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锡麟

辛亥先烈、安庆起义带头人
展开2个同名词条
收藏
0有用+1
0
徐锡麟(1873年12月17日-1907年7月7日),字伯荪,别号光汉子,清山阴东浦人。自幼崇拜英雄豪杰,好纵论国事,同情劳苦群众。光绪二十七年(1901),任绍兴府学堂教习。旋升副监督。在绍兴城内开设特别书店,经销新书,宣传排满反清。二十九年,去日本,结识陶成章龚宝铨等,反清之志益坚。三十年底赴沪,加入光复会。翌年,与陶成章等创办大通学堂,训练会党骨干,以培养、蓄积革命力量。为在清政府内进行革命活动,捐资为道员,分发安徽。行前,与秋瑾约定皖、浙两地联合起义。到皖后,任陆军小学会办、巡警学堂监督。宣传革命,鼓动学生,争取新军,准备起义。事机不密,被察觉,遂于三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巡警学堂举行毕业典礼之际,仓卒提前起义,枪杀安徽巡抚恩铭。因众寡不敌被捕,于五月二十七日晨,惨遭剖腹挖心之酷刑,壮烈捐躯。民国元年(1912)浙江军政府迎柩回浙,葬于杭州西湖边。 [1]
别    名
徐伯荪
所处时代
清朝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浙江绍兴
出生日期
1873年12月17日(清同治十二年十月二十八日)
逝世日期
1907年7月7日
主要成就
传播新译书报
宣传反清革命
本    名
徐锡麟
党    会
光复会

人物生平

播报
编辑
徐锡麟,字伯荪。浙江绍兴东浦村人。生于1873年12月17日(清同治十二年十月二十八日)。徐家经营商业,富有资产。父徐凤鸣字梅生,为人保守。徐锡麟幼年受父管束,常遭痛斥。十二岁时曾负气跑到钱塘当和尚,经家人找回,二十一岁为诸生。
1901年,徐锡麟被绍兴府学堂聘为教师,后提升为副监督。1903年,在其父的严命下应乡试,名列副榜。当时国内不少知识青年受民族危机的刺激,多倾向革命,喜谈“新学”,卑视科举,徐也受到感染。就在这一年,他获得机会以参观大阪博览会名义赴日本,到东京游览。适逢东京浙江学生正在开会讨论营救因宣传反满革命入狱的章炳麟,他积极参加,出钱相助,因而结识了陶成章、龚宝铨等人。那时留日学生界因帝俄侵占我东三省的问题,组织拒俄义勇队。徐受这一运动的影响,愤清廷无能,萌发了反清的革命思想。
回国后,他创建“热诚蒙学”于东浦,提倡军训;又在绍兴创设书局,传播新译书报,宣传反清革命。他每听到有关沙俄在东北的暴行,即为之恸哭,常画沙俄侵略者的像为靶子,以短铳射击。他的行动吓坏了他那个保守的父亲,因此被赶出来,与父分居。
1904年,徐到上海爱国女校访蔡元培,这时陶成章也恰在上海,经陶介绍遂加入了光复会。他得知陶过去和浙江会党联络的情况,非常高兴。翌年2月,徐和他的几个学生游历了诸暨、嵊县、东阳和义乌等地,交结了些他称为“奇才力士”的会党成员。回来后他对人讲:“涉历四县,得俊民数十,知中国可为也。”
徐锡麟与陈伯平等合影
1905年,徐在绍兴创立体育会,招各校青年数百人,学习射击术。有光复会会员自上海来,建议用“劫钱庄”的办法来筹措军费,徐得到富商许仲卿的帮助,筹款到上海购买后膛九响枪五十杆、子弹二万粒、声言是供体育会学生体操实习用,公开运到绍兴。然后与平阳党首领竺绍康商议,约集党中强有力者二十人到绍兴,准备执行上述筹集起义军费的计划。后因不易进行,乃与陶成章、龚宝铨密议,设立一所学校,以容纳招来的会党成员并贮藏购到的枪支、子弹;学校既立,定名为大通学校。徐又想借开学典礼之机,杀掉邀集来校参加典礼的大小清吏,即行起义。他要陶成章通知各府会党同时响应,陶认为时机不成熟,此议作罢。大通学校于1905年9月23日正式开学,改称大通师范学校,设体育专修科。陶成章、龚宝铨招金、处、绍三府所属各县会党头目来校受兵操训练。大通学校规定,凡入校学生都是光复会会员,卒业后也仍受学校领导人统辖和节制。大通师范学校是一所准备革命的特殊学校,也是革命的联络机关。同年春,徐介绍秋瑾加入光复会。
与创立大通学校同时,陶成章提议党人捐官学习陆军,学成后打进清朝军事系统,掌握军权,以谋“中央革命”。徐极表赞成,经过他表叔原湖南巡抚俞廉三的推荐,花银三千,被批准送日本学习陆军。这一年冬天,他偕妻子王振汉、友人陈伯平、马宗汉等去日本,先后欲进陆军联队、振武学校,均因眼患近视不合格被拒。又欲入陆军经理学校或警政学校,也未如愿。1906年春自日回国,北游京师及辽、吉,察看形势。当年冬,捐了一个道员,分发到安庆,经俞廉三推荐,加上他办事精明干练,得到安徽巡抚恩铭的重用,先任武备学校副总办,继任警察处会办。第二年又任巡警学堂堂长,接着又任陆军小学(原武备学堂改名)监督。徐利用其身份,广事交游,和兵备处提调胡维栋、马营排长常桓芳、督练公所学员龚振鹏等过从尤密,准备起义时引为奥援。他白天亲自督课,晚上和将士们饮宴,在学员中声望日高,与学员关系日益密切。
先是,徐赴安徽候补时,大通学校事交由秋瑾主持,并有浙、皖同时起事之约。此后,党人陈伯平往来于安徽、浙江和江西之间,贯通声气,并运动会党。
徐锡麟安庆起义浮雕像
在安庆起义前,上海侦探捕获党人叶仰高,押送南京。经两江总督端方酷刑严讯,叶仰高叛变,将所知同党供出,幸所供是党人别名或暗号。端方将名单电告恩铭,嘱其拿办。恩铭接电,召徐锡麟计议,不知名单中也包括徐锡麟。徐担心事已泄露,与陈伯平、马宗汉计议,决计速杀恩铭。徐原定7月8日乘巡警学堂毕业生举行典礼之机,将省府官员一网打尽,并已通知外地会党前来支援。但恩铭因这天有他事,命将典礼提前两天举行,因此外地会党未能赶来。
7月6日一早,徐锡麟同陈伯平、马宗汉到巡警学堂,召集学生演说,徐激励学生“不忘救国”。语意虽甚激昂,可是学生们并不了解他的用意所在。上午八时,恩铭及文武官吏陆续到警校礼堂。徐抢上前向恩铭行举手礼,大声说:“回大帅,今日有革命党起事。”恩铭方惊愕,陈伯平即上前向恩铭投一炸弹,未爆发。徐随即从靴统内拔出两支手枪,射向恩铭,因近视,恐不中,只得连续发射。恩铭身中七枪,由部下狼狈背走。一时文武官吏纷纷逃出。惟奸吏顾松被马宗汉捉住,徐立杀之廊下。徐回到礼堂,命令学生到军械所开库取枪支子弹,均不适用。从警校逃走之藩司冯煦、臬司毓朗等清廷官员立即组织清军进攻军械所,并悬赏缉拿徐锡麟等。经过近四小时的激烈战斗,陈伯平战死,徐锡麟、马宗汉不幸被俘。
接着,冯煦、毓朗等组织审讯,要徐锡麟写口供,他挥笔直书说:“蓄志排满已十余年矣,今日始达目的。本拟杀恩铭后,再杀端方铁良良弼,为汉人复仇……”还说:“革命党本多,在安庆实我一人……不可拖累无辜。”“尔等杀我好了,将我心剖了,两手两足断了,全身碎了,均可,不可冤杀学生。”
徐锡麟就义前照
恩铭被刺后当天死去。端方致电冯煦立即处死徐锡麟,安庆司道等清吏并决定将徐斩首后剖腹剜心祭恩铭。徐锡麟于1907年7月6日晚在安庆抚院门前慷慨就义。 [2]

人物评价

播报
编辑
孙中山在辛亥革命胜利后,亲来杭州致祭,说:“光复会有徐锡麟之杀恩铭,其功表见于天下”,并亲写一副挽联哀悼:“丹心一点祭余肉,白骨三年死后香。” [3]
柳亚子:慷慨告天下,灭虏志无渝。长啸赴东市,剖心奚足辞! [4]
章太炎指出:“光复会比同于同盟会,其名则隐,然安庆一击,震动全局,立懦夫之志,而启义军之心,则徐锡麟为之也。” [5]

人物事迹

播报
编辑

创办“热诚学堂”

1903年,徐锡麟从日本回到绍兴后,认识到革命应该从创办学堂、培育人才入手,随即在家乡东浦创办了一所新式学堂,并为学堂写了一副对联:有热心者可与共学,具诚意者得入斯堂。取上下联各一字,命名为“热诚学堂”。除文化课外,专门增设兵式体操课,进行军事训练。他在授课时,经常介绍时事政治,宣传革命,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后来热诚学堂一度成为绍兴光复会的活动基地。 [6]

联络各地党会

1904年,徐锡麟接受蔡元培的邀请加入了光复会。当时浙江各地的会党十分活跃,在反清统治和“仇洋灭教”的斗争中显示了巨大力量。但这些会党各自为政,互不统属。如何把分散的会党组织、联络起来,引导到光复会组织中来,实现民主革命的大联合,这是摆在光复会面前的重要课题。徐锡麟亲自带领几名学生到各地会晤会党首领。历时两月,徒步寻访了嵊县、诸暨、东阳、金华、缙云等各地会党,结识了竺绍康王金发等会党首领,联络进步人士,发展会员,扩大了组织,使光复会成为浙江反清革命的领导核心。 [7]

反对教会强占大善寺

徐锡麟纪念邮票
法国侵略者为后盾的天主教会,想在绍兴扩张其侵略势力,勾结绍兴官府,收买绰号“捕厅绅士”的高某,私订所谓“契约”,企图强占绍兴城中心的大善寺改建为教堂,怎能不引起徐锡麟的极大愤慨。大善寺是一座建于梁朝天监二年的古刹,是我国文化古迹,绍兴各界对天主教会强占大善寺虽都十分气愤,可是慑于与帝国主义势力相勾结的清朝反动政府媚外政策,只好忍气吞声,连“绍兴名族士大夫皆怒,弗敢言”。徐锡麟得到这一消息时,正身患虐疾,卧病在翻特别书店”,他不顾一切,跃身而起,身裹棉被,立即赶往大善寺,并沿途呼号,号召人们到大善寺集会抗议。徐锡麟这时已是绍兴的知名人士,在社会上有很大影响,他的果敢行动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鼓舞了人们的斗志,矗从大江桥起至清道桥止之商号,全体起而响应”(大江桥至清道桥一带是当时绍兴城内闹市中心)。人们纷纷涌往大善寺,徐锡麟登上佛龛,慷慨激昂地说:“大善寺是绍兴人的,是我们祖宗传下来的,决不允许教会强占。何况绍兴并非通商口岸,外国教会无权在绍兴建造教堂。”并宣布教会与高某私订的“契约”无效。会场顿时沸腾,奠众欢踊,卒毁券。会后徐锡麟知道,仅在会上宣布拓契约无效是不够的,又倡议各商号联名上书清政府,逐级转送外务部,与法国公使交涉取消“契约”。清朝官府见群情激愤,再不敢公开庇护教会了,外国传教士也知众怒难犯,不得不收敛其侵略野心。帝国主义分子企图强占大善寺的阴谋以失败而告终。 [6]

人物诗作

播报
编辑
徐锡麟1905年“曾出山海关至奉天、吉林,再经西北诸省边疆而归。”这首诗是1906年春这次壮游时所作。作品在艺术上继承了唐代边塞诗的风格,具有豪迈雄浑的特色。全诗如下:
《出塞》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8]

家庭成员

播报
编辑
配偶:王振汉
独子:徐学文
儿媳:冯梅珍
徐曼丽(德国人)
孙子:徐乃达(徐曼丽生)
长孙女:徐乃英(冯梅贞生)
孙女:徐乃锦(中德混血,徐曼丽生)
孙女婿:蒋孝文(中俄混血) [9]
曾孙女:蒋友梅(徐乃锦,蒋孝文之女)

后世纪念

播报
编辑

人物故居

徐锡麟故居
座落绍兴县东浦镇孙家楼之徐锡麟故居,为徐烈士祖父徐桐轩公所建造。故居前后共三进,均系传统格局的砖木结构。中进的“桐映书屋”为烈士幼年读书之处,后进东首三楼三底为烈士长期生活居住之所,有他和夫人王振汉的卧室。解放前后,徐氏族人大多外迁,为此空屋杂住农户数家。1958年前进因办食堂不慎失火,被焚毁平屋三间。1979年,中进大厅又被改建为平屋三间。1979年,中进大厅又被改建为村里的谷仓。
1984年9月,绍兴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成立,该所通过文物普查,认为辛亥革命壮烈晒性的徐锡麟烈士故居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物价值,报请绍兴县人民政府要求予以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请拨款进行整修。嗣经1985年1月,绍兴县人民政府(1985)17号文件批复同意。即着手动员农户他迁,1981年动迁结束,遂于是年5月开始动工维修。维修分三期进行,直至1989年春季,修建工作全部竣工。1990年陈列徐锡麟生平事迹史料,分“勤奋好学,爱国爱乡”“参加光复会,创办大通学堂”、“组织光复军,发动皖浙起义、“安庆举事,英勇献身”“威震清廷、永垂青史”五个部份展出,供人参观瞻仰。 [10]

徐锡麟墓

徐锡麟烈士墓
在杭州西湖区风篁岭下南天竺,龙井路旁。原演福寺旧址。(杭州辛亥革命烈士墓群)。徐锡麟被害后,遗体草葬安徽省安庆市城北马山。一九一二年一月二十一日,沪都督暨绍兴旅沪同乡会在上海永锡堂召开追悼大会,次日将灵柩专车送至浙江杭州,草葬孤山南麓。一九六四年迁葬杭州鸡笼山。—九八一年十月再迁至杭州南天竺。陈伯平,马宗汉遗骨附葬。 [11]

锡麟街

锡麟街
锡麟街,北自市二中,南到天后宫,长约995米,以纪念近代民主革命先烈徐锡麟而命名。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