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原三刀”!他车削出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核心部件

2021年8月22日6时57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核心部件铀球的操刀人原公浦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87岁。他有着怎样的故事?
在新婚4个月后,他便放弃上海的优越环境,去参加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去哪?不能说;做什么?不能讲。那时的他只是一名普通青年车工,手中的刀具却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命运。为了达到技术上的要求,他日夜重复练习,体重一度下降30多斤。直到正式加工前,领导才告诉他要完成的任务是多么重大。
图片
年轻的原公浦与妻子
他叫原公浦,生前是中核集团四〇四有限公司的退休职工。当年,他还有一个更加为人熟知、让他骄傲了一辈子的绰号——“原三刀”。就是这“三刀”,车削出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核心部件——铀球。“两弹元勋”钱三强曾这样评价:“他是一颗螺丝钉,一颗非常重要的螺丝钉。”
国家需要,他毅然选择到戈壁
原公浦是山东掖县人,从小就在炮火中经受洗礼,磨炼了不怕困难的坚毅品格。12岁时,他就当上了儿童团团长,偷来敌人的子弹送给八路军;14岁,他就随支前民工扛粮食、背弹药,往前线运送。全国解放后,原公浦来到上海,进入工具厂当学徒。
工具厂是培养车工的好地方。原公浦非常喜欢挑战精细严谨的车工技术,经常白天在岗位上刻苦用功,晚上还要上夜校学习理论。3年后,他就达到了四级工的标准,又过了1年,跃升为五级工。厂里的老工人说:“没见过学技术这么玩命的。”
1956年,原公浦所在的工具厂合并到上海汽车底盘厂。这一年他入了党,并担任团总支书记。1959年春天,他和小自己5岁的郭福妹结婚了。如果不出意外,他们很可能会在上海这座大城市工作、生活一辈子。然而仅仅3个月后,一个命运的选择就摆到了这个新组建的小家庭面前。
当时,为了对原子弹的核心部件部件的切削加工达到最精确的要求,有关部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选拔技术好的车工,派人来到上海汽车底盘厂,说是“选派技术好的车工,到二机部(第二机械工业部)所属企业工作。”原公浦并不清楚“二机部”到底是干什么的,但是他想,上海工业最发达,既然来上海选技工,说明国家很需要人。他鼓起勇气,主动去报名:“我愿意去!”
报名考察期间,他没敢给家人说,怕遭遇阻拦。上级一同意,他回家硬着头皮说了。妻子郭福妹还没吭声,岳母先不干了,说你一个人到外地去工作,我女儿靠什么啊?原公浦赔着笑脸说:“她不走,就我一个人去,已经定了。”1961年,经过在北京等地的培训后,原公浦他们一路西行,目的地是祖国大西北的戈壁滩。
图片
创业初期原公浦与科技人员在帐篷中进行科研攻关(左一拿笔和本者为原公浦)
提升技艺,他体重掉了30多斤
原子弹工程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包括科研、设计、制造、生产、试验等许多环节。其中,核心部件——铀球作为原子弹的“心脏”尤为关键。
铀球的加工精度要求极高,在那个没有精密数控机床的年代,要用球面机床加工出这颗铀球,全国也数不出几个人。当时,戈壁滩上汇集着来自全国各地的车工进行“技术比武”。最终,包括原公浦在内的5名青年技术能手脱颖而出。
自此,原公浦他们开始了封闭式训练,“练手”只能是代用料。每天,他们站在特种车床前,穿着厚重的洁白防护服,戴着特制的大口罩,双手套着特制的双层乳胶手套,聚精会神地操作车床,一丝一丝的钢丝,掉落进切屑盘内……每人脚边的大木箱子里,都堆着许多切削过的代用料。
有一天,厂里的总工程师姜圣阶来了,随着一声哨子响,他们五人都关了车床,摘下口罩,脱下手套。虽然是严冬,但他们一个个都是热汗淋漓,气喘吁吁。5个人围过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终于,原公浦鼓起勇气问了句:“姜总工程师,我们想知道,我们整天练这个,到底要做什么?”
姜圣阶说:“调你们来,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但现在不能说。等你们技艺纯熟到家,每人切削过的代用料装满了那个大木箱子,我再告诉你们。”他们只好戴上大口罩,套上手套,继续练习加工……
原公浦这样形容当时的感受:“每天眼前就是一个球,甚至走起路来眼前也会出现这个球。”他隐隐觉得,将来这个产品一定非同小可。
铸造技术过关之后,任务只能算是完成了一半,还有最后一关——对铀部件进行切削加工,使之达到原子弹设计上要求的几何形状和尺寸、重量、光洁度等。原公浦在夜以继日的刻苦训练中,体重减轻了30多斤,可他为了完成好任务,把一切都豁出去了。
图片
原公浦和夫人回忆创业初期的故事
铀球部件成功加工完成,他成为我国核工业发展史上有名的“原三刀”
1964年4月30日午夜,原公浦熟练地将核心部件毛坯夹在真空夹具上,准备进刀。平时无数次练兵,用的都是模拟料,今天可是要“毫厘之间见真章”,因此大家都捏着一把汗。
“开始!”一声令下,主操作手原公浦走上操作台,复核监护员匡炳兴、质量检测员张淑芝各就各位。当铀球在夹具上夹好时,原公浦突然紧张,他仿佛感觉手中握着的不是操作手柄,而是众多核工业人为之奋斗的劳动成果。
每车一刀,厚度仅有头发丝的十分之一。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在领导和同志们的鼓励下,原公浦神情专注、小心翼翼,一刀一丝、一丝一刀,铀球在他手中悄悄地改变模样。
只剩下最后三刀了!每一刀都需要严密测量,车多车少都不行,车多了,铀球就报废了;车少了,产生了硬化层,就不好加工了。他屏住呼吸,全神贯注,加工、测量、调整,再加工、再测量、再调整,每一刀都要有100%的把握。这最后三刀,每进一刀都得经过计算,认真进行核对,确保没有差错,并经总工程师批准才能进刀……最后一刀车完,原公浦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身体几乎瘫在地上。
此时已是1964年5月1日凌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心脏”——铀球,像一个新生婴儿,呱呱坠地。经过严格检测,完全符合规格要求。原公浦也因此得了个让他骄傲了一辈子的绰号——“原三刀”。
1964年10月16日,装着这个铀球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大漠深处爆炸成功。当天傍晚,消息传到了四〇四厂,原公浦那颗悬着心终于放下,他面朝着夕阳落山的方向,激动得哭了。
在四〇四厂,原公浦一干就是30多年,直到退休。在他来到四〇四厂后不久,妻子郭福妹也主动申请了工作调动,来到戈壁滩,与爱人团聚。当时正值困难时期,他们每人每天的干粮是2个不足拳头大小的窝头。发的粮食吃不饱,只能背筐到二三十里地外去挖骆驼草籽,带回来和面粉青稞粉一起拌着吃。一开始睡的是帐篷,直到后来才住进了简易板房。
戈壁滩上艰苦的岁月,却是他们一生的荣耀。多年后,聊起这段往事,郭福妹说:“当时没想过条件会有多艰苦,没想过会面对什么样的困难,只想着他不会做饭,不会照顾自己,我得在他身边。”
作者:谷业凯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