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英国人2次入侵西藏占领拉萨:1904年9月7日《拉萨条约》签订

清末英国人2次入侵西藏占领拉萨:1904年9月7日《拉萨条约》签订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清末英国人2次入侵西藏占领拉萨:1904年9月7日《拉萨条约》签订



英国对于西藏的入侵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发动过好几次战争。

在大体占领印度和尼泊尔以后,英国就开始制定了入侵西藏的计划。

东亚的地形特殊,西藏的位置恰好是所谓的世界屋脊。如果英国人能够控制西藏,就可以居高临下,从中国的西北、西部甚至西南等地随意进入中国腹地,占据军事战略上的绝对优势。

相反,满清只要不丢掉西藏,可以大体拱卫中国西部的安全。

不过,英国人想要染指西藏并不容易。

当时的西藏非常落后,粮食产量低,地广人稀,交通条件极差,很多地方只有马帮才能通过,还有可怕的高原反应、雪崩、暴风雪等等。

即便英军不需要作战,单纯用一支大部队,从中印边界行军到拉萨,也是非常困难的。

自然,英军是职业化军队,为此做了长达近百年的准备工作。



早在18世纪,英国就派人打着商贸和拜见活佛的名义,从印度进入对西藏,进行侦查。

在1775年,英国外交官博格尔就曾经花费1年时间,进入了西藏,见到了班禅。

布格尔希望西藏脱离中国,归属英国,被班禅断然拒绝。然而,布格尔此行还是有很大收获,对西藏有了较深的了解,结交了一些藏族政客。

1783年,英国再次派遣特涅使团进入西藏,这次见到了达赖。不过,达赖也坚持西藏是中国一部分,无权和英国达成外交条约。最终,特涅使团仅仅争取到一个权力:可以让他们麾下的印度商人,在西藏合法经商。

随着英国人完全控制尼泊尔、缅甸甚至锡金和不丹,入侵西藏已经是必然。

他们打着考察的旗号,派出很多所谓探险家,对西藏的地理、气象和民情进行详细的侦查,以便于未来的进攻。

对此,西藏方面是心知肚明,用禁止一切外国人进入作为回应。

可惜,西藏当时很多地方是封建土司管理,拉萨鞭长莫及,英国人还是成功的进行了渗透。



隆吐山战役

第一次英国入侵西藏,早在1888年。

当时,英军就和藏军在中国和锡金边境发生激战,这就是隆吐山战役。英军的目的是击溃这里的藏军,打开从印度大吉岭入藏的必经之路,以便未来的入侵。

双方激战5日,英军以先进的装备,击败了只有土炮、土枪以及弓箭、长矛的藏军,占领了隆吐山(位于现在锡金与印度西孟加拉邦边境)。

此战英军有火力的绝对优势,因藏军依据险要地形死守,英国人仍然死伤100多人。

由此,隆吐山被脱离中国,属于锡金。

藏军曾经多次发动反攻,试图收复隆吐山,集中了1万军队和民兵赶赴亚东。

可惜双方军事实力相差太远,最终藏军失败了,亚东也被英国人占领。

此战失败后,清政府派驻藏大臣升泰赶赴亚东, 与英国方面会谈。1890年,升泰与英印官员在亚东签订《中英藏印条约》,承认锡金为英国保护国,开放亚东为商埠,英国在亚东享有治外法权。



第二次入侵西藏

3年后,英国借口《中英藏印条约》没有得到完全的执行,第二次试图入侵西藏。

印度总督寇松勋爵,任命荣赫鹏上校同驻锡金政治专员约翰·克劳德·怀特一起领导英军,负责入侵西藏的军事行动。

实际上,荣赫鹏是主要的指挥官。他是职业军官,也是一个探险家。

他在1886年就来到中国,曾从东北横穿蒙古戈壁,翻越天山到达新疆,随后又翻越帕米尔高原到达印度。

就探险来说,荣赫鹏这段旅行很了不起。即便今天有了汽车和公路,走这条道路也绝非易事,而且要旷日持久。

可以说,荣赫鹏是个优秀的探险家。



对于西藏恶劣的自然条件,荣赫鹏还是比较有准备的。

除了让士兵进入高原进行的适应性训练以外,他还准备了高达七八千的名民夫以及无数的骡马。而他的作战部队只有3000人,但装备颇为精良,有机枪和野战榴弹炮。

1903年10月,荣赫鹏率领大顺军,从之前占领的隆吐山出发,入侵西藏境内。

12月,他们攻占了交通要隘帕里宗,驱逐了这里的西藏官员。

由此,战争爆发了。



曲美辛古屠杀

1904年1月,1000多藏军赶到堆纳至多庆一线展开布防,利用地形阻挡英军前进,两军在曲美辛古对峙。

由此,出现了著名的曲美辛古屠杀。

这里萨沙要提一提藏族人。

解放军入藏以后,很多士兵认为藏族人淳朴、悍勇、乐于助人,有很多优秀的品质。

两个解放军女兵曾经负责后勤运输,她们的马车侧翻坠入了一条冰封的小河。

正好有两个藏族小伙路过,女兵们就向他们求助。

两个藏族小伙一声不吭,直接跳入结冰的河内,将车子推到岸上。上岸的时候,藏族小伙嘴唇都被冻成了紫色。在女兵们试图给他们一些军用品作为感谢时,两个小伙笑了一下就走了,什么都没拿。

在几十年后认为,到了垂暮之年的女兵们仍然认为:一些藏族人是中华民族中最优秀的一份子。



我们再来说曲美辛古屠杀。

两军对峙,而藏军占据高地,具有一定的优势。

英国人认为强攻对他们不利,可能会有较大伤亡,决定使用计策。

根据英国人的要求,藏军指挥官拉丁代本、朗色林代本,赶赴火线谈判。

期间,英军突然开枪,打死了拉丁代本、朗色林代本,接着发动全线攻击。



根据幸存藏军回忆,英军军官狡诈的提出,为了表示有谈判的诚意,英军退出步枪子弹,藏军则将火绳枪的火绳熄灭,藏军从山地上下到平地来。

藏族代表同意了,藏军遵守约定撤掉了山头的部队,将火绳枪全部熄火,而英军只有部分士兵退掉了子弹。

突然之间,英军开枪开炮,没有装弹的士兵,也迅速装上子弹射击。

相反,藏军的火绳枪非常落后,根本无法迅速射击。点燃火绳需要使用火镰,要反复打击很久,仓促之间根本就点不着。

在藏军无法还击时,就遭到密集枪炮打击。此时藏军已经从山头上下到平地,也没有任何地形优势,像被屠杀一样,毫无还手之力。



由于英军为3000人,数量是藏军3倍,火力更是几十倍,藏军迅速伤亡殆尽。短短5分钟内,藏军就有500多人伤亡。

最终,1000藏军共有523人牺牲,还有300多人受伤,几乎全军覆没。

此战虽获得辉煌的胜利,英国人却在西藏留下了背信弃义的恶名。



藏族人的游击战和奇袭

英军攻占曲美辛古后,继续向北进攻,期间不断遭遇藏军和藏民狙击。

西藏地形复杂,是打游击战的好地方。藏军和民兵曾经在杂昌谷地伏击英军,毙伤对方一二百多人,藏军伤亡150人。

可惜这种游击战,不可能对英军伤筋动骨。

最终,两军在江孜发生了战略决战。

江孜位于西藏日喀则市的喜马拉雅山脚下,地位仅次于拉萨、日喀则的第三重镇,是连接卫和藏的枢纽。要攻打拉萨,就必须占领江孜。

当时英军也有了麻烦。由于长期艰难行军,英军补给消耗大半,藏民又坚壁清野,不断游击战,导致补给线中断。

无奈之下,英军主力沿途杀回亚东,杀出一条稳定的补给线。

4月中下旬,江孜的英军,只有荣赫鹏率领的500多人。藏军趁机偷袭,将荣赫鹏和130多人包围在帕拉村。荣赫鹏险些送命,狼狈突围逃出帕拉村。

不过,5月下旬,英军主力再次从亚东返回江孜,准备全面进攻,情况又有彻底的改变。



当时藏军倾其全部,调集1万多藏军和民兵,全部赶赴江孜、日喀则及拉萨一线。

藏军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发动了诸如江洛林卡突袭战之类,导致英军一定的伤亡,但无法改变大局。

双方每次交战,藏军由于火力相差太远,甚至可以说存在2代的差距,伤亡数量都是英军数倍。

这里就要提高一个战役,西藏土司出动1000个藏族骑兵,在平地猛烈冲击英军。



这种骑兵冲击战术,是藏族人制胜的法宝,以前依靠密集冲锋击退了很多侵略者。

可惜,时代不同了。在英军3挺重机枪的扫射下,短短4分钟内,骁勇的藏族骑兵伤亡700多人,被迫撤退。

一个英国少尉回忆:这是令人恐怖的场面,这根本不算是战斗,只是单方面的屠杀。我对屠杀感到厌恶,尽管将军下令要尽量扩大战果,但是我还是停止了射击。

此战后,藏族人把这种重机枪称为:魔鬼画笔!



江孜保卫战

在这种敌强我弱,战斗力悬殊的情况下,藏军和民兵仍然坚守工事,同英军血拼。

乃宁寺位于江孜以南20公里处,是英军运输线上的一个重要据点。

乃宁寺之战,英军利用火炮摧毁寺庙围墙,杀伤了大量藏军士兵。英军攻入寺内的时候,残余的藏军和民兵仍然果断肉搏,直到全部战死。

即便如此,此战英军也不过伤亡20人左右,而藏军伤亡为200人,其中44人为寺内的喇嘛。

作为报复,英军战后一把火将乃宁寺烧毁。



英军在1904年7月包围了江孜,切断藏军和外界的联系,随后围攻江孜宗山。

这里的5000藏军和民兵,浴血奋战,以土枪土炮和冷兵器甚至石块,击退了英军7次攻击。

期间,藏军甚至用清朝乾隆1791年大将军福康安曾使用过的,“黄色兄弟”大炮抗击英军。

坚守江孜宗山的藏军经过3日苦战,几乎全军覆没,只有少量奋力突围。

当7月7日英军攻入江孜宗山时,数百藏军坚持肉搏。在伤亡殆尽后,一些藏军从宗山北侧悬崖纵身跳下,拒绝当俘虏。

江孜的拉锯战持续了很久,藏军不断反攻。



据英国侵略军官华达尔的记载,“我们突然被西藏人的奇怪的战斗喊声所惊醒,几百个西藏人粗暴而尖锐的声音,‘基、呼、呼、呜、呜!基、呼、呼、鸣、呜里’,这样的喊叫,就在几码的距离,在我们的矮墙外面,接着就是几百枝火枪的爆裂声,子弹从四面八方呼呼飞来,他们的枪炮喷出长条的火舌。”



1904年4月到7月,江孜保卫战持续约100天,藏族人也算用尽了全力。

江孜战败以后,藏军主力已经所剩无几。当时西藏的人口非常少,还分散在极为辽阔的地区,很多都是地方土司和宗教领袖控制。

在同英军几次交手中,藏军损失约1万多人,已经无力再战。

于是,7月开始英军长驱直入,从江孜出发直逼拉萨。

十三世达赖逃到青海,又逃到外蒙古的乌拉巴托去了。



占领拉萨以后,英军却感到头疼。藏族人骁勇善战,民族性强悍,根本不会服从侵略者的统治,四处袭击英军。英军只要有人落单,就很容易被愤怒的藏族人杀死,哪怕是在拉萨这座城市内。

而英军从印度长驱攻入拉萨,虽有七八千民夫给予支持,后勤补给早已匮乏,无法持久战斗下去。

这种情况下,还不如见好就收,英军捞到好处后走人。

此时,十三世达赖逃到外蒙古,开始同俄罗斯帝国接触,也让英国人感到威胁。

英国人并没有把满清放在眼里,对于渗透进入新疆的沙俄颇为忌惮。

沙俄也对西藏有领土野心,英国不希望十三世达赖和俄国人合作。



9月7日,荣赫鹏与西藏代表签订的《拉萨条约》。

条约主要是继续开放西藏江孜等地为商埠,向英军战争赔款,取消防御英军的工事,以及英国在西藏的特权、不允许其他列强染染指西藏。

不过,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而清政府没有签字,该条约实际上是无效的。

到了1905年,清政府派出唐绍仪和英国谈判《拉萨条约》。最终,双方签订了《中英续订藏印条约》,英国承认西藏是中国领土,不侵占藏境且不干涉西藏一切政治。清政府则保证英国,在西藏有一定排他的特权。

在此次入侵期间,英国人抢走了大量的西藏珍贵文物,很多有千年历史上的寺庙,被掠夺一空,藏族文明遭到极大的打击。

所谓的藏学家劳伦斯·沃德尔,用区区一万印度卢比购买了高达近3000件西藏珍贵文物,相当于每件才5卢比。

而这些文物很多被认为是无价之宝,目前主要收藏在大英博物馆、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剑桥大学图书馆等机构。

英印政府对于参与荣赫鹏远征的人员授与西藏勋章:作战人员授与银质勋章,后勤人员授与铜质勋章。参加江孜宗山战役的另加战役勋扣。

大家想要回顾这段历史,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观看电影《红河谷》。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发布于 2020-09-10 1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