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艺经典之《推销员之死》 洋戏尝试本土化

来源:中国购票通编辑:2012/6/12 9:21:001880

中国购票通官方微信
《推销员之死》
编剧:阿瑟??米勒(美)
翻译:英若诚
导演:阿瑟??米勒(美);李六乙(复排)
主演:英若诚、顾威、朱琳等;丁志诚、卢芳等(复排)
首演时间:
1983年5月7日
首演地点:首都剧场
剧情:威利??洛曼是个老来潦倒的推销员,只希望儿子能出人头地,可是他们却让威利失望。为骗取保险金留给家人,威利只得实施他蓄谋已久的自杀计划。??

??美国剧作家阿瑟??米勒(右)答应来华导演《推销员之死》只有两个条件:一是英若诚(左)演威利??洛曼;二是剧本由英若诚翻译。


  1978年,美国剧作家阿瑟??米勒曾来华,英若诚和曹禺邀请他来首都剧场观看正在上演的《蔡文姬》。之后,英若诚两次与米勒见面,讨论选一部米勒的戏来人艺演出。

  最后选中《推销员之死》。阿瑟??米勒强调的“中国化”和英若诚出色的翻译,让这部戏首演就引起轰动。

  英若诚像是人艺对外交流的“推销员”,将中国名剧翻译介绍到国外,又将外国名剧翻译并搬上人艺的舞台。

  《推销员之死》后的十年,一批外国戏的上演,为观众打开了一扇世界戏剧之窗,更为人艺开启了国际交流的黄金时代。

  【戏里】

  东方人的面孔演西方人的戏

  1983年5月7日,《推销员之死》在首都剧场的首演造成了极大的轰动。美国剧作家阿瑟??米勒在剧场里发现,中国观众和西方观众会在同一个地方发笑,也都会为主人公威利??洛曼默默流泪。

  此前,中国引进的西方戏剧里演员往往要戴金发套和大鼻子,千方百计装扮成白种人。而在《推销员之死》排练第一天,阿瑟??米勒就声明:坚决不要尝试扮演美国人,使这出戏像极美国的办法就是让它中国化。后来在他的坚持下,演员们放弃了那些可笑的道具。

  原本因为不懂中文而非常担忧的阿瑟??米勒还发现,靠着手里的英文版剧本就能轻松地跟上对白,因为“英若诚的翻译极为成功,甚至节奏也与原作完全一致”。英若诚饰演的“威利”也获得了阿瑟??米勒的首肯,认为他的演技已达“炉火纯青”。

  “后来的事实证明,东西方的月亮一样圆,东方的演员和西方的演员同样才华横溢”,阿瑟??米勒在排练笔记里写道。

  另一个得到阿瑟??米勒赞赏的,是饰演女主角“林达”的朱琳。朱琳是当时中国话剧界的巨星,但她“没有一点明星的架子,一点也不装腔作势”。起初,朱琳因为屡屡陷入剧情而抑制不住流泪,每当这时阿瑟??米勒就反复强调:“不要流泪!控制、控制!控制便是美!”

  随着排练的推进,朱琳逐渐领悟到米勒的意图,收起 “逆来顺受”与“柔声细语”的演法,转而寻求更加理性的控制,此举获得了明显的效果。挽歌一幕中,她控制住情感,直到说到:“咱们自由了,自由了!”才开始轻声哭泣,而一旁的米勒和他的妻女早已潸然泪下。米勒对演员们说:“你们看起来就像一家人,是布鲁克林的一家中国移民。”

  英若诚曾在自传《水流云在》中这样描述首演谢幕:“这次成功是巨大的成功,那掌声是我作为演员从未体验过的,就像是潮水。这是一个演员为之生存的时刻。”

  【戏外】

  人艺的洋戏没有洋腔洋调

  “英大学问”了不起的翻译功利

  北京人艺开启国际交流的大幕,与一个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他就是英若诚。绰号“英大学问”的英若诚是人艺出了名的大才子。他毕业于清华大学外语系,读书时代就是校园剧社的风云人物。1950年,刚刚走出校门的英若诚,与剧社同学吴世良成婚,两人一起进入当时的“老人艺”,被分进演员队。

  因为精通英文,又熟悉舞台语言,在“文革”后英若诚推动了北京人艺一系列的对外交流,他将《茶馆》、《家》、《狗儿爷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