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命有大爱 对和平有追求 约翰·拉贝以道义担当搭建生命之门

2020年12月13日 19:22:22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今天(12月13日),《“命运与共” 约翰·拉贝及家族与中国的友谊》展览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展出。83年前,国际友人约翰·拉贝领导的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以3.86平方公里的区域,保护了25万多中国人,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休戚与共的大爱精神。

  展览以“命运与共”为主题,在入口处,精心设计了当年小桃园的“拉贝之门”场景复制,83年前,在这扇大门内,拉贝收容了前来避难的难民。这是希望之门,也是生命之门。

  进入“拉贝之门”,就是展览的前言和3个主体部分,分别为汉堡之子·中国之缘、留在南京·伸以援手、不忘拉贝·大爱永恒,用70多幅图片和40多件展品,向观众讲述了约翰·拉贝的生平故事。

  看到这些,约翰·拉贝的秘书陈文书的孙子陈诗皓将史料和脑海中父辈的讲述一一对应了起来,他的祖父祖母就是在拉贝带领下建立的安全区相遇的,“我的祖父当时是拉贝的秘书,在难民收容所可能做一些协调工作。我的祖母当时其实是以难民的身份进去的,去到收容所之后,看到惨烈的状况,所以我的祖母也就自告奋勇地去做护士,然后我的祖父跟我的祖母组成家庭。”

  在“汉堡之子·中国之缘”这一部分,运用了时间轴的呈现方式,穿插有代表性的图片,将1882年拉贝在德国汉堡出生到1938年拉贝离开南京的56年时光浓缩其中,包括了拉贝的出生家庭、少年时代、非洲经历以及先后在中国北京、天津和南京的工作和生活。这一部分在以往的相关展览中较少涉及,不少照片是首次展出,介绍了拉贝在他68年的人生中,近一半的岁月是与中国有关的。

  在“留在南京·伸以援手”这一部分,展示了拉贝出任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开放住宅救助难民、拉贝与难民之间的互相感激,以及重要的历史资料——《拉贝日记》的公布和出版经过。展览摘录了拉贝在日记里的一段话,“我们难道不应该设法帮助他们吗?至少救救一些人吧?假如这些都是我们自己的同胞呢?”在他心中,已经把朝夕相处6年多的南京人,当作自己同胞一般,所以,他决定留下来。

  展览特别选取了三个典型的视角,再现拉贝在自家院落救助难民的情形:一是拉贝防空洞。拉贝住宅内有一个自建防空洞,在展览中可以看到,拉贝制定了一条规定:防空洞中间最安全的位置只能给妇女和儿童,男士只能使用两边的座位或站位,如果违反这一规定,便不能使用拉贝防空洞;二是拉贝住宅里的难民。展览介绍,在拉贝的办公室和院子里,一共收容了602人,其中有126名10岁以下儿童。拉贝在日记里记录,曾有两名婴儿在他的住所出生,拉贝高兴地为这两名婴儿取名;三是拉贝与中国人之间的彼此感激。展览展示了25个难民收容所所长签名致谢拉贝的折页,难民在新年献给拉贝的感谢词,当年的难民,将拉贝称为“几十万人的活菩萨”。

  展览以专题形式展示了《拉贝日记》的发现和出版。拉贝的外孙女莱因哈特1996年在纽约公布拉贝日记的照片,尘封了半个多世纪的《拉贝日记》在当时引发了轰动。近年来,《拉贝日记》推出了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等多个语种。2017年,拉贝之孙托马斯·拉贝将《拉贝日记》南京卷《敌机飞临南京》捐赠给中央档案馆,并在南京出版了影印本,成为人们了解和研究南京大屠杀历史的重要文献。

  在“不忘拉贝·大爱永恒”这一部分,介绍了战后拉贝回到德国后的状况,拉贝家族与中国的友谊以及拉贝精神在当代的意义。展览摘录了战后认定拉贝为非纳粹分子的判决,介绍了南京对拉贝一家的援助。当战后拉贝一家生活困顿的消息传到南京时,南京市成立了劝捐委员会,用捐款购买了奶粉、香肠、咖啡、黄油和果酱等食品,辗转寄给拉贝。展览展示了南京市档案馆提供的当年援助拉贝的相关信件,这些档案诉说了南京市民不忘拉贝的感恩之情。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南京市将防疫物资捐赠给拉贝后人,约翰·拉贝的孙子托马斯·拉贝特意给纪念馆传来了一份视频,表达“患难见真情”的和平心声,“在困难时期,中德两国人民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两国之间的友谊将继续世代相传,这也证明了中华民族有恩必报的崇高品格。”

  展览时间为2020年12月13号到2021年4月。

  更多详细报道,欢迎收听江苏新闻广播(南京地区FM93.7,苏南地区FM95.3)的各档节目,《江苏新闻联播》07:00-07:30《新闻早高峰》07:30-09:00《新闻晚高峰》18:00-19:00。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顾倩颖 荔枝网/李琥 编辑/赵梦琰)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