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理战胜”到“保卫和平”,北京这座石牌坊为何两次更名
老刘画画儿 | 作者 刘鹏

2021-03-02 09:55 语音播报


京味

刘鹏绘

美国摄影师西德尼·甘博1917年到1932年三次来到中国,他在北京期间曾担任北京基督教青年会的干事,负责社会调查和教育改革方面的工作,他用镜头记录了社会底层百姓的生活场景和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1917年中国北洋政府曾是英、法“协约国”,对德宣战,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沦为战败国,我国成为“战胜国”消息传来,人们欣喜若狂。1918年11月13日,西德尼·甘博在北京东单北大街西总布胡同西口,用相机将正在拆毁石牌坊(德国公使克林德纪念碑)终结屈辱的历史记录下来。人们为什么这么仇视这座石牌坊?就是因为牌坊专为纪念德国公使克林德而建,说到这段屈辱历史还要从头说起。

(图一)石牌坊西侧一帮人在往汉白玉石座上搭梯子,可以看到方形汉白玉石座四边已经被砸坏,四周围着看热闹的人。

(图二)石牌坊北侧搭建了脚手架,顶部的构件已被陆续拆下来码放在地上。

1900年5月20日,英、法、美、俄、德、日、意、奥、西、葡、比等11个国家的公使召开紧急会议,正式建议共同调兵来京,保护使馆和教堂,会议决定,如果中国政府在5天内还不能给出满意答复的话,各国军舰将再组织一次海上示威。为了避免事态扩大,我国在接到11国照会后,慈禧下达了剿杀义和团的命令,对京师附近的义和团开始禁剿。5天过后,公使再次召开会议,一致决定调兵进京,并随后将会议结果照会了清政府。收到照会后,慈禧马上命令步兵统领衙门,派兵在东交民巷附近昼夜巡逻保护使馆。迫于压力,5月31日,慈禧让总理衙门致函11国公使,撤回反对意见,同意各国派兵进京,但规定每个国家来京军事人员不得超过30名,一旦京都恢复平静,应马上撤退。5月31日当晚开始到6月8日,携带新式武器的各国军队近1000人进入北京。之后几天,进京的联军达到数千人,6月11日开始,数万名义和团团民开始涌入北京。外国使馆的卫队开始主动出击寻衅,与义和团和部分清军发生冲突。

(图三)克林德(1853―1900)是一名德国外交官,1881年来华,曾任广州等地领事官,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为驻华公使。

6月14日,克林德命令德国士兵对路经使馆旁的义和团民开枪,打死团民20人。京城内的中国人和外国人的矛盾开始升级。6月19日,清政府向十一国公使及海关总署递交12份照会,说明大沽炮台被占,“显系各国有意失和,首先开衅”,声明中国不能再保护使馆,要求各国使馆人员、眷属于24小时内全部离京赴津。当晚,各国公使其中包括克林德,联名致函总理衙门,以路途安全无保障为由,要求延缓离京日期,并要求次日上午9时前给予答复。6月20日上午8时,各国公使尚未接到回复,克林德不愿被中国政府讥其惧怕义和团,遂带一名翻译乘轿气势汹汹地从东交民巷使馆前往东单牌楼北大街东堂子胡同总理衙门而来,准备向清廷提出抗议。途中走到东单牌楼北大街西总布胡同西口时,清军神机营八队章京恩海正率队在此巡逻。恩海看到洋人乘轿而来,即站在北面高处,取枪对准轿子。克林德发现后,即在轿中首先开枪,未中。恩海开枪还击,克林德当场毙命,翻译受伤,这就是“克林德事件”。

事后,各国侵略军纷纷以此为借口,对中国进行威胁。清政府迫于压力决定对列强宣战,6月21日慈禧下令颁布《宣战诏书》诏书中第一次把义和团称为“义兵”,随后要求各省的督抚们招抚义和团联合抗外。实际清政府假借抵抗外国侵略的名义,不断把北京的义和团调抚通州、天津前线。8月13日夜,八国联军约4万攻到北京城下,次日侵入城区,8月15日凌晨,慈禧挟光绪皇帝仓皇西逃,沿途一面向各国侵略军乞降,一面发出镇压义和团的谕令。克林德作为德国公使,多次屠杀和绑架中国居民,已违反了他的外交使命,其毙命本应是咎由自取。但由于清廷的软弱,庚子年的最后一天,打死克林德的恩海在东单牌楼克林德身亡的地方也被斩首。1901年清朝战败,被迫与英、美、德、法、俄等11国签订《辛丑条约》,条约第一款就是:清廷派醇亲王载沣赴德国就克林德公使被杀一事向德国皇帝道歉,并要求在克林德被杀地点修建一座纪念碑。1901年9月4日,清政府派遣醇亲王载沣到德国对皇帝威廉二世执行了这项屈辱的使命。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十二月二十日举行了克林德碑落成典礼,醇亲王载沣代表清朝前往碑下致祭。

(图四)《辛丑条约》签字仪式

这座按德国人要求建造的纪念碑,实际上是一座中国式汉白玉石牌坊,形制是四柱三间七楼,即是有七座屋顶,并在三块坊心石上镌刻,楼顶中间镌:惋惜庚子拳匪之变、德使被戈及和仪告成、特立此坊、以为纪念谕旨,光绪皇帝谕文“德国公使克林德、驻华以来、办理交涉、朕深倚任、乃光绪二十六年五月、拳匪作乱、该使臣于是月遇害、朕深悼焉、因于死事地方、勅建石坊、以彰令名、并以表朕旌善恶恶之意、凡我臣民、其各惩前毖后、毋忘朕命。”左右刊英文、法文、拉丁文。字里行间充满了屈辱。

(图五)楼顶中间镌刻文字

第一次更名就在西德尼·甘博拍摄到拆毁石牌坊的第二年,1919年,驻京的法国外交代表会同中国方面,以“战胜国”的资格,命令德国人将堆放在东单北大街的克林德纪念碑散件运至中央公园(现在的中山公园),重新组装竖立,并将原有文字全部除掉,另外镌刻了“公理战胜”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利的纪念,从此这座牌坊被称作“公理战胜牌坊”。

(图六)这张照片拍摄于上个世纪30年代,由于在拆毁牌坊过程中,部分构件已经损坏遗失,所以重建后的牌坊只有四柱三间三楼,比原牌坊少了四个“楼”。照片中石牌坊楼顶中间可见“公理战胜”四个大字。

第二次更名在1952年,这年的10月2日至12日,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在北京召开。为了表示与会国家保卫世界和平的愿望,大会决定将中山公园内的“公理战胜牌坊”改名为“保卫和平牌坊”。郭沫若为牌坊题写了名称。文革期间,保卫和平牌坊前面的花坛被拆除。自此,最初的“克林德牌坊”就成了现在的样子。

(图七)1957年拍摄的石牌坊“公理战胜”已经被“保卫和平”所取代。


编辑:张鹏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