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八里桥之战 :以孙子兵法为主的古典军事思想还有什么价值?

解析八里桥之战 :以孙子兵法为主的古典军事思想还有什么价值?

咸丰十年,在通州与北京发生了一场改变中国战争观念的血战,数量占优的满蒙骑兵在平原地区迎击步兵,经过激战,竟然全军覆没?

这一年英军战舰在天津登陆,天下第一武将僧格林沁带领当时中国最精锐的满蒙骑步混合大军六万余人,配备了最好的战马,最英勇的战士,最锋利的武器,并结合之前三百年来都屡试不爽的骑兵战术,在天津大沽附近的开阔地狙击英军。

精锐骑兵在平原地区迎击步兵,经过激战,竟然全军覆没?

这样的结果让天下的所有人都惊讶, 惊叹,惊怪。

直到今天我们也想问一句到底发生了什么?

中国的军事理论极其早熟,周代有姜子牙的《六韬》《三略》传世,战国及有《孙子兵法》《吴起兵法》流传,宋代更是汇集前人学说汇编了《武经总要》。

那些眼花缭乱的军事策略,早就成了我们的民族基因,人人都可以随口来一句孙子的名句,很多人更是奉为圭璧,作为工作、恋爱、商战的法宝。但是这些策略在面对英法联军时候竟然统统失效了。

一、残酷的杀戮:新时代在火枪的射程之内

骁勇善战的蒙古亲王僧格林沁率领三万骑兵和两到三万步兵,以六倍与敌人的兵力在八里桥一带布防,准备迎战从海上来到的英法联军。

在之前一年,僧格林沁在天津的大沽口打败了英法联军,击毁击沉了英国四艘舰船,打死打伤英法士兵五百多人。

在八里桥布防时,僧格林沁投入了华北地区最精锐的部队,包括蒙古科尔沁、察哈尔部的野战骑兵。在清朝,除了与太平天国打仗的湘军、淮军之外,蒙古骑兵是最骁勇善战的部队。

英法联军总数不超过一万人,僧格林沁用六倍的兵力进行决战,拥有了必胜的把握。

英法士兵们并没有意识到清军已经做了埋伏。

7-8点的清晨的露水还未散去,他们从村子里出来列队上路,显得懒洋洋如同度假一般,就在这时,蒙古骑兵露出杀机,突然从树林冲出了数不尽的骑兵。

他们分成两路,目标明确一路从正面冲击敌人;另一路企图绕到侧翼冲击敌人的后方。

这是经典的蒙古骑兵战术,在成吉思汗以来不断被完善和发展,利用骑兵的高机动性,结合开阔的平原地形,正面冲击及大迂回包抄结合,实践证明这是极其有效的战术,英勇的骑兵早已经举起马刀,准备痛饮蛮夷之血。

另外他们还布置了二十多门大炮,对英法阵地进行轰击。

一方是准备充分,另一方是仓皇上阵。谁胜谁负是可以预期的。

但战争的过程却超出了清军的理解。侧翼的包抄确实让英国军队中的印度部队慌了阵脚,一度距离敌人只有二三十米。

但就是这短短的几十米却成了无法突破的障碍。蒙古人的马刀无法落到敌人的脖颈上,就被枪炮撂倒,无法前进。正面冲击也同样无法奏效。

英勇的蒙古人一茬一茬倒下,又一茬一茬从不知什么地方冒出来。

英法联军采取的是经过克里米亚战争,拿破仑战争淬炼的武器及技术,不仅装备的是配备刺刀的前膛燧发枪和滑膛炮。其中部分使用的刚刚发明的线膛火炮和线膛步枪。

使用的是空心方阵和三排阵列的战列步兵线战术。在欧洲的实践证明,这个空心方阵战术配合高射速步枪及义务兵役制下的职业士兵,是任何骑兵都无法突破的防线。

英法联军只能无奈地一次次装填子弹、射击。战斗结束时,最英勇的蒙古骑兵部队彻底消失在历史的灰尘里了。他们多数被射杀,少数则溃散。通往北京的大门被打开了。

咸丰帝听到战斗的结局则立刻逃往热河避难,全不顾宗庙社稷,将北京留给了联军去劫掠。

二、古典模型的失效: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错在哪里?

古代的兵书及历史记载的不是只要策略得当,就能出奇制胜,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吗?

何况此时我们有主场优势,孙子兵法云“百里而趋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趋利者军半至。”

意思是急行军百里与敌人争利的有可能损失上将军,现在英军何止百里,那是万里远征,我则以逸待劳,兵力也有优势,孙子兵法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守之,不若则能避之“

现在我们六万人,敌人不足一万(大英百科全书记载为八千人)必须攻击啊。

我们现在按照古典的战略及战术逻辑分析下这场战役。

我们古典的竞争分析模式是人人都朗朗上口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我们先按照这个模型分析下。再结合孙子兵法分析下问题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句模型只适用于分析同构战争模式。

双方军队基础一样,武器一样、战术也差不多,在这上演过无数悲欢离合的山川形胜之上,在演绎新的可能性。如此无论敌人如何进攻和如防守,你都是知道对方大体是如何应对的。以前的全部战争都是如此进行进行。

1、天时

所谓天时,孙子兵法:“二曰天时。天时者,阴阳、寒暑,时节制也。”《司马法》:“冬夏不兴师,所以兼爱吾人也。”太公曰:“天文三人,主占风气,知天心去就。”故《经》:“能知三生,临刃勿惊,从孤击虚,一女当五丈夫。”

《反经》故行军必背太阴、向太阳,察五纬之光芒,观二曜之薄蚀,必当以太白为主,辰星为候。合宿,有必斗之期;格出,明不战之势。避以日耗,背以月刑。

以王击囚,以生击死,是知用天之道,顺天行诛,非一日也。这个变量被看的最轻,因为人们只要生活过一段时间自然知道本地的气候,所以基本对于战局没有啥影响。

回到八里桥之战的现场,这是公元1860年的9月的清晨,太阳和雨露和往常一样的照耀大地,并没有下雨让英军的前装火枪受潮无法发射,让骑兵在泥沼里跋涉,这些都没有发生,这个变量不影响战局。

哪怕英军对华北地区的气候一无所知,大概看下地形,测下温度,看下四周环境,也就知道大概了。

何况这是不能的,他么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和战前侦查。

2、地利

第二个变量地理因素,地理因素在冷兵器战争时代至关重要,地形往往直接决定胜利的走向。就是进入现代化战争地理因素也对战局有很大影响,开过的北非沙漠、一望无际的中东都是机械化军队的天堂,而热带雨林的中南半岛是天然的游击队天堂,现代还延伸出一个复合学科,军事地形学,专门研究不同地形的战略及战术要领。

回到历史现场,当时的人认为,英法联军依靠着阴谋诡计从大沽口北面的北塘登陆,绕到了大沽口炮台的后面进行攻击。

炮台的大炮都是固定的,只能对海上射击,无法覆盖后方的陆地。英法联军攻克了大沽口,并占领了天津。随后,联军向通州挺进,接近中国的首都北京城。

在八里桥作战三天之前,僧格林沁已经在通州的张家湾与英法联军发生了一次遭遇战,战斗以清军撤退告终。

外国人的进攻之路是一条全新的、看上去充满了风险的路线。

在中国历史上,所有的战争都依靠陆地,借助山川之胜进行防守。

以北京为例,自古以来,北京的威胁大都来自北方和西方的游牧区域。

在游牧区域与北京之间,隔着燕山山脉和太行山脉,只要把守好燕山和太行山上的几条孔道,就基本上保证了北京的安全。

有时候北京也会受到南方的威胁,北京之南是华北平原,千里平原不容易防守,必须借助平地上的几条小河,在保定到沧州之间建立防御型的城寨,驻扎大量军队,依靠军队的机动性进行防御。

如果北方、南方、西方的兵力部署得当,北京就可以保证安全无虞。最不可能出事的是北京的东南方。

原因很简单:北京东南方的天津面朝大海,而海洋对古人就是一面无限高度的墙,没有人会从海上进攻北京。

因此,这里是不用设防的。西方人的到来终于打破了这条铁律,他们第一次从海上进攻中国。

但清朝将领们似乎并不担心英法联军的到来。海上进攻看起来是出其不意,但船只的运输能力是有限的。英法联军能够运送上岸的不超过一万人。

北京和天津之间是一马平川,缺乏战略地形,进攻部队即便登上了岸,也是背水而战,没有退路,很可能被拥有优势兵力的防守方消灭。

僧格林沁为了准备八里桥歼灭战可谓下足了功夫。张家湾之战虽然清军撤退,但这只是大战的前奏,战后,清军的主力不仅还在,甚至还得到了加强。

3、人和

第三个因素人和,这个比较玄妙,孙子兵法"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

例如当年蒙古如日中天之时,依靠强横武力建立的政权,遍布中亚及中国各地,金、西夏、花拉子模无不称雄天下,结果蒙古人横扫天下,但是到了朱元璋的时代,蒙古帝国已经日落黄昏分崩离析,不然朱元璋要想反攻北方,会在华北平原遭到来自山西的压迫。

从南方进攻北方,暂时性获得平原并不难,但北方只要不放弃山西、豫西、北京以北的高地,就总可以利用暂时的撤退加大南方进攻的臂长,当他们疲惫时,就是反攻的时机。

但蒙古人早已不似当年,缺乏战斗力,又得不到统治区汉人的拥护,才让朱元璋完成了近代之前唯一一次从南到北的统一。

人的因素都是很难估量的,法国人,英国人认为自己做的是维护世界贸易自由的战斗,大清国背信弃义,他们万里远来是现代文明来野蛮的中国人通过拳头讲道理。

我们认为他们是巨大的威胁,蛮夷处处有巨大的阴谋,他们是在欺辱中华帝国的皇帝,我们必须自卫反击。满蒙八旗的表现也确实得到了敌人和后来人的一致认可。

如此看我们三个变量中,天时对双方都没有任何影响,地理对我方有力,人和也可以算是是平手。为了更加可量化,我们按照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做一个加权公式。

天时占比10%、地理占比40%、人和占比60%,来计算下胜率,如此我们得到结果是大清有地理优势因此有40%的机会赢得胜利,但是英法联军的机会是-40%。结果我们作为过来人自然都知道了,为何会如此?

4、武器技术作为新变量的加入

因为我们没有计算武器技术的因素,古人为何不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不如武器技术?

因为古代的武器技术各方都是相同的,几千年来中国武器技术进步的速度十分缓慢,很难有一方在武器技术上有绝对的碾压优势,西方人的到来,彻底改变了中国的战争模式及思想。

在这之前,中国的战争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对陆地地理的运用,只要掌握了中国的山川地理,就可以依据地理条件来进行防御或者攻击;第二,注重战略,不注重武器,这就是我们为何有如此多的兵书流传的原因。

但西方人到来展现的却是另一种战争的可能性:依靠科学技术,跨越地理障碍,从原本不可能的方向发动袭击;利用先进武器,可以达到以一当百甚至当千的作用。

僧格林沁的战术没有问题,但落后的武器系统却让任何战术都无法奏效。

所谓战术,必须在双方武器基本对等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施展。一旦以前的战争规则都失效了,海洋不再是屏障,反而成了最危险的所在,武器的差距之大让军事家失业了。

这意味着,敌人可以从海岸的任何地方实施打击,并且都能获胜。清末的主战场已经从秦岭、太行山这些地理要素转移到了广州、天津、大连这些海上。

三、古典兵法的价值在哪里?

西方人带来新变量是否意味着我们中国古典战争经验及战略再无用途?

你看下《孙子兵法》的衍生品用途之多,就知道他的价值在哪里了。

回到战争本身,只要我们拼杀的大地还是这片在侏罗纪之前就形成的陆地世界,古典战争经验就不会过时。

一旦武器装备获得均势,以往的经验就复活了。

清之后的陆权战争又回到了旧的军事框架之中,海权的逻辑与陆权的逻辑完全不同。

当日本人1937年发动侵华战争,国民政府与八路军分别选择了中国西部的高山地区进行机动,毛泽东主席提出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争的重要战略战术原则,就脱胎于古典军事战略思想。

日本人虽然从海洋出发,占据了华北、华东和华南的平原地区,始终无法完全征服中国。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类似于唐代黄巢机动作战的翻版,依靠机动寻找薄弱地区,等待对方政权财政失衡引起崩溃。

长征在路线选择上,与当年蒙古人进攻大理有很大的重合,蒙古人顺着川西、甘南向南进攻,如果把路线倒过来,就是红军北上的线路。

当公元1949年国共双方在长江对峙时,仗还没打,国民党政府的命运就已经决定了。中国古代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南京地区的命运不在长江,而在于淮河。

淮海战役失败后,国民政府丢失了淮河,已经注定无法坚守长江了。历史的经验只要他赖以生存的底层逻辑不变,就始终具备强大的生命力和借鉴意义。

未来的战争如果在海外发生,制空权与制海权是最重要因素。可战争一旦回到本土,或者到了占领土地与建立政权的阶段,决定性的,仍然是那千年不变的依托陆权形成的军事战略思想。

参考文献:

《孙子兵法》

《清史稿》

《大英百科全书》

《中央帝国的军事密码》

《中国近代史》

《中国历代战争史》

编辑于 2021-09-04 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