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戊戌变法失败后,不得不死的一个人

1898年9月21日,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发动政变,变法以失败而告终。25日,以谭嗣同为代表的戊戌六君子先后被捕,三天后在菜市口被杀。说到这里,大家应该都有一个疑问,为什么谭嗣同不像康有为、梁启超那样一走了之呢?


谭嗣同

用谭嗣同自己话来说就是: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有之,请自嗣同始”

这句话细品一下,其实谭嗣同更多阐述的是走的“果”,而非不走的“因”。有没有一点绕口令的感觉?

我既然这样来“曲解”谭嗣同,自然有我“曲解”的理由,现在我就站在一个“小人”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谭嗣同不走的原因。历史不辨不明,一家之言仅供添堵。

首先,家庭原因

谭嗣同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官二代,他的父亲是谭继洵曾任湖北巡抚。谭嗣同明白什么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的道理,他拍拍屁股可以走,但他父亲作为体制内一名大员,该怎么办?为人很仗义的谭嗣同不忍心连累别人(后文说),又怎会连累自己的父亲?


戊戌变法的参与者

其次,营救皇帝

据史料记载,谭嗣同曾对王五道:

皇帝尚在囹圄,做为臣子的岂能一逃了之,如此有违天道,决计不可!

这句话很有“谭氏”风格,谭嗣同绝对是想救光绪皇帝的,只不过时局所限,最后皇帝没有救出,自己还搭上了一条命。不过在这个问题上,是先皇帝还是先自己,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第三,身体原因

还有一个观点认为,谭嗣同之所以不走是他知道自己已身患重症,将不久于人世。同样是一个死,何必要再躲躲藏藏呢?


谭嗣同狱中作诗

当然,以上这些观点我早已声明是一家之言仅供添堵。谭嗣同为什么不走,还是从谭嗣同的那首《狱中题壁》说起吧!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大家对后两句的熟悉程度,估计是仅次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但对前两句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基本上就是“素未谋面”的感觉了。


谭嗣同

谭嗣同不愧是一个有“激情的文艺青年”,他的诗是很有内涵的,不解释一下根本不懂啥意思。这首诗前两行的分别提到“张俭”和“杜根”,这其实是两个人的名字。

张俭同谭嗣同一样也是个官二代,爸爸张成是江夏太守。在公元165年,张俭正式出山,任督邮之职。督邮主要负责对所辖区域进行监察,有点像“小脚侦缉队”的感觉。只要看着不顺眼就可以采取两种方式来处理,一是以德压人,二是以武欺人。还记得三国演义中的那位一直欺负刘皇叔的督邮吗?

在张俭的辖区内住着中常侍侯览的一家,侯览的家人目无王法很嚣张,张俭上书弹劾但是久久得不到朝廷的处理意见。

张俭忍不了就私自派人把侯家的祖坟和住宅给捣毁了,张俭和侯览从此结仇不共戴天。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张俭是一个很鲁莽的人,这种性格让他很快就付出了代价。


康有为和梁启超

​到汉灵帝时,张俭遭人陷害被朝廷通缉。张俭很像康有为(梁启超还去通知了谭嗣同)一听通缉撒丫子就开溜,因为走得太着急什么也没带只能去别人家蹭吃蹭喝。最后因为招待张俭而被处死的人就有十几个。

张俭这样的做法很多人不赞同,其中就有一位叫夏馥说到:

“自己作孽,应由自己承当,却凭空去牵连善良的人。一人逃命,使万家遭受灾祸,何必活下去!”

“望门投止思张俭”,谭嗣同选择赴死,估计是不想像张俭一样为了自己能活命而去连累他人吧。

再来说一下杜根。杜根是汉安帝时期的大臣,比张俭的岁数大很多。杜根所处的朝局同晚晴时期很像,大臣们都要面对一个无比强悍的太后,杜根要对付的是邓太后,而谭嗣同要对付的是慈禧太后。


慈禧

安帝成人邓太后还把持着朝政不放手,老杜就看不下去了。于是马上就上表奏请太后退居二线,让皇帝亲政。结果可想而知,老杜被太后给“结果”了。邓太后有多恨老杜,命人乱棍打死也就算了,竟还被扔到乱坟岗去喂狗。

幸好老杜人品过硬,轮棒子行刑的人不忍下死手,杜根只是被打晕了而已,因此捡了一条命。杜根醒来后隐姓埋名一直到十五年以后才重出江湖。杜根被恢复名誉后,有人问他说到:

“你被扔到野外,天下人都很佩服你,故交亲朋也不少,你为什么不投奔他们,而要这么受苦呢?”

杜根回答:

“躲藏在民间,无论如何也做不到销声匿迹。一旦被人发现,就会摊上灭族的大祸。我就是真的死了,也不会连累他人。”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现在再来品读一下这首诗,你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不管是家庭原因还是性格问题,谭嗣同仿佛都是那个不得不死的人!

走或不走、是生或是死,对于康、梁来说是一道选择题,对于谭嗣同来说却是一道“索命题”,除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外,他别无选择!

发布于 2020-06-02 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