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沽口炮台遗址

1841年,清廷遣派重臣改进大沽口防御,经过数年经营,形成大沽炮台群,包括大炮台5座、土炮台12座、土垒13座。河口以西五六里有海神庙,此处有浮桥联系两岸。...
管理

详细内容

天津大沽口炮台见证了我国近代海防的历史。

嘉靖年间,明帝国为防御倭寇,在大沽口构筑堡垒,驻军设防。

1816年,清政府在大沽口南北两岸各建一座圆形炮台,这是最早的大沽口炮台。

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英舰进逼海河河口,此时炮台防御落后,守军不过百人,清廷开始发觉海防不足的危险。

1841年,清廷遣派重臣改进大沽口防御,经过数年经营,形成大沽炮台群,包括大炮台5座、土炮台12座、土垒13座。河口以西五六里有海神庙,此处有浮桥联系两岸。

1850年英军舰艇 1854年的英美舰队 1857年的俄国舰队在大沽口进行过军事侦察。

为进一步攫取利益,英法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1958年5月,英法舰队第一次攻击大沽口,坐镇海神庙的总督谭廷襄逃走,炮台守兵在游击将军沙元春带领下孤军奋战,重伤法炮艇1艘,毙伤英法军百余人,两个小时后炮台相继陷落,沙元春战死,清军共死伤400余名。英法占领天津,清政府被迫签署《天津条约》。

之后,钦差大臣僧格林沁镇守大沽口,整修炮台,再建炮台5座,具中3座在南岸,2座在北岸,分别以“威”“震”“海”“门”“高”五字命名,寓意炮台威风凛凛镇守在大海门户的高处。另一处建在北岸石壁之上的“石头缝炮台”,共设火炮60门,且改良了炮架。所有炮台周围均坚筑堤墙,堤墙之外开挖壕沟,竖立木桩。河口造拦江铁链三根。至此,炮台群防御力大增。在整修炮台同时,僧格林沁还积极练兵备战。

大沽口炮台地形沙盘,照片正中的南岸防御,为前炮台后兵营、器械库的布置。该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

1859年6月,因清政府和英法在驻京公使问题上谈翻。英法舰队集中21艘舰艇,第二次攻击大沽口。清军伪装示弱于外,在有利时机忽然开炮。激战一昼夜,英法联军伤亡数百人,舰艇四毁六伤,惨败逃走。清军方面,直隶提督史荣椿、大沽协副将龙汝元等32人阵亡。

1860年8月,英法联军出动军舰30多艘和陆战队5000人在北塘附近登陆,展开第三次大沽口之战。之后英法联军击败清军骑兵,攻下新河、塘沽,转而从大沽炮台北侧进攻,直隶提督乐善在石头缝炮台的战斗中阵亡,北岸炮台也被联军攻下,清守军投降。僧格林沁放弃南炮台,引军撤退,此战清军共死伤千余人。之后英法继续推进,并火烧圆明园。

网络图片 侵删

1875年,在战争的压力下,清政府再次扩建炮台。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打响第四次大沽口之战。由于清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新组建的北洋水师在附近按兵不动,天津援军不至。经过六小时激战,守炮台将士击毙击伤侵略者255名,击沉击伤军舰6艘。终因弹尽援绝,近千名清军殉国,大沽炮台也随之陷落,天津镇总兵罗荣光在率部突围时阵亡。

1901年清政府签《辛丑条约》,条约中规定大沽口禁止设炮台,之后炮台被拆毁,仅余遗址,其中南岸“威”字南炮台、“海”字中炮台的建筑保存较好。遗迹占地约16.08公顷。主要遗存内容为南岸的“威”字炮台、“镇”字炮台、“海”字炮台、和北岸石头缝炮台4座炮台,以及南岸营盘的东侧、南侧围墙局部,分布于大沽海口两岸。

1988年,大沽口炮台遗址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又以“津门古塞”之誉被评为“津门十景”之一,并确定为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威”字炮台(1997年恢复原貌),在炮台中央的可旋转炮位上,有一尊重炮。“威”字炮台旁边(在照片的背景中),是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


2013年,大沽口炮台遗址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国家4A级旅游景区称号。2016年12月,这里入选《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

讨论量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