,李鸿章之坚毅与决绝,远非外界所描绘的柔弱与妥协。

清朝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根源于国家长期的贫弱,而非李鸿章个人之过。事实上,在国家面临战败的危机时,李鸿章依然坚持据理力争,为国家争取了一定的权益,显示了他的忠诚。因此,我们应当放弃对李鸿章过往不公的看法,公正地评价这一历史事件,认可李鸿章在与日本坚持不懈的谈判中展现出来的爱国精神和勇气。

发布于 2024-02-21 14:31・IP 属地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