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黄百韬第七兵团的出现、演变与覆灭

黄百韬并没有承接区寿年第七兵团的番号

关于黄百韬第七兵团,有一个比较流传的说法是区寿年第七兵团被歼灭后,黄百韬取得了第七兵团番号,其实实情并非如此。


黄百韬与蒋介石

翻看这封1948年6月25日顾祝同致蒋介石的电报,我们可以明确看到:黄百韬自1948年7月1日起任第七兵团司令官。



那么,区寿年兵团是不是第七兵团呢?之前我引用蒋中正年谱和蒋中正日记已经提到过,区寿年兵团实际上是第六兵团,与黄百韬第七兵团番号并不冲突。


蒋中正年谱

豫东战役前后的黄百韬兵团

豫东战役前,在顾祝同推荐下,同时为促进黄百韬的积极性,伞兵部队改编的第三快速纵队和交警第二总队划给第七兵团。伞兵部队极大补充了二十五军,按维基百科说法:军属炮兵除了12门山炮,还有4门榴弹炮;各师除了4门山炮还有4门重迫击炮;每个团装备了几个火箭筒,团属迫击炮连;营属迫击炮排;每个连装备了几门60炮;全军装备超过了半美械军。

睢杞战役中,区寿年兵团及七十五师被歼灭,区寿年兵团的七十二师归黄百韬兵团管理。豫东战役后,六十四师抵达新安镇并参加鲁西南扫荡,六十四师也划归黄百韬兵团管理。

在二十五师前去休整的情况下,黄百韬率快三纵、交二总,七十二师、六十四师等与邱兵团、孙兵团等在鲁西南扫荡约半个月,直到7月26日鲁西南扫荡因疲惫异常、损耗极重等原因结束。



七十二师和六十四师是黄百韬兵团扫荡的主力



夏季休整期间的黄百韬兵团

夏季休整期间,南京召开军事检讨会议,对黄泛区作战(豫东战役之别称)功过有所检讨。会议结束后,二十五师和六十四师全部更换为美式装备,六十三师也加入到黄百韬兵团中来,并相继改编为二十五军、六十四军、六十三军。快三纵、交二总,七十二师则相继离开黄百韬兵团。

夏季这段期间,粟裕等在8月10日上报军委的雨季后作战方针中,对黄百韬兵团的位置情况有具体描述:七十二师在永城附近,六十四师在新安镇附近,豫东战役中受伤严重的二十五师则南下到镇江、武进等地休补。



夏季结束后的黄百韬兵团成为国共双方“局中局”

济南战役期间,黄百韬兵团曾与邱清泉兵团等准备结伴北上救援济南,但畏惧我军战力逡巡不前。

济南战役结束当日,粟裕建议举行淮海战役。毛主席回电建议首个歼灭目标为黄百韬兵团,此时黄百韬尚未回到新安镇。9月28日,毛主席确认黄百韬回到新安镇,由此彻底锁定淮海战役第一个目标是黄百韬兵团。

相关内容见毛泽东年谱1948年9月25日及9月28日记载:

就粟裕提出举行淮海战役的建议,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复电:“敬七时电①悉。望你们召集许、谭、王及其他可能到会之干部,开一次讨论行动的会议,以最后斟酌的意见电告我们审查。”本日十九时,又为中央军委起草致饶漱石、粟裕并告许世友、谭震林、王建安,刘伯承、陈毅、李达电,指出:“我们认为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目前不需要大休整,待淮海战役后再进行一次休整。淮海战役可于十月十号左右开始行动。你们应利用目前半月时间,使攻济部队获得短时休息,然后留一个纵队位于鲁西南,起牵制作用,吴化文亦应移至鲁西南,其余全部南下,准备进行几个作战:(一)估计不久邱②兵团将退回商、砀③地区,黄④兵团将回至新安镇、运河车站地区,你们第一个作战应以歼灭黄兵团于新安、运河之线为目标;(二)歼灭两淮、高、宝⑤地区之敌为第二个作战;(三)歼灭海州、连云港、灌云地区之敌为第三个作战。进行这三个作战是一个大战役。”

关于淮海战役的发起时间及改造吴化文部①的政策问题,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致饶漱石、粟裕、谭震林并告刘伯承、陈毅,华东局电,指出:“黄兵团调回新安镇业已证实。你们淮海战役第一个作战并且是最主要的作战,是钳制邱、李②两兵团,歼灭黄兵团。”“战役时间包括打黄兵团,打东海,打两淮在内,须有一个月至一个半月。”“为顾到攻济兵团的休补,淮海战役出动时间,似须推迟至酉哿③左右。”对吴化文起义部队采取对待老解放军一样的态度,政治待遇及物资待遇亦和老解放军一样,不高也不低。该部休整一时期后,和解放军一道参加作战,不会故意要他去打硬仗,也不能完全不打仗。总之,要劝吴化文及其将领们采取虚心态度,逐渐去掉旧军队骄傲自大习气。

有趣的是,10月份邱清泉与杜聿明也建议蒋介石实施“钓鱼战术”,以孤军吸引华野主力,待双方胶着之际国军主力赶到,实施战略决战一举歼灭华野主力。这个战术怎么听着有当年七十四师中心开花的味道。

淮海战役中的黄百韬:吹牛要缴税,蒋公的乐观太要命

蒋介石在战役之初,对黄百韬信心满满,很大程度上源于两个信息:一个是黄百韬歼灭华野三万,另一个是华野、中野三路围攻徐州,而中野 9 个纵队在徐州以西被邱兵团击溃。以上见《蒋中正总统档案: 事略稿本》第 77 册。

常言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而蒋公则总是沉浸在福不单行的美梦中。黄百韬自己的这份表功电报,延迟了国军对他的救援,这是他自己没有料到的。



猪将军刘峙倒是判断准确,忧心如焚急于营救黄百韬。蒋介石则沉浸在彻底歼灭华野的梦想中,摘部分如下:

11月11日:“战事激烈,顾稳定如常也”
11月12日:“刻正督促大军增援,日内当可夹击残‘匪’于预定地区,期能彻底歼灭。”
11月13日:“士气旺盛,复得空军支援,争向包围之‘匪’反复冲杀”
11月14日:“仍不能断定其将撤退也。惟徐州会战形势较之以前,我已似为主动矣”
11月15日:“( 华野) 攻势顿挫,而碾庄阵地亦渐稳固矣”
11月16日:““昨日经我重大轰炸,不得不作撤退计”
11月17日:蒋收到我军撤退报告
11月18日:“未敢遽信其全部溃退也”。。。。“昨夜之战,‘匪’未得逞,则徐州危机似已过去大半矣”
11月19日:““如今日不能攻至曹八集,则碾庄必将安而复危。”杜聿明回答: 碾庄已无危险,彼可以生命担保。
11月21日:“转移阵地安全屹立甚慰”
11月22日:““虽为‘匪’所阻,但不难击破当面残‘匪’,立即占领宿县,以确保徐蚌间之连络”
同日,黄百韬卒。



17日报我军溃退



21日蒋公甚慰

淮海战役之后的黄百韬:极尽哀荣

1949年1月,中华民国政府追其为陆军上将并于南京锺山举行国葬(墓址在太平门外曹古山国葬区),由中华民国总统蒋中正亲自主持,并再追赠其青天白日勋章。


追授上将


黄百韬墓

据维基百科:1957年10月29日,黄百韬之子黄效先因1956年5月10日犯下命案被判死刑。在黄母的求情下,当时的中华民国总统蒋介石因黄百韬功勋,不忍黄家血脉就此中断,而亲自在11月12日下令减刑改处无期徒刑。1969年,获假释出狱。

淮海战役中的黄百韬第七兵团有多少人

这个话题一直是见仁见智,有一点是公认的,从建制上来说,黄百韬兵团有十二万人。

但第二十五军第一四八师一直在宿县,第一百军第十九师早在济南战役已被全歼,第四十四军第一六二师第四八六团在扬州未归建。

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一日,负责第七兵团的战地视察官李正先与龙韬呈上淮海战役第七兵团十大教训总结,其中以第二条徐州剿总和第四条黄百韬指挥错误为核心。

但第四条中,李正先、龙韬指出,黄兵团应有相当兵力掩护且在情况许可之际至少另架浮桥三座以利通行,然仅凭运河铁桥以十万大军之众竞相通过以致桥被壅塞。

由此看来,国军的官方记载非常明确,黄百韬兵团十万人。这与我军常采用的歼灭黄百韬十万人的说法是吻合的。


李正先、龙韬电报

发布于 2022-09-03 1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