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渡海攻台湾,曾三次被“神风”击退,第四次郑氏水军傻等奇迹

2020-12-13

公元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7月澎湖海战爆发,名将施琅率清朝水师大败台湾郑氏水军,最终逼迫郑氏政权投降,从而宣告台湾全岛被纳入清朝的版图。

但是,澎湖海战却存在着一个历史谜团。刘国轩指挥的郑氏水军作战过程令人困惑:偌大的水师舰队按兵不动,几次贻误主动出击的好机会,坐等施琅水师前来进攻。最终郑氏水师被打得一败涂地。

根据历史记载,刘国轩消极作战也有很充分的理由——等待风暴来临。

1683年7月9日(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五日),施琅水师刚抵达澎湖,刘国轩表示:“炮台处处谨守,彼何处湾泊?当此六月时候,一旦风起,则彼何所容身?此乃以逸待劳,不战可收全功也。”遂按兵不动,施琅水师得以顺利到达澎湖,环泊花、猫二屿。7月10日,清军首战不利,施琅也受伤。郑军将领邱辉建议乘胜夜袭,刘国轩仍以等待台风“使彼自覆”为由未予采纳。

由此可见,刘国轩将胜利完全寄托于7月的台风,消极等待暴风击垮施琅水师,令郑氏水军不战而胜。这不是与当年日本吹嘘的“神风”一模一样吗?

施琅三次渡海攻台,均被暴风击垮

郑氏水军将战争胜利寄托于大自然现象,看上去十分可笑,但却有着非常现实的依据——清朝水师此前曾三次渡海攻打台湾,均在台湾海峡内被大风击垮,几乎完全重演了当年元朝水军攻打日本失败的覆辙。

1664年,郑成功死后两年,清朝对郑经发动全面攻势。郑氏政权在大陆的10多万军队投降清朝,“宿将精锐十去七八”。郑经面对全军即将瓦解的严重局面,不得不放弃沿海岛屿,退出厦门,率残部逃往台湾。为此,清廷授予施琅靖海将军、福建水师提督职位,率领原郑军水师部众进攻台湾。

当年12月,施琅首次率领清朝水师横渡台湾海峡,不料船队在海面遇到南来台风,“舟师行至洋面,骤起飓风,难于逆进而还。”清朝第一次渡海攻台遭到失败。

1665年5月10日,施琅水师第二次发兵渡台,自铜山(东山)起航进入海峡。但是,开船3日仍然无风,船队无法行进,只好返回铜山。第4日,施琅水师再次出海,结果遇到猛烈东风来袭,船队无法逆风航行,第二次攻台再次失败。

同年5月30日,施琅水师重新集结在金门料罗湾,天晴后再次出海攻台。这次清朝水师在次日就抵达澎湖列岛,不料“骤遇狂风大作,暴雨倾注,波涛汹涌,白雾茫茫,眼前一片迷茫。”

清朝水师大量战船桅樯折断,船帆撕成碎片,整个船队遭到重创,船只也都被吹散,“各船遂纷纷飘散至大担、浯屿、镇海、靖卫等处”,连施琅的座船也被吹到了广东潮州海面。第三次渡海攻台也因此失败。

台湾海峡真的有“神风”吗?

施琅连续三次横渡台湾海峡失败,甚至动摇了清王朝攻打台湾的信心。不仅攻台计划被搁置,水师提督施琅也遭到冷遇,被调回北京安置,一晃就是18年之久!

可以说,施琅水师在台湾海峡的遭遇,几乎和400年前元军进攻日本的遭遇十分相似。1274年和1281年,元朝水军大举进攻日本,先后被台风击垮。这也造成了后来日本对所谓“神风”的迷信。

施琅在1664年冬季、1665年春季和夏季三次率军跨海征战行动的失败,也全都是台湾海峡的自然现象造成的。虽然清军的损失没有当年元军那么惨重,但同样给郑氏政权产生了靠自然力量“可不战而胜”的错觉。

台湾海峡是典型的季风区,显著特点是风大、浪高。在这个地区,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夏季盛行西南季风,但是风向稳定性很差。4月东北季风向西南季风过渡时,东北季风仍有40%左右的频率,到了6~8月,夏季西南季风频率多数只在50%上下,7月份的高峰期才能在70%以上,多数季节的风向都是变换莫测的。不仅如此,西南季风相对稳定的6-7月份,却又是台风高发期。

可以说,台湾海峡的恶劣风向条件,给渡海作战造成极大困难。即使是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在3月下旬渡海过程中也同样遭遇过逆风和暴风,几乎导致失败。

郑军统帅将胜利寄托于第四次“神风”,终于尝到苦果

经过十八年的等待,施琅水师最终在1683年7月8日在福建铜山(今东山)誓师,发动了第四次攻台作战。施琅麾下清军官兵达24000余名,分别乘坐大鸟船、赶缯船、双帆艍船共530余艘。

值得注意的是,施琅此次恰恰选择了风向最稳定、但台风概率最高的7月份,可谓有很大的赌博成分存在。对于这一点,更为熟悉地理的郑军肯定是了解的,对“神风”威力的期待也是能够被理解的。

郑军统帅刘国轩坐镇澎湖,集结兵力达到2万余人,并有大、中、小战船200余艘,同时在澎湖各岛部署有大量的炮台和工事。郑军的船只虽少,但是船体更大,火炮也多,整体实力并不比清军差。

然而,由于刘国轩等人盲目迷信自然的威力,消极等待台风到来,结果白白将作战主动权让给了施琅。最终,本来大概率应该出现的台风,偏偏在1683年7月没有及时出现。

施琅水师于7月9日抵达澎湖,经过数日激战,在7月16日大海战中彻底歼灭刘国轩水军。郑军将胜利寄托于“神风”,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都成功了,结果第四次却遭到灭亡的结局。

事实上,施琅也不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事后他也承认,自己对于阴历六月的气象变化规律并无确切把握,澎湖之战取胜带有侥幸的成分,“莫非上天垂佑”。

由此可见,战场指挥有时冒险是不可避免的,不管是施琅还是刘国轩,在澎湖海战中都存在“赌博”的心理。但是,刘国轩将战争决定权完全交给大自然,施琅却积极抓住主动权,充分利用了“台风打瞌睡”的短暂时机,一举收复了台湾,双方高下就分得很清楚了。

大自然的威力,是需要敬畏的,但是完全迷信是万万不可的。

继续阅读(剩余50%)
查看全文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