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

一.夏商周秦汉(西汉、东汉)

1.夏朝 (约前2146-1675年)

        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 一般认为夏朝共传14代、17后 (夏统治者在位称“后”,去世后称“帝”),建立者为大禹,亦又说是 ,定都阳城(今河南郑州登封)

        夏朝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处,南达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这个区域的地理中心是今河南偃师、登封、新密禹州一带

       ① 夏朝皇帝及都城:

       ② 夏朝行政区,世传为“九州”:

1.冀州,夹右碣石入于河,三面距河,是各州贡道必经之处。(今山西、河北省境、辽宁西部。)

2.兖州,浮于济、漯,达于河。(今山东西部、河北东南角。)

3.青州,浮于汶,达于济。(今泰山以东之山东半岛。)
4.徐州,浮于淮、泗,达于河。(今淮河以北之江苏、安徽以及山东南部。)
5.扬州,沿于江、海,达于淮、泗。(今淮河以南之江苏、安徽以及浙江、江西北部。)
6.荆州,浮于江、沱、潜、汉,逾于洛,至于南河(今湖北、衡山以北之湖南以及江西西北端。)

7.豫州浮于洛,达于河。(今河南省境、湖北北部、陕西东南、山东西南部。)

8.梁州浮于潜,逾于沔,入于渭,乱于河。(今四川以及陕西、甘肃南端。)
9.雍州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会于渭、汭。(今陕西、甘肃、宁夏、青海。)
 

       ④主要历史事件

(1)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故事,著名的上古大洪水传说。他是黄帝的后代,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父子二人受命于尧、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

        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体现出他具有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个人利益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

(2)少康中兴

        少康中兴,是中国历史上首个出现以“中兴”二字命名的时代。

        少康是中国夏朝的第六代君主,其父姒相被敌对的寒浞派人杀死。少康是遗腹子,凭借个人魅力,得到有仍氏有虞氏的帮助,广施德政,而得到夏后氏遗民的拥护。经过周密的策划,少康通过用间、行刺等手段,以弱胜强,最终战胜寒浞父子,中兴夏朝。

        ③  夏朝疆域图:

​​       ​​

感悟

        夏朝的形成和发展,为中国历史的进程开辟了新的篇章。夏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确凿记载的王朝,其政治制度、经济文化和历史地位都具有重要意义,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正如孔子所说:“夏之为言,上可以明天子之道,下可以晓百姓之事。”总之,夏朝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夏朝的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治制度和良好的社会制度作为基础,需要重视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同时也需要注重文化和教育的传承和发展。夏朝的经验和教训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和国家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夏朝的历史地位与认识夏朝虽然历史记载有限,但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夏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 标志着中华文明的正式开端,为后来的封建王朝奠定了社会制度、政治秩序和文化思想的基础。夏朝不仅仅是一个历史时期,更是一种传承与延续的意象,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韵味。

        夏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与启示夏朝时期,中华民族开创了追求天命、崇尚仁义道德的精神,形成了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夏朝的国家治理经验对后来的王朝构建和推行具有启示意义。同时,夏朝的文化艺术、文字发展等方面的成就也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夏朝的兴起标志着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在夏朝之前,人类社会还主要以部落、氏族为单位进行组织,而夏朝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走向国家和文明的道路。夏朝的历史地位和影响,不仅涵盖了华夏族群的历史,更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息息相关。

        夏朝的建立、发展、对后世的影响以及历史意义等方面,展示了中国古代历史的深厚底蕴和文化魅力。夏朝作为中华文明的起源与传承,对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通过深入了解夏朝的历史和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中华文明的文化脉络,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精神财富。

2.商朝(约前1675-1029年)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也称殷商,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500余年。

        商朝的王位继承制度,前期为兄终弟及,后期为典型的父死子继。商朝处于奴隶制鼎盛时期,成汤时期的国家权力已经初步确立,奴隶制的社会秩序亦已稳固。 奴隶主贵族是统治阶级,形成了庞大的官僚统治机构和军队。甲骨文金文的记载是已经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符号。        

     ①   商周皇帝:

②官制:

        从文献记载可以知道,商代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国家机构,有各种职官、常备的武装(左中右三师),有典章制度、刑法法规等等。商代实行世官制度。

        商王朝的职官有中朝任职的内服官和被封于王畿以外的外服官之别。内服官中又分外廷政务官和内廷事务官。最高的政务官,是协助商王决策的“相”,又称“阿”、“保”、“尹”。

        王朝高级官吏统称卿士三公,则是因人而设的一种尊贵职称、并不常设。另外有:掌占卜、祭祀、记载的史,掌占卜的卜、掌祈祷鬼神的祝,掌记载和保管典籍的作册(又称守藏史内史),武官之长的师长,乐工之长的太师少师

        内廷事务官是专为王室服务的官员,主要是总管的宰和亲信的臣。臣管理王室各项具体事务,有百工之长的司工,掌粮食收藏的,掌畜牧的牧正,掌狩猎的兽正,掌酒的酒正,掌王车车正,为商王御车的服(又称仆、御),侍卫武官亚,卫士亚旅,掌教育贵族子弟的国老,掌外地籍田的畋老。外服官主要有方国首领的,有为王朝服役的、有守卫边境的。 商朝的政治理念是神权观念笼罩下的政治思想,商代统治者“尚鬼”、“尊神”。所奉行的最高政治原则,就是依据上帝鬼神的意志治理国家。

③疆域:

        商朝的势力范围大大超过了夏朝。《史记·吴起列传》记载商朝疆域“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 。”商朝疆域,北到辽宁,南到湖北,西到陕西,东到海滨。 除了包括夏所属长江以北的湖北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京津和江苏陕西的一部分,还可能包括陕西江苏的剩余土地,辽宁甘肃湖南浙江四川的一部分。然而,商王朝远未形成后世的统一的大帝国,其疆域只是大致的势力范围,所能直接控制的主要是今河南省的北部和中部,其若干方国则只是商势力的据点,商的控制力是比较薄弱的。

④主要历史事件

(1)商汤灭夏之战

        夏王朝末期国势日衰,江山开始摇摇欲坠。夏朝最后一任君主夏桀即位后,统治更加残暴。

        商部落因为畜牧业发展得很快,到了夏朝末年,汤做了首领的时候,已经成为一个强大的部落。商汤看到夏桀的腐败,决心消灭夏朝。夏此时已是众叛亲离,而商汤领导有方,所以夏桀的军队很快被打败,桀也遭到了流放。于是,夏朝就被新建立的商朝代替了。

(2)盘庚迁殷

        盘庚迁殷,是发生在商朝中后期的一次历史事件,是指盘庚继位后,为了挽救政治危机,决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今殷墟遗址。 商汤建立商朝的时候,最早的国都在亳(今河南商丘)。在以后三百年当中,都城一共搬迁了五次。这是因为王族内部经常争夺王位,发生内乱;再加上黄河下游常常闹水灾。有一次发大水,把都城全淹了,同时在统治者之间,对王位的争夺也十分激烈,有的人说应当父死子继,有的人说应当兄终弟及。叔侄之间、兄弟之间为争夺王位,常常展开你死我活的斗争。他们为私利把国家搞得混乱不堪。就不得考虑迁都的问题。

        自盘庚迁都殷后,商族才定居下来不再迁徙。从此,政局稳定,诸侯来朝,商朝遂强盛起来。

感悟:

        商朝的经济发展相当繁荣,农业生产成为了当时经济的主要来源。商朝还建立了以青铜器为代表的工艺美术产业,制作出了大量精美的青铜器,并在贸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商朝是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重要阶段之一。商朝的文字已经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出现了最早的金文和甲骨文。商朝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故事的重要来源,比如《封神演义》、《西游记》等等,都离不开商朝时期的历史背景。总的来说,商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王朝,它的兴衰变迁,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对商朝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演变和变革,同时也可以从中汲取启示,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借鉴。

        商朝的存在和发展,不仅仅是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商朝的政治制度、经济模式、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特点,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商朝时期的青铜器制作技艺非常出色,所制作的青铜器造型优美,纹饰精美,工艺精湛,被誉为“东方文明的瑰宝”。这些青铜器不仅在商朝自身得到了广泛应用,还对周、秦、汉等后来的王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古代青铜器制作的重要代表。商朝的文字和语言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商朝时期,甲骨文和金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文字的发展迈入一个全新的阶段。这些文字的形态和结构,也被后来的王朝所采用和继承,如秦朝时期的小篆就是基于商朝金文演变而来。因此,可以说商朝的文字和语言,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

        商朝时期的政治制度也值得我们关注。商朝时期的政治组织比较简单,主要是以家族为单位进行管理,但随着商朝的发展,政治制度逐渐向中央集权转变。这种政治模式在后来的王朝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借鉴,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来说,商朝的发展历程及其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它不仅为后世提供了一个优秀的社会、政治、文化模板,而且也为人们认识、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探究东方文明的瑰宝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空间

3.周朝 (约前1029年-前221年)

(1)西周(约前1029年-前771年)

        西周(前1046~前771年),中国历史朝代。从周武王灭商到幽王亡国, 共传12王11代。

        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灭商,建国号为周,定都于镐(陕西长安沣河以东),周成王亲政后,营造新都成周(河南洛阳),宅兹中国、大封诸侯,还命周公东征、制礼作乐,加强了西周王朝的统治 。周成王、周康王统治期间,社会安定、百姓和睦、“刑错四十余年不用”,史称“成康之治”。周懿王继位后政治日趋腐败,国势不断衰落,由于西戎屡次进攻,被迫将都城迁犬丘(陕西兴平东南)。周厉王前后, 私有土地日益发展, 公元前841年的国人暴动预示着奴隶制危机的到来, 王权从此衰落。周宣王不籍千亩, 标志着井田制在王畿内的崩溃。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和申侯杀死,次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东周开始。

        西周是中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社会生产力比之商代更加提高,农业繁盛, 文化也进一步发展。宗法制井田制是当时最基本的社会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周王朝强盛时,势力所及,南过长江,东北至辽宁省,西至甘肃省,东到山东省。

①帝王世袭

②政治制度

(1)周礼制度

        周礼是表示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它的名目繁多,有吉礼嘉礼凶礼宾礼军礼等。它是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如周礼规定了贵族饮宴列鼎的数量和鼎内的肉食种类:王九鼎(牛、羊、乳猪、干鱼、干肉、牲肚、猪肉、鲜鱼、鲜肉干)、诸侯七鼎(牛、羊、乳猪、干鱼、干肉、牲肚、猪肉)、卿大夫五鼎(羊、乳猪、干鱼、干肉、牲肚)、士三鼎(乳猪、干鱼、干肉)。乐舞数量也有差异。礼乐制度自周公制定后,任何人都不能修改。周王有权惩罚违礼的贵族。

(2)宗法制度

        宗法是中国古代社会血缘关系的基本原则,其主要内容是嫡长继承制。宗法制度是在父权家长制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和发展起来的,由它构成了等级阶梯,形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基本的社会政治制度。商代已有嫡长继承的雏形,到了西周时期,这一制度得到充分的发展,达到完备的程度。

        严格意义的宗法,只在大夫的范围内施行。这些阶层各家族的始祖,一般是国君的别子。国君的嫡长子立为太子,继承君位,其他各子即为别子。因为别子也是国君之子,故又称公子。别子不能与继承国君的太子同祖,必须分出去自立家族,成为这个家族中嫡长继承系统的始祖,不再改变,称为大宗。别子的长子以外各子,长孙以外各孙……,都是庶子,对大宗而言,称为小宗。其间血缘关系超过五代,就不再宗原来的小宗。由大小宗构成的整个家族中,大宗居于族长地位,称为宗子。始立这个家族的别子一般有卿、大夫爵位,爵位即由宗子承袭。

(3)法律制度

        西周法律有明显的阶级性质。据《周礼·小司寇》,贵族犯罪可受特殊处理,即所谓八议: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即使死刑,也要特别交由甸人执行。只要是有官爵的命夫、命妇,狱讼时不必亲自出庭,“不躬坐狱讼”。西周中期的曶记载曶效父间的讼事,曶派遣其下属代表出庭,取得胜诉,是很好的实例。同一鼎铭还记述在一个荒年,匡氏家众与奴隶二十人盗取了曶谷物十秭,曶出诉讼,匡季以七田、五人作为赔偿,五人成为曶奴隶。这一案例表明,当时的法律目的在于维护奴隶制的所有关系。

        周王朝有严格刑罚,“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周礼以父系社会体制之下形成的宗法制为基础,用以调解和调节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关系。刑罚是用来控制、镇压平民,有死刑墨刑流刑鞭刑赎刑等刑罚和一套诉讼审判制度。

③疆域

        据荀子说,周初分封了七十一国,姬姓之国共有五十三个,占了其中的绝大部分。而在姬姓之国中,属于文王诸子的有十六国;属于武王之子的有四国;属于周公后裔的有六国。这些封国大小不等,有的是畿内的采邑。它们广泛地分布在中原地区内,与众多的旧国错杂在一起,这就直接加强了周王室的统治力量。

④主要历史事件

(1)武王伐纣

        武王伐纣,也叫武王克商,是指大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带领周与各诸侯联军起兵讨伐商王帝辛(纣),最终建周灭商的历史事件。

        依据出土的西周利簋的铭文记载,“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武王伐纣,一夜之间就将商灭亡,在岁星当空的甲子日早晨,占领了朝歌。西周利簋的铭文,澄清了武王伐纣具体日期,证实了古籍中所载的“战一日而破纣之国”的正确记载。

(2)三监之乱

        三监之乱,又称管蔡之乱或武庚之乱。是西周初期分封于商王地区(今河南省安阳市附近)周围的三位统治者叛乱的事件。

         武王灭商后,听取周公旦意见采取“以殷治殷”的政策,分封纣王之子武庚,利用他统治殷民。同时武王派遣其兄弟管叔蔡叔霍叔在殷都附近建立三国以监视武庚史称‘三监’。三监地域,一般认为,商都以北地区为邶;商都以南地区为鄘;商都以东地区为卫。

        武王灭商后不久即病逝,周公旦摄政,引起管叔、蔡叔及其群弟的疑忌,武庚见机拉拢发动叛乱。周王朝面临严峻的形势,周公东征,诛武庚,杀管叔而放蔡叔,废霍叔为庶民,平定了三监之乱 。

感悟:

        周人灭商后实施了大规模的分封措施,将大批同姓子弟和异姓亲属分封到了四方各地。这些新建诸侯国,如鲁、齐、卫、晋、燕等国,人群构成进一步复杂化,既有周人,又有殷遗民,还有本地土著居民,族群融合速度加快。另外,受封者还从中原地区带来了西周王朝的制度文化,与本地文化相结合,最后形成了若干区域性政治文化中心。

        尽管周人以与贵族“分享”的方式来统治天下,分封最终为列国的形成奠定基础,但始终存在一个以王朝地区周文化为底色的“大地域”的文化传统。即使是在兼并战争最为激烈动荡的战国时期,人们也清楚知道“天下定于一”这种历史趋向是不可逆转的。中国人总是爱说“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历史上也的确出现过好几段时间并不短的分裂时期,总是坚信一定还会回到“天下合一”的状态,也最终都是回到了“天下合一”的状态。

        周民族对于中原文化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继承和改造:一是改造“天道”理念,树立德治思想。以夏商为代表的中原文化位于黄河中游,受自然环境和气候影响非常大,对于“天”是很敬畏的,认为世间所有事物运行都是“天道”规律在起作用,人只能问天的意见,凡事要向“天”请示,所以卜筮非常流行,大小事务的处理都要先占卦以定吉凶。天降吉象则人间安乐,天降灾象则人间悲苦。

(2)东周(约前771-前221年)

        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西周覆灭后,诸侯拥立原先被废的太子宜臼为王,史称周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

        东周的前半期,诸侯争相称霸,称为春秋时代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联手灭智氏家族后,三家分晋,各诸侯相互征伐,称为战国时代

        周平王东迁以后,管辖范围大减,形同小国,而春秋时共有140多个诸侯国。诸侯之间互相攻伐和兼并,天子不能担负共主的责任,经常要向一些强大的诸侯求助。在这情况下,强大的诸侯便自居霸主,中原诸侯对四夷侵扰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团结自卫。周襄王十七年(公元前635年),发生子带之乱,周襄王不能平,求救于晋文公,文公诛叔带,遂为伯而得河内地 。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年),襄王为晋文公所迫,于河阳践土会盟周赧王时,国势益弱,分为东周国西周国

        周赧王八年(公元前307年),秦国借道东周攻打韩国,周人两边都不敢得罪,左右为难。东周国与西周国位于诸强国之间,不能同心协力,反而彼此攻杀 。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西周国为秦国所灭,同年周赧王病死,周亡。七年后,东周国亦为秦所灭。

①帝王列表

②政治

(1)中央制度

        东周前期诸侯国君称公、称侯,只有“蛮夷”之国如楚、吴、越等称王;而东周后期徐州相王则拉开了华夏诸侯称王的帷幕。国君之下设诸卿,二卿、三卿或六卿,其中主持政务的称正卿或上卿,楚国称令尹,亦称相,秦又曾称庶长、不更。卿出征时为三军之将佐。卿之官职,有司徒、司马、司空、司寇等,分掌民事.军事、工事、法事。春秋初期,晋、楚等国开始在新兼并的地方设县,或聚若干小邑为县,或将私家之田分置县。而在边境地区则设郡。郡县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其长官由国君直接任命,只有少数作为采邑赏给贵族。

        东周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到前256年被秦所灭为止,共传25王,前后经历了515年。东周实际上分为两个时期,以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到周敬王四十四年(公元前476年)为春秋时期;因孔子改编的鲁史《春秋》而得名,其特点是天下权力重心由天子下移到诸侯;周元王元年到东周灭亡(公元前256年)35年后的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21年)为战国时期。因西汉刘向所编《战国策》一书而得名,其特点是权力重心继续下移,由诸侯而卿大夫而士,布衣即平民阶层兴起。

(2)法律

        东周中后期,各国变法进一步使法律系统化。魏国李悝所编《法经》,包括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和具法。盗法治偷窃,贼法治杀人。囚法和捕法是对盗贼侦查和逮捕的处理程序。杂法是对盗、贼以外犯罪的惩罚规定。具法是根据情况对犯罪予以减轻或加重处罚的规定。秦国本来就有族诛之刑。商鞅变法,设连坐之法,更制定了严厉的法律,增加肉刑、大辟,有凿顶、抽肋、镬烹之刑。其它各国也竞相制定严刑酷法。如齐有烹、杀、酝、金刀等刑,楚国有戮、肢解、烹、贯耳、鞭,笞、刖、宫、梏、砾、灭家、夷宗、三族等刑,燕有截、刳腹、系狱、劓等刑。

③疆域

④主要历史事件

(1)平王东迁

        在周幽王死后,太子宜臼即位,这就是周平王。鉴于镐京残破,又处于犬戎威胁之下,周平王于公元前770年,在郑国、秦国、晋国等诸侯的卫护下东迁,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建立了东周。 周平王东迁以后,西土被秦国所占有。它吞并了周围的一些戎族部落或国家,成为西方强国。在今山西的晋国,山东的齐、鲁,湖北的楚国,北京与河北北部的燕国,以及稍后于长江下游崛起的吴、越等国,都在吞并了周围一些小国之后,强大起来,成了大国。于是,展开了大国争霸的激烈场面。

        周幽王死后,申侯、鲁侯与许文公拥立原太子宜臼即位,是为周平王,与此同时,虢公翰也在携地拥立王子姬余臣为王,称携王。周王室出现了“二王并立”的局面。平王得到郑、晋、秦、卫等诸侯国的拥护,被认作是周王室的正统,携王则相对孤立。公元前750年,晋文侯帮助周平王攻杀携王,周王室由周平王姬宜臼统一。

(2)春秋五霸

        春秋时期,简称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53年(另一说,前770年~前403年),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期天子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 (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春秋时期之后是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现代的学者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东周立国起, 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公元前477年)为止,称为“春秋时期”。

(3)战国七雄

        随着水利的兴修,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春秋中后期,各诸侯国的经济得到发展,政治形势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诸侯国内部卿大夫的势力逐渐发展起来,著名的如鲁国的三桓,齐国的田氏,晋国的六卿。他们利用自己的经济实力,控制和瓜分公室,并互相争斗,以扩充领地。晋国的六卿争斗到最后,剩下韩、魏、赵三家。周威烈王二十三年 (公元前403年),周王正式承认三家为诸侯。周安王十一年(公元前391年),田氏废除了齐康公,自立为国君,也得到周王的承认。

        三晋和田氏的胜利,宣布了强者生存、弱者淘汰的残酷政治法则。于是,以魏国的李悝改革为起点,各国争相进行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变法运动。变法的核心是将劳动者固定到土地上,以增加国家的赋税收入。社会文明程度的加深,使统治者对物质享受的贪欲急遽膨胀。增加剥削量的最直接的办法,是掠夺更多的土地,而掠夺土地的最便捷的途径是战争。

        所以,这个时期战争频繁。据统计,从周元王元年(前475年)至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 的二百五十五年中,有大小战争二百三十次。战争打起来,双方动辄出动几万至几十万人。西汉末年的刘向,将有关这段历史的各种资料编成一本书,取名《战国策》,从此,这一历史阶段称为战国时期。

感悟:

        政治方面:东周时期是中国封建制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它规定了君臣之间的关系和礼制,为后来的封建制度奠定了基础。同时,东周时期也是诸侯割据、战争不断的时期,这为后来的统一大业提供了经验教训,也为中国历史上的分裂和统一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文化方面:东周时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它是“百家争鸣”的时期,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思想流派都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发展。同时,东周时期的文化也对后来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诗经》、《尚书》、《礼记》等经典著作成为后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老子、庄子等思想家的思想也对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经济方面:东周时期,井田制逐渐瓦解,各个诸侯国相继开始进行改革,中国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同时,铁器使用等技术的发展也为后来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总之,东周时期是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它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基础,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也为后来的统一大业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4.秦朝(前221-207年)

        秦朝(前221年—前207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前身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

        舜赐其嬴姓。前361年,秦孝公继位,重用商鞅两次变法,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秦王嬴政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完成统一大业。前221年,嬴政称帝,史称“秦始皇”。前210年,秦始皇巡游途中病死于沙丘(今河北省广宗县)。其子胡亥即位,为秦二世。秦王朝虽在历史上拥有巨大影响,但滥用民力,统一仅十五年。前209年,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而起,天下响应,刘邦项羽起兵江淮共抗秦。前207年,秦朝灭亡。

        秦朝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五百年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秦朝的疆域,东到大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一带,南到南海,大大超过了前代。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筑长城以拒外敌,凿灵渠以通水系。

        秦朝在中央设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奠定中国2000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奠定中国大一统王朝的统治基础,故称“百代都行秦政法”

①皇帝世袭

②政治

(1)创皇帝制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一个以咸阳为首都的幅员辽阔的国家。秦王嬴政兼采传说中三皇五帝的尊号,宣布自己为这个国家的第一个皇帝,后世子孙代代相承,递称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乃至万世皇帝。废除谥号。规定皇帝自称曰“”,并制定了一套尊君抑臣的朝仪和文书制度。

        这些都是为了显示皇帝的无上权威,表示秦的统治将万世一系,长治久安。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凡行政、军事、经济等一切大权,均由皇帝总揽;秦朝首都咸阳及其附近关中平原内史直接管理。

(2)中央制度

        秦始皇以战国时期秦国官制为基础,把官制加以调整和扩充,建成一套适应统一国家需要的新的政府机构。在这个机构中,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有左右二员,掌政事。太尉掌军事,不常置。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副贰,掌图籍秘书,监察百官。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以下,是分掌具体政务的诸卿,其中有掌宫殿掖门户的郎中令,掌宫门卫屯兵的卫尉,掌京畿警卫的中尉,掌刑辟的廷尉,掌谷货的治粟内史,掌山海池泽之税和官府手工业制造以供应皇室的少府,掌治宫室的将作少府,掌国内民族事务和外事的典客,掌宗庙礼仪的奉常,掌皇室属籍的宗正,掌舆马的太仆等。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和行政机构即三公九卿制,互相没有统属关系,由皇帝掌握最终决断权。

(3)郡县制度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丞相王绾请封诸皇子为燕、齐、楚王,得到群臣的赞同。  廷尉李斯力排众议,主张废除分封诸侯的制度,全面推行郡县制度。 秦始皇接受了李斯的建议, 把全国分成三十六郡,以后又陆续增设至四十余郡。

        皇室任免郡县的主要官吏,这些郡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是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行政单位。中央集权的制度从此确立。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的峄山刻石辞说:“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乃今皇家,壹家天下,兵不复起”,这说明秦始皇认为废分封行郡县是消除各地兵争所必须的。

③疆域

(1)行政划分

        秦朝建立之后,秦始皇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取消西周时期流传下来的分封制,国家管理上推行单一的郡县制,废诸侯,立郡县,分天下为36郡。

        其后南并五岭以南的南越地,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北取阴山以南地置九原郡,之后陆续分析出东海、恒山济北、胶东、河内衡山等郡。

        秦朝最初将全国分为三十六个郡,后来增加至四十八个。

(2)区划列表

④主要历史事件

(1)称帝立制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王政灭六国后,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遂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所以自称“始皇帝”。同时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乃称皇帝。他还继续执行孝公变法以来商鞅的法家政策,加强君主专制,削弱旧贵族势力,提拔由军功而上升起来的贵族。此外,他还信奉阴阳家所提出的“五德终始”说,认为秦是水德,周是火德,水能克火,因此秦得天下,故以十月为岁首。

(2)吞灭六国

        始皇帝十六年(前231年),魏国被迫把部分土地献秦,韩国亦被迫把南阳地献给了秦。秦派内史腾做南阳假守。 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韩国降将内史腾率秦军灭韩国,俘韩王安,韩亡。所得韩地置颍川郡。 ]始皇帝十八年(前229年),秦将王翦率领士兵直下井陉(河北省井陉县西),秦将杨端和率领河内兵进围赵都邯郸。 [86] 赵派李牧、司马尚带领大军抵御。赵王宠臣郭开受了秦国贿赂,散布流言说李牧、司马尚谋反。赵王因此改用赵葱和颜聚代替李牧、司马尚,并且杀死李牧。始皇帝十九年(前228年),大破赵军,王翦、羌瘣尽定赵地,俘虏赵王。         赵公子嘉率宗族百人逃亡到代城。秦王政二十年(公元前227年),燕太子丹派荆轲秦舞阳刺杀秦王未遂,秦王立即派王翦领兵攻燕。 始皇帝二十年(前227年),秦王政派大将王翦、辛胜攻燕国。燕、代两国发兵抵抗,被秦军败于易水以西。次年,秦军攻下燕都蓟城。秦将李信带兵追击,燕王喜听从代王嘉的计策,杀太子丹,把太子丹的首级献给秦求和。

        秦王政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秦军王翦之子王贲率领10万大军攻打魏国,包围魏都大梁,引黄河鸿沟水灌大梁。3个月后大梁城破,魏王假投降,魏亡。

        同年,王翦率领60万大军攻打楚国,屯兵练武,坚壁不战,以逸待劳。 秦王政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王翦率领60万大军渡过淮水,围攻楚国都城寿春。秦王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楚军斗志涣散、粮草不足,遂从前线撤军。王翦乘机追击,消灭楚军主力,占领楚都寿春,俘虏楚王负刍。楚人复立昌平君为王。王翦又率军渡过长江,平定了江南,置会稽郡,楚亡。

        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王贲打下辽东,俘燕王喜;接着打下代城,俘赵代王嘉。燕、赵彻底灭亡,秦始皇于代地设置雁门郡。

        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王贲率军南下攻打齐国齐王建不战而降,齐亡。秦国从始皇帝十七年(前230年)起,到灭齐时止,耗时10年陆续兼并了六国,继而于始皇帝二十八年(前219年)开始平定南方百越。从此,秦王政完成统一大业,进入了帝国时代。

(3)短促而亡

        陈胜起义后,旧楚名将项燕之子项梁和项梁侄项羽在吴(今江苏苏州)杀掉秦会稽郡守,起兵响应。不久项梁率领八千子弟兵渡江北上,队伍扩大到六七万人,连战获胜。闽越贵族无诸和摇也率领族人,跟着秦番阳令吴芮反秦。原沛县亭长刘邦和一部分刑徒逃亡山泽,也袭击沛令起事,归入项梁军中。项梁立楚怀王之孙为楚王。以后,项梁在定陶败死,秦章邯军转戈北上,渡河击赵。

        这时,代替蒙恬戍守朔方边塞的王离,也率大军由上郡(治今陕西榆林东南)东出,包围了张耳赵王歇驻守的巨鹿城(今河北平乡境)。楚王派宋义、项羽救赵,派刘邦西入关中。

        宋义北至安阳,逗留不进。项羽杀宋义,引兵渡漳河,经过激战,解巨鹿之围,被推为诸侯上将军。以后,秦将章邯率二十万人向他投降。刘邦迂回进入武关,到达咸阳附近。那时秦二世已被赵高杀死,继立的子婴贬去帝号,称秦王,向刘邦投降。刘邦攻占咸阳,秦亡。

感悟:

        秦朝是战国时期诸侯国秦国逐渐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虽然只有15年,但它的出现在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秦朝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五百多年的诸侯分裂割据、持续动荡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同时,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以及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提供有利条件,实现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此外,秦朝结束了中国长期的奴隶制历史,开辟了封建王朝,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从政治角度来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开始建立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巩固其对全国的统治。也就是说,在此期间,秦始皇认为自己是德高三皇,功过五帝。王的头衔不能再显示他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所以他改变了自己的名字,将古代传说中的三帝和五帝的头衔融为一体,这就是皇帝头衔的由来,从此,皇帝成为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同时,秦始皇接受了李斯的建议,采用了三公九卿的中央官制。这是皇帝的尊重。三公分别为太尉管理军事职务。总理负责协助皇帝处理国家政治事务。御史大夫负责大臣们的奏章,下达皇帝的法令,处理国家监督事务,然后九卿根据自己的职能行使权力。作为中央行政机关,这三公下设立的九卿分管祭祀、礼仪、军事、行政、司法、文化教育等行政事务。九清作为中央行政机关,负责祭祀、礼仪、军事、行政、司法、文化教育等行政事务。这一制度从秦朝到南北朝,直到隋文帝时期才创造了三省六部制。虽然它是新的,但它也包含了三公九清制度的魅力。

        三公九清制度的每一级都有自己明确的职责,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它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官僚制度,勾勒出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制度的原型,对未来封建王朝的建立也有重要影响,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色彩。此外,上一章还提到了县制度。为了避免周朝地方诸侯大于中央政府的重复,秦朝废除了分封制,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并在全国各地实施了县制。县制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其最终目的是维护统治者阶级的利益。它的实施是中国古代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央政府地位首次得到高度重视。

        第二,从法律角度来说,秦始皇采用了战国时期法家韩非的建议,以法治国,于是便制定了十分精细、森严的法律体系。有关秦朝法律的具体内容,我们在后面的章节会详细为大家讲述,总之,秦朝法律对于秦王朝雷厉风行地推行各种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三,从经济角度来看,秦始皇废除了战国时期不同形状、重量和大小的货币类型,成为以黄金为上币,以秦国旧行的圆形方孔铜币为下币的货币类型。同时,秦始皇还使用商鞅变法制定的衡量标准器,统一全国衡量。秦朝统一货币和衡量为秦朝经贸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早在战国时期,虽然文本的基本结构相同,但字体简单和旁边位置有很大的差异,此时负责统一文本,基于秦文本,参考六个文本,制定小印章,写模型,在全国实施。当时流行的书法叫隶书,比小篆简单。但以小篆为全国通用文字,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全国人民思想的统一。假设六国仍然遵循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

        那么全国就没有统一的语言,各自的发展,就像散落的沙子,如何谈论发展?如何谈论稳定性?文本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秦朝统一的文本行为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河流中闪耀着最美丽的光芒。最后,秦朝还修建了著名的古代重要项目,如长城和灵渠。以灵渠为例,它连接了湘水和漓水,连接了长江和珠江,这也为秦朝增添了一些耀眼的色彩。

        秦朝虽然只有15年,但在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对后代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秦朝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王朝,创造了影响后代的政治经济体系。统一的衡量、货币和文字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在历史上留下了丰富多彩的色彩。

5.西汉(前206-公元8年)

        刘邦和项羽在反秦斗争中,分别发展了各自军事力量。秦亡后,经过楚汉之争刘邦击败项羽,最终建立西汉。 汉初吸收秦亡教训,实行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国策, 文景二帝劝课农桑,减省租赋,削弱诸侯王势力,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农业、手工业及商业空前繁荣,全国户口有所增长,史称文景之治汉武帝继位后,推行推恩令中朝刺史盐铁官营等加强中央集权,并独尊儒术统一思想。对外开拓朝鲜、南据越南、西逾葱岭、北达阴山,奠定汉地基本范围,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沟通欧亚大陆丝绸之路,开创汉武盛世汉昭帝继位后,霍光辅政,息兵养民,恢复汉朝国力。汉宣帝时期,设置西域都护府,正式将西域纳入版图。对内整顿吏治、轻徭薄赋,国力极盛,史称昭宣中兴汉元帝即位后,皇权旁落、外戚宦官势力兴起,西汉开始走向衰败。8年,王莽废除孺子婴太子之位,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汉承秦制,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地方实行郡国制,后又有刺史制度,而此时牛耕铁器普遍流行。西汉时期诸夏人民的文化交融使汉族正式成型,中国人和汉人划上了等号。同时也是中国的黄金时代,中国文化发展的高峰,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文学、史学、艺术和科技等领域的成就辉煌灿烂, [189]随着丝绸之路,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

①皇帝列表

②政治

(1)三公九卿

        汉承秦制,“置一丞相,十一年更名相国,绿绶”,到了汉惠帝吕后时期分为左右丞相,汉文帝二年“复置一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其职权大抵如陈平所言:“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宰相的具体权力分为五个方面:选官权、督察百官并有一定的执法权、上计考课权、总领朝议与奏事权、封驳与谏诤权。

        除了丞相制度外,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军事、政务和监察,与丞相统称为“三公”。“三公”之下,设有掌管国家军政和宫廷事务的“九卿”。地方行政机构,除沿袭秦朝的郡县制外,汉初还分封诸侯王,形成郡国交错的局面。郡县官制承袭秦代,封国官职仿照中央。县以下的基层组织仍为乡、里。这样就恢复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套统治机构。

        汉武帝时期,出于加强皇权、弱化相权的目的,设立内朝逐步对相权进行削弱,并通过频繁更换宰相以及以细事诛杀宰相来加强皇权、树立自身对中央政权的控制。内朝的设立在完成上述目的之后,在汉武帝统治期间对外战争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内朝作为一项制度其自身的就不是完善与成熟的。内朝具有根源于皇权的巨大的依附性,脱离皇帝领导,内朝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权力机构存在。同时,宰相不得过问内朝事务,也使得内朝成为政权内部一个相对于外朝的独立单位。总之,从中央集权的角度来看,内朝的设立增强了皇帝对朝政的控制权,使得专制制度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使得以宰相为首的外朝逐渐退化成为一个大政方针政策的执行机构。

(2)选官制度(察举制、征召)

        汉初,官吏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按军功爵位的高低,选任各级官吏,二是选自郎官,即郎中令属下的中郎、侍郎、郎中、议郎等。郎官的职责是守卫宫殿和做皇帝随从,如果经过一段时间,中央或地方官有缺额,即可由郎官中选用。军功地主到武帝时已经没落。郎官多出自“任子”或“赀选”,难于选拔真正的人才。

       因此,汉武帝即位后,为了扩大统治基础,在除沿用上述制度外,颁行了一套新的选官制度:察举制:汉文帝时已有“贤良”、“孝廉”之选,但未形成正式制度。武帝时,开始明文规定下来,凡丞相、列侯、刺史、守、相等推举,经过考核,任以官职。不久又规定依人口的数量,按比例选举,取消了资产的限制。这样使察举制逐步完善。

征召:征召那些有一定能力而又不肯出仕的人,由武帝召见,确有才能,授予官职。与此同时相配合的还有“公车上书”之制,天下吏民上书言事,如有可取者,即以其所长,授以官职。

博士弟子考试:成绩优异者,也可入仕。前124年,汉武帝采纳公孙弘建议,置五经博士弟子,每年考试,凡能通一经以上者,可补文学掌故的官缺,成绩得甲等者并为郎官。武帝通过这些措施,选拔了一批有才能的人,从而进一步加强了统治

(3)刺史制度

        汉武帝为了加强对地方官吏的控制,于前106年,把全国分为13个监察区,称为“州部”。每州设刺史一人,以监察地方。刺史每年秋天巡行郡国,以“六条问事”。第一条是监察“强宗豪右”,其他五条是监察郡守、尉和王国相。凡地方官吏不奉诏书、苛虐百姓、察举不公,子弟不法。或与豪强有勾结行为的,刺史闻察后,直接上奏皇帝,进行制裁。这对抑制地方豪强势力、加强中央对地方官吏的控制有明品的作用。

③疆域

        行政区划:

(1)一级政区:郡国

        汉初年设13郡7国,到汉平帝时,全国有103郡,1314县,32个道,241个侯国。 长官最初称郡守,景帝时改称太守

(2)二级政区:县(侯国、邑、道)

        邑是皇太后、公主所封的食邑;道是设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县级政区。2年,共有县、侯国、邑、道等县级政区1587个。万户以上的县称县令,万户以下的县称县长。

        行部(又称刺史部):自元封五年(前106年)始在郡之上又设了13行部,每个行部管辖若干郡(国)。但此时的行部是监察区,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行政区。

④主要历史事件

(1)楚汉之争

        秦末天下大乱,刘邦和项羽趁势而起。项梁立楚王的后代为楚怀王(后改为楚义帝) ,并且各自举兵讨伐暴秦。刘邦于前207年12月率先攻入关中 ,秦王子婴投降,刘邦入据秦都咸阳。项羽未实现“先入关者为王” 的约定,后退军霸上 。此后,项羽渐握大权,并建立西楚,分封诸侯,立楚怀王为楚义帝,自封“西楚霸王” 。一共分封18个诸侯, 将刘邦封在巴、蜀、汉中地,且将刘邦的封国国号定为汉。

        前206年八月,因楚义帝项羽所弑,刘邦挥军东出,拜韩信为大将,公开声讨项羽,拉开了楚汉之争的序幕。前期虽屡屡受挫,但知人善任,重用韩信、张良萧何等人才,在最后的垓下战役中,刘邦赢得胜利,项羽自刎乌江,西楚覆灭。

(2)休养生息

        西汉建立后采取“休养生息”的国策。休养生息政策自刘邦开始,历经几代统治者,执行了六七十年。取得“海内殷富,国力充实”的成就。班固曾言:“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

        刘邦称帝后采取“郡国制”,郡县封国并存,在中央实行与秦朝相同的三公制,地方实行分封制。 皇帝分封侯国和王国,其中侯国只享有封地内的税收而无军事和行政权并受郡的管辖,而王国则拥有独立的政治和军事权力。对内注意兴修水利,减免赋税,为恢复农业发展创造条件;对外则和亲匈奴,维持边区和平。汉初的政策对恢复经济有显著效果,但亦导致一些弊端,对内的轻徭薄赋政策,令地方上一些豪强势力日大,形成土地兼并;对外则匈奴寇边日频。

        刘邦晚年对有大功的异姓诸侯王起了猜忌之心。韩信最终被萧何用计被吕后处死,随后彭越、英布等异姓诸侯王也相继被铲除,取而代之的是刘姓诸侯王。刘邦曾立白马之盟:“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前195年,刘邦在讨伐英布叛乱时受伤,不治身亡。

(3)汉武盛世

        汉景帝死后,刘彻即位,即汉武帝。汉武帝在位期间对内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势力;并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对外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将匈奴驱逐至漠北,始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但对外的战争也大量损耗了国力,赋役繁重、刑罚严苛导致后期发生民变;因开销甚大而创立“均输”、“平准”官,与民争利。另外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了中国专制社会的正统思想。

        汉武帝时期,四处征战,吞并卫满朝鲜、收复南越、降服西南夷、远征大宛,开拓了北抵阴山、西逾葱岭、南包交趾、东并朝鲜的辽阔疆域,奠定了汉地的范围 。汉武帝在位期间奠定了西汉强盛的局面 ,故有“功莫大于秦皇汉武”之称,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均有建树,因此历代史学家对其充分认可和赞叹。

        汉代史学家班固在《汉书》中称赞他:“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如武帝之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清人赵翼在书中说:“武帝驾远驭……史称雄才大略,固不虚也”。毛泽东亦非常欣赏汉武帝,称其“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奢侈、黩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已诏,不失为鼎盛之世。” 汉武帝晚年颁布轮台罪己诏,自我反省过错,重启汉初的休养生息、轻徭薄赋致使国势趋于稳定,为昭宣中兴奠定了基础。

感悟:

        公元前221年,秦朝灭亡,中国陷入了漫长的战乱时期。在这个时期,各个地方的诸侯互相攻伐,各种政治力量不断出现和消亡。公元前202年,刘邦在三秦地区发动反秦起义,打败了秦军,随后在垓下战役中消灭了项羽,实现了天下统一。他自称汉高祖,建立了西汉王朝。

        西汉初期,刘邦的儿子刘盈继位,即汉惠帝,但他在位期间没有什么成就,政治腐败,国家衰落。随后,由汉文帝继位,他是汉朝第五个皇帝,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文化名人。在他的统治下,汉朝实现了长期的稳定和繁荣。汉武帝继位后,他在位期间实施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文化改革,使得汉朝进一步发展壮大。汉宣帝、汉元帝、汉成帝等人也都有着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文化贡献。

        东汉时期,由于政治腐败和外患的困扰,国家逐渐走向衰落。在这个时期,有不少著名的政治家、文化名人出现,例如董仲舒、张衡、班固等人,他们的学说和著作对中国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外,汉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汉朝建立了封建专制制度,实行三公九卿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同时也发展了地方官制。
此外,汉朝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阶层的固化逐渐加强,地主阶级的地位逐渐提高,而平民百姓的财产状况则愈加困难。与此同时,汉朝也在经济和科技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例如汉武帝时期的郡国制度和农田水利工程等。

        总的来说,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不仅为中华文明崛起奠定了基础,也对后来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虽然汉朝也经历了一些内部和外部的挑战,但通过各种政治、军事和文化手段,它成功地实现了统一、稳定和繁荣。在文化领域,汉朝也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学艺术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文学家和艺术家。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司马迁、班固、王褒、刘向等人,他们的作品被后世奉为经典。司马迁是《史记》的主要撰写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的作者,他的作品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班固是《汉书》的主要撰写者,其作品在史学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王褒是汉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学者,他的《褒姒传》、《觚文赋》等文学作品被后人誉为“王褒文学”。刘向则是汉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学者,他的《说苑》被誉为“古今辞书之大成”。

        汉代艺术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在艺术领域,汉代的陶瓷、铜器、玉器、漆器等工艺品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汉代的陶瓷工艺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如汉代的绿釉、黄釉、三彩釉、汉白玉等工艺品都备受推崇。汉代的铜器工艺也是相当精湛的,如汉代铜镜、铜灯、铜狮、铜雕等都非常具有艺术价值。汉代的玉器制作技艺更是炉火纯青,如汉代玉龙、玉雕、玉佩等都非常精美。此外,汉代的漆器工艺也十分出色,如汉代漆器的器型、纹饰、色彩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风格。除了文化艺术方面,汉朝的科技水平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汉朝发明了许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技,如造纸术、水陆机器人、铁制农具等,这些发明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文化传承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代的造纸术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四大发明之一。

 

6.东汉(25-220年)

        东汉(25年—220年),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两汉

        新朝末年爆发绿林赤眉起义,宗室刘秀趁势而起,并延续“汉”为国号,史称东汉。 然后消灭各地军阀,统一天下,削弱三公权力,提升尚书台,开创光武中兴。明章二帝在位期间,政局稳定,经济发展,史称明章之治汉和帝时期击败贵霜帝国,迫使匈奴西迁,复收西域,通使罗马,实现中国与欧洲首次直接交往,国力极盛,史称永元之隆。中后期皇统屡绝,权归女主,和熹皇后邓绥女君之名亲政,复平天下,史称“和熹盛东汉”; 汉安帝亲政后朝政腐败,国势倾颓;汉顺帝推行阳嘉新制,中兴东汉; 桓灵二帝兴起党锢之祸,引发黄巾起义,朝廷令各州郡自行募兵平叛,导致地方豪强拥兵自重。190年,董卓挟献帝迁都长安,揭开了军阀混战的序幕。董卓被杀后,汉献帝东归洛阳 ,曹操迎汉献帝迁都许昌。220年,曹丕篡汉,东汉覆灭,进入三国时期。

        东汉沿用了西汉的方针政策,并进行了调整,适于当时社会状况,在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都远超过了西汉时期的水平。 佛教在此期间传入中国,蔡伦改进造纸术张衡发明地动仪浑天仪许慎著成世界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史学家司马光评价道:“自(夏商周)三代既亡,风化之美,未有若东汉之盛者也。”

①帝王世袭

②政治

(1)三公九卿

        刘秀即位,置大司徒大司空大司马。大司徒,负责人民教化,掌礼仪诸事,与太尉、司空共同讨论皇帝交议的国政,定议后会衔上奏。大司空,负责水利工程、城防建筑、宫室营建等事务,与太尉、司徒共同讨论皇帝交议的国政,定议后会衔上奏,大司马,负责全国军官的考核,每岁末,评定等次,上奏皇帝,作为军官升迁、降调的依据。

        三公品级最高,名义上的职责是辅导皇帝主持国家政务;三公之上还有太傅,其职责辅导皇帝,但不常设。东汉的实际政务都同属尚书台,因此,三公、太傅如没有“录尚书事”的头衔,就是没有实权的虚职。三公的属官有长史一名,掾属令史御属各二、三十名。其中,长史是三公的主要副手,掾、属是分管具体事务的部门负责人(掾是正职,属是副职),除长史由朝廷任命外,其他属官均由三公自行聘用。

(2)监察制度

        在中央置两套监察机构:一是御史台;二是司隶校尉御史台是西汉时御史大夫下属部门,东汉初改为主管监察的机构。以御史中丞为长。下有治书侍御史2人,掌解释法律条文;侍御史15人,掌察举官吏违法,接受公卿、郡吏奏事大臣朝见皇帝或国家举行祭天、祀庙和其他大庆大典时,御史中丞或侍御史监察威仪。御史中丞的权力仅次于尚书令,司隶校尉既是朝官,又是京畿的地方官。设从事史12人,管察举中央百官犯法者和本部所辖河南、河内、右扶风、左冯翊京兆、河东、弘农七郡事务。司隶校尉权力很大,“无所不纠,唯不察三公”朝会时,尚书令、御史中丞、司隶校尉设专席入座,号曰“三独坐”。

        东汉在地方上设12州部(除司隶校尉辖区外),每州设刺史1人,从事史12人。刺史每年八月巡行所属郡县,考察地方官政绩,检视刑狱情况,年终奏于皇帝。刺史处理地方政务,不通过三公,可直接上报皇帝,使地方郡县直接处在皇场的监控之下。

(3)选官制度

        察举和征辟是东汉选拔官吏的制度。所谓察举,是地方州郡以“贤良”、“孝廉”、“秀才”等名目,把有名望、有“德行”的人推荐上去,经过考核,任以官职。所谓征辟,是由朝廷、官府直接征召某人当官。

        在名义上,被察举和征辟的人,必须有“高才重名”,为乡党舆论所推崇。因之,为了争取被察举和征辟,当时的士大夫颇注意修饰自己的品行,以激扬声名,抬高身价。有的人更是矫情造作,沽名钓誉,以便博取高官厚禄。在察举和征辟时,贿赂请托,特权横行,成了司空见惯的现象。“选举乖实”的状况,甚至连最高统治者也不得不承认。汉明帝刚即位就说:“今选举不实,邪佞未去;权门请托,残吏放手。”就是在这种腐朽的选举制度下,豪强地主盘根错节地控制着各级政权部门,封建的等级关系日益凝固化,一批“世代为官”的豪门阀阅、“儒学世家”开始形成。 如邓禹一家,凡公者2人,侯29人,大将军以下13人,中二千石14人,州郡长官48人,其余官职不可胜数。弘农杨氏、汝南袁氏并为四世三公之名门。这些世家大族,以后就发展成为门阀士族。

③疆域

(1)行政区划

(2)范围

        西汉汉昭帝始元五年(前82年)将真番郡、临屯郡并入乐浪郡玄菟郡光武帝建武六年(30年)弃岭东地。因汉元帝初元三年(前46年)放弃珠崖郡儋耳郡而失去对海南的统治。 交州的日南郡象林县汉顺帝永和二年(137年)被林邑割据独立。建武二十四年(48年)南匈奴内附并被安置于河套,又于建武二十六年(50年)置匈奴中郎将监护南匈奴降部。建武二十五年(49年)乌桓率众内属,内迁于北部诸郡之北,又置乌桓校尉监护乌桓并兼领鲜卑。 ;汉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哀牢内附,以其地置永昌郡,西南得以扩充至大盈江一带。至汉和帝永元六年(94年)彻底平定西域,西境抵海滨。

④主要历史事件

(1)东汉开国

        更始三年(25年)六月,赤眉军拥立汉朝后裔刘盆子为帝,史称建世帝。同月二十二己未日(25年8月5日),刘秀在鄗(今河北柏乡县)南千秋亭五成陌(今河北十五里铺)即位称帝,国号仍为“汉”,史称汉世祖光武帝,改元建武。时关西号为铜马帝。

        刘秀定都洛阳后,把南阳设为陪都,并开始东汉统一战争,先后消灭了盘踞关中、号称百万的赤眉军,割据陇右称王的隗嚣与盘据西蜀的公孙述等大小数十个割据势力。 经过十一年的东征西讨,刘秀终于在36年扫灭了最后一个割据势力成家帝公孙述。 自此,历经新莽末年长达近十九年的纷争混战,中国再次归于一统。

(2)永元之隆

        汉章帝死后,汉和帝刘肈十岁继位,窦太后临朝称制。 窦太后倚仗亲族,窦氏戚族开始专权。 永元四年,汉和帝联合丁鸿等人扫灭窦氏戚族,亲政后从不荒怠政事,有“劳谦有终”之称;在位期间,讨灭匈奴,击败贵霜帝国, 征服西域五十余国,使西亚国家条支安息以及远在京师洛阳四万里外的海滨国家皆遣使朝贡;继而派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穷临西海(地中海或波斯湾)后返回,于是远国蒙奇(马其顿)、兜勒(推罗)皆来归服, 实现了欧洲与中国有史可据的首次直接交往;又册封鲜卑大都护,设立西海郡青海湖纳入版图,于是东汉国力达到极盛,时人称颂“冠斯往代,奄有万国”,史称“永元之隆”。

        元兴元年(105年)东汉垦田数达到732万多顷,人口达5325万人。

(3)戚宦相争

        建康元年(144年),汉顺帝驾崩,其皇后梁妠成为皇太后,临朝称制,先后拥立汉冲帝刘炳、汉质帝刘缵、汉桓帝刘志,三度临朝听政。梁太后夙夜勤劳,仰仗贤能,委任太尉李固,将宦官一律驱逐,于是“天下咸望遂平”。同时提拔忠良,崇尚节俭,诛杀贪官污吏,调兵遣将,将内外盗寇统统消灭,于是“海内肃然,宗庙安宁”。 然而梁妠不能约束外戚,其兄梁冀更是达到了外戚权力的巅峰,汉冲帝汉质帝都被他牢牢控制。汉质帝因童言无忌而被毒杀,之后汉桓帝即位。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

1.三国 曹魏(220-265年)

        魏国(220年12月11日—266年2月8日)是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由于之后的北魏被称作“后魏”,故曹魏也称为“前魏”或者“先魏”,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曹操受封魏公时,治所在东汉时期魏郡所在地的,因此汉献帝封他为“魏公”,之后又将他晋升为“魏王”,因此其子曹丕承袭曹操的魏王爵位之后,建国号为“魏”。

        元延康年(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正式取代汉王朝,建立曹魏,定都洛阳,至泰始元年十二月丙寅,司马炎篡魏,改国号为晋,曹魏灭亡。

        由于曹魏在三国中占据中原地区,因此国力远胜于蜀汉东吴。曹魏一朝,最重要的改革有陈群的九品中正制,对两晋南北朝的政治产生深远影响。在疆域上继承了东汉在西域的统治,设立西域长史府进行管理,在毌丘俭征伐高句丽后将朝鲜半岛北部并入了版图,南部诸州大致以秦岭淮河与蜀、吴为界。

        灭蜀汉后,曹魏将益州南中纳入版图,使国土约达四百万平方公里。

①皇帝世袭

②政治

(1)文官制度

        在官员的任用上,从曹操起,实行“唯才是举”的原则。为了更多的招揽人才,魏文帝在称帝前,建立了九品官人法,其做法是:郡设小中正,州设大中正,小中正采择舆论,按人才优劣定品第高下,上报大中正;大中正核实后上报司徒;司徒再加审核然后交尚书选用。还规定,郡人口十万以上,岁察一人,特别优异的不受户口限制。这种制度在开始实行的时候,重视舆论,不拘爵位,“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比起东汉末年外戚或宦官操纵仕途与单纯以封建道德为标准的“举孝廉”,无疑是一个进步。

        魏文帝在黄初五年(224年)立太学,设立春秋谷梁博士,提高了官员的素质保证。

        魏明帝时,采纳代理司徒董昭的建议,立郎吏课试法:“郎吏学通一经,才任牧民;博士课试,擢其高第者亟用;其浮华不务道本者,罢退之。”魏明帝又诏令散骑常侍刘劭作都官考课法七十二条,交百官议,议旧不决,未能实行。

(2)地方制度

        曹魏大致继承东汉的疆域及政区制度,为州、郡、县三级制。州设刺史或州牧。郡设太守。县大者置令,小者置长。

        郡制方面:曹魏河南郡治洛阳,为京师所在,称司州。曹魏又设王国,置相,与郡同等;县制方面:曹魏有公国、侯国、伯国、子国、男国之封。

(3)法律制度

        魏文帝承用秦汉旧律,明帝命陈群、刘劭等删节汉律令,制定《魏律》(治民)十八篇、《州郡令》(治地方官)四十五篇、《尚书官令》(治朝官)、《军中令》(治军)共一百八十余篇,又置律博士,专用郑玄的学说解释律令。

        地方各级行政长官兼任司法官,中央司法机关为廷尉,一般案件州郡可自行解决。

        魏文帝时,曾沿用秦汉旧律,有所谓诽谤妖言罪,犯者杀,告者有赏,在实行中诬告者甚多。黄初四年,文帝下诏:敢以诽谤相告者以所告罪罪之。次年又补充规定:谋反、大逆乃得相告,其余皆勿听治,敢忘相告者以其罪罪之。

③疆域

(1)控制范围

        曹魏的疆域主要在曹操时即大幅发展,至曹丕称帝建国后定型,约占有整个华北地区。大致上北至山西、河北及辽东,与南匈奴鲜卑高句丽相邻;东至黄海。东南与孙吴对峙于长江淮河一带及汉江长江一带,以寿春、襄阳为重镇;西至甘肃,与河西鲜卑、羌及氐相邻。西南与蜀汉对峙于秦岭、河西一带,以长安为重镇。在立国后原有87郡及十二州,有:司隶、徐州青州豫州冀州、并州、幽州兖州凉州、雍州、荆州(占东汉荆州北部)、扬州(占东汉扬州北部)。

        曹魏于西域设置管辖海头(今新疆罗布泊西)的西域长史和管辖高昌戊己校尉

        黄初二年(221年)孙权称藩后,曹魏让孙权领有荆州牧,将荆扬等孙权势力则定为荆州,曹魏原直辖的荆州北部改称为郢州。双方决裂后曹魏复改郢州为荆州。

        黄初元年(220年)至黄初七年(226年),分陇右秦州,最后并入雍州。灭蜀汉后分益州梁州,共增加两州。

(2)地方行政

④主要历史事件

(1)曹魏开国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被汉献帝封为魏公。曹操晚年,曹丕运用各种计谋,在司马懿、吴质等大臣帮助下,在继承权的争夺中战胜了弟弟曹植,被立为世子。待曹操去世,曹丕继位为魏王,接受陈群的建议,设立九品中正制,又相继平定了酒泉、张掖、武威三种胡的叛乱,收回上庸三郡。见时机成熟,曹丕于黄初元年十月代汉称帝,改元黄初并定都洛阳。

        曹丕登基后坚持大权独揽,设立中书省,其官员改由士人充任,原由尚书郎担任的诏令文书起草之责转由中书省官员担任,机要之权渐移于中书省。同时,限制宦官、外戚权力,颁令“其宦人为官者不得过诸署令”、“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任,又不得横受茅土之爵”,保证了魏始终没有因为宦官、外戚干政造成政治危机。削夺藩王权力。曹魏藩王的封地时常变更,没有治权和兵权,举动受到严格监视,形同囹圄。这个政策虽然吸取了汉朝诸侯国作乱的教训,却留下隐患,导致宗亲势单力薄,日后无力阻止外臣夺权。

(2)大权旁落

        元二年,255年)、诸葛诞(甘露二年,257年)的叛乱(“淮南三叛”),巩固了司马氏的统治。曹芳和曹髦二帝曾先后计划铲除司马氏,但均以失败告终。

        嘉平六年(254年)二月,中书令李丰和张皇后的父亲光禄大夫张缉等人图谋废掉司马师,改立夏侯玄为大将军。事情败露,被司马师搜出“衣带诏”,腰斩灭族。同年秋,司马昭奉命出击姜维,到达京师,曹芳在平乐观观兵。许允与左右亲信谋划,乘司马昭请辞的时候将其杀死,率领这支部队讨伐司马昭。诏书已经写好了,但曹芳因恐惧而没实行。九月,司马师上奏太后废掉皇帝曹芳,改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曹芳搬出洛阳,在河内郡重门营建齐王宫,所有礼仪制度都如同诸侯王的封国。

        魏帝曹髦不甘司马氏威胁自己帝位,召见王经等人,对他们说“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后演变为成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带领冗从仆射李昭、黄门从官焦伯等,授予铠甲兵器,率领亲兵讨伐, 司马昭遂使亲信贾充派遣武士成济杀害曹髦,事后成济被处死,而司马氏家族则没受牵连。司马昭另立常道乡公曹奂为帝。

(3)禅让而终

        随着蜀汉国力日下,景元四年(263年)魏朝司马氏展开攻灭蜀汉计划,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等攻伐蜀汉,结果蜀后主刘禅出降。蜀汉灭亡后,钟会密谋据蜀自立,诬陷邓艾谋反,与蜀汉姜维共谋其事,却被众魏将所攻杀,邓艾也遭卫瓘所派遣的田续杀害。

        其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于泰始元年十二月丙寅日,逼迫曹奂禅让,改国号为晋,曹魏遂亡。

        曹奂禅让后,被司马炎封为陈留王,享有使用天子旌旗,行曹魏正朔,郊祀天地礼乐制度皆如魏旧,上书不称臣,受诏不拜的特权。 作为曹魏后续的陈留国(266年—479年)历经两晋刘宋,传至南齐,享国214年。

感悟:

        曹魏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的一个重要政权,由曹操建立,它的正式名称是魏。曹魏的建立可以追溯到公元220年,当时曹操废除了东汉末年的皇帝刘协,自立为魏王,开创了魏政权。曹魏以中原地区为根据地,逐渐统一北方,并在战乱中稳定政权。曹魏的统治者曹操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有着卓越的智谋和领导才能。他实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和军事改革,建立了相对稳定的统治体制。曹操致力于中央集权,推行官僚制度和军事制度改革,加强了政府的控制和军队的实力。

        曹魏时期,虽然面临着来自蜀汉和孙吴的敌对势力,但曹魏在一些时期取得了重要的军事和政治成就。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击败了孙权和刘备联军,巩固了自己的势力。曹魏继承了东汉的官僚制度和文化传统,重视文化教育,培养了一批才华横溢的文人,如曹植和曹丕。

        尽管曹魏存在时间相对较短,但它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重要的影响。曹操及其子曹丕和曹叡等统治者的政治智慧和改革举措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曹魏时期的文化艺术也有独特的风格,如曹植的辞章和曹丕的文学作品。

2.三国 蜀汉(221-263年)

        蜀汉(221年5月15日 [1]—263年),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后世称“季汉”“蜀汉”,或“蜀”“刘蜀”等。263年为魏所灭。共历二世二帝,国祚四十三年。

        东汉末年,外戚宦官之间的斗争不断,使得朝政日益腐败,而后爆发了黄巾起义,刘备在镇压农民起义的战斗中因战功步入仕途。但不久,何进董卓先后败亡,天下局势逐渐转变成诸侯混战,刘备在混战中辗转奔波,于赤壁之战后收复荆州各地,而后进取西川、攻下汉中,最终建立蜀汉政权。

        蜀汉鼎盛时期占据荆州益州,在经过关羽失荆州、刘备夷陵之战后国力受损,后又经诸葛亮治蜀国力恢复,又迫使南中地区屈服,从中获取了大量的物资、人口、装备以及矿产等天然资源,国力再度强盛。军事上蜀汉也常常占据主动,但后期逐渐走向衰落,最终被司马家族掌控的曹魏所灭。

        蜀汉王朝疆域所及,北至武都汉中,东抵巫峡,南包云、贵,西达缅甸东部。占有今云南全省,四川贵州二省的大部,陕西甘肃南部、广西西北部及缅甸东北部、越南西北部。

①帝王世袭

②政治

(1)行政

        刘备以前后左右四大将军安排主要将领,基本沿袭汉制。另,以尚书令辅佐军师理政,处理日常政务,符合魏晋官制发展的规律。同时,出镇军事要地的制度初步成形。对曹魏军事斗争的前沿汉中,由加将军称号的汉中太守魏延出镇。这一格局日后稍有修补。关羽败亡后,李严于建兴四年(227年),“转为前将军”,以补关羽空缺。刘琰“班位每亚于李严,为卫尉中军师后将军”,章武元年四月丙午日 [46](221年5月15日 [46]),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以诸葛亮为丞相,许靖为司徒” [16]。蜀汉一方面接受汉末曹操霸府政治以丞相总揽朝政的现实,另方面仍然以汉制三公之一的司徒作为处理日常政务的最高辅政官员。同时设立丞相和司徒,实现了恢复传统与尊重现实之间的平衡。司徒的决策地位远远逊于丞相,只能作为丞相的助手行使行政执行权。在诸葛亮担任丞相期间,如同曹操霸府一样,许多日后的重要官员都有过在丞相府担任掾员的经历。如姜维曾被诸葛亮“辟为仓曹掾,使典军事”。

(2)礼制

        刘备对刘表刘璋的大赦制度作了批判,而诸葛亮也指出了刘璋治理益州弊政的原因。他认为,刘璋实施的所谓德政,是以小恩小惠拉拢人,用美好高位尊宠臣下,僭越法度,积重难返,而树立法律的威严,法律施行则会感恩,并以爵位管辖百姓,爵位增加则知道荣耀,荣誉和恩典共同施用,上下便进退有度,这才是治理国家的关键。不但包含了法家认为法治优於德治的观念,也体现了法家理论建立的基础——性恶论

        刘备诸葛亮治国是礼法并施,威、德并行,强调“训章明法”、“劝善黜恶”,亦即以法为体,着重公平客观原则;以德为用,着重教化为本。以商鞅之法,却不迷信其权威主义,取其理法,结合儒家教化,把行法与教化合而为一。经过这样的“法治革新”运动,蜀汉政权的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吏治也逐渐清明。而蜀汉后期,执政者费祎 多次施行大赦,大司农孟光引诸葛亮、刘备故事对费祎进行了强烈的斥责。

(3)法律

        蜀汉的法律是《蜀科》,刘备初入川时,百废待兴,乃命当时对典制、旧法熟悉者许慈胡潜孟光来敏典掌旧文、草创制度。在平定益州之后,便着手制定典律,据《三国志》记载,参与蜀科的制定一共有五人,分别是诸葛亮、法正伊籍刘巴、李严。蜀科的具体内容已经丢失,但是据《诸葛亮传》记载,蜀汉虽然执法严峻,但公正公平,百姓无怨。

③疆域

(1)范围

        蜀汉王朝疆域所及,北至武都、汉中,东抵巫峡,南包云、贵,西达缅甸东部。略有今云南全省,四川、贵州二省的大部,陕西,甘肃南部、广西西北部及缅甸东北部、越南西北部。

        蜀下大力量平定了越巂益州(今四川境内)、牂牁(今贵州境内)、永昌(今云南境内)四郡之变乱 。使少数民族地区得到开发,加强了民族团结。三国时期疆域大致稳定:魏与吴、蜀间的界线是长江与淮河之间、今大别山、湖北汉川至兴山一线、大巴山、秦岭,而吴、蜀之间以今湖北的西界、贵州务川至台江一线、广西西界和中越边界为界。

(2)区划

 荆州:赤壁之战以后,周瑜刘备的帮助下攻下了南郡,但随后孙权听从鲁肃的劝告,将南郡借与刘备帮东吴抵御曹操。 而后刘备率领赵云等攻下江南四郡,刘备实际在荆州占据南郡、长沙、桂阳、零陵、武陵五个郡。

        建安二十年(215年),孙权派吕蒙袭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后刘备与孙权以湘水为界,划分荆州,将江夏、长沙、桂阳划属东吴,南郡、武陵、零陵归刘备,至此,刘备占有荆州三郡。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吕蒙偷袭关羽,将关羽斩杀,至此,刘备彻底失去荆州。

益州:分为三大部分,即汉中、巴、

        蜀有六郡,分别是蜀郡广汉郡犍为郡江阳郡汶山郡汉嘉郡,其中以广汉、犍为、蜀郡为最大,号称"三蜀"。

        巴有五郡,分别是巴郡巴东郡巴西郡涪陵郡宕渠郡

        汉中有七郡,分别是汉中郡魏兴郡上庸郡新城郡武都郡阴平郡梓潼郡

④主要历史事件

(1)武侯辅政

        建安二十年(215年),东吴孙权派遣吕蒙袭取了荆州三郡,后来,与刘备湘水划界。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东吴再次背盟,趁关羽北上攻取襄樊之际,袭夺荆州,杀害关羽。章武元年(221年),刘备以为关羽报仇的名义,亲自率军攻伐东吴。汉军一路势如破竹,深入吴境,但随后陷入了长时间的僵持阶段,几个月后,东吴陆逊用火攻击败刘备,取得了夷陵之战的胜利。刘备败归永安,张南、冯习、程畿、沙摩柯等一干文武将领都在夷陵之战中阵亡,蜀汉损失惨重。

        孙权得知刘备在永安没有回成都,非常害怕,于是主动与刘备讲和。章武三年(223年),刘备召诸葛亮至永安交待后事,而后病死。谥号昭烈帝,庙号烈祖。

        章武三年(223年)五月刘禅继位后,令诸葛亮开府治事。诸葛亮于是派邓芝往东吴巩固汉吴同盟,另一方面安抚百姓,制定礼仪、官职、法律等,将蜀汉上下治理的井井有条,国殷民富。

        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亲自率汉军,深入南中,平定南中叛乱。任用了孟获等一些南蛮将领,又从中获取了大量资源,蜀汉的实际控制领土也得以扩张。

        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驻军汉中,将汉中太守魏延纳入丞相府,并让镇东将军赵云转驻汉中,准备北伐事宜。

        建兴六年(228年)至建兴十二年(234年),期间诸葛亮对魏发动五次进攻,虽颇有战果,但都以各种原因退还,未能完成"兴复汉室"的目标。

(2)三代宰辅

        诸葛亮临死之前曾秘密上表给蜀汉后主刘禅,表示蒋琬可以接替自己。诸葛亮死后,刘禅不再设置丞相一职,一方面让蒋琬为大将军辅政,一方面让邓芝督领江州,继续维持吴汉联盟。而南蛮方面,刘禅先后任命李恢、张翼、马忠为庲降都督,恩威并施,抚平南蛮叛乱。

        建兴十二年(234年)至延熙九年(246年)为蒋琬辅政时期。期间,刘禅见魏明帝曹睿大兴土木,广征民役,认为这是败亡之象,于是加蒋琬为大司马,并让其开府治事。蒋琬总统诸军驻扎汉中,伺机北伐。

        蒋琬执政共计十二年,他不但遵循诸葛亮的治国方针将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另一方面派遣姜维率领偏师西进,寻找北伐战机,经过多次尝试之后,蒋琬认为从秦岭出兵,道路艰险,往来不便,于是大造舟船,准备从水路袭击魏国上庸、魏兴等地,但此举遭到了朝中大臣的反对,蒋琬辍计后病倒,不久病亡,临死前上书刘禅用姜维为凉州刺史。

        蒋琬死后,刘禅就迁费祎为大将军辅政,而后不久庲降都督马忠病逝,刘禅先后任命阎宇、霍弋出镇南中。

        延熙九年(246年)至延熙十六年(253年)为费祎辅政时期,共计七年时间。费祎执政后,认为自己跟诸葛亮差的太远,所以一心只保境安民,不再对魏国用兵,并裁减姜维的兵力,害怕会有大的损失。但费祎多次施行的大赦政策,遭到了大司农孟光指责。刘禅命费祎开府一年后,费祎遭到刺客的刺杀。

        延熙十六年(253年)费祎死后,刘禅命卫将军姜维总督内外军事,以宗预维持吴汉关系,以阎宇、罗宪镇巴东。董允死后,刘禅以陈祗接替董允,而陈祗虽然支持北伐,但不排斥黄皓,由于刘禅对黄皓的宠信,黄皓开始干预朝政。

        对外方面,延熙元年(238年)至景耀五年(262年),姜维对魏进行了十一次北伐,其结果大胜两次,小胜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总体上胜多败少。姜维虽然擅长军事,但自费祎死后,蜀汉内政无人治理,姜维连年征战,蜀汉国力大不如前,陈祗死后,黄皓更是对姜维产生了威胁,蜀汉逐渐走向衰落。

  (3)蜀汉灭亡

        蜀汉后期,姜维的北伐使得蜀汉国力耗损巨大,宦官黄皓、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老臣张翼都开始反对姜维北伐,姜维感到压力巨大,不敢回成都,就在沓中屯田,储备军资,继续打算北伐。而另一方面,诸葛瞻等人也想除去黄皓,但因刘禅十分宠信黄皓而无能为力。

        景耀六年(263年),姜维得到钟会治兵关中的消息,上表刘禅调遣张翼、廖化驻守险要,但黄皓听信鬼神之说,告诉刘禅敌人不会来,蜀汉大臣也不知道此事,直到魏军五路伐蜀,攻入汉中,刘禅才派张翼、廖化等人前去救援,但为时已晚。姜维将钟会大军阻挡在剑阁,却没想到邓艾从景谷道偷渡,进兵至绵竹,杀败诸葛瞻,刘禅一方面调阎宇支援成都,一方面召集大臣商议。谯周力排众议,劝刘禅投降。

        而姜维接到刘禅的敕令后,试图借钟会之手复国,但是计划泄漏,姜维、邓艾、钟会全部被杀,自此,蜀汉彻底灭亡。

感悟:

        在历史的长河中,蜀汉以其辉煌的成就和英勇的精神,成为了中华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这是一个充满战争、权谋、忠诚和正义的时代,而蜀汉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蜀汉,位于西南地区,由刘备、关羽、张飞等英雄人物建立。这个政权出现于东汉末年,当时朝廷腐败,民生凋敝,各地豪强并起。在这样的背景下,蜀汉的先人们开始了他们的征程。

        刘备,蜀汉的开国皇帝,以仁德著称。他注重人民的生活,努力发展经济,提拔人才,使得蜀汉在他的领导下逐渐繁荣起来。关羽,刘备的忠诚武将,被誉为“武圣”,他的勇猛和忠诚为后世所传颂。张飞,勇猛无畏的将军,他的忠诚和勇敢为蜀汉的安定立下了汗马功劳。

        蜀汉在其存在的四十余年中,与曹魏、东吴展开了激烈的争斗。在这期间,发生了许多著名的战役,如夷陵之战、诸葛亮七擒孟获等。这些战役不仅展示了蜀汉人民的英勇,也体现了他们对家乡和国家的热爱。忠诚与正义是蜀汉精神的核心。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蜀汉将士们以忠诚和正义为原则,为国家和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们的英勇事迹,成为了后世的楷模。

        总的来说,蜀汉是一个伟大的政权,它在历史的烽火中诞生,也在战争的硝烟中消亡。它是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所代表的忠诚、勇敢、正义等精神,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了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对于我们来说,了解和学习蜀汉的历史,不仅可以增加我们的历史知识,更可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让我们更加珍视和平、忠诚于祖国。

3.三国 孙吴(222-280年)

        吴国(229年5月23日-280年5月1日 ),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国号为"吴",史学界称为孙吴。由于与曹魏蜀汉呈鼎立之势,所统治地区又在三国东部,故也称东吴 。

        于魏黄初二年(221年)八月,孙权名义上依附曹魏,被册封为吴王。黄初三年(222年)十月,临江拒守,宣布独立,改年号为黄武 ,成为独立的吴王国,和曹魏、蜀汉三足鼎立。黄武八年(229年)四月丙申(5月23日),孙权在武昌(今湖北鄂州)称帝,孙吴正式建国,改年号为黄龙 。九月,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 。黄龙二年(230年),孙权派卫温、诸葛直率"甲士万人"航海到台湾(时称夷洲),这是中国的政治势力第一次达到台湾。

        孙吴全盛疆域包括汉末扬州荆州大部地区及交州全境,后分交州东北部为广州。孙吴大力发展经济,对江南地区的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

天纪四年(280年)5月1日,孙吴被西晋灭亡,标志着中国汉末三国以来割据局面的彻底结束。

        孙吴是三国里存在时间最久的国家,历四帝,共历经52年(如果自公元222年成为吴王算起是59年)。

①帝王世系

②政治

(1)士族政治

        孙吴的地方政治制度是州郡制,中央政权主要受江东士族影响。这时江南已经出现了象吴郡的顾、陆、朱、张 那样的占有大量土地和僮仆,而各有门风 ,世居高位的大族 ,他们早在汉朝时就已经长居江南。孙权在接掌孙策之位时年方十九,孙吴国内形势还不稳定。他一方面得到外来士族的全力支持,一方面尽力争取以顾雍、陆逊为首的吴郡士族。孙家与江东名族多结成姻亲,孙氏政权因此有了可靠的基础。 朝臣中有很多顾、陆、朱、张四姓的人士,就是后世所说的"吴之四姓"的望族。作为孙吴政权支柱的江东大族如吴郡的顾氏、陆氏、朱氏和张氏,武力强宗如阳羡的周氏,吴兴的沈氏,钱塘的全氏等,也不愿离开他们的势力范围过远。 在孙皓统治时期,江东士族更是趋于极盛,其中的陆氏甚至发展到了"二相、五侯、将军十馀人"的地步。

        孙吴的士族政治在一定程度上,与军事上的世兵制互为表里。同时代的魏人邓艾对此便评价说:"吴名宗大族,皆有部曲,阻兵仗势,足以违命。" 以顾陆为首的江东士族驱使官兵,藏匿人口众多,又受到朝廷庇护。即使是当地官员也无法阻止。

(2)中央官制

        孙吴的中央官制与曹魏、蜀汉相仿。孙吴置丞相,名义上也是百官之长,但实际效能是仅仅管理例行政务,往往不参与重大政务的决策。孙吴的三公废置不常,除授因人而异,前期为六卿、永安年间开始为九卿。

        孙吴政治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是大司马(或分为左大司马,右大司马)、上大将军、大将军等内朝将军,这些将军外则领军,内则领政,是事实上的宰相 。

        武职官有领军将军;左领军、右领军;中护军、左护军、右护军;中典军、左典军、右典军。又中垒将军掌宿卫兵。有抚军将军、征南将军征西将军征北将军,无征东将军;有平南将军、平西将军平北将军,无平东将军。因为孙坚曾任破虏将军,不置破虏将军。

(3)法律制度

        孙权晚年对文武官吏都存着戒心,任命检举官吏校事、察战,监视文武官员,由此产生了吕壹等诬告陷害的事件。吴国末期刑法亦趋于严苛。但总的来说,孙吴在三国政权之中,是相对能够与民休息的,孙吴社会较为安定,江南经济、文化也因此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③疆域

(1)范围

        孙吴共有四个州,分别为扬州、荆州、广州、交州。孙吴的疆域范围,北至庐江郡(现江苏中部),南通日南郡(今越南中部),西达交趾郡(广西东部),东临东海,涵括中国现今浙江、福建、江西、广东、湖南省的完整地区,以及江苏、广西、安徽、湖北省和上海市、还包括现今越南的北部地区。

(2)区划

        据《晋阳秋》记载,孙吴在公元280年(天纪四年),设4州,43个郡,313个县。 [75] 而据陈健梅的统计,孙吴在公元280年灭亡时共领有4州、45郡、2都尉、1典农校尉、2属国及328县。

④主要历史事件

(1)变乱更迭

        太元二年(252年)四月,孙权病逝, 年仅十岁的孙亮即位,由诸葛恪孙弘孙峻等辅政。是年,爆发了东兴之战,魏东路军以司马昭为都督,率领诸葛诞胡遵等领兵7万,直逼东兴。孙吴以诸葛恪为统帅,率军4万,迎击向东兴进攻的魏军,魏军惨败。

        建兴二年(253年),诸葛恪征淮南失败,被孙峻等人所杀,大权落入孙峻手中 。三年后孙峻病死,将权力交给从弟孙綝。孙綝嗜好杀戮,残虐无道,杀害了孙吴的重要将领吕据朱异等, 旷日持久的内争也使孙吴国力遭到严重削弱。

        太平三年(258年),孙綝废黜孙亮,迎立孙权第六子孙休即位。孙綝与其兄弟五人,皆管理禁军部队,权力远远超过皇帝。不久孙綝被孙休联合张布丁奉等人杀死 。孙休在位期间,颁布良制,嘉惠百姓,但并未使孙吴的疲弊之态得到根本改善。

        元兴元年(264年),孙休病逝。这时蜀汉刚灭亡,交趾又叛吴降魏,魏灭蜀之战后,孙吴完全处在魏的包围里。孙吴内部形势不稳,欲立一个较年长的君主。左典军万彧向当时握有实权的丞相濮阳兴、左将军张布推荐孙和的儿子孙皓即位。

(2)苟延残喘

        孙皓即位初期,曾一度施行善政,一时被誉为“令主”。但不久,他的残暴一面就开始显露。孙皓对臣民残忍无道 [58] ,自己则骄奢淫逸 ,民怨沸腾。幸陆抗陆凯等重臣的全力支撑才让孙吴苟延残喘。另外,孙吴不断向晋发动战争,孙皓亲率大军屯驻东关,令吴军攻打晋江夏、襄阳、合肥、交趾等地。

        孙皓不断的军事行动给晋朝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但同样也给孙吴自身带来沉重的负担,并遭到江东士族的一致反对。陆抗等认为孙皓连年发动的战争耗费了大量的国家资源,得不偿失,并且也无法改变晋强吴弱的现状。

        建衡三年(271年)陶璜击破交趾,擒杀西晋设置的守将,收复了交趾,九真郡、日南郡都回归孙吴的统治下,后又平定了扶严夷,设置武平郡,使持续多年的交趾叛乱暂告停歇。凤凰元年(272年)西陵督步阐因畏惧失职,占据西陵城叛吴降晋。

        吴将陆抗立即率将军左奕吾彦等讨伐,晋将杨肇羊祜徐胤率军救援步阐。 西陵城防坚固,陆抗围堰防守,并力排众议毁坏大坝 ,与晋军对峙,陆抗军中将军朱乔、都督俞赞降晋。陆抗利用俞赞提供给晋军的情报,连夜调整了军力部署,第二天击败晋军。西陵城也被攻克。 西陵之战后,孙皓误判了当前形势,穷兵黩武,屡次对晋朝发动小规模战争,徒耗国力,加速了孙吴的灭亡

(3)草创江东

        汉末黄巾起义时,孙坚朱儁镇压黄巾,又参与平定西北边乱,以后又受任长沙太守转战江南诸郡。董卓之乱时,孙坚与袁术联合,被表奏为破虏将军领豫州刺史,参加讨伐董卓的关东联军,并立下不少战功。打败横行一时的董卓而进驻都城洛阳,汉初平三年(192年)征讨荆州时战死,侄子孙贲率将士依附袁术。汉兴平元年(194年),孙坚长子孙策投奔袁术,并讨回孙坚部分旧部。 袁术派遣孙策去攻打庐江,庐江太守陆康坚守了二年。到了兴平二年(195年)年末,孙策攻陷了庐江。然后,孙策以帮助舅舅吴景对抗刘繇为由,开始向江东发展,实力不断增强。他争取到朱治周瑜张昭张纮等人的帮助,击败了刘繇、严白虎许贡,迫使王朗祖郎投降,占领了会稽、吴郡、丹阳的广大地区。

感悟:

        对于这个很多人眼中的配角,甚至是“阴险小人”,历来是不被众人重视,经常一提起来就嗤之以鼻,然而历史没有配角,孙吴作为三国时代一块极其重要的拼图,自然也有其不可忽视的探讨意义,尤其是中后期,这个政权的内政、外交、军事、经济各方面都呈现出别样风采,是很有些话题的。但不感兴趣之人自然视而不见,熟知历史的人也不乏管中窥豹之感,今天就详细聊聊这个让人既恨又爱的地方政权。

        首先,提到孙吴就不得不说到阶级矛盾,这是无法回避的话题,也是孙吴政权51年历史的主旋律。孙家与江东豪强的恩怨情仇剪不断,理还乱。自孙策入主江东,两边的关系就陷入分分合合的纠缠之中。在三国前期,由于外部军事压力(主要是曹操、刘备)很大,所以孙权多数时间选择拉拢与合作,比如重用豪门背景的人,代表人物就是四大家族的顾雍、陆逊、朱桓、张温,以及他们的子弟。另外,东吴特色的私兵制也可视为对豪强的政策倾斜。这些间接为孙权带来了夷陵之战的胜利,还有皇帝的宝座。

        但是与蜀汉的二次结盟让外部压力瞬间小了很多,极具政治敏感力的孙权开始意识到江东豪门的尾大不掉将是未来一个严重威胁,因此蜜月期就此结束,勾心斗角便开始愈演愈烈了。首当其冲的,是经济方面的角逐。稍微深入了解过这段历史的人都会清楚,三国时代最大面值的货币都出自孙吴,从最开始的五百大钱,到后面的大泉当千、大泉二千、大泉五千,吴国的货币“汇率”可以说一路狂跌,明显经历了一次使人咋舌的跳崖式经济危机。从孙权称帝的仅仅两三年之后,吴国几乎平均每两年就要为了救济百姓而颁布免租、免役等抚恤政策,看上去这个国家马上就会完蛋了。可即便是这种眼瞅着不活了的政权,怎么偏偏就成了三国中最后一个灭亡的?

        原因之一,是我们不能简单把现代经济学理论套用在古代。我们今天的货币发行量有一个衡量标准,尽管由于美元的不讲武德而导致问题层出不穷,但总体来说我们今天的货币有一个发行量的控制,而在更早之前的金本位货币体系中,发行多少货币要看开采出了多少黄金,以此来保证货币本身的价值稳定。但这些货币体系在三国时代是连个概念都没有的,所以并不是说吴国货币贬值就一定意味着经济崩溃。

4.两晋 西晋(265-316年)

        西晋(266年  —317年 ),是中国历史上短暂的大一统王朝。传三世四帝 ,共51年。为了区别于五代时的后晋,史称西晋,又称为司马晋。 三国曹魏末期,司马懿与二子司马师司马昭都是曹魏权臣。司马昭死后,其子司马炎于265年取代曹魏建立新政权,改国号为晋, 定都洛阳。280年灭孙吴,重新统一中国,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据现代学者推测,永康元年(公元300年)中国人口恢复至3500万人,史称“太康之治”。 灭吴后,西晋举国沉浸在奢侈腐败的气象之中。晋武帝出身世族,其家族经过长期发展,早就形成庞大的权贵集团,政风黑暗,贪赃枉法,贿赂风行,西晋时期面临的外部局势是大量游牧部落内迁,关中和凉州的外族已占当地人口一半,这些外族被世族收作奴婢  。为西晋亡国和五胡十六国埋下伏笔。八王之乱后西晋元气大伤,内迁的诸民族乘机举兵,造成五胡乱华的局面,大量百姓与世族开始南渡。313年晋愍帝迁都长安,316年长安失守,317年西晋灭亡  。同年,皇族司马睿建康称帝,史称东晋

①皇帝世袭

②政治

(1)中央制度

         西晋的政治制度上承曹魏,别有创新,有些为东晋南北朝所奉行,深刻地影响了西晋一代及其以后的政治。司马炎称帝后,设置太宰、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大司马、大将军等名号,号称八公,以宠待勋臣贵戚。其中太尉、司徒、司空虽沿汉魏仍有宰相之称,但除了司徒还拥有掌管州郡中正对士人乡品的品第职权外,与其他五公一样,几乎都是尊宠虚衔。尚书台(省)以尚书令尚书仆射主掌,西晋初尚书台下置吏部、三公客曹驾部度支、屯田六位尚书,后又改置为吏部、殿中、五兵、田曹、度支、左民六尚书,六尚书分掌三十五曹,各曹以郎中负具体责任。太常等九卿及地方官员,均奉尚书台命令行事。

        曹魏设置的中书省长官中书监中书令不仅掌管诏令、文书的撰定,而且参议政事,地位、声望都较曹魏时期大为提高。门下省长官侍中、散骑常侍等既保持其在皇帝身边为皇帝提供政策咨询的权力,又获得审查尚书机构上行下达的文案的职权,权力增重,这样,三省基本上取代汉代的三公九卿,成为中央皇帝之下的最高权力机构。

(2)分封诸王

        晋武帝平定江南后,为了将军权收归中央,下令罢减州郡所领军队,少数边郡虽仍有军队,也被大大削减,诸王国军队成为地方主要的武装。太康十年(289年),淮南相刘颂又上书,认为诸王封国方圆千里,但军力不足,法同郡县,无成国之制,宜令国容少而军容多,增加王国军队数量。

        西晋分封制度并未实现晋武帝巩固司马氏政权的初衷,封王们结纳封国内的士族人士,引用在西晋士族制度确立以后难以仕进的寒族士人,形成一个个与中央政权相背离的政治集团,并凭借其王国军队争取自己的利益。晋末八王之乱中,长沙王司马乂、东海王司马越均凭其国兵起事,参与最高权力的争逐。

(3)地方制度

        地方上的都督制的定型西晋沿袭汉魏,地方实行州、郡、县三级行政制度。全国统一后,共分19州、173郡,州置刺史,属官有别驾、治中、从事等;郡以太守主事,若为诸王封国所在,则郡称为国,太守则改称内史,属官有主簿记室、录事等;大县置令、小县置长,下有主簿、录事史等属员。

        为了加强中央特别是司马皇室对地方的控制,西晋将曹魏时已采用的都督制进一步制度化。早在司马氏代魏以前,司马氏子弟即已以都督或监军的身份出镇许昌邺城、长安等战略要地,为司马炎顺利称帝建晋提供了条件。

③疆域

(1)领土范围

        西晋承袭曹魏领土,统一后领有蜀汉、孙吴疆域。西晋版图就是三国合一的面积。 西晋疆域北至山西、河北及辽东,与南匈奴鲜卑高句丽相邻;东至海;南至交州(今越南北部);西至甘肃、云南,与河西鲜卑、羌及氐相邻,西晋在西域设置西域长史府和戊己校尉管理军政事务 。

(2)行政区划

        西晋政区制度承袭东汉末期的制度,为州郡县三级制。于三国曹魏时期有司、豫、兖、青、徐、冀、幽、并、雍、凉、荆、扬十二州,灭蜀汉后分益州梁州

泰始元年(265年)西晋代曹魏后,分雍、凉、梁三州之地设秦州,后分益州地设宁州,后分幽州地设平州。咸宁六年(280年)灭孙吴后得荆、扬、交、广四州,并将荆、扬两州与原曹魏荆、扬两州合并,共十九州。秦州、宁州曾经废止,后来复置。元康元年(291年)分荆、扬州地设江州,永嘉元年(307年)分荆、江州地设湘州,至此共二十一州。州以下分郡、王国。晋武帝防止野心世族篡位,制定分封制,依人口多寡封国诸王,有大国、次国、小国三种类型(详见晋朝藩王列表)。

④主要历史事件

(1)统一天下

        晋军进攻东吴时,为了吸引守卫建业的吴军兵力,安东将军王浑率一路晋军,由北向南,直取建业。孙皓忙命丞相张悌统率主力渡江北上,迎击王浑,结果沿江东下的晋军乘机攻占了建业。孙皓出降,孙吴灭亡。

        由于晋武帝准备充分,时机恰当,战略正确,前后仅用了四个多月,便夺取了灭吴战争的全部胜利。从此,东吴的全部郡、州、县,正式并入晋国版图。三国鼎立的局面结束了。司马炎统一了全国,结束了八十年的分裂局面。

(2)八王之乱

        但是好景不长,西晋皇室逐步腐朽。世家大族则贪暴恣肆,奢侈成风。如何曾日食万钱,还说“无下箸处” 。大族王恺石崇互比奢侈 ,大臣傅咸上疏说“奢侈之费,甚于天灾” ,请求皇帝制止,但司马炎不仅无动于衷,还资助其舅争富。官僚们不仅奢侈成性,而且公开抢劫、杀人。如石崇做荆州刺史,“劫远使商客,致富不赀” 。

        司马炎也骄奢淫逸起来,由于未能解决政风腐败、党派乱起、宗室权力扩张与外族内迁问题,种下日后八王之乱与永嘉之祸的远因。 太熙元年(290年)晋武帝去世,晋惠帝继位,外戚杨骏辅政,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愈演愈烈,终于爆发了“八王之乱”。

        永宁元年(301年),赵王司马伦自立为帝,改元建始,晋惠帝退位。同年三月,齐王司马冏、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三王联合常山王司马乂(后封长沙王)伐赵王司马伦。五月去除赵王司马伦及其党羽,晋惠帝复位,齐王司马冏专政。

(3)五胡内迁

        东汉以来,分布在西、北边疆的少数民族已陆续向内地迁徙。光武帝刘秀打破西汉边民严禁内迁的铁律后,边民逐渐内迁,而大量游牧民族因此以各种方式被迁入充实边郡。魏晋时期,汉族统治者为了加强对各少数民族的控制和补充内地劳动人手的不足,经常招引和强制他们入居内地。

        各少数族人民内迁后,在汉族的长期影响下,逐步地由游牧生活向定居的农业生活过渡。魏晋时,西、北各少数族人民向内地迁徙的活动,更加频繁,而且种族很多,主要有匈奴以及鲜卑五族,史称为“五胡”。

        当时,在内地不少地方,少数民族人数相当多,如西晋时,关中户口百万,其中少数民族占了一半左右。 到了西晋末年的少数民族势力可以分为三股:匈奴是灭亡西晋的策动者,有统治中原的野心。羌、羯、氐属于第二股。羯族原是匈奴控制的西域民族,随匈奴人来到中原后由于生活贫困,很多羯人沦为汉族地主的隶农。羌人三度叛乱,叛乱后的羌人又屠杀汉人,接着是官军的大肆镇压。而氐人多是“八王之乱”中与汉人一起逃亡的流民。第三股是鲜卑人,他们由于种种原因多在西晋末年对战争持观望态度。尤其耐人寻味的是后来称雄北方的慕容氏、拓跋氏都是支持西晋政府的,其首领相继被封为大都督和代公,是西晋的盟友。

感悟:

        西晋,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朝代,其疆域范围曾覆盖了今天的山西、河南、河北、陕西和四川等地区。这个朝代的建立可以追溯到曹魏末期,当时曹魏政权内部发生了动荡,掌握军权的司马懿趁机发动兵变,夺取了曹魏政权,建立了西晋王朝。

        在疆域方面,西晋承袭了中原曹魏的领土。曹魏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稳定的时期,政治相对清明,经济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西晋在承袭曹魏领土的同时,也继承了曹魏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底蕴。例如,西晋初期实行了曹魏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以选拔优秀的人才;同时,西晋也继承了曹魏的文化遗产,如《诗经》、《尚书》等。

        在统一全国方面,西晋经过多次战争,最终于公元280年灭掉了吴国,完成了全国的统一。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西晋政权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是,西晋的统一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为中国历史上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占有孙吴疆域方面,西晋的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首先,他们派遣军队占领了孙吴的领土,并进行了大规模的移民,将中原的人口迁移到这些地区,强化了对这些地区的控制。同时,西晋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如减轻农民负担、发展生产等,为占有孙吴疆域后的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基础。

        西晋承袭中原曹魏领土、统一全国及占有孙吴疆域的历史影响深远。首先,西晋的统一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短暂统一,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其次,西晋占有孙吴疆域后,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统治的措施,稳定了政治局势,也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此外,西晋承袭曹魏领土并继承其政治制度和文化底蕴,也为中国历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这一时期,九品中正制等制度的实施选拔了大量优秀的人才,为中国历史的后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储备。同时,西晋的文化建设也在曹魏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总之,西晋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通过承袭中原曹魏领土、统一全国和占有孙吴疆域,西晋不仅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短暂统一,还为中国历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一时期所实行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政策,也为中国历史的后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5.两晋 东晋(317-420年)

        东晋(317年~420年),是西晋皇族南迁后建立的王朝,是晋朝的继续。永嘉南渡后,司马睿在南北世家大族支持下建立政权。 曾多次北伐,但由于内部不和,除刘裕外,皆以失败告终。祖逖有望恢复旧土,被司马睿挟制。 桓温北伐则先后被前秦东海王苻雄、前燕吴王慕容垂击败。383年,前秦宣昭帝苻坚南侵,东晋宰相谢安力主抗击,派谢石谢玄淝水之战大获全胜,南北分立从此而成。后有桓玄叛乱,自立为帝,最终为刘裕所平,拥恭帝,大权旁落。420年,刘裕废晋恭帝,建立刘宋,再加上北方的北魏统一,中国进入南北朝

①皇帝世袭

②政治

(1)门阀制度

        东晋王朝的统治阶层大部分是由过江避难的北方侨姓士族与世居江南的南方吴姓士族组成的,存在着地域、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他们之间一直相互排挤;在东晋统治的一百多年中,侨姓士族占据统治的主导地位,而吴姓士族则一直被排斥。元帝年间,北方大臣王导希望改变这种状况,他在南北士族之间奔走,极力劝说各族修好,但收效甚微。后来江南士族也曾多次因不满东晋的统治而起来反抗,大大的动摇了东晋的统治。

        自晋元帝元年(317年)至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年),是东晋发展比较平稳的时期,虽然在此之间也有过一些叛乱,但都被镇压下去了。元帝末年,王导之弟王敦起兵反晋,遭到其兄王导与朝臣的抵抗而未能成功;其后桓温也曾觊觎帝位,又被王谢两大家族抵制下去。385年,东晋重臣谢安病死,晋孝武帝将大权交于其弟司马道子,司马道子与其子司马元显把持朝政,他们暴虐无能、大肆剥削人民,使图谋王位的大族有机可乘。398年,以桓玄为盟主的王恭、殷仲堪、庾楷等人的联军占据了建康以西的州郡,使朝廷的统治被限制在东方的八郡内,开始了其衰亡的过程。

(2)侨置州郡

        北方士族南渡,大都率领宗族、宾客、乡党同行。这些流民,随同豪强大族南下,自然就成了他们的依附人口,分散南下的也多被豪强大族所兼并。这些南下的人们,起初大都不上户籍。后来,东晋政府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和保护南迁士族的利益,便在流人集中的地方,用他们原籍的名称,侨置州、郡、县。侨人单立户籍,称为侨户。

        侨户最初享受不为国家纳租服役的优待,后来即使纳租调也比一般编户轻些。侨州、郡、县的设置,主要是照顾南迁世家豪族的利益,一则为他们做官增加了位置,二则他们控制大量户口而又不纳租服役,其政治、经济利益都得到了照顾。

③疆域

        范围:东晋政区随其疆域的变化而有增减。由于外族入侵与晋军北伐,北疆时常变动;四川先后出现成汉、谯蜀等国;东南疆域大致固定。晋元帝时期,石勒入侵,北疆只剩淮南江陵一带。成汉占据四川,于347年被桓温灭。桓温发动三次北伐,一度收复山东及河南地区,后败于前燕而止。前秦屡次入侵东晋领土,此时东晋仅剩扬、荆、江、广、交、豫、徐、兖、益、宁七州,及兖、青、冀、司、幽、并、益等侨州,共十五州。383年淝水之战,前秦惨败。隔年谢玄北伐,成功收复黄河、秦岭以南地区。之后东晋内乱,桓玄篡位,谯蜀独立,疆域萎缩。刘裕崛起后攻灭谯蜀并发动两次北伐,收复四川、山东、河南及关中地区。然而刘裕因故返京,将领内乱,夏人入侵,关中得而复失。此时东晋领有扬、北徐、豫、江、北青、司、荆、北雍、东益、宁、交、广、北并、北冀、梁、徐、北兖等十七州,及幽、冀、东秦、青、并、兖、秦、雍等侨州,共二十五州。

        东晋政区袭承西晋,也是实行州、郡、县三级制。但是其州郡越分越多,辖区缩小。西晋末年,大量流民南渡。东晋朝廷为了安抚侨民及侨姓世族,以原籍州郡县名寄治别处,而无实地,此即侨州郡县。等到安定后实施土断,使其州郡领有实地,户籍和赋役与一般州郡县相同。

④主要历史事件

(1)衣冠南渡

        晋元帝司马睿原属于东海王越一党,镇下邳。当时江东少受中原战乱影响且财富充裕,但由于吴人不得志于晋室,甚至有意光复吴国。吴姓世族以义兴周氏及吴兴沈氏并为江东二豪,吴郡朱、张、顾、陆四氏居次。

        建兴五年(317年)西晋灭亡后,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廷,为晋元帝,史称东晋。但晋廷稳定后大量引用侨姓世族(原北方世族),压抑吴姓世族。使周玘等吴姓世族不满,有意叛变,但事洩未果,周玘忧郁而死。其子周勰继之,意图叛变,其叔周札洩密而未果。而后晋室分化周沈二氏,使其先后崩溃,并将亲晋的朱张顾陆四氏递升。然而,由于侨姓世族持续侵犯江南经济并打压南方世族入仕朝廷,使得侨吴世族在政治及经济上的冲突仍在。加上世族对寒族歧视、与朝廷分庭抗礼;中央与方镇对立及野心家的崛起,使得东晋一朝始终动荡不安。

(2)门阀政治

        晋元帝晋明帝在位共九年(317年—325年),在上述情况下,东晋朝算是确立起来了。自晋成帝至晋安帝隆安三年民变,共七十四年(326年—399年),情况同开始的九年区别不大,东晋朝也就像开始的九年那样安而复危,危而复安地持续着。

        依靠大族支持和民众容忍而存在的东晋,在统治集团内部分裂和民众起义反抗的情况下,不得不归于崩溃。东晋是门阀政治发展的鼎盛时期,皇权衰落。司马睿称帝有赖于南方官僚士族的拥戴,东晋政权建立之初,先后平息了王敦和苏峻之乱,统治趋于稳定。宗室、外戚和门阀大族王、谢、庾、桓先后共同支配着王朝政局。

(3)刘裕崛起

        404年,刘裕在京口约集失意士人密谋攻桓玄,被众推为盟主。刘裕击败桓玄,掌握东晋政权。刘裕灭桓氏后,要取消司马氏皇帝的名号,还必须自己先取得更高的威望。因此,刘裕为灭晋而进行北伐。同时也为消灭国内割据势力而进行统一战争。晋朝政权。后来积累战功,打下帝业基础,和晋元帝依靠大族推戴的情形完全不同。

        刘裕出关回彭城,留守军内乱,418年,关中被赫连勃勃夺去。这次北伐,胜利是巨大的,关中虽失去,自潼关东至青州,却成为宋朝的疆土。后来宋魏间战争,多在这些土地上进行,使长江流域得到较为长期的安静。东晋初,设立侨郡县,凭空增添官职,用以安置流亡士族。413年,刘裕实行土断法,令北方流亡来的士民,就所居地作为土著,与南方土著同等待遇。许多侨郡县从此省去,有利于行政统一和节省开支。

感悟:

        东晋,一个在中国历史上辉煌一时的王朝,以其独特的建立和发展过程、繁荣的文化以及众多的名人事迹,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东晋的建立过程充满了曲折与艰辛。在汉末三国时期,司马家族逐渐崛起,最终在西晋灭亡后,司马睿于东晋元帝年间称帝,建立了东晋。司马家族的统治者们历经多次更迭,然而皇族与士族阶层始终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共同维护着这个国家的稳定。

        东晋的发展过程中,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在政治上,东晋实行门阀制度,将权力集中于少数几个家族,这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政治的腐败,但也为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在经济上,东晋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所发展,特别是在瓷器、造船和丝织业方面,其成就瞩目。在文化上,东晋的书画、诗歌、哲学等领域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代表人物,如王羲之、陶渊明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东晋时期的名人事迹尤为突出。以王羲之为代表的书法家,创立了一种独特的书法风格,其作品不仅被后人广泛传颂,也深刻影响了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文字艺术。此外,陶渊明等文人的诗歌和散文,至今仍为人们所称颂。他们通过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思考,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传承千古。

        东晋作为一个辉煌历史的开始,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成就以及名人事迹的价值不容忽视。虽然东晋时期也存在诸多问题,如政治腐败、外族侵扰等,但这一时期的历史经验仍能给予我们许多启示和借鉴。

        首先,东晋的建立和发展过程表明,一个王朝的兴盛与衰败往往取决于其领导层的素质和能力。在东晋初期,司马家族的统治者们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和治理能力的提升,使得国家能够在混乱中逐渐安定下来。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权力斗争日益激烈,统治者的素质开始参差不齐,这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东晋的衰落。

        其次,东晋时期的文化繁荣提示我们,一个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文化的支撑。在东晋时期,尽管政治环境相对不稳定,但文化领域却呈现出空前的繁荣景象。众多文人墨客在创作中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些不仅对后世文化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维系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

        最后,东晋时期的名人事迹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这些名人在各自的领域中取得了卓越成就,他们不仅展现了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风貌,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和陶渊明的诗歌创作,都传达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现实生活的关注。这些名人故事对于激励后人积极向上、追求卓越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综上所述,东晋作为一个辉煌历史的开始,其建立和发展过程、繁荣的文化以及名人事迹等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我们应该深入学习和研究这段历史,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6.南北朝(420-589年)

(1)南朝 宋(420-479年)

        宋(420——479),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一个朝代,是南朝中存在时间最久、疆域最大 的朝代。共传四世,历经十帝,享国59年。因国君姓刘,为与赵匡胤建立的赵宋相区别,又称为刘宋;按五德终始之说,其为水德,又称水宋。

        刘裕在东晋末期的乱世中趁势崛起,先后平定孙恩桓玄刘毅卢循谯纵司马休之等势力,又灭南燕后秦。这不仅统一了中国南方,同时也夺取了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最终代晋建宋,定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市)。南朝宋前期,社会安定,刘裕即位前后,大力推行改革,集权中央,抑制豪强兼并,实施土断,打击豪强士族;整顿吏治,重用寒门;发展生产,轻徭薄赋。刘裕死后,宋文帝刘义隆继续实行刘裕的治国方略,出现了繁荣的景象,史称“元嘉之治”。宋后期朝政混乱,帝王更迭频繁。479年权臣萧道成篡宋,改国号为齐。

        宋强盛时,据关守河,北部疆域到达潼关黄河一线,其统治地区北部与北魏划黄河为界,包括山东大部,后稍微缩退;西南包括云南;南至越南中部横山林邑一带。宋是魏晋南北朝中第一个由寒门庶族建立的朝代,这一时期出现了“寒人掌机要”的政治局面。

①皇帝世袭

②政治

(1)政体性质

        刘裕以寒门庶族身份,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后盾,凭借着与北方流民为主的北府兵组成的寒门武装集团,以显赫军功,最终改朝换代,结束了东晋“门阀与皇帝共天下”的局面。此后经武帝刘裕,文帝刘义隆,孝武帝刘骏三代的努力,逐步将军政大权和地方控制权悉数收归皇权,同时通过一系列的政治举措限制士族的政治特权,削弱士族的经济实力,并通过重要出身微贱而有实际才干的寒人掌管机要之职,设置出一批高位但无实权的虚职安置王谢这样的士族,同时以宗室出镇重要州镇,并设立典签监督控制地方宗室和州镇,从而回归了中央集权政治模式,也奠定了南朝各代基本的政治格局——“寒族掌机要,士族居虚位,宗室镇要州,典签控州镇”。由此,秦汉时期建立的中央集权的政治模式经历魏晋以来的低潮波折后开始走向复兴。

(2)中央制度

中央制度

        晋末的北府兵在宋初由东晋徐、兖二州控制的方镇武力变成由皇帝直接指挥的中央禁军,由中央领军将军护军将军中领军中护军、屯将军等武官统领,中央尚书台(省)下的五兵尚书或皇帝所亲信的寒门掌握的某些机构如制局监秉承皇帝旨令,掌管军官任免及军队调动,中央禁军也因此被称为台军。台军的构成及地域来源虽然在宋孝武帝时加入了雍州豪族的集团军,但台军一直是中央借以控制地方的主要武装。台军将领几乎全是皇帝的雇从亲信或皇帝信任的寒人武将。他们通过军功上升,以致出将入相,宋时期的门阀士族因此丧失了他们在东晋时期的军事基础。这样,东晋时期皇权衰弱的局面不复存在,东晋门阀政治演而为皇权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刘宋重新确立。

        为削弱门阀士族在政治上的影响,宋帝往往利用出身微贱而有实际才干的寒门来控制中央各部门,如尚书省尚书令史、中书省的中书通事舍人实际把持了这两个最高权力机构,这样门阀士族就被剥夺了实权,他们只能依附于皇权而不能凌驾于皇权之上。门阀士族尽管瞧不起那些拥有大权的受皇帝委信的寒人,拒绝和他们交往,并以门第和婚宦自相标榜,但他们的政治地位乃至社会地位仍处于不断衰落的过程中。而且,由于门阀士族人士的实际政治才干因优越的地位而每况愈下,也使得他们在各种政治斗争中动辄得咎,频遭杀戮,越来越走向衰败,至南梁末年基本退出了政治舞台。

(3)州镇制度

        刘裕称帝后,除在中央建立了一支强大的中央军外,对地方则限制州镇的州府置将和官吏数额,如规定荆州前者不可多于二千人,后者亦不可多于一万人;另其他州府置将及官吏数亦不分别不得多于五百人及五千人。为防止权臣和宗室拥兵,他特别下诏命不得再别置军府,宰相领扬州刺史的话可置一千兵。同时他吸取创建政权时获得的经验,以“荆州居上流之霞,地广兵强,资实兵甲居朝廷之半”,规定只能由皇子作荆州刺史;又因扬州为都城建康所在,乃立国基础,扬州也必须由宗室亲近充当刺史,同时规定但凡大臣或宗室外任要职要需军队防卫,或要出兵讨伐,一律配以朝廷军队,事情完结后军权都需交回朝廷。

        至宋文帝时地方的其他重要州镇也多由宗室出镇,同时又为这些出镇重要州镇的宗室配置代表朝廷的州府僚佐加以监督和教导,对其进行掣肘。南朝各代沿用这一惯例,并不断削弱荆州等军事重镇的实权。宋孝武帝时全面改置地方州镇,东晋时期最为强大的荆、扬二州被悉数分割,其原先的营户兵力一律迁至建康,原来的荆、扬地域,则形成荆、雍、郢、扬、东扬五州相互牵制的格局,东晋百年荆、扬对立威胁京城建康的局面自此彻底终结。孝武帝即位后,为进一步加强对地方宗室的控制,设立寒人典签控制地方州镇,让他们担任州镇军府掌管文书的典签,他们负责监视州镇长官和宗室,并拥有随时将情况直接报告朝廷的权力,州镇起兵反抗朝廷的可能性大大削弱。

③疆域

(1)统治范围

        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强盛时,据关守河,北部防线到达潼关、黄河一带,其统治地区北部与北魏划黄河为界,西至四川大雪山,西南包括云南,南至越南中部横山林邑一带。

        刘裕病死后的公元423年,北魏趁机攻下宋在河南的北部三镇(洛阳、虎牢、滑台)和河南北部的大部分地区。此后三十年,宋的北部防线大致维持在秦岭(今陕西宝鸡)—卢氏(今河南卢氏北)—汝阳(今河南汝阳县北)—颍川南(今河南许昌南)—项城(今河南项城北)—淮阳(今河南周口东)—考城(今河南商丘东北)—济阴(今山东菏泽市)—东阿(今山东聊城东)—清河(今河北清河东南)—武城(今山东德州西北)—新乐(今山东宁津东)—阳信(今山东滨州阳信无棣境内)一线

        宋文帝第一次北伐一度收复河南北部,但仅过十个月就复失。北魏虽曾于宋第二次北伐期间一度深入宋境内,但又于次年迅速撤兵。宋不久组织第三次北伐,再次兵临黄河,后因“青徐歉收”退兵,防线维持至秦岭—鲁阳(今河南鲁山县)—长社城(今河南许昌附近)—大索城(今河南荥阳附近)—济水沿线—山茌(今山东济南长清区)—乐陵(今山东省滨州市一带)

(2)行政区划

        宋朝行政区划实行州、郡、县三级制。州是第一级行政区,州的最高行政长官称刺史。尹、郡、王国、公国(部分)是第二级行政区。尹的最高行政长官称尹,郡的最高行政长官称太守,王国的最高行政长官称内史,公国的最高行政长官称相。县、公国(部分)、侯国伯国、子国、男国是第三级行政区。县的最高行政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公国、侯国、伯国、子国、男国的最高行政长官称相。

        由于宋朝历经数次侨州郡县的合并,在东晋许多没有实土的虚设的侨置州郡在宋则成为既有实土也有户口的真正州郡。据《宋书.州郡志》记载:宋初国内共有25州。经宋孝武帝任内的州郡合并和实置的改革,至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年),宋共有22州:青州、冀州司州、兖州、徐州、豫州、南兖州南徐州南豫州、扬州、江州、荆州、郢州湘州、雍州、益州、梁州、秦州、宁州、广州、交州、越州。

④主要历史事件

(1)建国刘宋

        刘裕完成上述政治和军事上的措施后,东晋显然没有继续存在的余地了。东晋元熙二年(420年)刘裕接受晋恭帝禅让而自立,国号"宋",是为宋武帝。宋建立之后,皇帝以司马氏为前车之鉴,有意削弱强藩,进行集权。有鉴于荆州屡为祸乱之源,便裁并荆州府的辖区,限制其文武将士的额员。为防止权臣乱政,宋武帝特下诏:凡日后大臣外出征讨,一律配以朝廷军队,战争结束后交回朝廷。

        对于世族隐匿户囗,减少官府收入的问题,刘裕下令整顿户籍,厉行土断之法。规定政府所需物资,不准像过去那样滥行征发,而是派有关官员以钱购买。适当降低农民租税,废除苛繁法令,让百姓在宽松的环境中休养生息,发展生产。即位为帝后更派大使巡行四方,举善旌贤,访问民间疾苦 。魏晋以来,皇室、官府崇尚奢华。由于是孤寒出身,宋武帝知道稼穑艰辛。他平时清简寡欲,对珠玉车马、丝竹女宠十分节制。

(2)元嘉之治

        刘义隆即位之初,徐羡之傅亮居中辅政,谢晦则率原领军府所统精兵出镇荆州,檀道济继续领军出镇广陵。 宋文帝最初隐忍不发,一面用其原荆州僚属王华为侍中,到彦之为中领军,以分徐羡之傅亮的权势,接着又成功笼络到了王仲德刘粹张邵赵伦之开国元勋的支持,策反参与废立的另外两位元勋王弘檀道济 ,还使心腹王华、孔宁子等人不断制造和散播针对徐傅谢三人弑君行为的舆论攻势  ,逐步孤立徐羡之、傅亮、谢晦三人。元嘉三年(426年),文帝见时机已到,先后诛杀徐羡之傅亮,又亲自督檀道济到彦之刘粹率军西进,将谢晦擒杀,将军政大权收归己有刘义隆即位之初,徐羡之傅亮居中辅政,谢晦则率原领军府所统精兵出镇荆州,檀道济继续领军出镇广陵。  宋文帝最初隐忍不发,一面用其原荆州僚属王华为侍中,到彦之为中领军,以分徐羡之傅亮的权势,接着又成功笼络到了王仲德刘粹张邵赵伦之开国元勋的支持,策反参与废立的另外两位元勋王弘檀道济 ,还使心腹王华、孔宁子等人不断制造和散播针对徐傅谢三人弑君行为的舆论攻势  ,逐步孤立徐羡之、傅亮、谢晦三人。元嘉三年(426年),文帝见时机已到,先后诛杀徐羡之傅亮,又亲自督檀道济到彦之刘粹率军西进,将谢晦擒杀,将军政大权收归己有。

        经过刘裕、刘义隆父子的努力,晋末以来“治纲大弛,权门并兼,强弱相凌;百姓流离,不得保其产业”的状况有所改善。史称其时:“三十年间,氓庶蕃息,奉上供徭,止于岁赋。晨出暮归,自事而已。……民有所系,吏无苟得。家给人足,即事虽难,转死沟渠,于时可免。凡百户之多,有市之邑,歌谣舞蹈,触处成群。盖宋世之极盛也。” 这一派歌舞升平,人民安居乐业的太平景象,难免带有封建史家过于渲染的色彩。但不管怎么说,元嘉年间确实为南朝比较安稳的时期。

(3)南北战争

        刘义隆继位后即谋划夺回北魏在景平元年(423年)占领的河南诸军事重镇。遂于元嘉七年(430年)三月,乘北魏刚与北方柔然交战、黄河以南屯兵减少之机,以右将军到彦之领兵5万,统率安北将军王仲德、兖州刺史竺灵秀的舟师入黄河;又使骁骑将军段宏率精骑8000直指虎牢(今河南荥阳西北);豫州刺史刘德武率兵1万继进;后将军长沙王刘义欣率兵3万监征讨诸军事。在此之前,先命殿中将军田奇出使北魏,告知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此次攻魏只为收复黄河以南失地,不关河北。魏人敛兵河北以避之,宋相继占领滑台、洛阳、虎牢等地,一度收复了河南北部。十一月,魏人大举南下,至元嘉八年(431年)二月下旬,虎牢、洛阳、碻磝、滑台等地再度被魏军攻破  ,北魏军逼退前往救援的宋将檀道济 ,宋所得之地复失,第一次元嘉北伐结束,宋魏恢复战前疆界。

感悟:

        南朝·宋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一个王朝,建立于公元420年,灭亡于479年。在这个时期,社会政治局面复杂多变,但文化方面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南朝·宋的文化深受汉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滋养,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

        文化艺术方面,南朝·宋的诗歌、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个时代的诗歌,如谢灵运、陶渊明等人的作品,充满了空灵、宛转、清新之感,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书法领域,王羲之等人的作品更是被誉为“书法的黄金时代”,对后世的书法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南朝·宋的绘画艺术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顾恺之的绘画作品,富有诗意和神韵,开启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新篇章。

        科学技术方面,南朝·宋也有着杰出的成就。这个时期,数学、天文学、农学等领域都取得了重大的进步。祖冲之的数学研究成果,对后世数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天文学家对天文现象的观测和研究,也为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此外,南朝·宋的农学成就也非常显著,如《齐民要术》等农学著作的出现,推动了古代农业的发展。

        在军事制度方面,南朝·宋也有着独特的创新。为了应对北方的威胁,南朝·宋创立了一套完善的军事制度——府兵制。这种制度以农兵为主,平时务农,战时为兵,既保证了军队的战斗力,又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同时,南朝·宋还重视水军的建设,有效地提升了国家的海洋防御能力。

        在南朝·宋短短六十年的历史中,其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和军事制度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为后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个时代的文化面貌和精神风貌,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南朝·宋虽然历史短暂,但文化繁荣、艺术璀璨,成为中华文明史上一颗耀眼的明珠。通过对南朝·宋的历史背景、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和军事制度的了解,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这个时代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在今天,我们仍然能从南朝·宋的文化遗产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未来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北朝 北魏(386-534年)

        北魏(386年—534年),南北朝时期北朝的第一王朝。也称“拓跋魏”“元魏”,鲜卑族拓跋氏所建,传12帝(列入正史帝纪者)。4世纪初,拓跋氏在今山西北部、内蒙古中部等地建立代国,376年,为前秦苻坚所灭。386年,代国王族拓跋珪乘苻坚淝水之战兵败之机复国,称代王,同年改称魏王,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建立北魏。他相继击败库莫奚高车柔然后燕等,势力日益强大。398年,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正式称帝。其孙太武帝拓跋焘时,先后灭北燕北凉,统一北方,与南朝宋对峙。493年,孝文帝拓跋宏宣布迁都洛阳,其后推行一系列汉化改革措施北魏孝文帝改革,并改姓元氏。后来,北魏统治者日益腐化,吏治败坏。六镇起义后,北魏内乱迭起,争战不息。534年,孝武帝元修为权相高欢所逼,西奔关中,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后东魏为北齐所代,西魏为北周取代。北魏疆域东起辽西,西至今新疆东部,南达秦岭、淮南,北抵蒙古高原。

①皇帝世袭

②政治

(1)地方管理

        北魏统治者本身穷奢极欲,而且还纵容整个官吏集团肆无忌惮地剥夺人民。北魏自建国以来,没有实行过俸禄制度,带有强烈的原始掠夺色彩,一出战就命官兵尽力掠夺,战胜归来,将掠夺之物予以瓜分。北方统一后,与南朝战争暂告平息,官兵无法从战争中获取财物,就搜刮北方人民。孝文帝在一份诏书中透露:“诸州刺史,牧民之官,自顷以来,遂各怠慢。纵奸纳贿,背公缘私。致令贼盗并兴,侵劫滋甚,奸宄之声屡闻。” 南朝人士也指出:“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备罹。征调 赋敛,靡有止已。所求不获,辄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 官吏贪赃枉法,成为北魏政治的一大弊病。

(2)制度改革

        北魏孝文帝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力求限制地方豪强势力,加强中央集权,使鲜卑贵族进一步封建化,并与汉族地主紧密结合,更有效地共同统治各族人民,在冯太后的辅佐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孝文帝改革使北方社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手工业生产日益活跃,商业活动也日趋活跃。加速了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主要的影响是促进了民族的交流和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3)子贵母死

        北魏的宫廷为了避免外戚干政,在道武帝拓跋珪时开始实施残酷的子贵母死制度,即后宫女性只要生下男孩并被立为太子就得被赐死,以避免母以子贵的情况发生。很多人误以为只要生下皇子就要被赐死,其实这是错误的观点。但幼子还是需要人照顾,因此就有所谓的保太后,即当保姆照顾太子新君继位后被封为太后。北魏有三种皇太后,一种是皇帝的生母,另一种是皇帝的保姆,还有一种是前任皇帝时运气好没生儿子而活下来的皇后。到了宣武帝元恪在位时,宣武帝并没有赐死太子元诩的母亲胡太后,实际上子贵母死制度已经终结。

③疆域

(1)领土范围

        北魏疆域广阔,主要控制着中国北方地区,北至阴山南北沙漠、河套,东北至辽东半岛,东至海,西至凉州流沙。南至江淮与南朝为界,南北国界虽然时有变化,但是大部分时间大致以淮河为界。

        南朝刘裕死后不久,北魏攻取了宋的滑台虎牢洛阳等地。宋明帝刘彧时,魏又夺去淮水以北青、冀、徐、兖四州及豫州淮水以西九那,宋的防线逐步南移。

(2)行政区划

        北魏实行州、郡、县三级制,其主要的州有:

并州肆州建州恒州朔州、汾州、司州豫州荆州洛州东荆州、东豫州、南兖州相州冀州幽州平州瀛州安州定州营州雍州豳州夏州华州泰州东泰州泾州岐州兖州青州齐州徐州南青州济州河州凉州敦煌镇、 武川镇御夷镇怀荒镇柔玄镇抚冥镇。

④主要历史事件

(1)立国之初

        在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以前为苻坚征服的各族纷纷独立,建立自己的王国。386年,拓跋什翼犍之孙拓跋珪(guī)纠合旧部,在牛川(今兴和县西北东洋河南)召开部落大会,即代王位,正式恢复了代国。 即位不久,因牛川偏远,便迁都盛乐。同年四月,改国号为魏,自称魏王。

        鲜卑族所居的地区,原是匈奴故地。匈奴族大部分西迁和南移,但不是所有的匈奴人都西迁和了,还有一部分留在原地,鲜卑族来了以后,就与这一部分没有迁移的匈奴人融合起来,建立起部落联盟关系,把匈奴部落编入鲜卑部落联盟内,并以婚姻为纽带加强两族的关系。在氏族部落时代,通过征服是仍然可以建立部落联盟关系的。自然在这个联盟中,征服族和被征服族的地位不一定是完全平等的。

(2)统一北方

        北魏统一北方的战争,是在五胡十六国之时诸侯纷争条件下进行的。它虽然面临诸多对手,情况复杂多变,但能审势度势,确定先后打击的目标,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

        北魏登国十年(后燕建兴十年,395),后燕攻北魏,拓跋珪面对后燕军的进攻,针对其恃强轻敌,采取示弱远避、待疲而击的方针,同时注重瓦解对方军心,奋勇追击,在参合陂(今凉城县)决战中歼灭四五万燕军。从此改变了两国力量对比,北魏势力进入中原

(3)两魏分裂

        随着尔朱荣遇刺身亡,曾经不可一世的尔朱家族失去了最大倚仗,并在两年之内迅速衰败,普泰二年(532年)二月,早已背叛尔朱氏的高欢在韩陵击败尔朱氏余党,成为北魏权臣。同年四月,高欢立平阳王元修为帝,是为孝武帝,而节闵帝元恭则被高欢废黜幽禁,随后惨遭杀害。

        与尔朱氏对皇帝的步步紧逼,打压防备完全不同,高欢一开始比较注重个人名声,所以对孝武帝元 修比较宽容放纵,允许元修大肆发展自身势力。可高欢后来不仅未能处理好和元修的关系,还和元修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永熙三年(534年),元修准备率军攻伐驻扎在晋阳的高欢,在河桥征集十万兵马,令前军大都督斛斯椿镇守虎牢关,并给荆州刺史贺拔胜下诏书。

     东魏、西魏均没维持多久,550年,高欢的儿子高洋接受东魏皇帝元善见的禅让,建立了北齐政权。  557年,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则接受西魏皇帝拓跋廓“禅让”,建立了北周政权,元魏(拓跋魏)正式灭亡。

感悟:

        北魏王朝:胡马新风入汉来,中华一大自此开如何整体评价北魏政权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白一个魏晋以来中国正统王朝的传承世系:北魏→东魏(西魏)→北周→隋→唐。清楚了这一时期中国封建王朝的传承世系之后,我们就可以来看北魏政权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了。首先北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游牧民族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虽然自商朝、西周、春秋战国以来中国北方就有许多强悍的王朝,比如严狁、义渠、匈奴等,但是这些游牧民族的政治体制大多都是原始社会的军事独裁制或者奴隶制王朝,而且他们虽然都对神州的安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但是却没一个能成功入之中妍并长期建立政权的。

        西晋永嘉年间,妖后贾南风作乱,晋室诸王起兵平乱,后来各地藩王因为权力之争互相攻伐,致使天下大乱,边庭空虚,五胡入华。公元386年,鲜卑族拓跋部首领拓跋圭建立代国,后来迁都平城,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或者后魏。北魏王朝作为第一个由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建立起的封建王朝为中华民族大融合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尤其是历史上著名的孝文帝改革更是成为了中华民族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北魏建立之后时分积极地对外开展统一北方的征法战争,先后消灭了诸多割据一方的北方政权。439年北方的最后一个割据政权北凉被北魏兼并。

        至此,北魏王朝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黄河流域长达130多年的分裂局面,开始与雄踞南方的刘宋政权对峙。关于北魏的地位和影响笔者前文中已有描述,在此想要着重强调的是,虽然到了隋唐时期,北魏王朝已经淹没多年,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谁的统一,还是唐的复兴都和北魏有着莫大的关系。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北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当世所承认的少数民族所建立的封建大王朝,当时南北并立,二者虽然互相侵伐,各兴战争,但是在政治理念上他们则互相承认各为正统,在交往之时互称南北朝。这一观念在隋唐时期得到了普遍承认。隋唐的人们撰写史书时,著有《南史》《北史》体现了后世所说的“大中华观念”,这种观念,为后来的辽、金、元甚至清王朝入主中原,统一中原得到应有的认可,提供了最初的理念。

三.隋唐五代又十国

1.隋朝(581-618年)

        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于丞相杨坚北周覆亡。隋文帝杨坚定国号为“”,定都大兴(今陕西省西安市)。589年,隋军南下灭陈朝,统一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中国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隋文帝励精图治,开创了开皇之治繁荣局面。604年,隋炀帝杨广即位,迁都洛阳,  修建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然而内外举措过度消耗国力,引发隋末民变。618年宇文化及等人在外发动兵变杀死杨广,李渊杨侑禅让,国号“唐”。619年王世充杨侗禅位,国号“”, 隋朝彻底灭亡。

        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领域进行大改革。政治初创三省六部制,巩固中央集权,正式推行科举制,选拔优秀人才,弱化世族垄断仕官的现象,建立政事堂议事制、监察制、考绩制,强化了政府机制,根据南北朝的经验改革政治,兴建隋唐大运河以及驰道改善水陆交通线。 军事上继续推行完善府兵制,经济上实行均田制并改定赋役,减轻农民生产压力,又采取大索貌阅输籍定样等清查户口措施增加财政收入

①皇帝世袭

②政治

(1)中央

        隋文帝即位后,废除北周附会《周礼》六官所建立的官制,代之以新的职官制度:“置三师、三公及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等省,御史台、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国子、将作等监,左右卫、左右武卫等府。”  以强化中央集权和恢复汉族王朝官  制的传统。尚书、门下、内史三省制是隋代中央官制的核心。三师三公虽然地位崇高位居一品但实际上只是荣誉。隋代尚书省的地位很高,《隋书·百官志》说“尚书省,事无不总”,反映了它作为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的地位与权力。

        杨广围绕封爵勋官制度而推行的政治改革,势在打破北周宇文泰以来实施的“关中本位政策”,通过限制、削弱关陇集团的势力和影响,以整饬吏政,加强了中央集权,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但其政治改革的方案未尽成熟及过急的推进,未能与建立民生顺遂、团结安定的政治局面相结合起来,最终爆发严重的统治危机。

(2)科举

        南北朝时期为了选拔有用人才已萌生出“举明经”等科举制度,但是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仍然继续实施。开皇七年(587年),隋文帝正式设立分科考试制度,取代九品中正制,自此选官不问门第。科举制度初期设诸州岁贡,规定各州每年向中央选送三人,参加秀才与明经科的考试,大业二年(606年),杨广增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当时秀才试方略、进士试时务策、明经试经术,形成一套完整的国家分科选才制度 。

        当时以明经最为高级,进士试居次。当时选士制度只称为秀才科,与唐之科举仍有一段距离。秀才科可谓科举的开端,亦为不完善的考试制度,对实际取士作用不大,但已改变了门第垄断官职的局面。科举制度顺应了历代庶族地主在政治上得到应有的地位的要求,缓和了他们和朝廷的矛盾,使他们忠心拥戴中央,有利于选拔人才,增强政治效率,对中央集权的巩固起了积极的作用。

(3)法律

        北周律法有时松,有时严,不好掌握,导致刑罚混乱。隋文帝即位后,于开皇元年(581)命高颎等人参考北齐、北周等旧律,制定法律。开皇三年(583年),又让苏威等人加以修订,完成了《开皇律》。《开皇律》以北齐《河清律》为底本、参考北周和南朝梁的律典,简化律文,博取南北法律优点而成。史称“刑网简要,疏而不失” [62] ,规定对十恶者要严惩不贷。《开皇律》分十二卷,500条,刑罚分为:死刑、流刑、徒刑、杖刑、笞刑五种二十等。废除了鞭刑、枭首、裂刑等酷刑,是唐代及其以后各代法典的基础。

③疆域

(1)范围

        隋灭陈后,疆域东起辽河、北抵大漠、西至敦煌、南据交趾,大业元年(605年)又吞并林邑 ,国土面积达427万平方公里,不久林邑复国 ,大业五年(609年)时隋朝一度吞并吐谷浑  、伊吾 ,疆域达到极盛,国土面积达到467万平方公里。

(2)行政区划

        隋朝行政区划有两次重大变化。隋代地方上分为州、郡、县三级,隋文帝基本统一天下后,鉴于从东汉末年开始的州郡县三级制已经混乱不堪,废除天下郡置,改为州县二级制,以州直接统县,隋炀帝时又改州为郡。隋炀帝继位后,不久将所有的州改为郡,实行郡县二级制,全国190个郡,1255个县。

        隋朝州的长官每年年底都要进京述职,称为朝集使。朝廷则派司隶台官员或别使巡查省地方。

④主要历史事件

(1)篡周建国

北周宣帝奢侈浮华,沉湎酒色,政治腐败  ,自称“天元皇帝”,还同时拥有五位皇后,其中就有杨坚长女杨丽华。 外戚杨坚乘机将北周重臣外遣,朝政逐渐由他掌握。

        大象二年(580年)北周宣帝死后,身为关陇门阀之首的杨坚联合刘昉郑译矫诏以外戚身份辅政。 大定元年(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帝位于杨坚,杨坚改国号为隋,杨坚即隋文帝,定都大兴城(今陕西省西安市),北周覆亡。

(2)统一南北

        隋文帝意图南下消灭南朝陈,采纳高颎的策略,干扰陈的农业生产,破坏陈的军事储积,使陈损失惨重。隋文帝于隋与突厥之战胜利后,开皇七年(587年)十月废除西梁。次年发动灭陈战争,隋文帝命晋王杨广为行军元帅、秦王杨俊、河清公杨素为副帅、高颎为参谋、王韶司马,兵分八路攻南朝陈。

        杨素率水军从巴东长江东下,与荆州刘仁恩军联合占领延州(今长江西陵峡口、湖北枝江附近)等上游陈军防御。由公安东援建康之中游陈军也被杨俊军阻于汉口一带,为下游隋军创造有利条件。下游隋军主力乘陈朝欢度元会(即春节)之机分路渡江。行军总管韩擒虎贺若弼两军钳击建康,与宇文述军包围建康。

        开皇九年(589年)二月,隋军攻入建康,俘陈后主,陈亡。开皇十年(590年)九月,隋派使臣韦洸等人安抚岭南冼夫人率众迎接隋使,岭南诸州悉为隋地,隋朝完成了全国统一。

(3)土崩瓦解

        隋朝在此局势下迅速土崩瓦解。早在616年,杨广命越王杨侗留守东都洛阳,自己率众前往江都。他下令筑丹阳宫,计划迁都丹阳(今江苏省南京市)。跟随他的大臣卫士多是关中和中原人,不愿 意长居江南,加上江都粮尽,人人都想逃回中原。义宁二年(618年)4月11日,宇文化及司马德戡裴虔通等人发动兵变,杀杨广,拥立杨广侄子杨浩为帝。

        不久宇文化及又杀杨浩自行称帝,国号许。隔年被唐将李神通与夏王窦建德联合剿灭。义宁元年(617年)5月,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于晋阳起兵,十一月占领长安,拥立杨广第三个孙子代王杨侑为帝  ,改元义宁,即隋恭帝。李渊自任丞相,进封唐王。 义宁二年(618年)6月12日,李渊逼迫隋恭帝禅位,6月18日,李渊正式称帝,国号唐,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 洛阳都城留守“七贵”在得知杨广死讯后于6月22日拥立隋炀帝次孙越王杨侗为帝,改元皇泰,即隋末帝,次年(619年)5月23日,王世充废黜杨侗,两个月后弑之,隋朝亡。 唐并之崛起。

感悟:

        在魏晋以来,曹丕为了顺利登基,不得已借用了门阀势力,推行“九品中正制”,为门阀畸形发展奠定了舞台。到了东西晋时期,门阀士族成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代言人,门阀将相向世人宣称,王就是王,相就是相的真理。想要出人头地,不需要过人的才华和能力,不需要品德和修养,需要的仅仅是你出的出身。

        杨坚建立隋朝之后,为了打击盘踞几个世纪的门阀,果断取消了“九品中正制”,采用唯才是用的原则,推动“科举制”。在制定之初,原设有秀才、明经两科,随后又增设进士科,放宽了录取标准,把录取和任用权完全集中在中央。天下才子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成为了读书人的追求。是天下庶出士子蜕变之路,同时也是国家选才的重要途径,品德和才能成为了重要的考核标准。这也被后代王朝所推崇,延续了上千年的时间。虽然也存在很多弊端,但是也是一个相对公平的制度。

        税收是一个国家的重要支撑部门,在门阀林立的时代,类似于现代的寡头经济,门阀控制着土地、资源和人口,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命脉。在北魏年间开始实行“均田制”,但在门阀当道的时代,已经物是人非事事休。隋文帝为了扭转局面,改善弊病,继续推行“均田制”,规定一个成年男子受露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妇女只受露田四十亩。永业田不归还,露田在受田者死后要归还。但是改革并不彻底,官僚及权势侵占农民的土地依旧存在,导致无地农民很少能按规定受田。在地少人多的地区,一个成年男子往往只受田二十亩。但结果比之前的情况要改善很多,农民最起码有了最基础的保障,这对当时的社会会恢复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同时也为“开皇之治”打下了根基。

2.唐朝(618-907年)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隋末天下群雄并起,唐国公李渊趁势在晋阳起兵,于618年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唐太宗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为盛唐奠定基础。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690年,武则天改国号为,705年神龙革命后,恢复唐国号。 唐玄宗时期出现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历经唐宪宗元和中兴、唐武宗会昌中兴及唐宣宗大中之治,国势复振。随之而来的唐末农民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并使藩镇势力大增。皇帝成为军阀争夺的对象。唐朝分崩离析,名存实亡。907年藩镇将领朱温篡唐,唐朝灭亡。

        唐朝疆域空前辽阔,极盛时东起日本海、南据安南、西抵咸海、北逾贝加尔湖。 [唐朝对周边民族采用羁縻政策,并通过册封、和亲等多种方式,与各族建立密切的政治、经济上的联系。日本南诏新罗渤海等国遣人学习唐的制度、文化,边疆、内地各民族呈现大交融局面

        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唐朝声誉远播,与亚欧国家多有往来。唐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而唐朝积极与各国交流学习,使其经济、社会、文化、艺术呈现出多元化、开放性等特点 ,在诗歌(唐诗)、书法、绘画、音乐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①政治

(1)官制

        唐朝官制基本承袭隋制而又有所发展。中央机构由政事堂(后改中书门下)、台省卿监、南北衙卫军(见“军事”目录)及东宫官属几个部分组成。唐朝不仅在谏官的组织方面进一步完善,而且在实际运行中也有特色,特别是唐太宗时,以魏徵为代表的大臣的出现,使谏官职能发挥的比较充分。御史台是最高监察机构。设御史大夫御史中丞。大夫不常设置,中丞往往是实际上的长官。御史台内部分台、殿、察三院,分设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合称三院御史。三院御史共司监察,各有侧重,反映出唐朝监察体制比前代更加完备。

        卿监指九寺五监秘书省殿中省内侍省。九寺名称与隋朝相同。五监指国子、少府、将作、都水、军器五监。九寺长官称卿,次官称少卿。五监中有三监长官称监。秘书省长官也称监。所以,这类机构统称卿监。

        东宫官与隋朝相仿。除设太子三太三少外,还有太子宾客。又置詹事府、左右春坊。 唐朝官制中一个重要特点,是在一般职官系统之外,另有使职差遣(临时派某官办某事,事毕辄罢)。以他官行宰相职事的同平章事就具有这种性质。中央重要的使职还有翰林学士和宦官四贵(左右中尉和二枢密使)。

(2)选制

        唐朝的科举有制举常科。制举为选拔特殊人才,由皇帝召试,科目繁多,不常设。常科有六: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其中秀才应举者少,明法、明书、明算招考的是法律、书法、算数等专门人才,在常科中都不重要,而明经、进士则是常科乃至科举制中最主要的科目。明经科每年取百人左右,要多于进士科所取的三十人,但考试难度及社会地位均低于进士科,以致当时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参加考试的人有两种:出自各类学校的称“生徒”,学成直接参加尚书省礼部试;未入学的称“乡贡 ”,需先参加州县考试合格后,再参加尚书省礼部试。明经科考试主要是“帖经”,考的是背诵经典的能力,相对比较简单。进士科考试科目从唐初到玄宗不断变化,最后固定为三场:帖经、杂文(主要是诗赋)、对策。考试科目的变化与政治形势、文化风尚,以及统治者的好恶均有关系。

(3)律令

        唐朝明确规定国家的正式法律形式为律、令、格、式四种。《唐六典·刑部》中指出∶“律以正刑定罪,令以设范立制,格以禁违止邪,式以轨物程事。”律即是刑事法典(包括了部分诉讼程序);令是积极性的、正面性指导人们行为的法规,是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制度;格是以禁止性规范为主体的单行法规;式是国家行政事务的具体操作程序、公文的格式。唐代几次大规模的立法活动都是同时修订律、令、格、式,说明这是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

        除了律、令、格、式四种法律体系外,唐朝还曾编制称之为“六典”的典章汇编。唐末又曾将律、令、格、式以及有关的制敕以刑事法律为主体,汇编为“刑律统类”。

②疆域

(1)疆域范围

        因致力于“拓境为大”,唐朝前期的疆域拓展明显,唐朝在边疆各地广置羁縻府州进行管理。隋末,东突厥势力发展迅速。贞观四年(630年)唐朝出兵击败东突厥,取得阴山以北至大漠的广大地区。唐朝又攻灭漠北的薛延陀,于其旧地设安北都护府(今蒙古国杭爱山以东),统管漠北铁勒诸部的都督府州;并于漠南地区设单于都护府(治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以北),统辖漠南突厥诸部的都督府州。高宗永淳元年(682年)后突厥兴起后,唐朝势力退出漠北地区。

        唐灭东突厥之后,西域的伊吾七城降唐,唐于其地置西伊州(治今新疆哈密)。以后又据有西域的多处地区,先后置龟兹(今库车)、于阗(今和田)、疏勒(今喀什)、碎叶(在今吉尔吉斯北部)四镇,并将西域都护府移至龟兹,称为安西四镇。唐朝攻灭西突厥后,在东起阿尔泰山、西至咸海的西突厥旧地设数十个羁縻府州。在中亚,唐朝的势力还进入阿姆河流域。天宝十载(751年),唐军兵败怛罗斯之战,唐朝的势力退至葱岭以东地区。

        总之,在唐高宗龙朔(661年-663年)年间,唐朝疆域达到极盛:东起朝鲜半岛,西达咸海以及呼罗珊地区(唐在中亚有羁縻州安息州),北包贝加尔湖叶尼塞河下流一带(唐在极北处有羁縻州玄阙州),南抵越南顺化一带 [总之,在唐高宗龙朔(661年-663年)年间,唐朝疆域达到极盛:东起朝鲜半岛,西达咸海以及呼罗珊地区(唐在中亚有羁縻州安息州),北包贝加尔湖叶尼塞河下流一带(唐在极北处有羁縻州玄阙州),南抵越南顺化一带 。

(2)行政区划

        安史之乱前,唐代地方分两级。此外,唐朝开创了中国行政区史上的建制。贞观元年(627年),唐太宗分天下为十道。这些道没有实际的权力。唐代城市等级主要是总管府都督府节度使等,府以下为州、县。贞观十四年(640年),全国共设三百六十州(府),下辖一千五百五十七县。开元年间又将山南、江南各分东西,并增置京畿都畿黔中三道,形成十五道的格局。道设州、府,州、府下设县,开元末年,全国共有州、府三百二十八座,县一千五百七十三座。

        唐朝国境内的少数民族很多,为有效管理突厥、回鹘、铁勒室韦契丹靺鞨等各民族,分别设立了安西、安北、安东、安南、单于、北庭六大都护府,以及大量隶属于六大都护府的都督府和羁縻州。

③主要历史事件

(1)贞观之治

        唐太宗是中国古代一位善于吸取历史经验,具有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识的帝王。即位后,经常与大臣讨论历代王朝盛衰的教训和治国方针政策。他从隋末民变中认识到群众的力量,吸取隋灭教训,重视百姓生活;留心吏治,选贤任能,知人善用,从谏如流,任用杜如晦房玄龄等贤臣,李靖、李勣等战将,重用魏徵等诤臣,出现了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为代表的一批文臣武将,保证了政治稳定和各项政策的施行;采取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一系列治世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较为安定的局面。

        太宗朝君臣的共同努力,在太宗执政的贞观年间(627年-649年),唐朝出现了一个政治较为清明、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安定、武功兴盛的局面,史称“贞观之治”,是为唐朝的第一个治世,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厚实的经济基础。

        但是,唐太宗在统治后期逐渐骄矜,征发百姓劳役增多。 在太宗晚年,最困扰他的是储位问题。太宗与文德皇后长孙氏所生诸子中,长子李承乾被立为太子,多次在太宗外出巡行时留守监国;但四子李泰获封魏王,深受太宗宠爱,对李承乾的储位产生了威胁。二人针锋相对,致使群臣也被卷入争斗中,引发朝野动荡。贞观十七年(643年),李承乾勾结朝臣谋反,事迹败露,太宗在权衡利弊之后同时废黜李承乾、李泰二人,改立性格温和的晋王李治

(2)武周代唐

        武则天具有驾驭臣下的能力。她为培植自己的势力,鼓励士人自荐,又开殿试武举,设“试官”,大量破格选用和升迁官吏,时称“北门学士”。虽有录用过多、升迁过快的弊病,但一旦发现不称职者就立即贬黜。她慧眼识人,明察善断,赏罚分明,培养了一批有才干的官员 [28]。像唐休璟狄仁杰张柬之张仁愿,以及开元名臣姚崇宋璟等,都是武则天发现并提拔起来的。非士族阶层的广泛参政,扩大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基础,抑制了士族势力,对政权的巩固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武则天统治期间,在军事上重设安西四镇,抵抗后突厥侵扰,并在东北契丹的“营州之乱”爆发后设法将其平定。这些举措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一定贡献。

        武则天称帝期间,社会文化艺术亦有所进步,当时佛教大兴,该时期佛寺兴建频繁,扩建的龙门石窟为其代表。后人称其统治“上承贞观,下启开元”或“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3)开元盛世

        睿宗复位后,朝政依然腐败。太平公主因拥立之功,势力变大,宰相七人中有五人因她得位,文武大臣也多半依附于她。这就与太子李隆基发生了尖锐矛盾。景云三年(712年),睿宗传位太子,李隆基即帝位,是为玄宗。先天二年(713年),玄宗率先下手,将太平公主赐死,其党羽或杀或逐(参见词条先天政变),改元“开元”。自武则天以来的皇后、公主干预政事的局面至此结束,自中宗即位八年以来的混乱政局也至此稳定下来。

        玄宗登基后,致力于整顿此前遗留的诸多弊政。他先后任用姚崇宋璟张嘉贞张说李元纮韩休张九龄等一批熟悉吏治、富有才能的宰相,选择良吏、建立制度,同时下令精简官僚机构,裁减冗官 ,除奢从简,注意租税的均平征敛,又通过括户等手段缓解土地兼并导致的逃户问题 。面对社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他适度进行改革:放松对逃亡编户(客户)的限制;军事上,改府兵制募兵制,并兴复马政 ;在加强中央权力的同时对大行政区放权;提高执掌贡举官员的等级;用《循资格》稳定官僚队伍;全面修订法律;设“常平仓本”调剂贫富;立“劝农社”促进农事。

感悟:

        唐朝初期,唐朝的繁荣并不明显,因为还有部分地区存在的内乱和动荡,边境也常有事端。到了唐太宗李世民执政时期,才初露盛世的境况。如“贞观之治”,不但提高了唐朝的国力、拓展了外交、提高了国际威望,连国君唐太宗也被外族首领尊称为“天可汗”。到了唐高宗时期,也是承贞观遗风开创了“永徽之治”,进一步发展的唐朝的国家实力;在武则天手中,也是将科举制度进行了完善,选拔贤能,推动了选官制度的发展;到了唐玄宗时期,则是以文治国,提倡文教,并且任用贤能,因此又开创了一大盛世“开元盛世”。在这期间,还出现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等著名诗人,为后世带来了持久的影响。

        首先是政治方面。唐朝完善了自隋朝而来的科举制度,从而为选拔贤能的人做官提供了制度保障。因为隋和隋朝以前,也就是南北朝时期,都是采用的察举制作为选官制度。而在官员任用上,则是采用九品中正制,亦称九品官人法。虽然前期为当时的朝代选拔出了贤良的人才,也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后期却被贵族和官僚门阀所利用,逐渐成为官僚、贵族的选官游戏。因此,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的弊端被赤裸裸地表现了出来。

        除此之外,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也为削弱相权,提高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提供了条件。再加上三省六部制之间的相互补充、相互制衡,为朝廷局势的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倘若相权集于一人之身,就会逐渐产生于君权抗衡的局面,这也是封建王朝的君主最不愿看到的。因此直到清朝时期,三省六部制都一直在沿用,只是又有所变化发展罢了。

        其次是经济方面。唐朝时期,虽然仍然是以农为本,重农抑商,但却将集市和街坊经济放开了约束,从而使唐朝出现长安城、朱雀街等繁荣的场所除此之外,唐朝大力发展对外贸易,通过丝绸之路将唐朝的很多商品都销售了出去,并且使西域产生一股“唐朝商品热”,丝绸、瓷器也成为贵族中的高端物品。甚至,还有国外商人专门来到唐朝,与唐朝进行贸易。由此可见唐朝的经济之发达。

        再次是文化方面。唐朝时期,因为经济繁荣,所以逐渐形成一种开放之风,唐朝男子和女子的服饰也出现很大的改变,吸收了其他民族服饰的优秀特点。再加上国力的雄厚,所以唐朝人们的自信就显得非常突出。无论是酒楼、戏楼,还是其他商业场所,人们都是非常开心愉快。因此,讴歌唐朝的歌曲和诗文不断涌现,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文化繁荣。这也是唐朝文化的独特之处。

3.五代十国 后梁(907-923年)

        后梁(907年—923年),是五代的第一个朝代。唐天祐四年(907年)四月,梁王朱晃(本名朱温,唐帝赐名朱全忠)受唐哀帝李柷禅让,称帝建国,国号大梁,为与南朝梁(萧梁)相区别史称后梁,唐朝正式覆灭,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先定都开封(今河南开封),后迁都洛阳

梁太祖朱晃原为黄巢部将,助黄巢攻占两京,后因黄巢将败,投降唐朝,被封为宣武军节度使,镇守汴州(今河南开封),于文德元年(888年)灭强敌秦宗权,占据中原,而后又东征山东诸地,称霸中原。于天祐元年(904年)挟唐昭宗迁都洛阳,后弑杀唐昭宗,控制中央。最终于天祐四年(907年)四月受唐哀帝禅让而即位,建立后梁。朱晃最后在乾化二年(912年)六月被次子朱友珪所杀,朱友珪随即又被弟弟朱友贞推翻,后梁经此内乱日趋没落,最终于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十月亡于宿敌唐庄宗李存勖之手。

①皇帝世袭

②政治

(1)都城

        唐天祐四年(907年)四月,朱全忠改名为朱晃,受唐哀帝禅让,自行称帝,建都开封,国号大梁,后人称为梁太祖。升汴州(今河南开封)为开封府,称东都;以洛阳为西都;开平三年(909),由开封迁都洛阳,封唐哀帝李柷为济阴王,次年又依照禅让传统杀前朝皇帝唐哀帝,自此历时289年的唐朝灭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的纷乱时期。

        朱晃在位时,皇位继承人未定。乾化二年(912)二月,他亲统大军与晋争河北,得病返洛阳。六月,次子朱友珪发动政变杀朱晃,自立为帝。次年正月,改元凤历。二月,朱晃第三子朱友贞联合洛阳禁军发动兵变,友珪自杀。

        乾化三年(913年),朱友贞即在开封称帝(先后改元贞明、龙德),是为梁末帝,改名朱锽,贞明元年又改名朱瑱,还都开封。又复年号为乾化三年。朱锽猜忌方镇大臣,内部分裂,梁朝国力进一步削弱。

        朱晃在称帝前后,革除了一些唐朝积弊,奖励农耕,减轻租赋,基本上统一黄河中下游地区,与河东(今山西太原西南)的晋国李克用),南方的杨吴吴越马楚闽国南汉,剑南的前蜀凤翔岐国李茂贞)、幽州燕国刘仁恭刘守光)等政权并立。朱晃虽然作了某些改革,但他残暴成性,战争中滥行杀戮,与据有太原的李克用李存勖父子连年作战,使黄河两岸遭到严重破坏

        龙德三年(923年)十月,后唐庄宗李存勖攻入开封,梁末帝朱瑱自杀。梁朝亡。

(2)名臣

  • 文臣

李振敬翔谢瞳刘捍

  • 武将

庞师古葛从周杨师厚张归霸朱友恭、康怀贞、王重师李思安氏叔琮张归厚霍存牛存节王彦章刘鄩刘知俊(后投降岐)、朱珍李唐宾丁会(后投降晋王)等。

③主要历史事件

(1)后梁代唐

        唐天祐四年四月十八日(907年6月1日),梁王朱全忠改名朱晃,接受唐哀帝禅让,自行称帝,国号大梁,年号开平,史称后梁。后梁疆域是五代中最小的,辖地包括今河南、山东两省,陕西、湖北大部,河北、宁夏、山西、江苏、安徽等省的一部分。除剑南王建,淮南杨行密,晋北李克用陇西李茂贞辽东刘仁恭不奉后梁为正统;其余的割据势力大都向后梁称臣,并接受其册封:岭南刘隐受封大彭郡王;湖南马殷受封楚王;闽南王审知受封琅琊郡王;江南钱镠受封吴越王;河北王镕受封赵王

        乾化二年(912年),幽州刘守光刘仁恭之子)进攻成德、义武,李存勖率大军赴援。刘守光担心不是敌手,遂向朱晃求援,朱晃为报柏乡之仇,亲率大军攻晋,号称50万大军。昼夜兼行,至下博(今河北深州),率军5万转攻蓨县(今景县)。其时晋军主力北攻幽州,南方空虚,晋在赵州(今河北赵县)的驻守军以小部队骚扰梁军,晋将李存审又派数百骑兵伪装梁军,趁夜奇袭梁太祖营寨,外加被晋军释放的梁军士兵,归来后传言李存勖亲率大军来攻,梁太祖惊惶失措,遂烧营夜遁。情急之中,迷失方向,错走了一百五十多里。河北人民对梁军的残暴非常愤恨,纷纷拿起农具袭击梁军。朱晃连吃败仗,羞愤交加,狼狈逃回汴梁,患病卧床不起。

(2)内忧外患

        二年(916年),李存勖为了引诱梁军出战,留大将李存进驻守原处,扬言自己返回太原。梁末帝闻言,又一次催促刘进兵魏州,刘只好再次进兵,在故元城(今河北大名东)西与晋军遭遇,梁军大败,仅步兵被歼的就达七万之众。这时派去袭击太原的梁军在城内守军与城外援军的夹击下,也大败溃退。晋军还乘胜进击,连下邢、洺等州,从而使河北之地尽数归于晋,与后梁形成夹河(黄河)对峙的局面。围绕着争夺魏博镇的这场战争,以晋军全胜后梁彻底失败而宣告结束。

(3)短促而亡

        龙德元年(921年)春,李存勖正拟称帝之际,镇州王镕为部下张文礼所杀。张文礼勾结后梁与契丹。晋军进围镇州时,梁军袭击晋军,却反为晋军所败,死伤2万多人。龙德三年(923年)四月,李存勖正式称帝,国号唐,史称后唐。后梁开始处于劣势,后梁龙德三年、后唐(923年)闰四月末,唐军乘梁军西攻泽州(今山西晋城),派大将李嗣源率骑5000袭郓州(今山东东平),次日清晨占之。后梁启用王彦章为帅,段凝为副帅,调集精兵10万北讨后唐。唐庄宗亲自率军与梁军苦战于杨刘(今东阿)。后王彦章兵败中都县(今山东汶上)被俘斩。同年11月19日,李嗣源的部队逼近开封。梁末帝朱瑱的臣子纷纷逃离,连传国玉玺也被部下偷走给李嗣源当了见面礼,朱瑱众叛亲离,束手无策,急得日夜哭泣。戊寅日,皇甫麟欲自杀以明心迹,被朱友贞拦住。君臣二人相对恸哭。皇甫麟遂杀死朱友贞,随即自刎而死。时为龙德三年十月初八(923年11月18日),朱友贞终年三十六岁。次日,唐军进抵东京,王瓒开城投降,后梁灭亡。

四.辽宋夏金元明清

1.辽国(907-1125年)

        辽朝(907—1125年 ,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朝代,又称大契丹,民间或称大蕃。 共传九帝,经历二百零九年。

        907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成为契丹可汗,916年始建年号,建国号“契丹”,定都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947年,辽太宗耶律德光率军南下中原,攻占汴京(今河南开封),灭后晋,于汴京登基称帝,改国号“大辽”,改年号为“大同” 。辽圣宗时期,太后萧绰和圣宗耶律隆诸在韩德让等蕃汉臣僚的辅佐下,对契丹社会实行了全面改革。是辽的全盛之世。兴宗后期,辽朝统治显露衰败迹象,道宗和天祚帝时期,则是危机四伏。125年被金朝所灭。辽朝亡后,辽德宗耶律大石西迁到中亚楚河流域建立西辽,1218年被蒙古所灭。

        辽强盛时期疆域东到日本海;东北包括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和库页岛;西至阿尔泰山;北到额尔古纳河外兴安岭一带,南到河北中部的白沟河和山西北部,包括幽云十六州。幅员万里,是中国北方历史上著名的草原游牧帝国。

①皇帝世袭

②政治

(1)南北院制

        为了统治当地汉族,辽太宗采取“因俗而治”的统治方式,实行分治汉人和契丹人、南北两面官的两院制。并且改幽州南京云州为西京。

        辽设南面官北面官双轨官制,以“本族之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官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官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大部分官名及职掌沿袭唐制,并参照五代和宋朝的官制。官有实授、遥授之分。职事官与散官及阶、勋、宪衔、封爵、食邑户数等配套。辽代官名多有契丹语官名,如林牙即翰林,惕隐掌管皇族政教,夷离毕掌管刑狱,乙里免为诰命夫人,等等。

        辽世宗任用贤臣耶律屋质,进行一系列改革,将辽太宗时的南面官和北面官合并,成立南北枢密院,废南、北大王。后来南北枢密院合并,形成一个枢密院。辽世宗的改革使辽朝从部落联盟形式进入中央集权的时代。

        辽朝的法律,因俗而治,各地使用不同法律。早期有民族歧视,至圣宗时契丹人法也用汉律来断。这反映汉人地位的提升。一般来讲辽代刑罚较重,而且皇帝往往随意杀人,无法无天,穆宗尤甚。

(2)四时捺钵

捺钵,汉语译为“行营”、“行在”、“营盘”。辽朝虽先后以辽上京和辽中京作为首都,但是其政治核心不在首都,而在捺钵(契丹语“行在所”、“行宫”的音译)。这是因为辽朝的主要民族契丹族为游牧民族。由于契丹族转徙不定、车马为家的特性,决定了皇帝的巡狩制。一切重大政治问题均在捺钵随时决定,是处理政务的行政中心。每年又“四时巡守”,“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皇帝在游猎地区设的行帐,以区别于皇都的宫帐。因气候、自然条件的制约,四时各有捺钵之地。

        辽太宗时,取燕云十六州后,其国土包括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为保持契丹族的骑射善战传统的经济生活,仍然过着“转徙随时,车马为家”的生活。正如《辽史》中记载的“辽国尽有大漠,浸包长城之境,因宜为治,秋冬违寒,春夏避暑,随水草就畋渔,岁以为常”,四时各有行在之所,在这种特殊经济、政治、文化背景下,在契丹的管理体制上,逐渐形成了一套县有鲜明游牧契丹民族独特特点的四时捺钵制度。契丹皇帝四时巡行的宫帐(也称牙帐),即春捺钵、夏捺钵、秋捺钵、冬捺钵。

(3)五京制度

        辽朝先后形成五京制度。五京为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东京辽阳府(今辽宁省辽阳市)、南京析津府北京市)、西京大同府(今山西省大同市)。但只有上京是首都,其他均是陪都。至辽宋澶渊之盟后的极盛期,中京政治作用虽然加强,但仍没有改变上京首都的地位。

        辽由北方游牧民族所建。其转徙不定、车马为家的游牧生活决定了皇帝的巡狩制,其政治中心不在首都,而在捺钵(契丹语“行在所”、“行宫”的音译)一切重大政治问题均在捺钵随时决定,是处理政务的行政中心。因气候、自然条件的制约,四时各有捺钵之地。

③疆域

(1)范围

        辽朝全盛时,疆域东北到今库页岛,北至蒙古国中部的色楞格河石勒喀河一带,西到阿尔泰山,南部至今天津市的海河、河北省霸县、涿州、山西省雁门关一线与北宋交界,与当时统治中原的宋朝相对峙,形成南北朝对峙之势,《辽史》称“幅员万里”。

        辽朝初期的疆域在今辽河流域上游一带,在辽太祖及辽太宗时期不断对外扩张,辽太祖时征漠北地区于天显六年(931年,后唐长兴二年)设立“辖戛斯国王府”,隶属上京道;统和二十三年(1004年,北宋景德元年)建成了镇州防州维州三边防城(皆在今蒙古乌兰巴托西、西南),以镇州(又称可敦城,今蒙古鄂尔浑河上游哈达桑东北古回鹘城)为西北路招讨司驻地,并驻军镇戍,开辟屯田。西北路招讨司是辽西北边疆地区的最高军政机构,负责镇守西北边疆地区,管辖阻卜等部落。辽咸雍四年(1068年,北宋熙宁元年)设置乌古敌烈都统军司为统辖两部的最高机构,其最高长官为统军使(有时仍称都详稳),由契丹人担任。僻处今鄂嫩河及贝加尔湖东南面的萌古部,在大康十年(1084,北宋元丰七年)向辽廷遣使进贡,其酋长接受了辽廷封授的部族官称号令稳、详稳,成为辽的属部,例如,成吉思汗的五世族祖,海都次子察剌哈宁昆(又译察剌孩领忽)受有辽朝的“令稳”(即领忽,小部族官)官号,四世族祖必勒格被辽廷升号“详稳”(即想昆,大部族官),父子相继任辽属部官。辽代也筑有长城,称为辽代长城(辽边壕)。

(2)行政区划

        辽代的体系大体上是道、府(州)、县三级。共有5京、6府,156州、军、城,309县。

道:辽分5个道,每个道有一个政治中心,称为京,并以京的名称来命名道。

府:道下设府、州、军、城4种政区,为同一级别。

州:分等,从高依次为:节度州观察州防御州、刺史州。

县:

        辽代还设有与县同级的州、军、城。而头下军州是辽朝一种特殊建置。契丹贵族将所俘掠的人口,建立州、军安置,督迫其为主人劳作。辽诸王、外戚、大臣所领有的头下军州可建城郭,其余只能有自己的头下寨堡。头下军州多设在潢河流域契丹住地。俘户主要是河北、山西的汉人和东北地区的渤海人。头下州县名称,常采用俘户原籍州县名称,如俘卫州民,建卫州;俘三河县民,建三河县;俘密云民,建密云县等。头下军州的制度到辽圣宗时期逐渐废除。

④主要历史事件

(1)帝位之争

        由于政局动荡不安,迫使辽穆宗停止了辽太宗、辽世宗一贯执行的南伐中原政策,以恢复因长期战事而消损的国力,与南唐、北汉联合对抗遂渐强盛的后周。应历九年(959年,后周显德六年)后周发动北伐,辽朝宁州(今河北青县)刺史王洪举城投降。周军随后攻克益津关瓦桥关莫州瀛州刺史刘楚信、高彦晖也举城投降。当时周世宗欲一鼓作气,直取幽州,辽穆宗甚至有意放弃燕云十六州 [24] 。最后周世宗因为重病而南返,莫州、瀛州归后周领有,而辽军加强防御,不敢南下。由于辽穆宗本人喜好杀戮,经常亲手杀人。同时又爱好打猎到“竟月不视朝”,最后于应历十九年(969年,北宋开宝二年)二月被侍人所弑。耶律贤被推举为帝,即辽景宗,改元为保宁

(2)全盛时期

        乾亨四年(982年,北宋太平兴国七年)辽景宗病逝,辽圣宗耶律隆绪继位,尊母萧绰为皇太后,并由萧太后摄政。当时萧太后30岁,辽圣宗12岁,而萧太后之父萧思温于保宁二年(970年,北宋开宝三年)被害,无嗣,使得萧太后也没有外戚可以依靠。而诸王宗室二百余人拥兵自重,控制朝廷,对萧太后及辽圣宗构成了莫大的威胁。萧太后先重用大臣耶律斜轸、韩德让参决大政,南面军事委派给耶律休哥,撤换一批大臣,并下令诸王不得相互宴请,要求他们无事不出门,并设法解除他们的兵权。在这些行动后,辽圣宗和萧太后的地位才稳定下来。萧太后摄政二十七年,在她执政期间进行改革,并且励精图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减少赋税,整顿吏治,训练军队,使辽朝百姓富裕,国势强盛。契丹统和二十七年(1009年,北宋大中祥符二年)辽圣宗亲政后,辽朝已进入鼎盛,基本上延续萧太后执政时的辽朝风貌,反对严刑峻法,并且防止贪污事件。在文教方面,辽圣宗实行科举,编修佛经,佛教极为盛行。在位其间四方征战,对宋战争屡屡获胜,俘获号称杨无敌的宋朝名将杨业

        北宋立国之初即有意要收复燕云十六州,先后于979年、986年两度北伐,皆为辽军所击败。辽圣宗为了防止高丽与北宋结盟,进而威胁辽朝东部。于统和十一年(993年,北宋淳化四年)发动高丽契丹战争以降服高丽,于统和二十七年(1009年,北宋大中祥符二年)的东征时最远攻入高丽开城。之后为了解决辽宋之间的长期对抗,以及避免契丹贵族威胁皇权,萧太后与辽圣宗于统和二十二年(1004年,北宋景德元年)亲率大军深入宋境。宋真宗畏敌,欲迁都南逃,因宰相寇准坚持而亲至澶州(今濮阳)督战。宋军士气大振,击败辽军前锋,辽将萧挞凛战死。辽军恐腹背受敌,提出和约。主和的宋真宗于次年初与辽订立和约,协定宋每年赠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双方各守疆界,互不骚扰,成为兄弟之邦,此即澶渊之盟,从此两朝和好达一百二十年之久。之后辽圣宗结好西夏,而西夏也摇摆于宋、辽之间以图存,形成辽宋夏三朝鼎立的局势。

(3)走向灭亡

        由于位于辽南京耶律大石李处温等人不知天祚帝去向,他们拥立耶律淳为帝,即天锡帝,史称北辽。天锡帝降天祚帝为湘阴王,并遣大使奉表于金朝,乞为附庸。可是事未完成,他就病死,妻辽德妃称制,改年号为德兴。此时辽臣李处温父子觉得前景不妙,打算向南私通北宋的童贯,欲劫持辽德妃纳土于宋。向北私通金人,作金的内应。后她发现他们罪行而赐死之。当年十一月,辽德妃五次上表给金朝,只要允许立耶律定为辽帝,其他条件均答应。金人不许,她只好派兵死守居庸关,十一月居庸关失守,十二月辽南京被攻破。辽德妃带着随从的官员投靠天祚帝,被天祚帝诛杀

        保大三年(1123年,北宋宣和五年,金天辅七年)正月,在上京的回离保(萧干)叛金,八月平定。保大四年(1124年,北宋宣和六年,金天会二年),天祚帝已经失去了辽朝的大部分土地,他自己退出漠外,他的儿子和家属大多数被杀或被俘,虽然他还打算收复首府燕州云州,但是实际上已经没有多少希望了。保大五年二月二十日(1125年3月26日),辽天祚帝在应州被为金人完颜娄室等所俘,八月被解送金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区白城子),被金太宗降为海滨王。金天会六年(1128年,南宋建炎二年),海滨王耶律延禧病故,遗臣萧术者对故主行人臣之礼。

        辽朝于916年立国,共历时210年(包含契丹国时期),历经9位帝王,直至1125年覆于金朝之手。此后辽朝残存势力相继建立西辽及东辽,但也很快覆灭于蒙古西征军队。

感悟:

        辽国的政治制度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其宫廷政治和军事制度都与传统蒙古族文化密切相关。例如,辽国的宫廷政治制度类似于蒙古帝国时期的制度,皇帝拥有多个配偶和子女,宰相的权力也很大,往往能够决定皇帝的继承人。

        辽国的经济制度是以农业为主,商业和手工业为辅。农业生产是辽国经济的基础,辽国重视农田水利建设,推广农业生产技术,包括种植粮食、蔬菜、水果等。此外,辽国也盛产马、牛、羊等牲畜,将其作为重要的商品进行贸易。辽国的手工业也非常发达,包括纺织、陶瓷、金属加工等领域。其中,辽国的陶瓷工艺尤为著名,其青花瓷、白瓷、青瓷等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辽国的文化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尤其是佛教文化。辽国皇帝多次崇佛,大量修建佛教寺庙,以及刊印佛教经典。与此同时,道教文化也在辽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成为了辽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辽国的语言学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创立了一种以契丹语为基础,以汉字为书写方式的官方语言,被称为“契丹语”。它为后来的蒙古语和满语奠定了基础。同时,辽国的文化成就在中国史上有重要地位。辽国在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都有很高的成就。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辽国诗词,辽国诗词采用了汉语和契丹语结合的方式,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辽国开创了中国佛教艺术的新时代。辽国佛教艺术采用了汉式佛教艺术的风格,也融入了契丹民族的艺术风格,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辽代壁画。

        辽国的社会制度是以封建制度为基础的。皇帝是辽国的最高统治者,拥有绝对的权力。皇帝以下是百官,分为宰相、京兆尹、州牧等职位,按照官职大小分配权力。在辽国的社会阶层中,最高的是契丹贵族,其次是汉贵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贵族。普通人民分为士、农、工、商四个阶层,其中士是最高阶层,负责官员的选拔和管理。辽国的社会制度相对开放,对于宗教和文化的自由度较高,也体现了契丹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开放性格。

        辽国的外交政策非常灵活,它与周围的国家建立了广泛的外交关系。在辽国,与宋朝、西夏等国家的外交关系尤为重要。辽国与宋朝之间的贸易往来非常频繁,宋朝向辽国输送茶叶、丝绸等商品,而辽国则向宋朝输送木材、铁器等商品。

2.宋朝(960-1279年)

(1)北宋(960-1127年)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

        显德七年(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开封府(河南开封),改元建隆。后通过杯酒释兵权,将兵权与财政权集中于中央,避免了中晚唐藩镇割据的乱象。但也导致宋朝与辽国西夏金国的战争中失利。靖康元年(1126年)发生靖康之难,次年被金国灭亡。

        北宋疆域东北以今海河河北霸州山西雁门关为界;西北以陕西横山甘肃东部、青海湟水为界;西南以岷山大渡河为界。宋神宗时通过熙河开边收复河湟宋徽宗时期于青海北部置陇右都护府,并重金赎回幽云七州。

        宋朝政治体制大体沿袭唐朝,采用分化事权方式,宰相职位由多人担任,还实行官衔与实际职务分离的官吏任用制度,对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的作用,但也造成“积贫积弱”的局面。

①皇帝世袭

②政治

(1)中央制度

        宋朝的政治体制大体沿袭唐朝的政治制度,但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担任,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通称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宋朝的相权大幅萎缩,仅负责行政职能。中书门下枢密院合称二府,掌文武大权。又设盐铁、户部、度支三司,主管财政大权,号称计省。这样三司、宰执、枢密使三权互相制衡,因此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宋朝还在御史台之外增设谏院和置谏官,这些都是监察机构,负责弹劾等事宜。经过这番改革,而皇帝便可以总揽大权。

        北宋政府采用分化事权的方式,将宰相职位由多人担任,同时还设置了枢密使参知政事三司使,来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权,使皇帝掌握的权力超过了历朝历代。

        宋朝还实行官衔与实际职务分离的官吏任用制度,即“官、职、差遣”制度。官即官名,如尚书,侍郎之类,只是一种虚衔,作为叙级、定薪俸之用;职亦称贴职,是授予一部分文官的荣誉衔,并无实际职掌,如学士、直阁之类;差遣才是官员所担任的实际职务,故亦称职事官,枢密使、三司使等,属于此类。一般官员则在所担任的职务之前,冠以“判、知、权、管勾、提举”等字眼,如判寺事、知州、提举常平等,以示差遣。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中央集权。

(2)选官制度

        在科举方面,宋太祖打破常例,以殿试的方式对考生进行最终的考核。这样一来,北宋王朝的官僚阶级队伍得到了壮大,从中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家,巩固了政权。

        北宋建国后,就逐渐采取许多措施,严格考试程序,增加录取名额,提高被录取人的待遇,广泛地吸收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参加政权。从宋太祖后期起,举人礼部试之后,必须再通过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才算合格。这样,被录取的人便成为“天子门生”。

        宋太宗在位21年,通过科举而得官的将近一万人。宋仁宗在位41年,单由进士一科而得官的就有4517人。沼帔数量庞大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成为封建国家的忠顺臣仆,便巩固了宋朝的统治基础。

(3)文人治国

        北宋通过改革,采取了以文立国的国策,实行文人统治。宋太祖把科举制度作为人才选拔的基本制度,无论寒门士子,还是农桑人家,学而优者,均可以出入庙堂。文官出任中央及各地最高行政长官,地位居于武官之上。军队是军无常帅,帅无常军。

        由于宋代皇帝都能较好地执行太祖训,大臣和文官也敢于发表意见,使皇权得到一定的束缚,大臣参与决策与执行政策的权力比前朝都大。庙堂之上,君臣争论不已;江湖之中,书生指点江山。这种开明的政治气氛,造成知识分子政治上有理想、文化上有创新、道德上有追求、生活上有保障。这种比较开明的政治为他朝罕有,也为宋朝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③疆域

(1)范围

        宋朝与辽国的疆界长期稳定在雁门山-大茂山-白沟一线。由于失去燕云十六州的屏障,朝廷只能在边界上广植柳树。与西夏的作战方面,宋神宗力图开拓疆土,取得了绥、熙、河、洮、岷、兰等州。宋哲宗时又进一步取得了湟水流域,洮河上游与贵德一带的土地。崇宁三年(1104)宋廷置陇右都护府收复河湟,宣和三年(1121)西安州、怀德军又被西夏所取,宣和五年(1123)宋室重金向金国赎回幽云七州 ,宋朝也在与大理交界处设立了黎、叙、泸、黔、邕等州。

        北宋规定州郡长官不能兼任一个州郡以上的职务,并且州郡的兵权、财权和司法权也归朝廷。又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安抚使提举常平等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只是安抚使有时用武人。路、州、县的官员都由中央官兼摄,属于临时指派的性质,所谓“以京、朝官权知,三年一替”。这样,地方长官的权力分散,任期又短,武力削弱,无法与朝廷对抗。

(2)行政区划

④主要历史事件

(1)澶渊之盟

        在五代十国的后晋时期,后晋皇帝石敬瑭曾把北方的幽云十六州割与契丹族所建立的辽国。为了收复幽云十六州,北宋与辽国进行了长期的战争。自宋太宗起,北宋曾多次与辽交战,但一直未能收复失地。景德元年(1004),宋战胜辽,宋真宗与辽国在澶州定下了停战和议,约定宋辽为兄弟之邦 ,规定宋每年赠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自此,中国北方才有了少许安宁,宋、辽的这次结盟被后世称之为“澶渊之盟”。庆历二年(1042年),又增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并改“赠”为“纳”。北宋每年向辽交纳“岁币”,双方互不侵犯。这次结盟后,北宋因为边疆战事危机的解除,国内经济发展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后来神宗时又割河东地七百里。

        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经过多次战争后所缔结的一次盟约。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个平等的合约,微不足道的岁币换得长时间的和平,可以将主要的精力实力放在内政建设和西北的战事上。对于辽来说也是一个很合适的条约,当时的辽内部暗流涌动,及时从南方宋政权的纠缠中脱身是明智之举。从整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来看澶渊之盟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和发展,从长远来看,也有利于中国各民族的发展和融合。

(2)熙宁变法

        内外交困的局面使一部分比较开明的统治者要求变法改革。北宋经仁宗英宗至神宗时期社会趋于稳定,经济规模空前,文化更是盛极一时。1067年,宋神宗即位,决心变法。熙宁元年(1068),王安石被召到开封,主持变法工作。熙宁二年(1069)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推行新法。变法派形成了吕惠卿章惇蔡确等为变法派中坚力量的体系。赵顼和王安石的新政策在熙宁二年以后陆续实行。

        熙宁二年春,设“制置三司条例司”,议订变法。概括而言,新法内容大体可分为两方面,即“富国”和“强兵”。

(3)靖康之变

        早在政和元年(1111年),宋徽宗派大宦官童贯出使辽朝,了解辽朝的政治形势。童贯在这次出使过程中,遇到了燕人马植,向童贯献策取燕,深受童贯赏识,被童贯改名为李良嗣,带回开封。李良嗣向宋徽宗陈说辽天祚帝的荒淫和政治腐败,女真对辽恨之入骨,如能从登莱过海,与女真族结好,相约攻辽,则燕地可取。宋徽宗对此非常高兴,又赐姓赵,开始了谋取燕京的一系列活动。

        当辽朝在金兵的进攻下,处于岌岌可危之时,宋徽宗、蔡京等人以为联合女真夹击辽朝,进而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时机已成熟。于是,重和元年(1118)宋廷以买马为名,遣使从登州渡海到辽东,同金朝商议共同伐辽的事宜。宣和二年(1120)宋再遣赵良嗣等使金,遂与金订立“海上之盟”。

(2)南宋(1127-1279年)

        南宋(1127年6月12日 —1279年3月19日 )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

        1127年,宋徽宗之子赵构于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称帝,是为宋高宗。宋高宗先任用岳飞等主战派抗金,之后主和派秦桧独相十八年,签订“绍兴和议”。

        1162年孝宗受禅,励精图治,发动“隆兴北伐”失败议和,随后大力发展内政,开创“乾淳之治”。1189年、1194年光宗、宁宗受禅,韩侂胄夺权,开庆元党禁,发动“开禧北伐”。随后史弥远诛韩擅政二十六年。1233年,理宗亲政,早期任用郑清之史嵩之实行“端平更化”,对蒙战事积极,中后期重用奸臣丁大全贾似道  。宋度宗即位后专事享乐,国事衰颓。1276年元军攻入临安,朝廷流亡南方,文天祥等忠臣回天无力。1279年崖山海战失败后,陆秀夫与幼帝跳海身亡,南宋最终灭亡。 绍兴和议后,多数时间与金朝“淮水—大散关”为界。

        统治范围限于秦岭淮河线以南地区,与金朝、蒙古(元朝)长期对峙。

        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南宋开启了中国社会的平民化进程,并出现了欧洲近代前的一些特征:市民阶层形成、雇佣关系、城市化,还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大交融。 在中华文明发展中具有文艺复兴和经济革命的意义  ,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①皇帝世袭

②政治

(1)法律制度

        南宋时司法裁判中普遍的风格,即司法官员判决依据的多元化。司法官员在定罪量刑之时并不完全是依照法律的规定,除法律之外,审理案件的过程中审判官员会考量诸如情、理以及道德等多种因素。南宋时司法官员在审判实际纠纷的过程中,所遇到的案情变化多端,并不能完全为法律所囊括,国家制定和颁布的法律虽说是司法官员裁判的主要依据,但制定法以外的的情、理等社会规范同样被经常引用,用来作为法律的补充性规定,解决法所不及的情况。 “殊不知法意、人情,实同一体,徇人情而违法意,不可也,守法意而拂人情,亦不可也。权于二者之间,使上不违于法意,下不拂于人情。” 南宋时期地方官员的侦查审判手段是非常丰富多样的,既有诸如检验、讯问之类以正常形式进行的,当然也有通过耳目等非正常方式秘密调查的,通过一系列的明察暗访,他们最终的的目的都是为了查明案件事实,伸张正义,这些官员给予庶民百姓的的恩惠都是比较实际的,往往能使受冤枉者得以平反。

(2)行政体制

        南宋大体上继承了北宋的中央官制,在局部稍有调整。南宋初年,以尚书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门下侍郎。又将门下侍郎和中书侍郎改为参知政事,为副宰相。还取消尚书左、右丞的官称,大体上恢复了宋初的制度。参知政事和门下、中书侍郎,尚书左、右丞,以及枢密使、副使、知枢密院事、签书枢密院事等,通称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孝宗时,将尚书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改为左、右丞相,参知政事未变(左、右丞相,唐玄宗时为尚书省长官,宋为中书的长官)。除去中书令、侍中、尚书令的虚称。门下并入中书,称中书门下。左右宰相主中书事,兼尚书省之长,六部直属于宰相,尚书省之制已废于无形,实际上是三省合一。 从此,左右宰相成为全国最高的行政长官,尚书省只掌握六部,奉命执行政务。至乾道八年(1172年),随着左、右丞相制度的确立,孝宗确立了朝务向首相、次相负责,首相、次相向皇帝负责的新政治体制,牵制以不次用人原则的佞幸政治,基本在官僚体系内扫清了障碍。

        南宋建立初期,中央三省机构和宰相职权仍沿袭北宋之制。至建炎三年(1129年),三省(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改革为两省尚书省中书门下省。此后尚书省职能迅速扩大,获得主要的取旨权,成为取旨和执行一体的中枢关键机构。改革后的中书门下省并未继承改革前中书省和门下省的职能,权力大为缩小,职权行使主要表现为政务处理的建议权,其封驳职能施行不尽理想。伴随着三省机构改革,宰辅名称和职权也发生相应变化,宰辅的“省份”属性逐渐淡化,宰相权力分配不再以三省机构为依托,相权更加集中,这也成为南宋相权膨胀的诱因之一。

(3)官员制度

        宋代地方官吏升迁降黜的制度称为磨勘,即是以官员任职资历年限为标准决定其职位升降,磨勘有着固定的年限限制,地方官吏通过考课的政绩可以冲抵磨勘年限,如果考课不合格,还会因此延长磨勘期限甚至受到惩处。因此,考课对于地方官员的仕途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南宋的地方官员考课制度,经历了从疏到密,由简至繁的过程,体现于考课机构、考课范围、考课标准、考课程序三方面。

③疆域

(1)范围

        与北宋相比,南宋的南部和西南边界并没有什么变化,但北界却因金军的入侵而大大南移。南宋初,金军一度攻入今湖南、江西和浙江三省的中部。绍兴八年(1138年)金朝领三省事宗磐等人将河南、陕西之地归还宋朝。 绍兴九年(1139年),宋金第一次和议成立,双方确定以当时的黄河为界。但次年金军毁约,出兵取河南、陕西。绍兴十一年(1141年),宋金议定以淮河为界。第二年又将西部界线调整至大散关(今陕西宝鸡市西南)及秦岭以南。以后虽有局部变动,基本稳定在这条界线。

(2)行政区划

        绍兴八年(1138年),赵构定都临安府;绍兴十一年(1141年)宋金和议成,次年割地定界。于是南宋分全境为十六路,逐路设安抚使司掌一路兵民之政。又转运司、提点刑狱司除两浙东路、两浙西路通常合并为一个转运司,其他分路与安抚使司同,只是治所间或不同。南宋路制沿袭北宋,唯两浙路分东西,梓州路更名潼川府路。且于南宋百余年间无大变化,仅利州路时或分东西或不分(分则全境为十七路,合则仍为十六路),荆湖南北路一度改为东西路而已。统县政区仍为府州军监四种,唯府的数目更形增加。以宁宗嘉定元年(1208年)为准,共17路,领府27、州132、军34、监2:

④主要历史事件

(1)两朝内禅

        绍熙四年(1193年)九月重阳节,百官请求光宗到重华宫看望父亲孝宗,光宗不为所动,并下诏内侍陈源押班,中书舍人陈傅良为表示对光宗不过宫的抗拒不予起草制词,并和给事中谢深甫一起上疏劝谏光宗。光宗有所启悟,准备率百官去重华宫,但李氏又竭力挽留光宗。陈傅良见状急忙跟随,拉着光宗的衣服,李氏被激怒后罢朝回宫。陈傅良下殿后便上疏辞官。随后,著作郎沈有开、秘书郎彭龟年、礼部侍郎倪思、国子録王介等都上疏请求光宗动身,光宗不从。之后倪思又用韦后、吕雉乱政的例子劝说光宗。光宗听闻大怒,倪思出知绍兴府。  十月工部尚书赵彦逾等上书请太上皇不要降旨宣布免去朝请。孝宗称他们的奏疏已经送给光宗,结果光宗又找借口不朝请。为了表示抗议。许多官员都上书请求光宗罢免自己。嘉王府翊善黄裳请求诛杀挑拨离间的内侍杨舜卿。太学生汪安仁等二百一十八人也上书请求光宗朝见重华宫,都没有回复。十一月赵彦逾再次力请光宗朝见重华宫。光宗才首次前往朝见孝宗。

         绍熙五年(1194)五月,太上皇赵昚病笃。六月九日,太上皇病逝。光宗始终未去重华宫问疾,也不执丧,朝中骚动,尚书左选郎官叶适向左丞相留正建议,立皇子嘉王赵扩为监国。留正于是率宰执多次请求光宗,光宗表示想要退位。知枢密院事赵汝愚主张禅位给嘉王,而留正认为尚未建储议论此事会引起麻烦,于是称病离开相位而去。赵汝愚被迫通过知阁门事韩侂胄将内禅之意向太皇太后宪圣慈烈皇后请示,次日,赵汝愚请立嘉王为太子,并且说到光宗批有“念欲退闲”,于是太皇太后应允。七月五日,太皇太后命赵汝愚以旨谕嘉王赵扩即位,是为宋宁宗。立皇后韩氏,其父为韩同卿是韩侂胄之兄。光宗被尊为太上皇帝,李皇后被尊为太上皇后。

(2)弥远当国

        嘉定十三年(1220年),赵询去世。次年宗子赵贵和被立为太子,改名赵竑,其对史弥远深为愤恨。史弥远得密告后,暗中派人在民间找到宗室之后赵与莒,召到临安,改名贵诚。史弥远又密召国子学录郑清之为贵诚讲学,许以丞相之职。嘉定十七年(1224年)闰八月,宁宗病死。史、郑二人不顾反对,强行拥立赵贵诚称帝(理宗),改名赵昀。太子赵竑被废为济王,出居湖州。  史弥远的阴谋激起人们强烈愤慨。湖州人潘壬等与李全联络进兵拥立济王。史弥远得到消息,赶忙捕斩潘壬,又派人到湖州逼赵竑自缢。一些朝臣上书说济王冤枉,都被罢官出朝。 [79] 此后,史弥远也因此更加掌握大权,理宗登基后将所有政务都交给史弥远,自己暗中韬光养晦,南宋政治日渐腐败。

        绍定六年(1233年)十月,史弥远病重,才将他的党羽郑清之升为右丞相。次日,以病危致仕。数日后,史弥远去世,追封卫王,谥忠献。

        理宗还把本应归还的宰相赐第仍赐史家作家庙。理宗还专门下一道“保全故相史弥远”的御笔手诏,不仅史弥远的罪行一律不准追究,凡涉及三十年来史弥远及其家人的行为都不许论奏,也防止了他人追究自己的得位不正之事。 史弥远死后,人们才发现其流毒比韩侂胄更深、为害更烈。 从韩侂胄与史弥远前后将近四十年,南宋后期的衰颓已不可逆转。

(3)国沉南海

        至元十六年二月初六(宋祥兴二年,1279年3月19日),被俘走投无路的南宋残余势力全军覆没,陆秀夫彻底绝望,在安抚幼主之后,将国玺绑在幼主身上,背着他跳海自尽。而张世杰在崖山战败后本欲突围,却得知陆秀夫已背负幼主跳海自尽,自己也无力回天,最后因飓风翻船而溺死。 随着赵昺随陆秀夫及赵宋皇族八百余人集体跳海自尽,许多忠臣追随其后,十万军民跳海殉国,至此四十多年与蒙古抗衡以失败告终。

        南宋在中国南方153年的偏安统治结束,而赵宋宗室在中国320年的统治亦终结。崖门海战极为惨烈,据估算,宋军在此役中阵亡十万,海上都是尸体。身在元营的文天祥亲自目睹惨状,作诗云:“羯来南海上,人死乱如麻。腥浪拍心碎,飙风吹鬓华。”

感悟:

        北宋和南宋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南宋继承了北宋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和官僚体系,但也有一些新的变化。在南宋初期,政治腐败、土地兼并、兵变等问题仍然存在,但南宋在政治上也尝试了一些新的制度,如设立了“宰相制度”、“三省六部制”等,以分散和制衡政权的力量。

        南宋的经济也吸收了北宋的发展经验,但在后期受到战乱和自然灾害的影响,逐渐走向衰落。然而,在南宋晚期,随着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南方地区的经济逐渐崛起,为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奠定了基础。在文化方面,南宋也继承了北宋的繁荣。南宋是文人政治的时代,文化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发展。南宋文化的代表有辛弃疾的诗词、李清照的文学、永明体诗歌等,这些文化成就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南宋和北宋在军事方面也有着一定的联系和发展。南宋继承了北宋的军事制度,但由于战乱频繁和形势变化,南宋对军事制度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南宋建立了“御营司”、“行营护军司”等机构,加强了皇帝对军队的控制,并尝试了使用火药武器等新技术。

        总的来说,南宋和北宋是中国历史上两个重要的朝代,它们之间有着亲戚关系,同时也有着自己的特点和发展。它们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南宋和北宋的存在与发展是中国历史变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贡献和影响不可忽视。

        正是因为南宋和北宋的重要性,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它们的历史和文化。通过学习南宋和北宋的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同时,南宋和北宋也为我们展示了中国历史上的坎坷与崛起,以及人们在面临困境时的坚韧和智慧。因此,我们应该加深对南宋和北宋的了解,并将其作为学习和研究的重点。

        南宋和北宋的历史故事丰富多彩,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人性光辉。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学习到如何应对困境、保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智慧,同时也能够在挫折和失败中找到奋起的力量与勇气。南宋和北宋的历史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努力和进取,才能实现民族的崛起和国家的繁荣。

3.西夏(1032-1227年)

        西夏(1038年 —1227年 ),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中国西北部建立的朝代,自称“邦泥定国”或“大白高国”。因其在西北,故称之为西夏。前期和北宋,后期与金朝并立。历经十帝,共189年。从881年李思恭定难军节度使起,李氏政权共计346年。

        唐末党项拓跋首领李思恭因平定黄巢有功被封为定难军节度使,赐封五州之地。党项先后臣服于唐朝、五代诸政权与北宋。五州之地被北宋并吞后,李继迁出走创业,990年被辽朝封为夏国王。 陆续占领河西走廊诸州。1038年,李元昊称帝建国。 [ 西夏在宋夏战争辽夏战争中获胜,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夏毅宗西夏崇宗初期,大权掌握在母党梁氏手中。西夏因为皇党与母党的对峙而内乱。金朝崛起后,西夏改臣服金朝。夏仁宗期间发生天灾与任得敬分国事件,但经过改革后,到天盛年间出现盛世。 漠北的大蒙古国崛起,西夏最后于西夏保义二年(1227)亡于蒙古

①皇帝世袭

②政治

(1)中央机构

        西夏的国家体制和统治方式深受儒家政治文化影响。官制自1038年夏景宗立国后确立,大体上学自宋朝制度,官分文武两班。中书司、枢密司与三司(盐铁部、度支部与户部)分别管理行政、军事与财政。御史台管监察、开封府管理首都地区的事务。其他还有翊卫司、官计司、受纳司、农田司、群牧司、飞龙苑、磨勘司、文思院、番学与汉学等机构。

        1039年,夏景宗仿照宋朝制度设立总理庶务的尚书令,改宋朝二十四司为十六司,分理功、仓、户、兵、法、士六曹,使西夏官制和机构已颇具规模。到夏毅宗时又增设各部尚书、侍郎、南北宣徽使及中书、学士等官。一来职官和机构愈分愈细,二来官制改革由扩充政治军事的官职转向扩充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官职。

(2)官职机构

        西夏制度由番汉两元政治逐渐变成一元化的汉法制度。西夏的皇权备受贵族、母党与权臣等势力的挑战而动荡不安

        蕃官是专由党项族担任的官职,有一说此为爵位制度。蕃官主要是为了保持党项贵族在政权中的主导地位,非党项族不能担任,有宁令(大王)、谟宁令(天大王)、丁卢、丁弩、素斋、祖儒、吕则、枢铭等等官称。夏景宗增设番官后,还学习辽朝吐蕃的一些制度,如南北面官制。西夏的蕃官制度很杂乱,夏毅宗时又增设不少官职,至今仍不太清楚其官职功能,有一说蕃官只是西夏文表示的汉。西夏文谚语也提到“衙门官员曾几何,要数弭药为最多”,表明党项族当官为数不少。随着西夏皇帝越来越崇尚汉法,改蕃礼、用汉仪,蕃官系统逐渐式微。夏崇宗以后,蕃官就在也没出现在相关文献中。

(3)法律制度

        关于法律方面,因为西夏旧律有不明疑碍处,夏仁宗在“尚文重法”的主张下颁布《天盛改旧新定律令》,又称《天盛律令》、《开盛律令》。主要由北王兼中书令嵬名地暴与中书、枢密院宰辅要员及中兴府、殿前司、合门司等重要官员参与编写。该法典参考了唐朝、宋朝的法典,并且结合本国的国情、民情和军情,使得更加切合实际。在某些方面(如畜牧业、军制、民俗,等等)更具有本民族的特点

③疆域

(1)范围

        李继迁攻下灵州后,将势力扩展到黄河河套地区与河西走廊。夏景宗继位后持续巩固河西走廊,并且开国称帝,疆域扩大到二十个州。而后夏景宗与宋朝征战于横山地区,并有意占领关中。

        宋宝元元年(1038年)西夏立国时,疆域范围在今宁夏,甘肃西北部、青海东北部、内蒙古以及陕西北部地区。东尽黄河,西至玉门,南接萧关(今宁夏同心南),北控大漠,占地两万余里。西夏东北与辽朝西京道相邻,东面与东南面与宋朝为邻。夏景宗之后,西夏与北宋展开拉锯战,双方互相占领对方的堡垒城寨,并且扩大到河湟青海地区。夏崇宗后期丧失横山地区,一度造成危机。

         金朝灭辽朝与北宋后,西夏陆续收复失地,并且占领黄河前套地区。金灭辽宋后,西夏的东北、东与南都与金朝相邻。西夏南部和西部是吐蕃诸部、甘州回鹘西州回鹘相邻。国内三分之二以上是沙漠地形,水源以黄河与山上雪水形成的地下水为主。首都兴庆府所在的银川平原,西有贺兰山作屏障,东有黄河灌溉,有“天下黄河富宁夏之称”。然而其势力被金朝所局限,领土扩张不大。到夏仁宗时期大约有22个州,这是西夏版图最后稳固的状态。

(2)行政区划

④主要历史事件

(1)和战北宋

        随着年龄的增长,夏毅宗对没藏讹庞的专权行为越来越不满。毅宗与没藏讹庞儿媳梁氏私通,后来讹庞父子密谋欲杀毅宗。奲都五年(1061年)四月,梁氏告变,李谅祚在大将漫咩等的支持下执杀讹庞及其家族,又杀妻没藏氏,结束了没藏氏专权的局面。 亲政后,夏毅宗立梁氏为后,任用梁乙埋与景询等人。对内整治军队使地方军政分立,文武官员互相牵制。提倡汉文化与技术。废行蕃礼,改用汉仪,并于拱化元年(1063)改姓为李。对外方面,与宋重新划定边界,恢复榷场,贸易正常化。对吐蕃多次战事,占领河湟与青海一带,于拱化元年招抚西域城吐蕃首领禹藏花麻。 [29] 拱化五年(1067年),李谅祚诱杀保安军(今陕西志丹)的宋将。十二月,毅宗谅祚去世。由7岁的长子李秉常即位,即夏惠宗。秉常即位后,西夏政局内部动荡,宋神宗以为有机可趁,派兵五路攻夏,准备收复灵武。但败多胜少,特别是灵州、永乐城两战,损失士兵民夫达60余万人,耗费军费无计。

        后女真崛起,西夏攻占宋朝定边军,并向金朝称臣。金朝皇帝在高兴之余把此前占领的西夏故地乐州、积石州等河外诸州都赏赐给了西夏王乾顺,西夏领土达到鼎峰。蒙古崛起后,一直视西夏为眼中钉,将其作为练兵场,不断派兵袭扰突击,演练部队。

(2)内忧外患

乾定元年(1223),由于夏神宗不愿做亡国之君,便让位给太子李德旺,即夏献宗。此时夏廷已经认清蒙古将会灭亡西夏,夏献宗决定采取联金抗蒙的策略,趁成吉思汗西征时派使联合漠北诸部落抗蒙,以便巩固西夏北疆。当时总管汉地的蒙将孛鲁木华黎之子)察觉西夏的意图,于乾定二年(1224)率军从东面攻入西夏,攻陷银州,夏将塔海被俘。隔年成吉思汗得胜返国,同时率军攻打沙洲。最后夏献宗同意蒙军条件投降,蒙古撤军。

(3)蒙古灭夏

        同年八月,成吉思汗率军穿越沙陀,进军黄河九渡,攻占应理(宁夏中卫)。而后分兵攻陷夏州,主力包围灵州。夏末帝派嵬名令公率军救援,双方于冻结的黄河决战。而后嵬名令公与守将废太子李德任会合,最后城陷被杀。蒙军包围中兴府,并且分兵南下攻陷积石州(青海循化)、西宁(青海西宁)等西夏领地,并驻夏六盘山。西夏只剩中兴府,保义二年(1227)夏末帝在中兴府被围半年后投降蒙古,西夏亡。成吉思汗此时已病死六盘山,但密不发丧,以免西夏反悔,拖雷按照成吉思汗遗嘱杀李睍。蒙军攻陷中兴府后展开屠杀,宫室、陵园付之一炬,后经察罕劝谏而止,但城中人口已经不多。

        保义二年李睍投降蒙古,西夏终于全部沦陷,蒙古兵还在西夏王陵附近挖地三尺,尽皆破坏,以至于从明朝开始历朝均未在西夏王陵附近获得过多少有价值的物品。成吉思汗去世后,密不发丧,以免西夏反悔。李睍投降后按照成吉思汗遗嘱被杀,蒙古军将领察罕努力使银川避免了屠城的命运,并入城安抚城内军民,城内的军民得以保全,西夏灭亡。

感悟:

        西夏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边疆政权,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在西夏时期,党项羌族的文化、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此外,西夏王朝的存在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与北宋、辽、金等王朝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构建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多元格局。

        同时,西夏王朝在世界历史上也具有独特的地位和意义。它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交流中心,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融与发展。此外,西夏的军事力量也曾对世界格局产生过一定的影响。然而,由于西夏文字的独特性和考古材料的缺乏,对于西夏的研究仍有许多未知的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

        总之,西夏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以其独特的文化、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广阔的疆域范围,在中国古代历史和世界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对于我们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金朝(1115-1234年)

金朝(1115年-1234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统治中国北方东北地区封建王朝,完颜阿骨打(完颜旻)所建。西与西夏蒙古等接壤,南与南宋对峙。共传十帝,享国119年。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完颜旻)统一女真诸部后起兵反辽。1115年在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建国,国号金,建元“收国”。 1125年灭辽朝;1127年又灭北宋,史称靖康之变。1130年,宋高宗赵构上降表对金朝称臣。 金熙宗开始逐渐汉化。1153年,海陵王完颜亮迁都中都(今北京)。金世宗金章宗统治时期,北方政局平稳,政治经济达到巅峰,史称“大定、明昌之治”。金章宗在位后期急剧由盛转衰,卫绍王时期为蒙古所败,内忧外患频繁。金宣宗继位后,内部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外受大蒙古国南侵,被迫迁都汴京(今河南开封)。1234年,金在南宋蒙古南北夹击下覆亡于蔡州。金朝鼎盛时期疆域包括东北华北关中、中原和黄淮地区以及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南至大散关至淮河一线,与南宋对峙;西北与西夏接壤;东北地区达外兴安岭,东临日本海。外有南宋和西夏称臣。

①皇帝世袭

②政治

(1)中央官制

        《金史》里虽有太宗天会四年(1126年)建尚书省的记载,但人们一般认为当时的尚书省是设在燕云汉地,与后来建立的三省制度无关。金朝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直到太宗末年才提上日程,1134年正月,“初改定制度,诏中外”。由于太宗一年后就死去了,所以实质性的汉制改革是在熙宗朝进行的。1138年八月甲寅,金熙宗“颁行官制”,是即“天眷新制”。这是金朝政治制度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自金初以来实行二十馀年的女真勃极烈制度,“至熙宗定官制皆废”,以三省六部制取而代之。

        同年九月丁酉,“改燕京枢密院为行台尚书省”,这不只是简单地改换一个名称而已,它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变化:汉地枢密院是作为双重体制中的一元而存在的,而行台尚书省则只是中央尚书省的派出机构。这两件事情的发生,标志着二元政治的终结和金朝政治体制的一元化。

(2)法律制度

        金建国之初主要适用女真族不成文的习惯法,灭辽及北宋后,广采隋、唐、辽、宋法制,编成《皇统制》,于1145年颁布。1177年世宗颁布《大定重修制条》。1194年章宗时期编成《明昌律义》。后经重订,于1201年(泰和元年)编成《泰和律令敕条格式》,其中包括以《唐律疏议》为蓝本的泰和律义80卷、律令20卷、新定敕条3卷、格式80卷。

(3)五京制度

        金朝采行五京制,共有中都大兴府、上京会宁府、南京开封府、北京大定府、东京辽阳府西京大同府,其中后三个陪都就在辽的中京大定府、东京辽阳府和西京大同府的原址。

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阿什河街道白城村)是金朝第一个都城,称“上京”,完颜阿骨打(完颜旻)于1115年建。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完颜旻)在位期间,因战争繁忙,并未修建宫殿。第二代皇帝金太宗完颜吴乞买(完颜晟)继位后,于1124年命汉人卢彦伦主持修建都城。都城的格局是集当时辽、宋风格于一身。金朝上京城的建制,大致采取近似中轴线、近似均衡和近似对称的手法,规划街道里坊,营筑宫室官邸,使上京城为中国宋元时期最北部的都城大邑,也是金朝第一都。

③疆域

(1)范围

        金朝灭辽与北宋后,其疆域东到混同江下游吉里迷兀的改等族的居住地,直抵日本海;北到蒲与路(今黑龙江克东县)以北三千多里火鲁火疃谋克(今俄罗斯外兴安岭南博罗达河上游一带),西北到河套地区,与蒙古部、塔塔儿部、汪古部等大漠诸部落为邻;西沿泰州附近界壕与西夏毗邻。南部与南宋以秦岭淮河为界,西以大散关与宋为界 。

        金朝疆域可分成三个部分,第一个是原辽朝统治的东北区域与漠南地区,这是金朝龙兴之地,包括女真各部落的住地。第二个是辽上京临潢府以南,直到河北、山西等燕云十六州,这里居民主要是汉族,长期以来受异族统治,而金统治下之汉地亦维持汉官制度。第三种情况是原宋朝领地的淮河、秦岭以北之地,主要居民也是汉族,由于新受异族统治,大多不愿受金廷管制。先后设置张楚与刘齐等傀儡政权统治,最后由金廷以汉法直接管理。

(2)行政区划

        金朝的行政区域采用路(府)、州、县三级管理,设有五京十九路,“路”是金代地方最高最大的行政区,相当于现代的省,有都总管府,以及都转运司、按察、盐使等三司的监司官,五京府有五京留守,而后与府伊所掌的府合一。路府则成平行机构,下辖州、县二级。

        金朝的州分为三类:节度州设节度使,防御州设防御使,刺史州设刺史;县则以县令掌治,分成七等。此外尚有部落之官,千夫长的猛安,百夫长的谋克,合称猛安谋克;属于边戍之官的乣详稳,部落墟砦之首领的移里菫。

        金上京路共辖有:一府,即会宁府;三州,即肇州隆州信州;五路,即蒲与路、合懒路、恤品路、曷苏馆路、胡里改路;六县,即会宁县、曲江县、宜春县、始兴县、利涉县、武昌县。

        会宁府归上京路所辖,但它又是上京路的治所。会宁府统领三县,即会宁、曲江、宜春。路的最高官员是兵马都总管,上京路则由会宁府尹兼领。

④主要历史事件

(1)建国灭辽

         1122年东路军攻下中京大定府,天祚帝逃亡沙漠。同时西路军也攻下西京大同府耶律大石等拥立耶律淳于南京析津府,即北辽。北宋也派童贯等人多次率军攻打辽南京等燕云十六州之地,但均被辽军击溃。北宋最后请金军攻下辽南京,北辽亡,至此辽五京均被金军攻下。 宋金双方经过协商后,金军给予燕云十六州部分城市,并且获得岁币,然而北宋最后只获得金军洗劫后的一堆空城。

        1123年金太祖去世,其弟完颜吴乞买(完颜晟)继位,即金太宗。金太宗继续讨伐大同一带的辽军。1124年正月,金太宗为了联合西夏灭辽,把下寨以北、阴山以南的辽地割给西夏。西夏则改对金朝称藩。1125年辽天祚帝被俘,辽朝亡。而耶律大石率军西行,于西域建立西辽

(2)南迁汴梁

        1219年,太原失守,金廷建立河北九公,封立王福、移剌众家奴、武仙等九人为公,赐号“宣力忠臣”,打算以之坚守国土,但仍然无济于事。金宣宗任用术虎高琪,他们苛刻成性,接连南征南宋、西征西夏以扩张领土,并且持续抗击蒙古。此时金朝内政不良,军力已衰,经过多次战争后又使金朝处于四面楚歌的局势。1219年术虎高琪被金宣宗杀死,战事直到金宣宗驾崩以后才平息。1224年金宣宗去逝,由于其长子早逝,故由三子完颜守绪继位,即金哀宗。

(3)亡于蒙古

        此后蒙古再度对付金朝,1230年窝阔台汗发动三路伐金,窝阔台汗率大军渡黄河直攻汴京,斡陈那颜率东路军走济南,其四弟拖雷率西路军自汉中借宋道沿汉水攻打汴京。1232年拖雷成功迂回至汴京,金哀宗派完颜合达(完颜瞻)、移剌蒲阿率大军阻击于邓州。此时窝阔台汗率大军渡河,并派速不台攻汴京。而完颜合达(完颜瞻)急率军北援汴京,与拖雷率领的蒙军于三峰山(今河南禹州)发生三峰山遭遇战,金军精锐溃败,名将张惠、完颜合达(完颜瞻)、完颜陈和尚(完颜彝)与移剌蒲阿先后战死、被俘杀。蒙军围攻汴京,迫使金哀宗求和。而后金廷杀蒙古使者,蒙古再度围攻汴京 。

        金哀宗坚持至年底放弃汴京,迁都归德府(今河南商丘),汴京守将崔立降蒙。蒙将史天泽一路紧追不舍,金哀宗逃往蔡州,蒙古军约宋将孟拱、江海率军联合围攻。1234年正月蔡州岌岌可危,金哀宗不愿当亡国之君,将皇位传给统帅完颜承麟,是为金末帝。此时蔡州城陷,金哀宗自杀,末帝死于乱军中,金朝覆亡。

5.元朝(1206-1368年)

        元朝(1271年 —1368年 ),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铁木真于1206年建国;        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 1279年灭南宋。是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传五世十一帝。自1206年铁木真建国始共162年;自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起共98年;自灭南宋起,统一时间共89年。

        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国。先后攻灭西辽西夏金朝大理等政权,招降吐蕃诸部。蒙哥去世后引发了阿里不哥忽必烈的汗位之争,促使大蒙古国分裂。1260年,忽必烈在开平府称汗,建元“中统”,上都成为新的都城。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次年定都大都。1279年,灭亡南宋流亡政权,结束了自唐末以来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元朝中期,皇位继承紊乱、政变频繁,而且汉化迟滞,发展不前。元朝后期,政治腐败,权臣干政,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日益加剧,导致元末农民起义。 1368年,明朝攻占大都和上都,元廷退守漠北,史称北元,成为与明朝对峙的政权。北元汗统一直持续到1635年,为后金所灭。

        元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疆域超越历代。元朝疆域东起日本海、南抵南海、西至天山、北包贝加尔湖,元史称“东尽辽左西极流沙,北逾阴山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时不及也”。

        元朝保留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开中国行省制度之先河。元朝的商品经济海外贸易也较为繁荣,与各国外交往来频繁。在文化方面,出现了元曲等文化形式,更加世俗化。

①皇帝世袭

②政治

(1)行政机构

        中央最高机构为中书省。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领六部,为最高行政机关,行使宰相职权。中书省长官中书令以下,设右、左丞相为实任的宰相。下设平章政事、右左丞、参知政事为副相。中书省下设吏、户、礼、工、刑、兵六部,设尚书、侍郎分理政务。 由于尚书省时置时废,门下省不复置,故中书省地位较前代尤为重要。中书令通常由皇太子担任。中书省除为决策机构外,还负责直接管辖首都大都附近的腹里地区。尚书省,主要负责财政事务,不过时置时废。

(2)监察机构

御史台,是元朝最高监察机关。秩从一品大夫二员,从一品;中丞二员,正二品侍御史二员,从二品治书侍御史二员,正三品,掌纠察百官善恶、政治得失。]御史台下设有殿中司、察院以及内八道肃政廉访司。其中,殿中司负责掌握京城官员的上朝和请假情况;察院下设二十四名监察御史,负责监察官民;内八道肃政廉访司负责对腹里(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一带)、辽东和两淮地区进行分区监察,共有八个。

(3)地方制度

        元朝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并为一级政区名称。简称行省,或只称省。元置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也称都省;因大元幅员辽阔,除腹里地区直隶于中书省、西藏地区由宣政院管辖外,又于诸路重要都会设立十个行中书省,以分管各地区。在世祖、武宗朝三次短期设立尚书省主管政务期间,行中书省也相应改称行尚书省。元人称其制为:“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

        1260年,遵用汉法,立中书省总领全国政务,始置丞相及平章政事左丞、右丞、参知政事等宰执官。其后,相继于各大地区建立行中书省。初期,仍沿用前代制度,以中书省宰执官出领各行省,称行某处中书省事。以后此类行省实际上已成为常设的地方行政机构。1286年铨定省、台、院、部官,罢各行省所设丞相,只置平章政事为最高长官,以与都省相区别。后来,部分地大事繁的行省许设丞相。1320年,元仁宗复罢各行省丞相,已置者皆降为平章政事。泰定帝(1324-1328)以后,某些行省又设丞相,视需要及任职者的地位而定。各行省一般置平章政事两员(从一品),右丞、左丞各一员(正二品),参知政事两员(从二品),其品秩与都省官同;左司、右司合为一,置郎中、员外郎都事,品秩皆低于都省。元末,有些行省还增置“添设”平章、右丞、左丞、参政等官。行省掌管辖境内的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及其他军国重事,统领路、府、州、县;距离省治远的地方,另设宣慰司统之,作为行省的派出机构。 [35]行省下有道、路、府、州、县、基层行政设施。

③疆域

(1)范围

        元朝疆域东起日本海、南抵南海、西至天山、北包贝加尔湖,元史称“东尽辽左西极流沙,北逾阴山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时不及也”。

        元朝的前身为大蒙古国,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建国时领有大漠南北与林木中地区(即尼布楚地区),经由历代蒙古诸汗的经营及三次西征后,疆域东起日本海东海,西抵黑海地中海地区,北跨西伯利亚,南临波斯湾。成吉思汗时期分封东道诸王与西道诸王,东道诸王是铁木真之弟,大多分封于塞北东部与东北地区,从属性较强;西道诸王则是铁木真之子,其中分封长子术赤咸海里海巴尔喀什湖以北的钦察草原,后由拔都建立钦察汗国;封次子察合台锡尔河以北的西辽旧地,史称察合台汗国;三子窝阔台分封于乃蛮旧地,后由海都建立窝阔台汗国塞北汉地东北青藏新疆东部则由幼子拖雷获得,后由元朝直辖。

        1279年,元世祖攻灭南宋一统中国。汉地漠南漠北东北(包括外东北库页岛)、新疆东部(元初据有塔里木盆地西抵葱岭)、青藏高原澎湖群岛济州岛南海诸岛皆在元朝统治范围内。自灭南宋后虽然多次对日本缅甸安南爪哇等国有所冲突,然而疆域大体趋于稳定。1310年元武宗时期,元朝与察合台汗国瓜分窝阔台汗国,元朝取得窝阔台汗国的漠西领土。

(2)行政区划

元朝时期,全国划分为由中书省所直辖的京畿地区(即河北山东山西及漠南部分地区),由宣政院(初名总制院)所管辖的吐蕃地区,以及十个行中书省,分别为岭北行省辽阳行省、甘肃行省、陕西行省河南江北行省湖广行省、四川行省、云南行省江浙行省江西行省

   藩属国

        元朝的藩属国有高丽缅甸安南占城及四大汗国。其中有两个直属的藩属国,即高丽王朝与缅甸蒲甘王朝,分置特别行政区征东行省缅中行省。西北方面,1268年窝阔台汗国的海都意图夺回汗位而联合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反元,史称海都之乱。直到1304年元成宗时期,元廷与这三大汗国达成和议,并与伊利汗国一同承认元朝的宗主地位,成为元朝的藩属国,而且元成宗并赐伊利汗国君主刻有“真命皇帝和顺万夷之宝”等汉文印玺,实质上也承认其独立性。到1310年元武宗时期,元朝和察合台汗国联合攻灭窝阔台汗国。元文宗年间编纂《经世大典》时,将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伊利汗国列为元朝的藩属国。

④主要历史事件

(1)建立大元

        271年,忽必烈公布《建国号诏》,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 [18],正式建国号大元 。一年后,在刘秉忠规划下,元帝国建都于金国中原的大都。北方政局稳定后,忽必烈决定采用南宋降将刘整建议,先拔襄阳,浮汉水入长江,进取南宋。1268年,命阿术刘整督师,围困隔汉水相望的襄、樊重镇,襄樊军民拒守孤城达六年。1272年初,元军攻下樊城,襄阳守帅吕文焕出降(见襄樊之战)。

        次年六月,忽必烈命伯颜督诸军,分两路大举南进。左军由合答节度,以刘整为前锋,由淮西出师。伯颜本人与阿术领右军主力,九月,自襄阳出发,沿汉水入长江;同时,命董文炳自淮西正阳南逼安庆,以为呼应。十二月,元水师入长江,克宋江防要塞阳逻堡。宋汉鄂舟师统帅夏贵遁,汉阳、鄂州宋军降。伯颜分兵留阿里海牙经略荆湖,自领水陆大军顺流而东,以吕文焕为前锋。宋沿江诸帅多为吕氏旧部,皆不战而降。

        1274年二月,贾似道被迫督诸路精兵,抵御元军。这时,他仍企图奉币称臣议和,被伯颜拒绝,只好在池州下游丁家洲勉强与元军会战。因宋军内部不和,一触即溃。同年秋,伯颜从建康(江苏南京)、镇江一线分兵三道趋宋都临安(浙江杭州)。1276年正月,宋幼帝赵㬎上表降元

(2)汉化运动

        1320年,元仁宗去世,硕德八剌即位,是为元英宗。元英宗继承了其父元仁宗的以儒治国政策,加强中央集权和官僚体制,并于1323年下令编成并颁布元帝国正式法典——《大元通制》,共2539条。他还下令清除朝廷中铁木迭儿的势力,但随着清理的扩大,再加上朝廷中的蒙古保守势力对元英宗以儒治国的施政不满,导致铁木迭儿的义子铁失在1323年夏天趁格坚汗去上都避暑之机,在上都以南15公里一个名叫南坡的地方,刺杀了元英宗及宰相拜住等人,史称南坡之变

        元英宗被行刺后,镇守和林的晋王甘麻剌的长子、真金的长孙也孙铁木儿率兵南下,杀掉行刺元英宗的叛臣后即位,是为泰定帝。泰定帝即位后,封被元英宗放逐到海南岛图帖睦尔为怀王,镇守建康

(3)北元兴亡

        至于北元领有的东北地区与云南地区方面:1371年,元朝辽阳行省平章刘益降明,明朝占领辽宁南部。然而其余东北地区仍由元朝太尉纳哈出控制,纳哈出屯兵二十万于金山(今辽宁省昌图金山堡以北辽河南岸一带),与明军对峙了十几年,多次拒绝明朝的招抚。1387年冯胜傅友德蓝玉等人发动第五次北伐,目标是攻占纳哈出的金山。经过多次战争,1387年10月,纳哈出投降蓝玉,明朝占领东北地区。镇守云南的元朝梁王把匝剌瓦尔密,在元廷退回草原后仍然继续忠效之。1371年明太祖派汤和等人领兵平定据有四川的明玉珍,并且劝降梁王未果。1381年12月,明军攻入云南,1382年梁王逃离昆明并自杀,随后明军攻克大理,明军平定云南地区。

朱元璋为了彻底扫除北元势力,于1388年5月命蓝玉率领明军十五万发动第六次北伐。明军横跨戈壁至捕鱼儿海(蒙古国贝尔湖)击溃元军,俘虏八万余人,元天元帝和他的长子天保奴逃走,但是幼子地保奴被明军擒住,至此北元国势大衰。1388年元天元帝及长子天保奴被阿里不哥后裔也速迭儿杀害,北元不再使用年号及大元国号。 1402年北元发生内乱,坤帖木儿被杀,原脱古思帖木儿旧部阿鲁台等人乘机与拥立窝阔台庶子合丹后裔鬼力赤为大汗,《明史》称其改国号为蒙国。

感悟:

        中国元朝是由元太宗忽必烈所建立的朝代,从公元1271年到公元1368年,在这段时期内,元朝有着非常辉煌的发展。元朝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了非常大的发展,使得中国在当时的世界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政治上,元朝在实行统一的同时,还实行了中央集权的政策,加强了宪法的制定和执行,使得中央更加的统一和集权,使得中央更加的有力。此外,元朝在政治上还实行了赋税制度,使得政府能够更有效地收集税收,以支持其后续的政治和经济发展。

        在经济上,元朝时期也取得了非常大的发展,政府实施了大量的改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政府采取了像改善水利、建设公路、修建交通线路等一系列措施,使得农村经济得以发展,市场也得以拓展,使得经济更加繁荣。 在文化方面,元朝时期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政府实施了大量的改革,使得中国文化得以发展,实现了从精神上的繁荣。

        在这段时期,政府还实施了大量的文化改革,如实施《四书五经》,制定《元史》、《元曲》等,使得中国文化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文化。总的来说,中国元朝历史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个时期,它不仅给中国带来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也给世界带来了中国的独特文化。中国元朝的发展也为后世的历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明朝(1368-1644年)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所建。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元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起义军。  1364年称吴王。 1368年初称帝,国号明,定都南京 。1421年朱棣迁都至北京 ,以南京陪都。 明初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  ,明初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是明朝的鼎盛期。1449年的土木之变是明朝中期的开端,出现长期稳定和守成的局面,宦官专政和首辅之争非常激烈,北方蒙古族和倭寇势力纷至沓来。嘉靖中期以后,改革的潮流越来越强。 1582年明神宗亲政,开始进入明朝后期。政治腐败,加征各种赋税导致农民起义,期间女真后金从东北崛起。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 明朝灭亡, 随后清兵入关。1662年南明覆灭。1683年,清军攻占台湾明郑覆灭。

①皇帝世袭

②政治

(1)内阁制度

        1380年,朱元璋废丞相,罢中书省,亲理政务,但是力不从心,故设立四辅官来辅佐政事。但这项制度效能不彰,1382年七月被废。十一月,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设文华殿大学士,以辅导太子,品秩皆为正五品。朱棣登基后,特派解缙胡广杨荣等入午门值文渊阁,参预机务,由此成立内阁。

内阁只为皇帝的顾问,奏章的批答为皇帝的专责。内阁大学士一职多以硕德宿儒或朝中大臣担任,只照皇帝意旨写出,称“传旨当笔”。明仁宗增置谨身殿大学士。宣宗时期,由于杨溥、杨士奇、杨荣等三杨入阁,宣宗批准内阁在奏章上以条旨陈述己见,称为“票拟”制度。明初,内阁无实权。之后内阁地位逐渐升高,权限逐渐增大,到明世宗时,内阁终跃至六部之上。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自此,内阁成了中央最高的的决策机构

(2)特务机构

        明朝主要的情报机构包括锦衣卫东厂西厂,武宗时期还一度设有内行厂

        锦衣卫负责侦查国内外情报,直接对皇帝负责,拥有可以逮捕任何人,并进行秘密审讯的权利。东厂主要职责就是监视政府官员、社会名流、学者等各种政治力量,并有权将监视结果直接向皇帝汇报。东厂可以直接逮捕、审讯。西厂设立于宪宗时期,首领为汪直。1482年后被废。其后又被武宗短暂恢复。内厂设于武宗时期,任务是牵制锦衣卫、东厂和西厂的权力,防止它们三个机构相互勾结权力的扩展。首领为宦官刘谨,刘谨伏诛后,内厂与西厂同时被废,仅留东厂。

(3)监察机构

        朱元璋为吴王时,始置御史台,设左、右御史大夫各一名。1380年,罢御史台。1382年更置都察院,设监察都御史八人。分监察御史为浙江、河南、山东、北平、山西、陕西、湖广、福建、江西、广东、广西、四川十二道,各道置御史三到五名,称为十二道监察御史。监察御史都驻在京师,有事带印出巡,事毕回京缴印。1403年,改北平道为北京道。1420年,罢北京道,增设贵州、云南、交趾三道。1425年,称行在都察院。1435年,罢交趾道,始定为十三道。正统年间去“行在”字。

③疆域

(1)范围

(2)行政区划

        1376年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但习惯上仍称“省”。1370年于各省设置一都卫,1375年改为都指挥使司。1427年弃安南后,明朝在全国设置两京十三布政使司,包括北直隶、陕西、山西、山东、河南(以上为北五省)、南直隶、浙江、江西、湖广、四川(以上为中五省)、广东、福建、广西、贵州、云南(以上为南五省)。共设置十六都司、五行都司、二留守司。其中十三个是与布政使司同名的都司,其它三个是万全都司大宁都司辽东都司

        五行都司是陕西(治甘州卫,今张掖)、四川(治建昌卫,今西昌)、湖广(治郧阳卫,今湖北郧县)、福建(治建宁府,今建瓯市)、山西(治大同府)。两留守司是洪武年间设置的中都留守司(今凤阳)和嘉靖年间置于承天府(今湖北钟祥)的兴都留守司。

        此外,在政教合一青藏地区设有乌思藏都司朵甘都司;在东北女真部落设奴儿干都司,下辖131卫,至万历年间增至384卫;另有置于嘉峪关以西地区的西北八卫,以上均属羁縻卫所,与内地的都司、行都司性质不同。明朝最后有140府,193州,1138县,493卫,359所

④主要历史事件

(1)洪武之治

        明朝建立后,百废待兴,明太祖朱元璋还无暇顾及国家机构的调整,故仍旧沿袭元朝的中书省宰相负责制,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机构。随着元朝势力向北败退,明朝胜利的大局已定,朱元璋的治国方略也在逐步转变。为了加强君权,打击相权,废除中书省及丞相成为必然的选择。  废丞相后,自统六部,以加强皇权。 挑选几名文人担任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等殿阁大学士,协助他批阅奏章,充当顾问。实行分封制,明太祖将儿孙派驻各战略要地为王,以“外卫边陲,内资夹辅”;创建卫所制度,由中央牢牢控制军事指挥权。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将全国定为17个都司、3个行都司、1个留守司、329个内外卫、65个千户所。 [288] 朱元璋出身贫苦,受贪官污吏的敲诈勒索,又鉴于元朝的政治混乱,故以猛治国。朱元璋高度肯定了法律的治国作用。他说:“夫法度者,朝庭所以治天下也”。 即位后在全国掀起了打击贪官的运动,矛头直指中央到地方的各级贪官污吏。洪武六年(1373年),刑部尚书刘惟谦奉旨编定《大明律》, 朱元璋亲加裁酌,后又经三次修订,于洪武三十年(1397年)正式颁行。洪武十八年(1385年)朱元璋又颁布《大诰》。

朱元璋即位后,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恢复社会生产。朱元璋在位期间,下令农民归耕,奖励垦。朱元璋还鼓励开垦荒地,1370年并下令:北方郡县荒芜田地,不限亩数,全部免三年租税。他还采取强制手段,把人多地少地区的农民迁往地广人稀的地区;对于垦荒者,由政府供给耕牛、农具和种子;并规定免税三年,所垦之地归垦荒者所有;还规定,农民有田五至十亩的,必须栽种桑、棉、麻各半亩,有田十亩以上者加倍种植。这些措施大大激发了农民垦荒的积极性。组织各地农民兴修水利;大力提倡种植桑、麻、棉等经济作物和果木作物、他还徒富民,抑豪强;下令解放奴婢;减免税负,严惩贪官;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等等。 在地方确立里甲制,配合赋役黄册户籍登记簿册和《鱼鳞图册》的施行, 落实赋税劳役的征收及地方治安的维持

(2)永乐盛世

朱棣即位后,对异议者强力镇压,诸如黄子澄、齐泰等建文旧臣等都被杀。 其中以方孝孺的“诛十族”和景清的“瓜蔓抄”最为惨烈。 明成祖在位时期,继续实行削藩政策,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官制机构,完善了文官制度,在朝廷中逐渐形成了后来内阁制度的雏形。他任命七位学者到翰林院的高级岗位上来,然后让他们担当国家事务的主要顾问。明成祖任命解缙黄淮翰林学士。不久又任命了胡俨胡广杨荣杨士奇金幼孜。还恢复了明太祖时期后来被废除的锦衣卫,另外他还设置了另外一个特务组织——东厂厂卫制度由此确立。

        此外,明成祖为了加强对北方的控制,永乐元年(1403年),诏以北平为北京,改北平府为顺天府。 永乐十四年(1416年),朱棣下令正式营建北京。永乐十八年(1420年),北京宫殿落成。这年九月,朱棣下令明年以北京为京师,正式迁都北京。 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朱棣在北京御奉天殿,朝百官,大祀南郊,迁都大政至此基本完成。朱棣注意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认为“家给人足”“斯民小康”是天下治平的根本。他大力发展和完善军事屯田制度和盐商开中则例,保证军粮和边饷的供给。派夏原吉治水江南,疏浚吴淞。在中原各地鼓励垦种荒闲田土,实行迁民宽乡,督民耕作等方法以促进生产,并注意蠲免赈济等措施,防止农民破产,保证了赋役征派。通过这些措施,永乐时“赋入盈羡”,达到有明一代最高峰。 明成祖时期标榜文治。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命翰林侍读学士解缙等人,广采天下书籍,分类编辑成书,不厌浩繁。第二年冬便编成了一部大型类书,朱棣命名为《文献大成》。但朱棣仍嫌此书简略,又命姚广孝等人重修,永乐五年(1407年),书成,朱棣赐名《永乐大典》。

(3)仁宣之治

        明宣宗在仁宗奠定的基础上,倚靠重臣杨士奇、杨荣、杨溥“三杨”及尚书蹇义、夏原吉,组成了志在守成的稳健的统治核心。在解决了前朝遗留的问题后,重点转向治理内政方面。首先平定了汉王高煦之叛。早在永乐十五年(1417年),深得永乐帝宠信的汉王朱高煦夺嫡失败后,受到永乐帝惩罚,徙封乐安州(今山东惠民)。但他不甘失败,宣宗少主初立,汉王妄图重袭“靖难”故事,于宣德元年(1426年)八月举兵反叛,宣宗在“三杨”等人支持下亲征,平息了反叛,将汉王父子废为庶人,禁锢京师,巩固了中央政权。为休兵养民,明宣宗一改永乐时的讨伐政策,主动从交趾撤兵,减轻了人民负担,节省了大批人力财力。

        明宣宗清革前弊,整顿统治机构,对那些“贪津不律”、“不达政体”和“老疾”者,予以罢免,实行精简和裁冗措施,以振朝风。派遣廷臣出任地方知府,而这些通过荐举和赐敕委派的知府,多为当时最干练的官员。另外,明宣宗在一些重要省份设置巡抚,主要目的是整理赋税。在用人方面,明宣宗限制入仕人数,实行保举和欠任,目的在于任官得人和责成治效。明宣宗还实行了一些减轻民困的措施,蠲免税粮、复业流民、赈灾救荒等,在稳定明朝统治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感悟: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汉族统治的朝代,成立于 1368 年,结束于 1644 年。明朝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发展,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时期之一。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实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如削弱宦官权力、减轻赋税负担、整顿军队、推广农业等,为明朝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明朝的中期,随着政治腐败、经济衰退和军事失利等问题的出现,明朝逐渐走向衰落。到了明朝晚期,内忧外患的问题日益严重,导致明朝最终灭亡。

        明朝时期,文化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时期之一。明朝的文化包含了诗词、书画、小说、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内容丰富,风格独特。明朝的诗词创作呈现出了多元化、大众化的趋势,许多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如徐渭、文征明、唐寅、祝枝山等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明朝的诗词风格多样,有豪放派、婉约派、清新派等多种风格,其中最著名的是豪放派。

        明朝的书画创作也呈现出了多元化、大众化的趋势,许多著名的画家如董其昌、文征明、唐寅、仇英等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明朝的书画风格也多样化,有吴门画派、黄山画派、江西画派等多种风格。明朝的小说创作也非常繁荣,著名的小说有《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这些小说通过深刻的描写和生动的叙述,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民愿望,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明朝时期,政治制度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完善,明太祖朱元璋实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改革,如削弱宦官权力、建立锦衣卫、设立刑部等,有效地维护了国家的统治和稳定,使中央集权发展到一个鼎盛时期。明朝中期以后,政治腐败、经济衰退等问题逐渐出现,导致政治体制逐渐失效。到了明朝晚期,内忧外患的问题日益严重,政治腐败达到了巅峰,导致明朝最终灭亡。明朝时期,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时期之一。明朝的经济包含了农业、手工业、商业等多个方面,其中农业是最主要的经济形式。

7.清朝(1616-1911年)

        清朝(1616年  —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  ,初称后金。从努尔哈赤建国起,总计296年。从皇太极改国号为清起,国祚276年。  从清兵入关,建立全国性政权算起为268年。1616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建国,  建元天命,国号金,或称后金,群臣上尊号为覆育列国英明皇帝, 自尊为天命皇帝。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 1644年,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多尔衮率领清兵入关。入关后20年时间里,平定大顺大西南明等政权。 康熙时期统一台湾,完成全国统一。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在此期间,中国的传统社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就。土地增垦,物产盈丰,小农经济的社会生活繁荣稳定,综合国力强盛。 鸦片战争之后,清朝多次遭外国列强入侵,先后进行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近代化的探索和改革。 1912年2月12日,溥仪退位,颁布了清帝退位诏书,清朝灭亡。

①皇帝世袭
②政治

(1)监察机关

        清朝全国最高监察机关名为都察院。都察院负责纠劾各级衙门、官吏之奸贪劣迹,条陈政治民生之得失利弊,参加九卿议奏事议,会同刑部、大理寺审办钦交大案及朝审、秋审,检查注销文书案卷和封驳事宜,以及稽察京师地方治安等事。 其所属监察机构有:十五道、六科、宗室御史处、稽查内务府御史处、五城察院。其中的六科是清初仿明制,设吏、户、礼、兵、刑、工六科,掌勘察官府公事。初为独立机构,至1723年始隶都察院。

(2)刑律制度

        1647年,《大清律例》编修完成。《大清律》基本上承袭《明律》的内容。后经康熙雍正两朝屡次增删,并于1727年公布。但清朝最经常起作用的是例,而不是律。清廷对各少数民族地区还有各种特订的法律,如蒙古族有“蒙古律例”,维吾尔族有“回律”,藏族有“番律”等等,以加强对各少数民族人民的统治

        1907年修订法律馆“专以模范列强”为宗旨,制定大清新刑律草案。草案分总则、分则两编,刑种有主刑、从刑两类;并制定了有关国交、选举、交通、通讯等方面的犯罪条款,确立了缓刑、假释的制度。在新刑律颁行前,修订法律馆删修大清律例,以《大清现行刑律》作为过渡,于1910年颁行。

(3)执行机关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为清朝最高执行机关,各部长官称尚书,副长官称侍郎,入关以前尚书均由满人担任。1644年规定尚书及侍郎满、汉各一。

        在六部之外和六部并立的中央行政机构有: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五寺)、国子监钦天监翰林院太医院理藩院宗人府詹事府内务府都察院

③疆域

(1)范围

        1760年,平定准噶尔的清朝疆域达到极盛,东北与俄罗斯帝国分界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外兴安岭,这条疆线直到鄂霍次克海库页岛;正北与沙俄分界萨彦岭、沙毕纳依岭、恰克图与额尔古纳河;西北与哈萨克汗国等西北藩属国分界萨彦岭、斋桑泊阿拉湖伊塞克湖巴尔喀什湖帕米尔高原;西南与印度莫卧儿帝国、尼泊尔、不丹等国分界喜马拉雅山至野人山;正南大致上与现今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分界相近,包含南坎江心坡及缅甸北部等地;东与日本琉球分界日本海东海,与朝鲜王朝沿图们江鸭绿江分界;清朝还领有台湾澎湖海南南海南海诸岛(时称千里石塘万里长沙曾母暗沙)。

(2)行政区划

④主要历史事件

(1)统一全国

        1644年,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攻陷北京崇祯帝在煤山自缢,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 遣使向多尔衮乞师讨伐李自成。多尔衮指挥八旗兵,以吴三桂为前导,兼程入关。在山海关之战中击败大顺军, 李自成退出京师。五月二日,清军进占京师。多尔衮奏请福临迁都京师。 十月初一,在多尔衮率领的诸王以及满、汉大臣的劝进下,顺治帝福临在南郊天坛祭天,然后再次即皇帝位于皇极门(今太和门),宣布“兹定鼎燕京,以绥中国”。祭告天地祖宗,表示他已是全中国的君主。 此举标志着清王朝转化为统治全中国的中央王朝。清朝定都北京后,南下剿灭农民军。与此同时,南方的明朝遗臣相继拥立朱氏皇族建立政权,史称南明。此外还有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张献忠大西政权。削平群雄、统一中国成为清朝统治者的新任务。

        顺治二年(1645年)初,清廷集中军力分两路攻入陕西,一路由英亲王阿济格率领,吴三桂为前锋;一路由豫亲王多铎率领,孔有德为前锋。李自成迎击清军于潼关,经过激烈的战斗,农民军放弃西安,东下湖广。  李自成遭到当地地主武装的袭击,死在通山九宫山。接着清军立刻南下江南,攻灭南明弘光政权。四月二十五日,清军攻占扬州 五月十六日进入南京, 于芜湖擒获福王朱由崧,弘光政权灭亡。 弘光政权被消灭后,顺治三年(1646年),清廷命博洛为征南大将军,率部进攻浙、闽。 朱以海逃亡海上,鲁王政权亡。操纵隆武政权郑芝龙秘密降清,清军俘杀朱聿键,隆武政权亡。当清军占领北京,开始向大顺军进攻时,张献忠于当年十一月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控制四川。顺治三年(1646年),清廷命肃亲王豪格为靖远大将军,击败汉中农民军, 于十一月入川。后张献忠被杀。接着,清军分兵出击,连破大西军营130余处,杀伤数万人,占领四川,大西政权亡。余部由孙可望、李定国等率领,转入云、贵地区继续抗清。

        同时,李自成死后,大顺军余部与南明湖广总督何腾蛟、湖北巡抚堵胤锡联明抗清。  1652年,李定国率军8万东出广西、下桂林。又攻入湖南、广东,“两蹶名王,天下震动”。刘文秀亦出击四川,克复川南。东南沿海的张煌言等的抗清军队也发动攻势,抗清斗争再次出现高潮。这时孙可望同李定国之间矛盾爆发,破坏了大好形势。孙可望投清后,云贵虚实尽为清军所知。由于华南反清势力较大,清帝册封吴三桂、耿仲明尚可喜为王以镇守云南、贵州、广东与福建等地,史称“三藩”。1659年,吴三桂率清军攻入云南昆明, 1662年,永历帝被杀,南明彻底灭亡。清廷稳定之后,顺治七年(1650年),多尔衮去世,顺治帝提前亲政。 为加强皇权,顺治帝废除了诸王贝勒管理各部事务的旧例,又采取了停止圈地,放宽逃人法等一系列缓和民族矛盾的措施。

(2)承前启后

        1722年,康熙帝去世,雍正帝登基。康熙晚年,吏治松弛,贪污腐败,已然成风。 为此雍正帝训谕各级文武官员,如因循不改,必定重罪严惩]。雍正朝进行一系列政策,继续强化专制主义君主权力。完善密折制度,皇帝特许的官员才有资格上密折。雍正七年(1729年),因用兵西北,雍正帝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他们直接听命于皇帝,跪奏笔录。 军机处的设立是清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标志着清代君主集权发展到了顶点。雍正帝继续执行清朝的扩张政策。

        噶尔丹之侄策妄阿拉布坦于雍正元年(1723年)支持青海和硕特部首领罗卜藏丹津纠集二十万人进攻西宁反清,雍正帝命年羹尧岳钟琪率兵讨伐,取得大胜,青海完全归入清朝版图。  为此清朝领部分西康地区,又在西宁拉萨分置办事大臣与驻藏大臣以管理青藏地区。将喀尔喀蒙古并入清朝;于1727年与沙俄签订《恰克图条约》,确立中俄中段边界。 1729年,雍正帝以傅尔丹岳钟琪兵分两路于科布多对抗准噶尔汗噶尔丹策零, 最后于和通泊之战战败。 1732年,噶尔丹策零东征喀尔喀蒙古,兵至杭爱山,被喀尔喀亲王策棱击败。1734年,清准和谈,以阿尔泰山为界,西北大致和平。

(3)帝国飘摇

        同治十三年(1874年),同治帝死于养心殿东暖阁,年仅19岁。醇亲王之子年仅四岁的载湉被选定继承皇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光绪”。 [253] 两宫皇太后再次垂帘听政。光绪七年(1881年),慈安太后暴死。慈禧独揽大权。中法战争爆发后,慈禧以越事失机之由开去恭亲王奕訢一切差使,同时罢黜五军机大臣,安排自己的亲信进入军机处及内阁。从此,清朝廷成了慈禧太后的独家天下。同治以后,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列强都把侵略的黑手伸进中国广大边疆地区,使中国边疆地区出现了严重危机。美国早有侵占中国台湾的野心。咸丰三年(1853),美国海军舰队窜到台湾,高山族人民给予迎头痛击,打走了美国侵略军。

        日本在同治十三年(1874年),派陆军中将西乡从道侵略台湾。清廷派船政大臣沈葆桢率军赴台,部署防务。与日本订立《台事专条》,以赔偿白银50万两作为日本撤兵的条件。英国在同治年间不断派人进入中国云南、西藏侦察。光绪二年(1876年),清廷在英国的胁迫下,派李鸿章与英国代表威妥玛在山东烟台签订《烟台条约》和《入藏探路专条》。光绪十六年(1890年),清廷与英国谈判,划定中国和哲孟雄(锡金)的边界。光绪十九年(1893年),清廷与英国又订立《藏印续约》,从此,英国势力侵入了西藏。西北方面,同治四年(1865年),中亚浩罕汗国阿古柏乘中国新疆地区纷乱之机,率军侵入喀什噶尔。面对同时发生在西北和东南的两个危机,清廷发生“海防与塞防之争”。李鸿章强调海防的重要性,认为应大力加强海防,但他却以“海防、西征,力难兼顾”为由,主张放弃新疆。陕甘总督左宗棠则力主收复新疆,清廷接受了收复新疆的主张,于光绪元年(1875年)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次年,清军进入新疆,收复了北疆大部分领土。光绪四年(1878年)1月,清军最后收复和田。至此,只有伊犁地区还在沙俄侵略者手中。

感悟:

        清朝的政治体制沿袭了明朝的制度,设立了内阁、六部、都察院等机构来管理国家事务。同时,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清朝实行了行省制度,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个行省,并设立了各级地方官员进行管理。然而,这种体制也导致了官僚机构的臃肿和效率低下,使得清朝的统治逐渐失去了活力。

        清朝的经济实力在前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商业和金融业也开始逐渐兴起。然而,由于清朝实行了重农抑商的政策,使得商业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同时,由于缺乏现代化的技术和生产方式,清朝的经济实力逐渐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

        清朝的文化发展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清朝的文学、哲学、史学、艺术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清朝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经典著作至今仍然广受喜爱。同时,清朝的科技发展也为中国近代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清朝的外交政策以“天朝上国”自居,与西方列强进行了一系列的交锋。尽管清朝在前期取得了一些胜利,但随着西方列强实力的增强,清朝的外交逐渐陷入了被动。鸦片战争的爆发更是一度改变了清朝的外交局面,使得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清朝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政策都对中国近现代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虽然清朝在后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但不可否认的是,清朝的贡献和影响仍然不可忽视。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