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毅同志的西郊宾馆“生意经”

2020-01-23 07:30:42 作者:邱根发 来源:东方网·纵相新闻

编者按:

书能改变人的一生。

曾经获得“上海十大藏书优胜奖获得者”的邱根发先生对此深有体会。邱根发先生退休前曾是丁香花园宾馆总经理兼党总支书记。因为爱读书,恢复高考后他圆了大学梦,因为爱读书,他在长期接待重要客人的工作中与不少老领导交上了朋友,也因为爱读书,退休后的他,每一天都过得快乐而充实。

△邱根发先生 (摄影/陈思众)

1981年7月至1982年7月,邱根发毕业后被分配到西郊宾馆搞接待服务工作。“怪屋”是西郊宾馆里一幢专供住客小憩的独立别墅的别称。最近,他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日记,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写了一组“以书为媒”的文章,回忆他在接待一批老辈革命家过程中,收获有关学习知识与为人处世方面的小故事。

这些领导干部工作岗位不同、年龄不同、经历不同,但邱先生认为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都特别爱读书、爱学习,并敬重知识分子。

东方网·纵相新闻取得邱根发先生独家授权,刊登这些文章。今天是第一篇。


特约作者 邱根发

1981年12月25日,方毅同志来上海公出,顺便来西郊宾馆参观。

参观?

是的。西郊宾馆在改革开放之前叫414招待所。其中一号楼是当年毛主席在上海住的地方。

在过去的特殊年代里,不要说一般人,很多中央领导和上海市委领导都不曾进去过,使之颇具神秘色彩。改革开放以后,414招待所改成了西郊宾馆,许多来沪开会或办事的中央领导,都饶有兴趣前来参观、考察。后来,神秘面纱才渐渐褪去。

我当时刚从上海旅游专科学校毕业不久,分配在西郊宾馆工作,是“怪屋”(现为四号楼)的管理员。12月25日上午,宾馆时任总经理孙继豪一上班就关照我:“一会儿一位领导要来参观,你不要跑开啊!”

老孙是1945年参加革命的老同志,工作一贯勤恳负责、任劳任怨,但不太善于言辞,遇到文化水平较高的领导同志前来,总是把我拉在身边,关键时刻可以帮他回答些问题。

果真,这次来的是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委主任方毅同志(曾任对外经济联络部部长),是我党为数不多的见过大世面、有文化、懂经济的老革命。

△1978年,方毅(右)与陈丕显在武汉东湖船上(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方毅同志一行参观完其他地方,就来到号称“怪屋”的200号。我在“怪屋”门口迎接了他们。

方毅同志非常细心、务实,他一边参观,一边询问。他问这栋房子原先的主人是谁,房子在建筑上有什么特殊意义,对外开放不开放,价钱是多少,还问到我们宾馆的基本情况和经营情况。

我都一一作了回答:这个宾馆有1100亩绿地,解放前是一些大实业家和外国人的私人别墅,还有一些苗圃;60年代初建立了414招待所,主要任务是接待毛泽东同志;1979年,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指示,开始对外开放……

还谈到当时宾馆的就餐住宿标准。当说到每餐人均50元人民币已经是相当高的标准时,方毅同志非常感慨地说:“不能拿我们在国内的眼光来看问题啊。既然对外开放,就要有世界性的眼光。这里环境这么好,地方又这么大,很有特色,收费规格要高一点嘛!

“人均50元,太便宜了,国外那些大老板,根本不在乎这几个钱,他们的理念与我们不同。我们往往觉得越便宜越好,但他们不是这样,你太便宜了,他反而会觉得掉身价。你们把餐费提高到100元、200元绝对没有问题。”

他还讲到,1979年他和外交部长黄华陪同邓小平同志出访美国,期间出席过当地一些知名实业界人士的欢迎宴会。

那些宴会吃的很简单,按中国人的眼光看,可以说根本没有什么东西吃,但是排场很大,规格很高,价格自然也很贵。当地那些大老板就是讲究这一套,我们要掌握他们的心理。只要是物有所值,价格高了他们才高兴,他们觉得规格高,有身价,价格低了,他们反而觉得很没面子……

“你们这儿是大上海的高级宾馆,有这么大的花园,这么漂亮的草地,还有小桥流水,这样的宾馆在美国也不多见,你们可以研究一下国际大都市同类型的宾馆,把价格以及整个管理工作提上去。”方毅同志直接给出了工作方向,而且有理有据。

听了方毅同志的一番话,我的脑子好像打开了另一扇窗户,一下子涌进一大股新鲜空气。原来我还以为,人均50元的饭钱已经是天价了,因为那时普通员工一个月的工资也只有50元左右,一顿饭吃掉一个月的工资,这在老百姓来说,是根本不可想象的。

但也难怪,因为那时才刚刚改革开放,信息不畅通,国外的情况不了解,具体怎么改革都还没有数。方毅同志要我们参照国际大都市的做法,切实做好旅游这个“无烟工业”的大文章,包括宾馆价格的调整,给了我们很大启发。

在谈到接待对象时,方毅同志还说,这样的宾馆条件完全可以接待各国的国家元首,并用英语问我,知不知道美国总统的情况。

我根据平时积累的有限知识,也用英语回答他:现任美国总统里根,原先是加利福尼亚州的州长,演员出身,口齿清楚,演讲能力很强;上一届总统是卡特,原是佐治亚州的州长,木匠出身,所以讲话有些带地方口音,还发生过一桩在1979年美国驻伊朗大使馆解救人质的事情,很轰动……

方毅同志听了很高兴,问我怎么会了解这些情况,是哪个学校毕业的?我说我是上海旅游专科学校毕业的,在校时,学校为了加强英语教学,就用美国之音里的有关内容作为辅助教材,所以获得了不少关于美国的知识。

我这么说,他的兴致顿时提高了许多,接着给我们介绍了很多外国人怎样做生意的情况。那时国家外汇很紧张,搞“四化“建设,要引进国外的新技术,很多地方都得用外汇,他当外贸部长时,整天动的脑筋就是如何赚取外汇。

他对我们说:“要努力赚取外汇,多赚外汇,来为我们的‘四化’建设服务。”我也附和着说,我们在读书时就传达过廖承志同志的讲话:“要像挤毛巾一样,把旅游者口袋里的外汇挤干,同时还要让他们开心。”

又谈到他与邓小平在美国访问期间,他住的一个不大的房间一晚上就要960美元,还讲了美国政府与这些财团寡头的关系,他知识面很广,偶尔还说几句英语。

他叫我每天听九点钟播放的美国之音,而不要听八点钟播放的,可能是九点钟的美国之声发音准确,比较适应我们这样水平的人听吧。可见方毅同志这么大的领导,是多么的细心和内行啊!真的太有水平了。

我忍不住仔细打量起他:方毅个子不高,穿着军大衣,当时右眼上还包着一块纱布,可能是皮肤上的疾病。随行还有他的妻儿等。他说他很久没到户外活动了,最近身体不太好。

后来,我们看已经到吃饭时间,要挽留他们用餐,他说不麻烦了,谢谢我们,婉拒了。

临走,方毅同志还关照我要学好英语,开阔视野,关心天下大事,进一步做好接待国际贵宾的工作。

方毅同志走后,老孙把方毅同志的指示向上级领导汇报了,经上级领导研究后,随即上调了宾馆的各种服务收费价格,果真,后来并没有听到有什么不好的反馈。

1982年6月8日至10日,香港船王包玉刚先生下榻我们宾馆,指明要住200号,也许他事先已经风闻了“怪屋”的不同凡响。他那次是来交通大学,出席由他捐建的包兆龙图书馆的揭幕典礼。他住三天,最后一天要在上海展览中心(原中苏友好大厦)举行一场大型答谢宴会,将有300人参加,也就是说,要在上海展览中心摆30桌!

可想而知,这是一次影响广泛的、重要的外事活动,既要搞好接待,又不能掉“份子”。本着与国际接轨的原则,我们第一次收取了每天1500元的高额房价;那次宴会,按每人100元的标准,共收取了3万元。

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因为1981年西郊宾馆全年的餐饮营业收入只有16万。

1982年以后餐饮收入大大提高,甚至逐倍增加,但客人并没有感觉离谱。我在某月17日周三的日记中曾记录到:晚上“怪屋”宴会标准每人120元,共19人。当晚总共收入2567.90元,好大的一笔生意啊,结账时我数了又数,老实说第一次收到客人这么一大笔外汇券现钞,我真怕搞错呢。

想到这些中国特色的家常菜配上一些精美的装盘,就能收到这么多外汇券,而且用餐的客人还都非常满意。我心里说不出的高兴。

随着类似餐饮大单的增多,我们渐渐体会到了方毅同志讲的道理:优美环境和优质服务所能带来的无形价值。他的确有世界眼光。心中有了谱,改革开放的思路就更清楚了。后来西郊宾馆也从吃国家财政拨款,逐步变为年利润几千万元的创汇大户。这些经验的积累和推广,逐渐和世界旅游接轨,大大促进了上海整个旅游业的发展。现在西郊一桌高标准的宴会甚至要几万元呢!


△截图自央视纪录片《难忘方毅》

前段时间我在电视上看到纪录片《难忘方毅》——记录方毅同志的革命历程,一共四集。第三集,讲述的是方毅同志在我们国家的经济、外贸、科学、矿业领域担任领导时的工作。尤其看到他在采矿业中的贡献,深有感触,倍感亲切,因为我也有在矿区工作的经历。

1977-1987年的十年间,方毅同志八次亲临攀枝花基地,九次组织攀枝花资源综合利用会议,当时的攀枝花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方毅同志还亲自下井。他曾向中央递交过一份改善矿区生活的报告,每人每月增补15元生活费,延长探亲假一个月,更可贵的是,他把矿区的工人户口从农村户口转为城市户口。

上世纪70年代我曾在江苏沛县大屯煤矿工作,知道每月15元的补贴和城市户口的改变对矿区工人来讲是多么大的奢望,但是方毅同志想到并解决了,他真是人民的好领导。

他在西郊宾馆观察时,实际是有病在身,他那瘦小的身躯穿着略显宽大的军大衣,和电视纪录片《难忘方毅》中视察井下工作时一样,和善的面容,轻松的聊天,使我感到他无比的高大,对他由衷地敬佩。他的形象至今常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