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风流人物

1988年朱镕基演讲时提到:从这3条来看,我比江同志差得很远

生于乱世,20岁参加工作,30岁被打成“右派”,40岁做教员,50岁还在国家经委某局任职处长,在大多数人看来,此人的前半生喜忧参半、平平无奇,殊不知,他正是大名鼎鼎的朱镕基总理。

很多人都说,朱镕基遇上了改革开放的黄金时代,反过来看,这个时代能有他的助推何尝不是一件大大的幸事?

正所谓“朱镕基做官,做得本色,本色者,直率坦诚,不虚伪、不矫情”,这一点,早在他候选上海市长时就彰显得淋漓尽致。

1987年末,朱镕基从国家经委副主任转为上海市委副书记,次年4月,他当选为上海市长,在此之前,一场公开的“竞选演讲”令人终生难忘。

那一天,一袭身浅灰色西装的他在麦克风前尤为惹眼,一个多小时的演讲,没有官话,只有坦诚。

“我觉得,作为上海市长,我本人并非最佳人选,因为我有很多缺点,在太多方面比几位前人都要差,特别是比江泽民同志差得很远呐,我讲三条!”

其一,朱镕基自认只有领导机关的工作经验,极度缺乏基层工作的经验。

相对于江泽民来说,朱镕基为数不多的基层工作经验还是在短暂的管道局工作阶段积攒下的,一路走来,他没有做过区县领导,对于基层工作还是有些陌生的。

在这一点,江泽民的确有着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从当年的益民一厂到上海制皂厂再到长春一汽制造厂,十几年的基层工作生涯不但锻炼了工作能力,还让他形成了耐心谨慎、细致入微的办事风格。

其二,朱镕基自认只有中央工作经验,没有地方工作经验。

曾一直工作在北京的朱镕基,来到上海后三个月便感觉头上的银丝多了许多,当时的江泽民一度预言他的头发会在一年内青丝变白发。

其实,来到地方工作后,朱镕基才真正感受到了地方工作的复杂多变以及超乎想象的艰难,源于此,他才深刻地体会到江泽民常说的“神经总是处于紧张状态”。

就拿他在国家经委长达9年的工作历程来说,虽是安排全国经济发展事宜,可诸多政策与措施都是宏观层面的,来到地方,经济发展的推进就是要对各类具体问题高度负责。

反观江泽民,1985年出任上海市长不久后,便花了整整12天的时间听取汇报,将上海多年来堆积的问题进行汇总并开始逐个解决。

其三,朱镕基自认性情急躁,缺乏领袖涵养,干工作有些急于求成,对下属有些过急、过严。

在去往上海任职之前,宋平找到朱镕基谈话时就曾建议他多向周总理学习,时时刻刻都要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以平和的状态开展工作。

要说处事风格这一点,江泽民的确有着中国人自古崇尚的中庸色彩,多年基层工作经历中,哪怕面对突发情况,他依旧能与身边人平和地进行交流。

纵观朱镕基提到的这三点,难免会给人一种“灭自己威风,长他人志气”的感觉,事实真的如此吗?

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正是朱镕基对自身缺点的清醒认知,注定了他对江泽民的认可绝非流于表面,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钦敬。

作为历经磨练的共产党人,但凡有益于家国大业,就算全面否定自身也无伤大雅,更何况,当年的朱镕基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未来的路注定是任重而道远的。

在很多人看来,朱镕基是一位并不多见的棱角分明的领袖,而要说他最令人难忘的便是曾经身为“改革者”的鲜明特点。

在上海任职期间,无论工作开展有多不易,朱镕基的每一步都走得踏踏实实、言出必果,无论何时何地,执行力超强的他总能创造奇迹,正如他当年说的那样。

“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勇往直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后,是朱镕基的勇气和坚守将上海逐渐托举为令世界瞩目的非凡城市。

1998年3月,朱镕基当选国务院总理,而他也与江泽民成为了一对黄金搭档,两人在一张一弛间彰显着文武之道,默契地实现互补,更引领着中国走过了一段极不平凡的岁月!

【文源来自旧时楼台月,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发布于 2023-01-28 23:49・IP 属地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