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官海瑞:这清官百年不遇,但无法挽救明朝命运

海阅历史

海瑞是明代有名的大清官。“清”到什么程度呢?他死的时候,职位是南京右都御史,是朝廷的二品大员了,却只能掏出十几两白银作为殓葬费用。

这已经不能用一般的“清”来形容;于是,他成了后世楷模。凡是做官的,都应该学习海瑞。

海瑞像

但我们要知道,我们应当学习的,是海瑞的廉洁守法、克己奉公。在其它方面,尤其是在对“法律”的理解和施行方面,我们应当慎重对待。

海瑞自己曾经说过:当法律判定没有足够的依据时,我们应该遵循这样的原则:宁肯让弟弟吃亏,不能让哥哥吃亏;宁肯让富人吃亏,不能让穷人吃亏;宁肯让刁顽的人吃亏,不能让愚鲁的人吃亏。

我们可以看到,海瑞在这里遵循的是传统的儒家道德理念。所谓“穷”“富”“顽”“直”等,都是传统道德判断,而不是现代法律精神。我们现代人讲的是人人平等,海瑞着眼的是社会舆论;我们追求的是重证据实,海瑞想的是天理不可悖。

海瑞手迹

也因此,海瑞没法拯救已经走上滑坡的大明王朝。我们从海瑞自己的身体力行就能看出来,海瑞对于吏治是十分重视的;对于贪腐,他几乎已经到了嫉恶如仇的地步。也因此,他对于开国皇帝朱元璋惩治贪官的严刑峻法,是表示支持的。曾经有御史偶尔戏乐,他就要“按太祖法”予以杖刑。

但中国古代数千年的历史,已经有力地证明,无论是儒家的理论,还是法家的主张,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封建统治的陷阱。朱元璋时期立下的规矩,到了现在已经成为了一堆摆设;而且此时也与彼时不同:开国时全国仅有八千官员,现在已经达到了两万余。这些人的利益相互勾连,盘根错节,既是整个社会的毒瘤,又是这个王朝得以苟延残喘的机制保证。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系,使他们抵制根本上的制度变革。

中华书局版《明史》

后来的张居正也很尊敬海瑞,但他就比海瑞看得更高一层,也更现实一层。在张居正时期,他并没有重用海瑞:因为他知道,如果依照海瑞的办法来改革,将会激起整个官僚系统的反动,那时候就不是剜掉烂肉那么简单了,而是玉石俱焚的下场。

所以,海瑞的儒家信仰,既不能作为变革的指导思想,也不能作为时弊的救治良方。大明的可悲之处就在于此:即使是身在顶点的皇帝,也知道海瑞走的是正道。但偏偏这条正道,帝国不能走。神力如夸父,也救不回日薄西山;我们能做的,只剩下走一步看一步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联系(0531) 8519 6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