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废止中医案:上海医学界如何发起阻击,打败了汪精卫

民国废止中医案:上海医学界如何发起阻击,打败了汪精卫

民国时期,上海滩有位奇人叫黄警顽。



他14岁(1907,光绪33年)考入商务印书馆做练习生后,商务印书馆就有些离不开他,就是当时的上海滩似乎也有点离不开他。

因为他长袖善舞,脑瓜子厉害,仅仅见过一面的人,不管过去了几十年,也能一见面就叫出人家的名字。

交际学上不是有一条重要原则,每个人最在乎的是自己,每个人都需要被尊重,名字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符号,名字是语言中最甜美最重要的声音吗?

所以黄警顽就给了所有人亲近感。

但是黄警顽尤其能虏获人心的,其实是做人。

他虽然整天跟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却出污泥而不染。

他有原则,有正心,对人热情,无论谁有了困难,都会尽力帮助,就像一个民国的孟尝君。

说他是孟尝君,当然是因为当时的上海滩尤其复杂,他再怎样,也不得不结交些鸡鸣狗盗之徒。

同时,他到底是商业人士,交际里面也必然有一定的目的性。

只不过,他的本心是不变的,这在那种环境里,也是一种大本事,就仿佛高僧的修行,中隐的隐于市一般。

他其实在收入一般,非常普通的时候,就尽心尽力帮助过刚刚起步而潦倒的徐悲鸿了,这是一段历史佳话。

总而言之,黄警顽周旋上海多年,博得了一个“交际博士”的大名。上海滩当时有各种各样的“闻人”,他是其中一个,就等于交际圈的杜月笙。

他当时还出过书的,就是通过实际经验,教年轻人如何待人接物,如何通过个人奋斗,取得成功的书。搁今天,他肯定要比那些成功学导师实际、厉害。

人家绝不会只是“网络英雄”,那成就有目共睹。

他当时本来主抓商务印书馆的对外联络、教材推广(那时候也流行向学校推广教科书,这是商务印书馆盈利最大的一块),但他的能力早在业务之外,甚至商业之外。

由于他交际广泛,做人极好,社会上有好多人事、业务上的纠纷都会请他出来评判、调解、游说。就是新人结婚,也经常要请他做证婚人。

因此他就不只是一本人名大字典,商务印书馆的活广告那么简单,上海滩乃至民国的一些大事里,也经常会见到他的身影。

比如1928年,国民党大员褚民谊来上海活动废止中医提案,也会找到他的门上来。

黄警顽那时与褚民谊已经是老相识,所以一向大大咧咧的褚民谊一见面就开门见山。你在上海四通八达,帮我搞一下呗?

但是黄警顽立刻拒绝了。

废除中医这种事不但在全国偏僻省份行不通,就是在很现代很国际的上海滩也行不通,我不能帮你搞。再说,你不久前差点砸了我的饭碗,这次我真的不能奉陪了。

中国的中西医之争,其实在清末民初就硝烟弥漫,那么民国为什么要废止中医,黄警顽与褚民谊发生过什么,这个震动全国的废止中医案是怎样烟消云散的呢?

这确实是一场精彩的战斗,我们且来看看当时的上海医学界,是怎样自发行动,领导全国打赢这场阻击战的。

1

要说民国那场著名的中医废止案,就不能不说说褚民谊。因为他是主要的发起者之一。



褚民谊是北伐之后,第一个来到上海的国民党中央委员,刚来时,上海人可喜欢他了。

因为他是最早的同盟会成员之一,跟大名鼎鼎的张静江、吴稚辉、李石曾、蔡元培等等元老级的大人物,都一起搞过事,看上去很革命的。

而且他那么平易近人,多才多艺,还是汪精卫的表妹夫。汪精卫没做汉奸之前,在民国肯定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褚民谊第一次来上海亮相,是在公共体育场的演讲台上。当时正有一场市立学校运动会。

他个子高,声音亮,说话头头是道,立刻就成了青年们的偶像。

然后他还在运动会上表演了踢毽子,那花样,那神技,就像高俅踢球一般,于是他又在才艺表演上赢了一场。

可是他还没有架子,跟谁都能打得火热。他还能时而穿西装,时而穿长袍。他还能写一手颜体而柳骨的好字。他还是太极高手,能编写“太极操讲义”,对着上海滩大喊:“救国不忘运动!”

所以褚民谊就不只是老革命、大人物,他还是学贯中西的新潮大人物,既曾留学法国,又具有中国士大夫风范的大人物,反正就是新派旧派都能接受,都觉得他是自己人,都很喜欢的啦。

褚民谊这样搞下去,本来前途光明,不可限量,但是没想到,他很快就把自己玩砸了。

2

褚民谊真正是个玩家,而且是个真诚的玩家,稀里糊涂的玩家,他其实并没有作假。

他初到上海的时候,只不过还没充分表现而已,所以错的只能是上海人了。

褚民谊等形势大好,一切都好之后,就来找黄警顽一起玩了。

黄警顽起先只是给他介绍商界、教育界的朋友,但是有一天,褚民谊忽然说,帮我引见一下张啸林呗。

黄警顽有点惊异,说张啸林名声不好,你是国府中央委员,这样的人还是少接触为好。

可是褚民谊说,我在法国就听说他了,我这叫深入民间,见见无妨。

于是黄警顽只好给张啸林打电话。



张啸林一介流氓“闻人”,本不敢高攀什么国府大员,他接到电话,当然喜出望外,于是立刻表示,欢迎欢迎,我一定好好招待。

因此这之后,褚民谊就成了张啸林的座上客了。他们第一次见面是在四马路大西洋西餐馆,当时几杯酒下肚,张啸林就让黄警顽问问,要不要招几个“堂差”(妓)作陪?

黄警顽不想转达,可是褚民谊耳朵灵啊!他立刻就说,大家随便好了,我无所谓的。

褚民谊嘴上无所谓,却左拥右抱,全是最漂亮的,他高兴之际,还来了一段京戏。

他那一段“草桥关”唱得响遏行云,很见功底,把大家都听呆了。

但是黄警顽不习惯啊,他本来就是独身主义。于是过了一阵,他就偷偷溜走了,之后褚民谊与张啸林聚会,一再给他发请帖,他也不去。

黄警顽本来以为不去就算完事了,可是不久后,褚民谊找上门来了。

3

褚民谊那天一来,就问黄警顽怎么不参加张啸林的宴请,黄警顽说,我虽然号称“交际博士”,却不过是公司的一个交际员,地位很低的。再说,我以前从来没去过妓院。

这时候,商务印书馆的总经理张菊生过来要求引见,请褚民谊到他的总经理办公室去,把他们的谈话打断。于是褚民谊直到张菊生和黄警顽出来送他,这才说明来意。

你陪我去趟杭州吧,火车票给你买好了。

黄警顽推辞不得,只好请假,他到了火车上,才知道还有张啸林。

张啸林这是让国民党大员陪他衣锦还乡的意思,可是褚民谊还玩得挺嗨。

他一个国民党中央委员,陪着一个臭名昭著的流氓头子出游,本就万分荒唐,可是他还能因为陪一个妓女去月老祠抽签,拒绝了之江大学的演讲邀请。

褚民谊这趟出行,文教界人士和记者们其实都是知道的,一开始,大家当然都不敢报道。但是褚民谊这样一搞,那就犯了众怒。

这事甚至牵扯到黄警顽。

黄警顽之后一回来,就被张菊生叫到了办公室。



听说褚民谊和张啸林是你牵的线?

是。

他们在上海招堂差,你在不在?

在。

褚民谊陪妓女去抽签,你在不在?

在。

张菊生生气了。

商务印书馆是全国最大的文化机构,褚民谊是糊涂虫,你也是。

将来舆论攻击,当局指责,会因为你的陪伴导引,影响到本馆声誉,你回家去吧!

黄警顽本来就心中不安,对停职无话可说,可是他回来后就日子难过了。

他是个正人君子,首先是抑郁。

他想不到自己劳苦功高,会因为这件事被印书馆辞退,心里很难受。

商务印书馆是他的起家之地,他从少年、青年一直工作到中年,那里也是他声誉之地,经济来源,他甚至突然有了些潦倒感。

这应该是黄警顽从业以来最大的一次挫折了,幸亏他本领了得,商务印书馆之后网开一面,由总务科长张效良出面,又把他请了回去。

黄警顽不是没处找饭碗了,但是有些地方对于某种人不只是一份工作,有些事对于某种人来说就是无比深重的精神打击,所以黄警顽回来后,整个人都变了。

他觉得自己一次不慎,差点毁了一生,变得更加谨慎起来。

4

我如此重墨去写褚民谊,是想让大家看到民国是什么情况,当时领导废止中医的是何等人物。

可是褚民谊不是医学博士吗?他难道没资格在医学上说三道四?

是的,他并无资格。

因为褚民谊的医学博士,很大程度上,就跟《围城》里的方鸿渐,拿到的那张“克莱登大学”的博士文凭差不多。



褚民谊当时也有“勤工俭学”之名,但他去法国留学,其实是靠他父亲卖了一个药材铺。

他是父亲去世,失去经济来源,才由张静江资助的。

那么他好好学了没有呢?

此事据他的同学,也就是民国那位叫金满成的翻译家、小说家、编辑说,褚民谊偶尔会用功,基本不用功,他的博士学位,来自于兔阴研究。

也就是法国大学很自由,有论文有研究即可,褚民谊当时除了对反清对女人感兴趣,也对动物交配感兴趣。

由于他后来专攻兔子,居然发现了兔子有雌雄同体的特征,于是他的博士学位就来了。

又由于褚民谊属“专业人士”,于医学一窍不通,所以他毕业之后,对看病、诊断这种事,是从来不敢伸手的。这算他最清醒的地方。

金满成不只是褚民谊的留法同学,据说后来有一段时间,还曾专门为褚民谊介绍女朋友,他对褚民谊是相当了解的。

老金当年有一本畅销书就叫《我的女朋友们》,他本人最擅长的也是谈情说爱那类。

不过他跟褚民谊并不一样,他是文人气质,顶多算灰色地带的某种代表。

其实褚民谊若不是遇到汪精卫,也可能只是个荒唐人物。他们之间的故事就更有意思。

5

褚民谊认识汪精卫,是黄兴介绍的,那是1911年11月。当时辛亥革命成功,革命党已经控制了上海。

汪精卫当时是多大的腕啊!褚民谊一见倾心,从此就跟上了。



可是褚民谊跟着谁都不忘乱搞,他有一次居然把陈璧君的一个使唤丫头睡了。

那个丫头本名叫石阿珍,当时没文化的都说她很丑,有文化的则说她仪态很差。

石阿珍再丑不是罪,她也没危害别人,但是褚民谊睡了这样一个女人,只能说没打算负责任,于是陈璧君就只能上场了。

陈璧君很猛的一个女人,汪精卫都怕,褚民谊更怕。陈璧君一旦不放过此事,那么褚民谊就只好接着了。

只不过陈璧君在这事上也不算蛮干,你总不能拿着女人不当回事。她除了让褚民谊娶了石阿珍,还给她改名陈舜真,收作义妹,让褚民谊做了汪精卫的连襟。

这当然也成了褚民谊的政治资本。

这以后汪精卫进他就进,汪精卫退他就退,汪精卫卖国,他也跟着卖国。

1924年,褚民谊做过广东大学教授、代理校长,还兼了个广东医学院的院长。

1926年,褚民谊当选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之后北伐开始,又做了总司令部军医长。

1928年,他甚至做了国民卫生建设委员会委员长。

褚民谊跟汪精卫最密切的联系,出现在1932年。

当时蒋介石和汪精卫和好,汪精卫出任行政院院长,褚民谊就做了行政院秘书长。他后面无论再怎么变化,也都不离汪精卫左右,直到汪精卫叛国,也还是汪精卫的大管家。

很显然,褚民谊早期的职位,都在文教、卫生方面,那么当汪精卫要发起废止中医的行动时,褚民谊当然要冲锋在前。

6

中国对于中医的批评,是从晚清开始的,那时候就有人提出了“废医论”。

理由就是西医有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细菌学、临床诊断学,而中医的基础却是阴阳五行、五运六气、寸关尺等等“玄学”,肯定不如人家靠谱。

但那时候西学刚刚东渐,西医还不成气候,大家都没拿当一回事。

然后民国成立,这事就了不得了。

民国是反旧的,新东西大量涌入,西方医学属于“新学”,当然要大力推广。

于是西医被纳入教育体制,西医队伍迅速扩大,中国真正有了西医、中医的壁垒。

这到了1913年,中医居然在教育体制上没了地位,以至于1914年,全国中医界要发起“医药救亡请愿团”,到北京请愿,要求保存中医中药,把中医纳入教育体制。

新旧思潮激烈冲突之际嘛,知识界到处是批评中医愚昧落后的声音,北洋政府也很潮流的,所以这请求就效果不大,反而促成了西医、中医的决裂。

大家以前还都属改良派,或者共存派,现在几乎都成了改革派。

只不过北洋倒没正式宣布废除中医,倒是国民党很像要赶尽杀绝的样子。

此事首先由民国医学界的一位超级大佬发起,此人叫余云岫。日本大阪医科大学毕业的,然后回上海行医,然后做了国民政府卫生部中央卫生委员会委员、内政部卫生专门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医学教育委员会顾问、东南医学院校董会副主席、中国医药研究所所长、上海市医师公会第一任会长、《中华医学杂志》主编等等。



他1927年就曾提出一个“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并在其后得到了汪精卫支持。

于是这个提案就在1929年(民国18年)2月,国民政府卫生部召开的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大会上,由余云岫、褚民谊等人先后提出,发展为四项,发展到让“中医自然消亡”了。

只是委员会当时考虑到他们的提案过于激进,最后通过的是一个《规定旧医登记案原则》,也就是给老中医们,还在就业,还要靠此生存的人一个机会——

中医执照只此一次,后面就没有了。

但是委员会觉得不激进了,中医界却不觉得,因为它牵扯到的事太多了。

于是这个提案随即引发轩然大波,遭到全国性的抵制。

而发起者,正是上海的名医们。他们首先带动了上海医学界,然后就带动了全国。

7

上海一直很现代,每个时代都很现代,但是黄警顽早就警告过的,废止中医,上海也不会答应。

他不只是上海人,更是上海通,他对于上海,对于那个新旧交替时代的了解,显然比褚民谊他们深透得多。

当时的中国通讯,当然还不算发达,但是全国各地的消息,上海却往往第一个获得。

汪精卫那时在汉口不断拿日本明治维新说事,动不动要效仿日本,废除中医,上海听到了。

这后面,国民政府卫生部召集全国120名代表,开会三天,要废除中医,上海也听到了。

他们自然也知道卫生会议最后来了个折中,先给已经从业的中医发个执照,等这批人绝迹了再说。

上海的中医们对这事当然极其反感,但是在最初阶段,也只是发发牢骚,骂几句而已,直到有一天有人出来挺头。

这个人是上海年轻一代的中医翘楚陈存仁。



国民政府的提案中,有一条是针对医学报刊的,而陈存仁当时办了一份挺有影响力的中医刊物《康健报》。

陈存仁本来就不能容忍废除中医,现在见卫生部还要动他的报纸,当然要采取行动。

于是有一天,陈存仁就和他的同学张赞臣在五芳斋见面了。然后他们又请来了上海名医谢利恒。

谢利恒开始就说,我们老一辈不受影响,你们年轻人要有打算。中国的中医界向来没有联络,究竟有多少团体也不知道,召集起来恐怕有些困难。

陈存仁这时候想起他的报纸,全国各地都有订阅,张赞臣的《医界春秋》,针对的也是中医客户,于是就说,我们可以通过订户,将抗议通电转给各地中医公会。

民国中医界1929年的那场反对废除中医提案的战斗,就是这样开场的。那之后,上海的三个中医团体,就统一起来,组成了“上海市中医协会”。

他们的第一个活动,就是在仁济堂召开上海医界联合抗议大会,全上海停诊半天。

不要小瞧了这个活动,当时的上海西医,总共不过六七百人,而中医中药是上海百姓的依赖。再加上上海是全国经济中心、舆论中心,这已经影响极大。

一二千人的大会,还有半天的全面停诊、药店关门,舆论立刻造出去了。可是这期间,陈存仁还有一篇文章与褚民谊的同日刊发,句句针锋相对。

8

上海中医协会的主任秘书,本来是陈存仁,可是战斗开始,他忙不过来了。

于是他就又请了办报出身,笔锋雄健的蒋文芳出来做秘书。

他们两个当时写的文章,各大报刊不但都登了,还都跟着加入了战团。因为中医中药在中国历史悠久,报馆的编辑们本身也都是中医的信赖者。

可是上海还有不同。

上海有很多行业工会,同乡联谊会,他们遇到事情,都是要出来帮忙的。于是这一下,国民政府的这一举动,算是捅了马蜂窝。

上海总商会、商联会、中国国货维持会、各地旅沪同乡会等等社会团体,不久后,就都发了抗议通电。

只是这种声势极大的抗议活动,也成了民国时期,中西医冲突加剧的原因。

西医界一看,你们这是要开打啊!那我们要不吱声,岂不是等于说自己不行?因此西医界也开始让子弹乱飞。



这里面有个现象特别有意思。

民国嘛,除旧迎新,凡是旧的就不受欢迎,所以西医界就一律称西医为新医,中医为旧医,大概意思是说中医像腐朽的八股文之类。

可是民国又是讲爱国、救国的,于是中医界就一律称中医为国医,将西医特定为“西医”,这意思又像是提倡国语国术之类。

中西医既然是这个斗法,那就成了新旧之争,先进落后之争,中西之争,泛意识形态之争,必然有偏离学术、学理之处,这当然是违背初衷的。

双方的初衷。

因为余云岫虽然提倡西医,却并没有完全否定中医,他只是犯了时代病,太激进了。

而中医界的精英们同样也没否定西医,他们其实是很想一面保留,一面迈向中医科学化。

但是这里面有没有非专业因素呢?当然有。不然汪精卫那么起劲干嘛。

北伐之后,汪精卫作为国民政府的领袖,是很想干出点事来的。他崇拜日本,想成为改革先锋,想提高声誉,于是就拿废止中医,做了他的政治筹码。

可是他要政治,其他人也要,蒋介石那派每时每刻都想搞他,于是这事就越发不简单了。

接下来,陈存仁和褚民谊的那场笔斗,似乎已经预示了这场争斗的结局。

9

褚民谊是在双方笔战最猛烈的时候出场的,他亲自写了一篇文章出来。



可是他在下午三点,刚刚把文章送到报馆,《申报》编辑赵君豪就给陈存仁打了电话。

这篇文章很凶猛的,你要不要过来看一看。

陈存仁过来一看,褚民谊把西医中医比作汽车和土车、电灯和油灯,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败,天演公例,并不是国产就能“范围人心”。你若非要拿中医讲国医国粹,这是开倒车。

还说,如今中国正在力图精进,难道医学独可保守,不图进取乎?如果旧医得势,新医消灭,“科学无事乎研究,病菌一任蔓延……则若干年后,无需外人之任何侵略,吾族必日趋于消灭矣。是故吾人于新旧医学,非有所好恶于其间也,感于时代之进化,民族之存亡,不得不惟科学真理是求,而大声疾呼,发聋振聩也……”

褚民谊的文章确实有点像发汗药,陈存仁看了,赶紧征得赵君豪同意,抄录一份回来。

他拿回来大家一看,也觉得这文章对中医不利,于是就紧急商量对策,于是这就有了陈存仁的反驳文章。

国民党中央大员的文章当然不能不登,报馆也往往非常重视,可是这一次,报馆先让对手看了。

然后还因为谁先发谁占据有利地位,民间人士反驳中央大员的文章如果落后,基本难以刊发,就先让中医界根据褚民谊的文章准备反驳策略,然后答应在第二天同时发表。

陈存仁他们可是群策群力,准备了一晚上,而且写好后分送各大报馆,全面撒网,所以褚民谊的文章,其实是被整体力量压下去的。

那反驳文章,大体是这个样子:

中医等于土车,西医等于汽车,不妥。

医药并无新旧之分,要以实验为依归。

全世界都知道麻黄为特效药,“阿特拉灵”也销于全国,可是这人人以为的新药,其实就是褚民谊先生认为该淘汰之旧药。

还有……等等。

所以,数千年来,中医治病,成绩具在,前者中国没有因为无西医而死亡率倍增,今者中国也没有因为有西医而延寿率激增。西医有长短,中医也有长短,应该取人之长,补我所短,不能动不动废止中医。

如果西医来华,中医就无自存之理,那么何须西医界奔走会议,用政治势力消灭中医呢?

然后就是经济账、贸易账、就业账、先总理云、国家如何等等,反正反驳也是极其有力。

黄警顽当时也警告过陈存仁的,那里面的关键点除了说明背后主脑是汪精卫,就是这样一句:

这件事情背后有外国大药厂推动,他们筹集了好大一笔经费。

科学界当年指出抽烟有害,外国的烟草业也是这么做的,消息灵通的黄警顽并非危言耸听。

10

汪精卫当时开会讲话,曾经说,日本能够强大,是靠明治维新,明治维新能够一新日本民间面貌,是靠废除汉医汉药。



他这结论不知道怎么来的,但是他下了命令。我们只有这样做了,“才算完成革命大业”。

他总之什么都是革命大业,连做汉奸都是。

且说陈存仁与褚民谊,中医界与西医界摆擂台打笔仗的时候,全国各地的中医也有了反应。

各地共来了代表280多人,没来的就捐款表示。这笔捐款最后到了二万多。

要知道,陈存仁、张赞臣那次请谢利恒,点了那么多东西,还喝了酒,总共才花了不到一块钱。

经费充足,人员到齐,大家又召开了一场全国性的大会,商定了各种办法,于是不久后,中国中医界的代表们,就在3月21日,坐沪宁线火车出发了。

出发当天,上海北站有一千多人送行,他们还组织了军乐队。口号声鼓励声,让陈存仁他们热泪盈眶。

车到苏州,又有一千多人迎接,非要留下他们吃饭、开会、演讲、游行。那时候中医界的活动每天都会上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声势浩大,支持力不言而喻。

代表团到南京,那又是一千多人的迎接队伍,奏乐声、口号声雷鸣一般。陈存仁在南京国府外答记者问,说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全国中医有83万人,药铺有20余万家,为全国十分之九以上的人做着医疗保健工作。而全国西医不过6千人,且多数集中在都市,大部分县市乡村,一个西医没有,人民一旦生病,惟中医为赖,怎么能废止呢?

但是代表们当天没见到蒋介石,侍从室说老蒋很忙,要等到明后天安排,于是代表们就转头去拜访其他要员。

他们这时候才知道,废止中医的提案虽然通过,但只是汪精卫他们几个的主张,他们其实是很孤立的。

卫生会议上,来的本来就都是西医嘛!

11

代表团去见当时的行政院长谭延闿,谭延闿没等代表开口就说,中医不但不能废止,还要提倡。

他说着就伸出手臂,让代表把脉,给他开了个方子。

第二天,这个方子登报,可热闹了。

代表团又去见监察院长于右任,于右任说,中医应该另设机构管理,要是由西医组织的卫生部来管,那就等于让神父来管和尚。

这位元老幽默得很。



然后是立法院副院长,当时还没代替蒋介石做国府主席的林森。

他说,这太荒谬了,都是卫生部几个西医和褚民谊搅出来的。昨天四川来电报,说四川经济以国药出产为大宗,废止中医,就会失去四川民心。现在国府正在拉拢四川,这个电报对你们非常有利。

这位大佬太实在了。

而考试院院长戴季陶则说,这件事虽然在卫生会议上通过,但我敢说绝对不会执行。你们放心好了,不要有过激行为。

他跟老蒋关系亲密,肯定知道些别人不知道的东西。

而立法院院长胡汉民称病不见,派了法制委员会主任焦易堂出面。

焦易堂说,这事要立法院制定法律,三读通过才行,卫生部不能独断专行。那几乎是说,他们的提案算个屁。

这里面最有意思的是卫生部长薛笃弼。他那个部长,本来是老蒋为了拉拢冯玉祥给的席位,他自己对中西医既无看法更无偏见。

然后等事情闹出来,冯玉祥第一个就不高兴。

他打电报给薛笃弼,严厉责问,你搞什么名堂!我的军医就是中医为主,西医为辅。

但是代表们当时为了让薛笃弼难堪,就是不去卫生部,直到23日,薛笃弼专门派人来请。

薛笃弼当时表示,我当一天部长,这个提案就不会实行。

当天,代表们也见了李石曾、张静江,他们两位说,阎锡山拍电报来了,表示对废止中医坚决反对,现在有许多大员在指责褚民谊,褚民谊不敢说话了。

但是最终给定心丸的,还是老蒋。

老蒋终于接见时说,我对中医中药绝对拥护,你们放心好了。我小时候有病都请中医,现在有时候也服国药。

只是老蒋谨慎得很,他临了还要嘱咐,谒见的消息,要等批谕发表之后再透露才对。

代表团这趟请愿,很像一个闹剧,但是当天晚上,薛笃弼的电报果然来了。

中卫会议提案搁置,不再执行。

过几天,老蒋的批谕也到了上海,说是废止中医,有违先总理遗训,于是这场风波,便宣告正式结束。

12

说点后话。

废止中医案结束后,薛笃弼请谢利恒和陈存仁做了卫生部的顾问。

汪精卫叛国后,上海的中医们有一阵子又颇为恐慌,怕他又搞当年那一套。可是汪精卫当时哪还顾得上这个。

再说他那个伪政府只是个傀儡,也做不成什么。

有趣的是,汪精卫病重之际,专门请了中医来看,也吃了中药。只是他命已到头,什么医也治不了了。

而褚民谊,在上海大战,国民党大员纷纷逃离时,却一直待在上海花天酒地,继续做各种荒唐的事。

他截留了一大笔公款,他后面还跟陈存仁做了朋友。就是知道当年的笔战对手是陈存仁,也嘻嘻哈哈,毫不在意。

他这个人平时看上去胸无城府,就像传说中的阿斗,很算有些奇趣。

褚民谊不离开上海,想必是汪精卫的安排,反正汪精卫一组织伪政府,他就做了伪行政院副院长兼外交部长。

最后汪精卫病死,陈璧君还扶持他做了广东省长。只是他和陈璧君刚刚到任一个月,日本就投降了。

褚民谊被判死刑后,同情他的只有留法同学李石曾。李石曾觉得此人稀里糊涂,愚忠愚孝,但没有大恶,就去为他活动。



可是据说改判无期的手令好不容易拿到,却又被他女儿弄丢了。

这玩意儿都能丢了!可见这姑娘比他爹的心还大。

不过当时还有一种说法。

褚民谊为了保命,曾经说他有国宝要献,当局拿到国宝一看,原来竟是孙中山先生的肝脏。

原来,孙中山的肝脏本来存放在灵榇之前,褚民谊在抗战即将胜利时,利用他那个“国父陵园管理委员会主任”的职位,把它偷走了。

褚民谊献出这件“宝物”,当即被认为“不谓无功”,需要另判,但是舆论不干,认为他偷盗国父“灵脏”据为己有,更加罪该万死。

于是1946年8月23日,褚民谊终于以汉奸罪被执行枪决。

据说他最后还算镇定。

带走的时候,他在领着狱友做太极操,被枪打中后,又来了个鹞子翻身。

褚民谊这辈子大概就做了一件好事吧?就是他遵从汪精卫的指示,发起了废止中医案。

因为中医是中国的文化瑰宝,中医的标准不能由外人外行来制定,但是那场震动全国的中医废止案,到底促成了一个改变:

中西医谁也别以老大自居,中医界意识到要想存在,就只有向更明确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整个医学界都明白了,中西医应该取长补短,和平共存。最终的结果,只能取决于效果,谁说了也不算。

(资料来源:《银元时代生活史》、《抗战时代生活史》,及相关人物传记与历史记录。)


• END •


文/九鸦

图/网络

民国废止中医案:上海医学界如何发起阻击,打败了汪精卫

发布于 2022-05-13 2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