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0有用+1
0

毛岸青

毛泽东与杨开慧的次子
毛岸青(1923年11月23日-2007年3月23日),又名毛永寿、毛远义,生于湖南省长沙市,毛泽东主席和杨开慧烈士的次子,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共产党马列著作优秀俄文翻译家。1937年由康生带往莫斯科,改中文名叫岸青。1947年加入共产党。1949年7月抵北京挂阶中校,在军事科学院从事研究工作。1960年毛泽东撮合毛岸青与邵华,1970年诞下一子毛新宇。毛岸青晚年居于北戴河总参疗养院,2007年3月23日凌晨毛岸青因心脏病北京301医院逝世 [2]
毛岸青同志长期从事毛泽东思想研究,是著名的毛泽东思想研究专家。 [1]
中文名
毛岸青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湖南长沙
出生日期
1923年11月23日
逝世日期
2007年3月23日
父    亲
毛泽东
母    亲
杨开慧

人物生平

播报
编辑
1923年11月23日生于湖南长沙。
1930年11月14日,杨开慧被反动军阀残酷杀害。毛岸青和哥哥毛岸英、弟弟毛岸龙三人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营救和安排下,秘密转移至上海。
1936年,在上海流浪5年之久的毛岸英、毛岸青被党组织送到苏联学习。在苏联卫国战争中,毛岸英主动要求参军上前线,毛岸青积极参加挖战壕、运伤员等支前活动。
1947年,毛岸青回国,由李富春、蔡畅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遵照父愿参加了黑龙江克山县土改试点。
1949年7月,毛岸青回到北京,在中共中央宣传部马列著作编译室任俄文翻译,他翻译出版了十多部马列经典著作和政治理论书籍。
长期以来,毛岸青和夫人邵华怀着对父亲毛泽东的深厚感情和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先后共同主编了纪念文集《我们爱韶山的红杜鹃》、大型纪实文学丛书《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参与策划摄制了《杨开慧》等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在各种刊物上发表了几十篇纪念文章。
晚年的毛岸青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祖国统一,拥护改革开放,热心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建设,多次和邵华、儿子毛新宇重走长征路,到革命老区、工厂、农村调研,并以多种形式帮助失学儿童,支持创办了多个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3]
2007年3月23日4时2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2]

家庭情况

播报
编辑
父亲:毛泽东
哥哥毛岸英,是毛泽东的长子,为杨开慧所生
儿子:毛新宇 [4]

人物贡献

播报
编辑
1947年,他回到祖国,被分配在黑龙江省克山县工作。1949年7月,他调到北京,被安排在中共中央宣传部《斯大林全集》翻译室工作。从此,他开始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理而努力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短短几年时间里,毛岸青同志就参与翻译了列宁的《我们究竟拒绝什么遗产》、《俄国工人报刊的历史》和斯大林的《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论批评与自我批评》、《反对把自我批评口号庸俗化》、《民族问题与列宁主义》、《在苏联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八次代表大会上的演说》等著作。他还参与翻译了苏联学者写的一些政治理论著作和《联共(布)关于青年工作的两个决议》等历史文献。此外,他还在《人民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了20多篇介绍苏联政治理论和文学的文章。他参与翻译的列宁斯大林著作,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曾经大量发行,广泛传播,成为广大干部和理论工作者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必读著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这些著作的翻译和传播对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5]

人物评价

播报
编辑
毛岸青同志作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战线的前辈,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凡是与毛岸青同志一起工作过的人,无不赞赏他的学风和人品。他在《斯大林全集》翻译室工作期间,风华正茂,才思敏捷,俄语水平高,翻译能力强,备受人们敬重。但他并不因此骄傲自满,而是谦虚谨慎,埋头苦干。毛泽东主席对毛岸青的工作非常关心,要求他努力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以便能够准确翻译马列著作。毛岸青同志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为了弥补自己汉语功底不够深厚的弱点,他刻苦学习,虚心向同事求教。在工作中,他严谨求实,精益求精,对自己的译稿总是字斟句酌,一再修改,使译文质量不断提高。毛岸青同志为人忠厚,平易近人,与大家同吃同住同工作,在朝夕相处、团结协作中结下了深厚友谊,赢得同志们的广泛赞誉。
毛岸青同志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学者。离开经典著作翻译岗位之后,他仍然坚持学习和研究理论,同时创作理论电视片、电视剧、诗歌、散文等,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精神财富。毛岸青同志离开了我们,他的高尚品格、革命精神和宝贵的翻译经验永远熠熠生辉,激励我们前进。 [5]

人物纪念

播报
编辑
毛岸青纪念馆
毛岸青纪念馆坐落于克山县城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内,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69平方米,于2008年10月9日落成,并于11月23日开馆。纪念馆共设“苦难童年”、“赴苏砺炼”、“荼火日月”、“光彩人生”、“革命家庭”、“老区精神”六个展区,展示出毛岸青同志1947-1948年在克山县参加土改工作的光辉业绩及其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同时展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革命家庭的风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