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周总理一段话直击美国痛处,苏联鼓掌:说得太好了!

“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了!”

只见张颂文眼神犀利,一句铿锵有力的台词喊出了多少中国人的心声。

这次,他一路狂飙到了联合国,在陈凯歌的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中,演起了将军外交官伍修权。

剧中,他还联手王传君“出席”联合国,每走一步气场全开,隔着屏幕都让人感受到新中国初代外交天团的魅力。

网友们惊呼:一看这气场,就知道中国不好欺负!

该片定档国庆,但光看预告片,就已被燃到。

影片将再现新中国外交代表团首次亮相联合国的高光时刻。

然而,历史上,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这条道路,却是走得异常坎坷。

提到新中国初代外交天团,不得不提它的创始人周恩来。

身为总理,兼外交部部长,早期的外交事务都是由他亲力亲为。

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天,苏联政府便发来照会,表示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

两国决定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接下来就要互派大使。

可驻外大使哪里来?

当时,整个外交部才200多人,高级外交官更是极度缺乏。

为此,毛主席决定从军队中选拔出一批高级将领,出使建交国。

经过长期观察,周总理心中早已有了15位初步人选。

随着一纸调令,第一批“将军外交官”便从各地奔赴北京。

周总理安排大家入住了新华饭店,培训第一课就是“住饭店”。

虽说服从命令脱下军装,换上了西装,但这群将军们或多或少有些“情绪”。

有人提出:“我们不懂外语,怕搞不好外交。”

毛主席却说:“汉朝张骞、班超也不懂外语,照样出使西域,不辱使命,功绩卓著。你们出去,不会跑掉,我们放心。”

思想工作是做通了。可这些将军们不怕出生入死、吃糠咽菜,但突如其来的“享受”,反而受不了。

后来,耿飚这样回忆到:房间里的卫生设备、地毯等,我们感到很不习惯。睡在弹簧床上,身体像陷在“坑”里,翻身要花大力气,害得人睡不着……

不仅如此,周总理还给大家请了专家、学者讲国际法;观赏各种外交文书格式样品;还要学习穿西装、打领带、跳交谊舞;去北京饭店吃西餐,学摆台……

这可“愁”坏了这群将军们。

最让大家印象深刻的是一次实战观摩课。

有一次,黄镇、曹祥仁等人聊到了呈递国书的仪式时,发现大家都没经验,一无所知。

于是,他们就把这个问题反映了上去。

没想到,周总理还真的给安排了一课——观摩毛主席接受罗马尼亚首任驻华大使鲁登科递交国书。

当大家走进大厅后,却被工作人员领进了一旁的小屋。

这时,周总理来了。

“同志们好!这里观摩条件还不错吧?”

大家颇感意外:“在这里怎么观看?”

只见周总理拿起一支铅笔,笑着说道:“用铅笔尖戳个小洞,这叫窗下学礼、以小见大。”

随后,大家纷纷挤在窗户后面,认真观摩呈递国书时的礼节。

未来,他们将走马上任,奔赴一个个未知的战场。

而这群人当中有个人,不久后,就将在中国的外交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就是伍修权,时任东北军区参谋长兼军政学校校长。

1949年11月,周总理致电联合国,要求取消台湾当局的一切权力,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

此时的联合国正在美国的操控之下,对新生的中国采取拒不承认的敌视态度。

不仅如此,美国派出了海军和空军入侵朝鲜,同时命令第七舰队侵占台湾。

在这个重要时刻,伍修权突然接到了一项特殊命令:带领9人出席联合国,控诉美国武装侵略台湾案。

而这将是新中国在联合国的第一次亮相。

此时的伍修权正担任外交部苏欧司司长,曾经留学苏联,无论军事指挥,还是外交谈判,都有着极为丰富的经验,是个非常合适的人选。

考虑由他率团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因为他本有机会更早接触到联合国。

1945年,中共决定派伍修权陪同董必武出席联合国制宪会议。

然而,国民党政府对他持有戒心,称其患沙眼不能出国,拦下了他。

正是在那次会议上,中国成为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国家。

中国作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现在却被拒之门外。

1950年11月27日,伍修权出席会议,在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英文字样的座位前落座。

接下来的会议中,他精心准备了两万多字的发言稿,发言近2小时。

会场上,他慷慨陈词:“美国第七舰队和第十三航空队跑哪儿去了?莫非跑到火星上?不是的,它们在台湾。”

接着,他冷嘲热讽:“假如任何国家开舰队到夏威夷岛与美国大陆之间,割裂你们的国土,阻止你们政府行使主权,你们能容忍这种行为吗?”

对于伍修权一连串的发问,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哑口无言。

可美国为了反扑,居然提出了“中国侵略朝鲜案”。

台湾当局代表蒋廷黻全程用英文帮美国洗白,攻击新中国。

面对对方的颠倒黑白,伍修权严正重申了中方立场,批驳了“台湾定位未定论”。

他狠狠斥责:“我怀疑这个发言人是不是中国人,伟大的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民的语言都不会讲。”

此话一出,搞得蒋廷黻顿时狼狈不堪。

整个会议期间,伍修权逻辑严谨,发言充满了力量,赢得了无数掌声。

会后,有报纸评论:“这是联合国会场上,第一次听到中国人民的声音。它用美丽的语言表达了充满正义的控诉。”

为了防止与中国再次交锋,美国又操纵联合国,宣布无限期休会。

可无论怎样,中国代表团造成的反响特别轰动。

在这次伍修权的发言中,有一个人时不时在伍修权耳边说上几句,递上小纸条,出谋划策。

此人正是21年后,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代表中国出席26届联大的代表团团长。

他就是乔冠华,任此次代表团的顾问。

自1951年起,美国以暂缓讨论的方式,使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变得遥遥无期。

当中国政府接到参加日内瓦会议的邀请时,深知这是一次重要的会议。

这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出席国际会议。

于是,中央决定派出周恩来带团出席。

为了锻炼刚刚起步的外交队伍,此次组团规模空前。

周总理当即交代:每人定做两套服装,一套灰色西装,一套中山装,配备统一手提箱。

1954年4月23号下午,周总理一走出机场,各国记者蜂拥而至。

他微笑着挥手致意,而身后紧跟着张闻天、王稼祥、李克农等人,乔冠华也在此行的队伍中。

他们都是新中国最优秀的外交官,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

在大会上,朝鲜代表提出:所有外国军队均撤出朝鲜。

美方代表第一个拒绝撤军,却逼迫中国军队撤离朝鲜。

杜勒斯说:“中国进入朝鲜只要几分钟,而美国则要横跨大洋,中国才意图侵占朝鲜。”

针对杜勒斯的强词夺理,周总理丝毫没有退让。

“我们是来解决问题的,不是来吵架的,不要一副指责别人的架势。”

同时,他严厉谴责道:“朝鲜战争是美国干涉朝鲜内政,是对朝鲜的侵略,同时还侵略了台湾……”

没想到,温文尔雅的周总理几乎每一句都直击美国人的痛处。

眼看美国处于下风,杜勒斯赶紧打电话向白宫求助:“周恩来的发言深得人心,影响了各国代表的判断,真让人头疼!”

最后,周总理还强调:“希望以和平的方式解决朝鲜问题,如果连这个建议美国都拒绝,那么,这种粗暴无理的态度,必将给整个国际社会带来恶劣影响。”

说完,周总理便转身走下讲台。

苏联代表当即起身鼓掌:“说得太好了,只有周恩来才能力挽狂澜!”

正是如此,陪伴在周总理身边的乔冠华耳濡目染地学到了很多。

一年后,他又跟随周总理参加了万隆会议。

这时,他已被任命为外交部部长助理,多次在重要的外交场合,有过出色的表现。

在短短的七天会议中,周总理不断制造“高潮”,并提出了“求同存异”。

凭借真诚的态度、出色的外交才华,争取到了很多亚非国家的支持。

此后,要求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呼声也不断高涨。

美国深感力不从心,又提出“继承国”方案:由中国大陆和台湾分别“继承”在联合国的席位。实则在制造“两个中国”。

毛主席的态度很坚定:“不行,中国在联合国,只能有一个代表。”

眼看一计不成,又心生一计。

美国在16届联大上,又提出“重要问题”的五国提案,这成为了中国重返联合国道路上新的“拦路虎”。

但中国并没放弃,不断寻求突破。

一方面积极给予亚非国家援助和支持,争取团结;一方面又争取和法国等多国建交,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

中国何时能重返联合国虽是个未知数,但指日可待。

1971年10月26日,纽约时间早上8点,联合国广场的旗杆上照常升起了各国国旗。

然而,131根旗杆中,中国的旗杆空空如也。

与此同时,北京已入夜。

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内灯火通明,周总理正在召开外交部紧急会议,商讨是否赴联合国参会。

刚刚几小时前,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驱逐蒋介石集团的代表。

幸福来得太突然,谁都没有料到形式会发展得这么快。

此时,毛主席高兴地表态:“131个会员国有76票赞成票,那么多国家欢迎我们,再不派代表团就没道理了。”

毛主席亲自指定当时的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任赴联合国的代表团团长。

乔冠华精通英德日语,文才好,口才佳,加上之前长期跟随周总理参与外交活动,积累了丰富的外交经验。

出发前,毛主席还不忘叮嘱乔冠华:“1950年,伍修权去联合国是控诉、告状,还不被人放在眼里。你这次是去伸张正义,扬眉吐气的。”

周总理更是逐字逐句地审核了发言稿,重要段落都是亲自执笔。

1971年11月15日上午,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前的广场上迎风飘扬。

中国代表团第一次出现在联合国会议大厅,许多代表拥上前来祝贺,纷纷要求致欢迎词。

匈牙利代表在发言中使用了中文,智利代表热情地朗诵了毛泽东诗词,就连美国代表布什也上台祝贺。

大会历时6个多小时,破了当年联合国大会的记录。

会议期间,乔冠华时而仰天大笑,时而嘴角微笑,还被美国记者捕捉到一个镜头。

而这张著名的照片被称为《乔的大笑》,后来还获得了普利策新闻摄影大奖。

乔冠华的这一笑,被西方记者形容为“震碎了联合国议事大厅的玻璃”。

他的笑并不是装出来的,而是发自内心的笑。他的笑声中,让世界看到了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自信。

就像他在发言中义正严词地说道:“我们主张,任何一个国家的事,要由这个国家的人民自己来管……”

乔冠华的发言只有40分钟,但却是新中国在联合国这个世界大舞台上,时隔二十多年发出的声音,这是令世界震撼的正义的声音。

从此,中国将开启外交崭新的时代。

回望过去,中国的外交官们经历了一段艰难岁月。

晚清时,李鸿章悲痛欲绝,吐血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民国时,顾维钧面对列强的欺凌,巴黎和会上拒绝签字,也只能保住中国最后一丝尊严。

所谓“弱国无外交”。

到了建国后,初代将军外交官们频频在国际舞台上,彰显大国风范。

再到如今的“外交天团”霸气十足,说出:“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

有人说:“在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周总理的影子,就好像周总理从来没有离开过。”

“以礼相待,不卑不亢,不冷不热,理直气壮,不强加于人。”这是周总理的外交原则,也是中国外交传承的智慧。

其实,所有外交胜利的根基都是国力的比拼。

每一代外交天团强有力的声音,背后都站着强大的中国。

我们有理由相信,不久的未来,他们的声音会传播得更远!

参考资料及部分图片来源:

  1. 纪录片:《新中国外交:周恩来外交风云》
  2. 央视网:纪录片《国际记忆:重返联合国纪实》
  3. 央视网:纪录片《国际记忆:中国与联合国 重返》
  4. 《光明日报》:吴雯萱《联合国总部:第一次响起了红色中国的声音》
  5. 《书摘》:陈敦德《身藏屏风之后:新中国的将军外交家观看毛主席接受国书》
  6. 电视剧:《外交风云》

本文作者 | 剥开的四季豆

责任编辑 | 淡淡翠

策划 | 燕子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360娱乐观点或者立场,360娱乐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后的30日内与360娱乐联系
  • 0

    呵呵

  • 0

    雅蠛蝶

  • 0

    哇嚓

  • 0

    呜呜

  • 0

    哈哈

  • 0

    么么哒

  • 0

    哔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