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了解老区 让老区走向世界

search

黄麻起义和鄂豫皖革命苏区烈士陵园

2013/05/13

 

  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位于红安县城郊东北的稞子山,主要纪念建筑物有入园大门牌坊、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烈士祠、骨灰堂、烈士将军墓地、红安县革命博物馆、董必武纪念馆、李先念纪念馆、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等部分组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宣部定点的“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占地面积303亩,依山傍势、优雅雄浑。

  走进绿瓦石墙的高大牌坊式门楼,径直穿过林荫大道,再举目仰望,雄伟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巍然屹立眼前,纪念碑座北朝南,宫殿式的塔顶为钢筋水泥结构,碑身高25.7米,在正面的汉白玉碑石上镌刻着当时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于1978年4月26日提写的碑名:“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碑身两侧还镌刻着董必武、叶剑英、李先念、徐向前等不同时期的题词,碑座正面塑有五星碑徽,台座正中为汉白玉塑成的花环,左右分别嵌有再现黄麻起义和苏区军民坚持武装斗争、保卫苏维埃政权的浮雕,碑座前刻有中共湖北省委和省政府撰写的碑文。碑身两旁竖立两座大型塑像,雕塑形象逼真,气势磅薄,左边塑的是一位身背大刀、高举铜锣的武装农民,象征黄麻起义,右边塑的是高擎钢枪、奋勇前进的英俊红军战士,象征着根据地军民坚持武装斗争。纪念碑于1977年破土动工,1979年11月13日落成,2004年维修重建。

  绕过纪念碑继续径直向北前行约百米,迎面就是烈士祠。烈士祠为仿古建筑,宫殿式样,飞檐斗拱、结构繁复、错落有致,四周的正檐下立有28根圆柱,显得异常气派,给人一种宏伟与庄严肃穆的气氛。祠内设有烈士灵堂,陈列有红安县在战争年代为中国革命英勇献身的烈士英名录,以及各界人民群众和团体敬献的花圈、花蓝。由董老题写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灵碑位于正中央,烈士祠的修建,是根据董必武1956年4月14日第一次回故乡时提议而建的,并由董老题写“烈士祠”祠名,是烈士陵园内最早的建筑物。

  从烈士祠后面沿台阶拾级而上至山顶,分别是骨灰堂和烈士将军墓地。骨灰堂是专门存放建国后病逝的红安籍老红军的骨灰及遗像,以及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建设和保卫祖国牺牲的战士骨灰,骨灰堂共安放骨灰有200百多个。烈士、将军墓地在骨灰堂的后山顶上,分别有序的安葬着在战争年代牺牲的著名将领吴焕先、蔡升熙、沈泽民三位烈士。由董必武、李先念题写的墓碑碑名。在山顶上还安葬有建国后病故的老红军将领郑位三、韩先楚、秦基伟、罗厚福、夏世厚、程儒珍等。如果说从大门牌坊至稞子山顶,由北向南是一条笔直的轴线,那么在条轴线上的烈士祠则是陵园的中心,在这个中心的两则分别建有四个大型综合和专题陈列馆。右侧是红安县革命博物馆和董必武纪念馆。红安县革命博物馆是1958年筹建,迄今已40余年,陈列室为“u”型建筑,是新中国成立后建馆较早的县级博物馆之一,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里面陈列着红安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员的领导下,开展农民运动,举行黄麻起义,创建鄂豫皖根据地等各个时期的历史文物和图片资料532件、歌颂了红安为中国革命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该馆的馆名是董必武亲自命名并题写。

  董必武纪念馆紧靠革命博物馆后山上,依山势而建,由中共中央批准用于专门展出董必武生平业绩的专题纪念馆,该馆于1986年3月5日开馆,建筑面积1370平方,为中国庭院式结构、古朴庄重、馆名由徐向前元帅亲笔题写。正门院内安放着董必武半身铜像,花岗岩基座刻有邓小平手迹“董必武纪念碑”。在基座的后面底下,安葬着董必武和夫人何莲芝的骨灰,骨灰的墓穴是用粉红色的花岗岩砌成的,在长方形的墓座盖板上分别镌刻着“董必武”和“何莲芝”的名字,在紧靠基座的背面,是用红黑两色花岗岩石垒起的屏风墙,墙面刻着由著名书法家启功书写的、由红安县委、县政府撰文的董必武同志生平一文。整个馆有三个陈列室共十一个开间,展线全长208米,分十六个单元,通过740余件珍贵实物、照片、字画等生动形象地再现了董必武同志光辉战斗的一生,以及他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除了陈列展览外,还专辟有董老在北京办公时复原陈列,陈列董老生前使用过后原始物品50多件。

  在烈士祠的西边与革命博物馆平齐的,是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1987年动工兴建,建筑面积2460平方米,馆舍为古典庭院结构、长廊环绕、古色古香,馆名是徐向前元帅生前题写的,江泽民、李先念、李鹏分别为该馆题词,整个陈列的内容分五个单元,11个陈列室,展出的著名烈士有230名,其中军事家三名,省、军级27名、地师级78名、县团级71名,展出各种物品800余件,着重展现了在长达二十八年的革命斗争中,在黄麻起义、商南起义、六霍起义、创建和坚持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斗争中牺牲的烈士们的精神风貌和光辉业绩。此外,还馆藏有全国著名的书画家为该馆所作的书画作品100多件。除陈列烈士事迹外,还专辟有建国后病故的老红军事迹辅助陈列室。李先念纪念馆座落在烈士纪念馆右上方,与烈士祠右侧的董必武纪念馆呈左右对称,是经中央批准修建的用于展出李先念生平和业绩的专门性纪念馆。1994年4月5日破土动工,占地面积5500平方米,纪念馆依山而建、设计鸟瞰成“9”字型,建筑外形为古今结合,给人们典雅庄重之感,馆名由陈云题写,陈列分序厅和四个单元展出,以500余件实物展品,展示了李先念从一个贫苦农民的儿子成长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的精神风采和丰功伟业,在序厅的中央安放着李先念半身铜像,基座为孔雀绿大理石砌成,基座里面安放着李先念的部分骨灰。在铜像的背面屏墙上绘制有巨幅壁画《情满群山》,江泽民、李鹏、乔石、李瑞环分别为该馆题词。除了主体陈列外,还专设了李先念在中南海办公的复原陈列,展出了李先念生前用过的办公及生活物品40余件。陵园除了纪念性建筑物外,东侧辟有花卉苗圃30余亩,种植多种树苗20余万株,培植花草130余种,西侧兴建有少年儿童游乐园,这里陈放着由部队捐赠的退役战斗机、坦克等,它为庄严肃穆的陵园增添了勃勃生机,让少儿们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尽情地享受娱乐给他们带来的幸福和快乐。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建园四十余年来,充分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精神资源,坚持以陈列阵地为主、以陵园环境建设为辅,认真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取得了显著的效益,受到了社会的普遍赞誉,已成为全国著名的陵园之一。现在年接待游客达几十万人,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贵宾都来此参观学习,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乔石、李鹏、李瑞环、吴邦国、温家宝、曾庆红等先后来此视察,敬献花蓝,1996年9月18日,当时的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来园视察时说,“烈士陵园有规模、有气势、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场所,要好好利用。”这是江总书记对陵园的建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是对陵园的社会教育作用寄予了殷切的希望。我们相信,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陵园独具魅力的革命资源将发挥它的特殊作用与贡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