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加木:从荒野中踏出一条道路

彭加木:从荒野中踏出一条道路 原创 彭姝疑 中国青年杂志

欢迎关注《中国青年》杂志官方微信

编者按: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这些宝贵精神财富跨越时空、历久弥新,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为了帮助全国广大青年加强对党史的学习和理解,中国青年杂志新媒体集中选取在我党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作出过突出贡献的100位优秀共产党员的英雄故事,展现四个时期青年共产党人的壮丽青春,以此共勉奋进:中国共产党是拼出来的,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这些优秀共产党员中,很多与《中国青年》杂志关联密切。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的共产党人。

“百年英雄:共产党人,永远年轻”系列报道

彭加木:从荒野中踏出一条道路

@文/ 本刊记者 彭姝疑

罗布泊,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形状宛如人耳,被称为“地球之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因塔里木河下游断流,罗布泊迅速干涸,防沙卫士胡杨成片死亡,沙漠以每年3-5米的速度向罗布泊推进,很快和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融为一体。罗布泊从此寸草不生,又被称作“死亡之海”。

独特的地貌,神秘的传说,这里吸引着各国科考队和无数探险者前来一探究竟,而他们中的很多人也因没能通过“生命禁区”的考验,将生命永远留在了这里。

从“家睦”到“加木”

在罗布泊没有任何参照物的广漠中,伫立着一块小小的石碑,上面刻着一列已褪色的红字,“1980年6月17日,彭加木同志在此科学考察时不幸遇难”,落款为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罗布泊考察队。

彭加木,原名彭家睦,中国共产党党员,生物化学家,原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副院长。1947年,他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1949年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

1956年初,中共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为开发边疆资源,中科院组织综合考察委员会,开始为去边疆实地考察招兵买马。此时,彭加木刚好得到去苏联莫斯科学习核磁共振新技术的机会,31岁的他主动放弃,要求到新疆去。

“我志愿到边疆去,这是夙愿。面对困难,我能挺直身子,倔强地抬起头来往前看。我具有从荒野中踏出一条道路的勇气。”他在给时任中科院院长郭沫若的信中写道。

此后,他开始以“加木”为名,并这样解释——“家睦”,只是希望家庭和睦,着眼于小家庭,太狭隘了;我要跳出小家庭,到边疆去,为边疆“添草加木”……加木,合起来就是一个“架”字,我要在上海与边疆之间架设桥梁!

1956年3月,彭加木的申请被批准,他在迁户口时打了改名报告,正式以“彭加木”的名字,开始了他“为祖国和人民夺回罗布泊发言权”的一生。

“我往东去找水井”

由于国内缺乏全面考察,彼时人们对罗布泊的认知均出自外国探险者之口。自1956年起,在此后的20多年中,彭加木先后15次到新疆进行科考,并3次进入罗布泊——第一次,1964年,考察为期20余天,采集了大量水样和矿物标本;第二次,1979年,为期35天,找到稀有矿藏,为国家填补了一些重大科研领域的空白,并纠正了国外探险者对罗布泊的一些错误认识;第三次,1980年6月,科考队在彭加木的带领下,史无前例地完成了由北向南纵贯450公里长的罗布泊湖盆的任务,采集了众多生物、土壤标本和矿物化石,收集了大量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打破了“无人敢与魔鬼之湖挑战”的神话。

此次任务完成后不到一周,科考队再次横穿罗布泊——这是彭加木的提议,他认为组织一次这样规模的科考队伍不容易,便打算在返回途中再进行一次考察。这次他们改变路线,打算开辟一条穿越罗布泊的新路。

然而,由于不断遭遇极端天气,科考队行程严重滞后,所携带的水和汽油大量消耗,有队员建议原路返回,却被彭加木拒绝——他坚信他们即将到达的库木库都克沙漠中有水井,于是带领科考队继续向前。

1980年6月16日,队员们到达沙漠边界,所携带的水和汽油已不足以支撑他们继续前进,更无法返回。大家建议向附近驻军基地求援,彭加木考虑到直升机送水耗资巨大,打算继续在附近寻找水源。第二天,寻找水源未果,大家向附近基地求援,并收到了对方要求“原地待命”的回复,去找彭加木时,他却不见了。

在越野车的驾驶室里,大家发现了彭加木留下的一张字条:“我往东去找水井,彭,6月17日10点30分。”

“铺路石子”

在彭加木去找水的当晚,科考队员每隔半小时就会打出两发信号弹,方圆15公里之内都可以看到,却一直没有等到他回来的身影。次日,当地部队派遣直升机支援科考队搜寻未果;3天后,解放军部队派出数十辆军车、3辆直升机,共计一百多人搜寻十天,依然未果;一周后,当地驻军联合公安部门又搜寻了一个多月还是未果……

1981年10月13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作出《关于开展向革命烈士彭加木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1982年,上海市人民政府追认彭加木为革命烈士。

那么,队员们为什么在发现字条时没有立刻有所警觉?

彼时,大家以为彭加木并未走远,是因为发现他并未携带平日随身的抗癌药物——早在1957年,彭加木就被诊断出患有胸腔纵隔恶性肿瘤,医院要求他住院治病,他并未同意,在反复向组织申请后,于第二年重返新疆。

1964年,人们看到彭加木发表于上海《新民晚报》上的一篇文章——《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里面写着:我想做一颗铺路石子,让别人踏在自己的背上走过去,也是光荣的。我愿意一辈子做这样的铺路石子。

“什么是彭加木精神?”14年前,作家叶永烈在他所著的《追寻彭加木》一书出版时写道,“那就是甘当铺路石子的精神,那就是献身科学、献身边疆的精神。”

时至今日,荒寂的罗布泊依然人烟稀少,却已不再神秘。三三两两的探险者们穿越这里,路过彭加木的衣冠冢时,都会在墓碑下面的沙地里发现一个透明的盒子,里面装着彭加木和家人的照片、信件,其中一张卡片写于1990年9月22日,出自彭加木的妻子夏叔芳和儿女彭海、彭荔。

卡片上写着:“衷心地祝愿,有朝一日,路过此处的尊敬的同志们能在周围寻找彭加木的遗体和遗物,万分地感谢与期望。”

监制:皮钧

终审:蔺玉红

审校:陈敏 刘晓 刘博文

原标题:《彭加木:从荒野中踏出一条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