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煮酒论史]聊聊那些为南明慷慨赴死的士绅百姓...

 一林冷月图书馆 2023-11-21 发布于吉林

一林冷月撰写  2023-11-21

今天的话题比较沉重。

这是南明史中的普通一页,但真可谓字字血,声声泪,读罢令人扼腕叹息。南明临时政权,从一开始就没有形成令行禁止的领导核心,他们自立山头,政出多门,互不隶属。把大明时期的党争延续到了南明时代。而且民心已失,文臣武将投降者甚众。这也和朱明王朝自朱元璋开国,特别是朱棣“靖难之役”后动辄对朝臣大开杀戒,一贯的卸磨杀驴、刻薄寡恩有很大关系。而且满清一路高歌南下,当看到双方实力的真实差距后,欲壑难填的胃口,已经绝不仅仅是(南明想象的)要与南明划江而治那么简单...

面对满清铁骑的残暴凶悍,尽管有一大波大明朝文臣武将改换门庭,更攀高枝,也有一众百姓浑浑噩噩,随波逐流,但仍有一票士绅百姓和他们的宗族,包括妇孺老弱,选择了“不当清朝人,宁做大明鬼”的宁死不屈的决绝之路。我详细阅读了(南明史)该页,这里简述了12起普通百姓和南明下级官员为国殉难的事例。其中种种死法相当惨烈,真是不忍卒读。在12起为国殉难的事例中,少则一人,多则一个家族三百余人。

很多人会有疑问,就是左右是个死,那他们为何不反抗呢?

其实,反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极难。在明亡清兴(冷兵器为主,热兵器为辅)的时代,没有万众一心的勇气,勇武威猛、头脑睿智的将帅坐镇策划指挥,精良的武器装备和训练有素的士卒英勇奋战,还有后勤补给的及时到位,哪里侈谈反抗。反抗是九死一生,一息尚存,但是难上加难;殉国却是一心赴死,万念具灰,却只是举手之劳。所以,如果在殉国和反抗之间做出选择,当年这些对大明朝忠心耿耿,但却手无寸铁的士绅百姓(包括中下级官员),也只能无奈的抉择慷慨赴死。

明朝有一项国策: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很执拗倔犟(很为后世的明粉津津乐道)。其实天子完全可以不守国门,让戍边将士守国门,戍边让天子搀和进来,只能使戍边将士束手束脚,又没有了可以转圜的战略空间。比如说朱祁镇,天子亲征的结局居然是做了瓦剌的俘虏。说到君王死社稷,崇祯千古一吊,固然给后世留下一个好念想,但是作为一国之君这却是一个非常轻率之举。其实崇祯完全没有必要以这种方式匆匆忙忙地结束自己的生命!做为一国之君,他完全可以在此之前退到南京或者南方某个海港,从容指挥,调度军队,鼓舞士气,进退有据,倘若果真如此,大明江山社稷或可就此延续翻盘也未可知。今日读罢南明史,也只能一声长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