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丘逢甲悲吟宝岛失,忆往事赋赠刘慧君|近代诗佳作品读(25)

 孬张 2023-01-03 发布于湖北

丘逢甲画像

丘逢甲(1864——1912),号仓海,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广东嘉应州镇平县(今广东蕉岭)。一八八九年(光绪十五年)进士。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

一八九四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割让我国领土台湾给日本。消息传来,台湾人民愤而上书清廷,誓死反对。丘逢甲因亲丧在家,倡议建立台湾民主国,誓师新竹。推台湾巡抚唐景崧为大总统,守台北总兵刘永福为帮办,守台南丘逢甲任副总统兼大将军守台中。不久,台北因守军内讧失陷,丘逢甲率抗日义军血战二十余昼夜,弹尽援绝,不得已离台内渡。丘逢甲后来曾主讲广东各地书院,并担任过广东省路议局副议长等职。辛亥革命后,曾任孙中山的临时政府的参议员。他一生写了大量诗篇,风格苍凉沉郁,语言明快流畅,曾被梁启超推许为“诗界革命一巨子”。

民国邮票 丘逢甲

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注】潸:流泪的样子。 四百万人:指当时台湾的人口。《岭云海日楼诗钞》原注“四百万人,台湾人口合闽粤籍约四百万人也”。去年今日:指一八九五年四月十七日(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李鸿章与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签订中日和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

卖国的清政府割弃台湾,这是台湾人民的奇耻大辱。此诗作于一八九六年春马关条约签订一年之后,作者痛定思痛,往事惊心,积愤难遣,这种无边的春愁正是来源于对祖国的热爱。

丘逢甲塑像

元夕无月

三年此夕月无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注】这组诗原有五首,这里选录一首。元年,作者于一八九五年离台,至此已有三年。这句说接连三年了,到这一天的晚上都是月色无光。三年:诗作于一八九八夕,夏历正月十五日夜。鲲洋:指台湾海峡。台湾南部有七鲲身、鹿耳门两个海口,以海涛著称,是台湾的名胜。这里以鲲代指台湾。

这首诗从望月,到想月,到寻月,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情怀念。这不同于一般的乡思,而是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因而很能打动人心。

逢甲画像

秋溪即目

绿减蕉阴夜有霜,园柑林柿间丹黄。

扁舟坐爱秋溪晚,七曲屏山半夕阳。

【注】即目:就眼前所见的事物命题。绿减蕉阴:秋深时经霜的芭蕉瘦减的形象说法。间:间杂。这句说∶黄的柑、红的柿累累枝头,互相交错间杂。坐:因为。这句说极目远眺,七曲屏山遮住了下去一半的夕阳。这首诗写南方深秋的景象,色彩明丽,格调爽朗。

丘逢甲雕像

赋赠刘慧君

义旗风卷海东云,零落登坛十万军。

幕府昔曾惊杜牧,名场久已重刘蕡。

青山故国余哀涕,黄叶清秋下夕曛。

闲煞钤韬无用处,可怜尊酒更论文。

【注】刘慧君:名少拔。漳:福建漳州。潮:广东潮州。诗作于一八九九年,当时作者正主讲潮阳、东山等书院。义旗:指台湾抗日义军的旗帜。登坛:刘邦与项羽作战时,曾筑坛拜韩信为将军。这句追忆当年登坛为将,指挥抗日义军,不幸遭到失败,义军星散。杜牧:晚唐诗人,多才不羁,曾作过江西、宣歙、淮南诸使府的幕僚。

名场:本指科举考试的闹场,这里借以指政界。刘蕡:唐代昌平人,文宗大和二年,应试举贤良对策,痛斥宦官祸国,劝帝诛灭权奸,为当时人所推重。这两句先后把刘慧君比作杜牧和刘蔷,是对他的才能和气节的赞扬。夕曛:夕阳。曛,日落时的余光。钤韬:即韬铃,古兵书有《六韬》及《玉铃篇》,指用兵的方略。尊:酒杯。这两句说满腹兵法闲置无用,只能手持酒杯,彼此畅论一番诗文,这实在太可悲了。

丘逢甲故居

作者因过去的幕友刘慧君的来访,追怀当年在台湾组织义军抗日的壮举,回首往事,想到故乡至今仍沦于敌手,而自己的抱负又无所施展,作者之忧愤深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