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社是怎样诞生的,后来为什么又消失了?

人民公社是怎样诞生的,后来为什么又消失了?

“人民公社”,一个在现在少年人脑海中,比较陌生的名词,“大锅饭”的原始出处,他们也大多不再了解,“公社是根常青藤,社员都是藤上的瓜,瓜儿连着藤……”这首《社员都是向阳花》,更是闻所未闻。

可在六七十年代的中国,人民公社可谓是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

从现在的角度来回看,或许“人民公社”有着诸多不合理的地方,但不可否认,它的兴起,也是时代的必然产物。五十年代,新中国刚刚建立,人们对幸福的生活充满渴望,祖国大地一片盎然生机。


随着农田水利工程越来越多,耕田环境越来越好,加上一直都勤奋的人民的劳作,粮食增产的空间极大延伸。个体户的生产力没有办法满足急剧增长的生产需求,彼此之间的合作应运而生。

在国家的政策引导和国家领导的带动鼓励下,从第一个“人民公社”在河南落地,到遍布全国,公社人员人数占总农户的99.1%,仅用了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那个年代,人民公社涵括了工农商学兵等管理职权,成为了中国社会主义组织的基层单位,既是生产组织,也是基层政权。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公社也逐渐失去了其活力,逐渐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代替,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人民公社”这个名字好

“人民公社”的政策引导和最终落地用了极短的时间,一是当时全国人民的向心力和执行力非常强,二是,它确实符合了当时人民的迫切需求,并且,在正式施行前,就已经有很多领导对此种组织和生产形式的建立,进行了私下探索。

1958年7月,中央政治研究室主任,《红旗》杂志总编辑,也是后来的林彪反党集团主要成员,当地叛徒,陈伯达,先后在《红旗》杂志的第三期和第四期,对建立工、农、商、学、兵组成一个大公社的理论,进行了公开的阐述和呼吁。并明确,是印证了毛主席的指示。

1958年,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在主持农业协作会议时,以遂平县的卫星社为例子,讲到了农业合作社转变为“共产主义公社”的理念。会议精神传达到地方之后,遂平县地委秘书长赵光便开始带领工作组,在遂平县进行了试点。

当年的4月,全国第一个农村人民公社“楂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正式成立。

第一个农村人民公社之所以能够在遂平如此顺利地建立,是有其现实原因的。从1956起,中国的农业发展已经普遍受到了水利的制约,而水利是农业发展摆脱“靠天吃饭”的关键所在。于是,在国家的倡导下,全国兴修水利的运动逐渐达到了高潮。

恰时,遂平县当地需要修建一条贯通全县的水渠,工程量巨大,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在县政府的组织下,全县的劳动力都聚集了起来,还是满足不了工程建设和生产形势的需要。由此,更大规模的社区联合和劳动力的集合迫在眉睫。

中央有关于建立“人民公社”的精神下传后,已有迫切需要的遂平县便由原有的二十一个农业社,扩充到二十七个,建立了“楂岈山卫星人民公社”。

省委获知这个消息后,立刻集合了《红旗》杂志的编辑以及信阳的地委书记,到遂平县进行了实际的勘察,并在已有的经验上,制定了《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试行章程》。在理论上,完善了“人民公社”的组织形式和施行纲领。

在“章程”中,集中阐述了“人民公社”的显著特点:生产资料和公共财产统属公社所有,粮食都入大队的公共粮仓,猪羊等牲畜家禽,都入公社大圈,树木房屋也都归于公社管理,由公社统一分配;

公社设有公共食堂,记工分,分口粮;成了公共的托儿所、敬老院等;设立生产大队和生产队,统一领导农林牧副业的生产和供销;“社乡”融合,小乡成立小社,大乡成立大社;组织军事化、生产战斗化、生活集体化……

当年8月,毛泽东聚精会神地听取了“楂岈山卫星人民公社”的情况汇报之后,称赞道“人民公社,这个名字好”。

毛主席的称赞,很快就传遍了祖国大地,后续的中央会议,也紧跟发布了《关于建立农村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人民公社的建立,立即在全国铺展开来,并迅速达到了高潮。

“人民公社”,因时代而诞生,因时代而消亡

建国初期,中国的农业十分落后,需要采取措施,集中力量,尽快完善耕种环境,实现粮食的快速增产,“人民公社”的建立,利用农民集体的优势力量,迅速地建立了一大批水利基础设施,提高了粮食产量,并依靠农业的积累,也建立起了工业发展的基础。

对于农村计划经济时期,有着充分的积极作用。

刚开始,整个公社的布局已经出现了社会主义大农村的景象,在“大跃进”的错误思想引导下,白天,大家一起热火朝天地劳作,晚上,也是灯火通明,“加班加点”,劳动不计报酬,干活不论工时,吃饭也不分时间地点,哪儿干活哪儿吃饭哪儿工作,忘我投入,精力充沛。

不过,过分而单一的“公有制”马上出现了很多问题。虽然在后续的整顿中,明确提出了诸如“反对绝对的平均主义,要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社员家庭的副业收入归社员个人所有”。

“各地区要按照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发展畜牧业、渔业”等让公社生产和发展更有活力的举措,但是管理的过分集中、经营方式的过于单一、分配上的平均主义、“政社合一”的僵化管理等缺点,导致社员的生产积极性越来越低,粮食的产量,也越来越少,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人民公社制度初创时带有浓厚的平均主义色彩和军事共产主义色彩,在过程中大刮共产风,不仅造成对农民的剥夺,也使农村生产力受到灾难性破坏。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也明确了农村改革的势在必行。

而且,和在真正明确建立“人民生产社”之前,因为生产需要,农村已经建立了类似的集体生产形式一样,当这种组织形式已经不适合生产需要的时候,在农村,也会出现了自我救助的改变。

1978年的年底,安徽省凤阳县的凤梨公社小岗村,就秘密召开了一次会议,签订了“包干”保证书,“分田到户”,在当时的形势下,这种行为,无疑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但是也充分说明了,农民对农村体制改革的迫切希望。

中央也察觉到了这种需要,邓小平对小岗村的“包干”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支持,一系列改革政策,陆续出台。首先,人民公社的制度解体,1982年的新“宪法”规定要建立乡政府,人民公社的“政社合一”要过渡到乡镇政府的党政、政权分开,只保留了单纯的经济组织功能。

同年,中共中央《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明确指出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次年,根据国务院的政策,全国上下开始了建立乡政府的工作,到1984年,不管在体制上、还是功能上,人民公社已经名存实亡了。

客观看待“人民公社”

“人民公社”先后存在二十多年,从当时来说,这是时代的必然产物,但是究其直接原因,又可以说是党在中国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走了曲折道路的选择。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国开启了整风运动,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也盛行全国,而当时毛泽东的急于随苏联赶超欧美资本主义社会的思想,以及对“理想社会主义”的追求,导致了他做出了错误的经济发展的判断。

而由于其庞大的影响力,整个社会的方向,也都毅然追随于他。后续影响扩大,直接导致了“大跃进”的思想,违背了客观规律,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为达到快速的工业化资本积累,透支农业生产。

可以说人民公社,是党的整风运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和一九五八年社会主义建设大跃进的产物。

不过,新中国的成立之初,是接手了国民党留下的千疮百孔的烂摊子,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也无丝毫的经验可以借鉴,在当时社会主义在国际上发展迅速的情况下,这种片面追求纯粹的共产主义的思想,也有其存在的历史原因。

从另一方面说,人民公社,也不是完全没有历史作用。这个时期打下的工业化基础和农田水利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也为以后的经济发展改革,打下了一定的基础。而且,并不是所有的“人民公社”都是失败的。

河北周家庄人民公社,中国现存唯一的人民公社,自1958年成立后,直到现在,仍然在发展。社员们依靠自己的智慧和与时俱进的思想。

虽然“集体共有”的本质没有发生改变,但是也随着时代的要求,在生产形式上和公社的体制完善上,做出了应有的变化,2005年,村里的税收,就达到了接近1500万。

2000年,中国小康村研究会发起举办的各省“第一村”的经济发展历史展览活动中,各省的“第一村”,竟然全是坚持集体经济而发展起来的。现在,更有出现怀念“人民公社”吃“大锅饭,一起干活”的思想复苏。

或许,“人民公社”本身没有错误,只是在适不适应那个时代,它不适用新中国发展初期的现实情况,但不代表不适应现在,或者不适应未来。

或许,经过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会在不久的将来,来到革命先辈期望的“理想中的社会主义”,那个时候,“人民公社”再次出现,发挥它的应有的历史作用,也未可知。

发布于 2022-08-29 0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