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爱国将领冯玉祥在张家口成立的察哈尔民众抗日武装
收藏
0有用+1
0
本词条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参与编辑并审核 。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又称“察绥抗日同盟军”,是中华民国时期爱国将领冯玉祥等与共产党人在张家口合作组成的抗日队伍。
中文名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别    名
察绥抗日同盟军
领导单位
中国共产党
1933年4、5月,日军越过长城,进逼平津,并侵占察哈尔省(今分属内蒙古自治区和河北省)多伦、沽源等地。蒋介石坚持不抵抗政策,准备与日军签订停战协定。
5月26日,冯玉祥在张家口通电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自任总司令,方振武任前敌总司令,吉鸿昌任前敌总指挥。队伍从几千人迅速扩展至十几万人。同盟军接受中共河北省前线工作委员会的指导。
6月上旬,关东军伙同伪军,不断从热河省蚕食察北、察东,重镇宝昌、康保失陷,张北危急。
6月22日到7月1日,同盟军向日伪军展开积极进攻,相继收复康保、沽源、宝昌,又乘胜发起收复多伦的战斗。
7月7日23时,同盟军由吉鸿昌指挥分路向多伦发动进攻,经5天激战,收复多伦。多伦之役结束后,察东四县全部收复,成为“九一八”以来中国军队首次从日伪军手中收复失地的壮举。但是,同盟军在经过攻打4县的战斗后,粮弹缺少,无钱无衣,已经无继续进攻的能力了。
8月8日,关东军分2路入侵察东,北路攻多伦,南路打沽源。吉鸿昌部奋力抵抗,暂时迟滞了日军的攻势,但是缺枪少弹的同盟军处境越来越艰难。冯玉祥鉴于同盟军经费已经破产,又无外援,枪弹粮食均无法补充,内部不稳,不得不和国民政府接洽,宣布同盟军归顺中央。他个人辞去同盟军司令,解散同盟军司令部,离开张家口。各部任由去留。
8月中旬,多伦失陷。此时,宋哲元奉何应钦之命,抛出收编方案。同盟军大部接受收编,而一部分被解散。更严重的是,一些部队叛变投敌。方振武部决定与国民政府对抗,向东往独石口转移。吉鸿昌部则往绥远西进,结果在二台子一带遭到晋绥军傅作义部和原同盟军张凌云部的围攻,只得折回独石口,与方振武会合。
9月10日,吉鸿昌、刘桂堂、方振武会同原热河失陷后失势的汤玉麟,决定公开对抗国民政府,在云州整编队伍,改名为“抗日讨贼军”。整编后,讨贼军6000多人南下进攻北平。21日,讨贼军攻占怀柔、密云,进入《塘沽协定》规定的非武装区,逼近北平。
关东军立即威胁讨贼军,要其限期离开,否则将予以“消灭”。为防止驻北平附近的原西北军石友三部受其影响,还专门派人恫吓石友三,如果石友三与讨贼军“勾结”,“日军将绝不容许其存在”。并派飞机轰炸讨贼军驻地。
10月初,何应钦调集中央军商震部,原西北军关麟征、庞炳勋部将讨贼军包围在昌平,大小汤山一带,激战10余日。讨贼军最终弹尽粮绝,仅剩四五百人,不得不宣布接受国民政府“改编”。方振武、吉鸿昌化妆逃离。至此,同盟军完败。冯玉祥隐居泰山。1934年11月9日,吉鸿昌在天津法租界被国民党特务逮捕,24日牺牲。方振武长期隐居于香港,1941年珍珠港事件之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汇编)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