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会近五百段相声,相声界的门长张寿臣都得喊他大爷

他会近五百段相声,相声界的门长张寿臣都得喊他大爷

现在的相声演员站在台上表演相声都会穿着大褂,据说德云社更是有满刺绣,半刺绣,双排扣,单排扣的等级说法。上世纪八十年代相声发展到新相声的时候,演员们基本上都不穿大褂改穿西装。

演员穿大褂,即显得有文化又方便,不光说相声的,就是说评书的,唱大鼓的等很多演员也都穿大褂

可是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当时的相声演员中,有一位相声演员,是唯一不穿大褂穿西装到台上演出的演员。演出的时候他还不定期给观众发一些他自己编印的铅印小册子,上面题名《笑海》那里边既登相声段子,也发理论文章,这个人就是相声演员张杰尧。

张杰尧1893-1971生于天津原名张葆华,艺名张傻子,祖上世代做官,到他父亲那家道衰落成了戏法、评书艺人

张杰尧小时候上过私塾,10岁的时候进入一家河北梆子戏班学戏,因为戏班的老师教的时候很严厉,张杰尧年纪小吃不了苦,呆了两年后逃跑了, 开始自己过上了流浪生活。

张杰尧流浪在河南焦的时候,碰见了京剧艺人田月樵的京剧、梆子混合班,在戏班他演唱武生和老生。在戏班待了一段时间后,张杰尧就投奔了在北京的姐姐,来到姐姐身边他有了安身之地,便常常到天桥市场去游逛。天桥是许多身怀绝技的艺人在那里演出的好地方,张杰尧闲逛的时候最喜欢听“万人迷”(万人迷就是相声八德之一的李德钖当时被称为“相声大王”)的相声,由于悟性高再加上喜欢, 张杰尧很快自己也学会说一些段子。学会一些相声以后,他开始四处闯荡。

张杰尧前排中

1922的时候张杰尧在汉口表演相声,遇到了绪德贵(绪德贵的师父是焦德海,同门师兄弟还有张寿臣,朱阔泉,李寿增,常连安等)开始与绪德贵合作表演相声。从此开启了他真正的相声生涯。

张杰尧在演出的时候十分注意现场的气氛,有时候为了活跃气氛,除了表演必备的相声,双簧,他还会把在戏班学过的反串小戏进行反串彩扮登台。让观众捧腹大笑。由于演出精彩在北京西单商场的杂耍场中,张杰尧同高德明,绪德贵,汤金城,戴少甫在北京被人们称为“笑林五杰”。

由于他走南闯北,再加上从小念过书(过去的相声演员很少有念过书的)张杰尧博采众长,广泛吸收各种曲艺知识,自编自演了很多相声段子,比如《关公战秦琼》,《婚诗》,《罗成戏貂蝉》,《张飞打严嵩》,《耍猴儿》,《文盲家信》,《潘巧云告状》,《学坠子》,《冒名伶》等诸多段子。

张杰尧在表演上善于装傻充愣,因为有戏曲的功底他学的大姑娘,老太太,各色艺人惟妙惟肖,相声大师第五代门长对张寿臣赞不绝口说他:“傻大爷一身都是嘴”。

1941年张杰尧跟刘宝全(京韵大鼓名家)一同到上海演出。同去的还有“女鼓王”林红玉、相声艺人吉坪三、陶湘如等人。张杰尧的演出由于受观众欢迎,还被赠送绣着“曼倩遗风”四个大字的锦旗。这期间在开封和刘宝瑞搭档演出的时候。张杰尧毫无保留地向刘宝瑞传授了很多单口相声比如《皮匠招亲》,《二十八宿》,《百业之祖》等段子让刘宝瑞受益匪浅。

张杰尧不仅脑子快反应还特别灵敏,常常即兴编演相声段子,一次在开封演出的时候,正赶上开封多日连续刮大风,才思敏捷的张杰尧现说现挂:“咱开封怎么老是有风啊?你想啊,开封,风都是从这儿开出来的。再说也没去处啊,往北一刮封丘给封住了,往东兰封给拦住了,往西登封又给蹬回来了。那这风能不多吗?”现场观众无不拍掌大笑,纷纷叫绝。

解放以后张杰尧结束了卖艺的生涯,1951年全家定居陕西,1961年7月,张杰尧应北京市曲艺团和侯宝林的邀请,来到北京侯宝林、刘宝瑞分别为张杰尧捧哏,录制了《关公战秦琼》、《罗成戏貂蝉》,《张飞打严嵩》,《六个月》,《河南戏》,《战马超》,《方言》,《酒诗》八段相声节目。张杰尧回到西安以后,侯宝林把和刘宝瑞的录制费都寄给了张杰尧,由此可见张杰尧在侯宝林大师心目中的地位。

张杰尧一生里一共说过四百二十九段相声,而且大部分是他自己精心创作的原创相声作品,现在在一些有声电台还可以经常听到,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张飞打严嵩》,《关公战秦琼》,《罗成戏貂蝉》,《山西家信》,《地理图》等都是张杰尧的心血创作。

张杰尧除了会的相声段子多之外被关注以外,再就是他的师承问题。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张杰尧是高闻元之徒,但是据说当年张杰尧拜高闻元为师的时候,高闻元没看上张杰尧,张杰尧磕头的时候他站起身离开了现场,万般无奈张杰尧对着高闻元坐过的椅子拜了三拜。

于是张杰尧便不被同行认可,但他相声水平高能耐大,观众喜欢他说的相声,让人生气的是张杰尧给自己取了个艺名叫张稽祖,给师弟韩子康取了个艺名叫韩稽宗。和起来一念就相当的可笑。

最后没有办法,当时相声界门长张寿臣亲自出马,同他和解还称呼张杰尧为“傻大爷”,门长张寿臣都管他叫大爷了,也就意味着承认张杰尧比自己高一辈,是德字辈高闻元的徒弟了。门长都如此其他人更没有什么说道了。

发布于 2024-02-13 08:23・IP 属地辽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