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的功勋》第十一集:无名

2021-12-29 17:20
海南

国家安全 全民有责

| 第十一集:无名

《无声的功勋》第十一集:无名

1935年11月2日,国民党的《中央日报》刊登了一则爆炸性新闻:行政院院长汪精卫遇刺。一时间,南京城中黑云罩日,全城封锁,警察特务倾巢出动,四处搜捕。而他们锁定的幕后主使,晨光通讯社社长“胡云卿”却突然人间蒸发了。

作为刺杀行动的总指挥,“胡云卿”不过是一个化名,他更为人所熟知的名字是华克之。

1902年,华克之出生于江苏宝应的书香世家,21岁担任国民党南京市党部青年部长,是公认的英才。然而,蒋介石倒行逆施、背叛革命的行为令他深恶痛疾。华克之从一名满怀抱负的热血青年,转变成了神秘莫测的“百变刺客”。

其实,当天暗杀的目标是蒋介石。可谁知,蒋介石迟迟没有露面,执行刺杀任务的孙凤鸣只好转换目标,将子弹射向了汪精卫。

事后,蒋介石勃然大怒,大开杀戒,株连枉杀上百人,并以十万大洋悬赏捉拿华克之。此时的华克之,却正经历着一场脱胎换骨的精神大裂变。

刺杀功败垂成,挚友的鲜血震颤着每个无眠的夜晚。他痛定思痛、几经辗转,做出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奔赴延安,向党交心。

1937年5月4日,毛泽东亲自接见了华克之,并进行一番长谈。面对眼前这位平易近人的革命领袖,华克之坦率地陈述了自己的经历和处境,希望加入共产党,投身革命队伍。

毛泽东对刺杀事件没有多加分析,而是强调个人的力量、小集团的力量是推翻不了罪恶的旧社会的。他给华克之的任务是回到华南,协助抗战。

华克之当即立誓:“党有差遣,克之生死从之,一无选择,万死不辞。”此后,他也用一生的时间践行了自己的铮铮誓言。

短暂的延安之行过后,华克之又秘密潜回了华南。此后十多年间,一直受潘汉年的直接领导。他出入豪门、穿行陋巷,假扮过商贩、记者、教授、中将等十几种身份,周旋于日、美、英和汪伪、国民党高层人士之间,为党中央提供了许多重要情报,成为中共隐蔽战线上一员功勋卓著的干将。

1948年初,党中央指示在香港的潘汉年设法获取日本绘制的二万五千分之一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军用地图,为准备解放全国之用。潘汉年将任务交给了华克之。指示他,办法自行解决,越快越好。

情报显示,日本战败后,这批地图已运至南京,转交国民政府严密保管。华克之多方探听得知,这批地图正由国防部二厅的一位叫程志锐的科长保管,想要成批取出,异常困难。

1948年,南京。这天,国防部二厅的科长程志锐收到老师陈光彬的邀约,共进晚宴。席间,他们高谈阔论,畅叙国事,表面来看是温馨的师生叙旧,其实这是华克之精心导演的一出好戏。

原来,程志锐一心渴望建功立业,却困于没有机会。华克之对症下药,由陈光彬出面假意拉拢程志锐,为他描画了一幅光宗耀祖的远大宏图。真假虚实间,野心勃勃的程志锐果然上钩,为表衷心,答应献出全套地图,以此作为见面礼。

但拿图只是第一步,更大的难题摆在眼前。这批地图有数十张,每张都能挂满一面墙。在严密封锁的国统区,邮局、海关盘查森严,普通渠道根本不可能将地图运出。困境之下,华克之该如何破局呢?

根据国际法规定,各国驻外使馆的邮件东道国无权拆检。华克之苦思多日,决定铤而走险。

一天,华克之通过朋友与欧洲某国驻华使馆的特殊关系,称这捆地图是商业秘密资料,随后混入大使馆的外交邮件中秘密运出。几天后,这批珍贵的地图以蜡纸、纱布层层包裹,细针密缝,分为五批辗转送至香港,交给了党组织。

有了这批地图,解放军如虎添翼,战场捷报频传。费尽周折获取的地图,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华克之曾在诗中如此写道。

数十个化名,十几种身份,惊心动魄的暗战已成过往,他真实的名字也隐没于历史的烟尘。对于这位忠诚战士而言,无名正是他传奇一生的最好注解。英雄无名,功勋永存。

《无声的功勋》由国安影视中心、江苏省国家安全厅、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出品。

转载来源:安全研究:,。视频小程序赞,轻点两下取消赞在看,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原标题:《《无声的功勋》第十一集:无名》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