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第二山海

【第二山海】003 斗胆赏析鲁迅所著《狂人日记》|第四则日记+第五则日记+第六则日记

紧接上回“狂人”意识到“他们想要吃我了!”,我们进入第四则日记。

第四则日记中,大哥找了个中医来给“狂人”看病,没错,在《狂人日记》中,也有“中医”角色的出现,读过鲁迅先生较多作品的人都知道,鲁迅早年对于中医是持有批判态度的,就比如说在散文《父亲的病》中鲁迅提到的中医“陈莲河”,而这种批判直到鲁迅先生的晚年才有所缓和,故在《狂人日记》中,鲁迅也将“何先生”列入了“吃人”的队列当中,这一点到第五则日记我们再详谈。

“早上,我静坐了一会儿。陈老五送进饭来,一碗菜,一碗蒸鱼;这鱼的眼睛,白而且硬,张着嘴,同那伙想吃人的人一样。”这是第四则日记的开篇,这里明显还是在写“狂人”的“狂”。但我们尝试过度理解一下,这里运用“蒸鱼”比喻“吃人的人”,一方面,用“蒸鱼”面目的“丑”刻画了“吃人的人的丑态”;另一方面,这一段写到了“鱼眼的硬”,也即是“吃人者之眼的硬”,更是“吃人者思想的硬”。

而在第四则日记中,“狂人”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发现,那便是“大哥也吃人”。

“他们这群人,又想吃人,又是鬼鬼祟祟,想法子遮掩,不敢直截下手,真要令我笑死。我忍不住,便放声大笑起来,十分快活。自己晓得这笑声里面,有的是义勇和正气。老头子和大哥,都失了色,被我这勇气正气镇压住了。”“狂人”认为自己的“狂笑”中“有的是义勇和正气”,这正是作者鲁迅为“狂人”的“狂举”找到的理由。“但是我有勇气,他们便越想吃我,沾光一点这勇气。”“沾光勇气”,这与第三则日记中提到的佃户“吃人壮胆”似乎有所关联,二者都属于“吃人的目的”,而且都是受封建思想影响的、不那么实际的“目的”,这里可以看作作者鲁迅对于封建礼教的批判已经有所显露。

“原来也有你!这一件大发见,虽似意外,也在意中:合伙吃我的人,便是我的哥哥!”现在的观点认为,“大哥”正是“封建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的象征”。故,如果我们将“狂人”理解为“民主战士”的话,这里写的其实便是“民主战士发现了封建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危害性”。

接下来便是第四则日记的重点了。

“吃人的是我的哥哥!”

“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

“我自己被人吃了,可仍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

这里再度用到了我们前面说过的“重复”手法,语言富有力量,意在突出最后的“我自己被人吃了,可仍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长久以来,这里皆被看作是鲁迅先生“忏悔精神”和“自省精神”的显露。回到文本,我们也可以知道,“狂人”在这里意识到了自己与“吃人”现象脱不去关系,而自己却要“被吃”,确实可怕而又可悲。

进入第五则日记。

“这几天是退一步想:假使那老头子不是刽子手扮的,真是医生,也仍然是吃人的人。他们祖师李时珍做的‘本草什么’上明明写着人肉可以煎吃;他还能说自己不吃人么?”这里照应了小序中“狂人”的“记中语误”。而这“本草什么”在原文中指的是《本草纲目》。《本草纲目》中曾经提到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中以人肉治痨的记载,并表示了异议。也即是“狂人”把《本草纲目》和《本草拾遗》记混了。而在书外,作者鲁迅为什么要这么写呢?于人物而言,当然还是在写“狂人”之“狂”;而于写作的时代背景以及写作的目的而言,鲁迅先生可能是想用“李时珍”这么一个人人皆知的“祖师”突出中医从根源而起的“吃人性”,再用“本草什么”让读者以为是《本草纲目》而蒙混过关。毕竟,《本草纲目》比《本草拾遗》的知名度可高得多,这样写既有批判性,也不缺乏严谨性,也便给了“何先生”的“吃人者”身份安了一个合理的理由。

此外,在本则日记中还提到了“易子而食”“食肉寝皮”这两个让人听见便不寒而栗的词,更突出了“吃人社会”的可怕性。

我们再进入第六则日记。

第六则日记在全文中较为短小,仅次于第十三则日记。

“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这里还是在用环境描写来推动行文。

“赵家的狗又叫起来了。”

“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

“凶心”“怯弱”“狡猾”这既是对“赵家的狗”形象的概括,也更是对前面五则日记所提到吃人者形象的概括。也即,“吃人者”的形象已经在狂人心中成型了。

好了,在四、五、六三则日记中,“狂人”又找到了许多“吃人的人”。其中,第六则日记较为短小,有过度的作用,将情节向高潮推进。下面几则日记中,“狂人”便会对“吃人”的行为有所反击了,他的反击会有作用吗?欲知后事如何,敬请期待下回分解。

编辑于 2023-01-10 01:28・IP 属地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