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云:“北洋大学与近代中国”系列上新,揭秘那些鲜为人知的“天大故事”……

2024-03-08

北洋大学创始人、中国高等教育之父盛宣怀有什么鲜为人知的办学事迹?北洋大学早期为什么要创办芦汉铁路学堂、接收保定直隶高等学堂,作为北洋大学预科学堂?北洋大学在城市和学校建设,现代科学文化传播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传播等方面,都有怎样的贡献?邰光谟、古威廉、李建勋、冯叔捷、黄昌谷、王传钰、邓锡明、郭风惠、徐志摩等北洋知名校友都留下了怎样光辉的足迹……

北洋大学堂

盛宣怀(前排坐者左3)与丁家立(前排坐者左2)于大学堂初创时期与部分教师合影

作为中国第一所现代性质的公立大学,北洋大学(天津大学的前身)的创建开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之先河,北洋大学以“兴学强国”为宗旨,以科学知识注入中国文化之新流,以“实地将中华改造”为己任;北洋大学学子分布于中国司法、外交、文化、教育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分布于矿冶、机械、化工、航天、航海、动力、建筑等现代工业领域,为中国社会现代化做出自己的贡献,对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继《北洋大学与近代中国》第一辑之后,《北洋大学与近代中国》第二辑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继续通过挖掘北洋大学历史管窥近代中国社会发展。

“北洋大学与近代中国”系列图书以中国第一所现代性质的公立大学——北洋大学为研究对象,由天津大学大学文化与校史研究所所长王杰、副所长张世轶主编,天津社科院研究员罗澍伟作序,邀请国内多位资深历史文化学者共同挖掘北洋大学历史,从北洋大学办学制度、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北洋大学相关人物,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大学与近代中国社会的互动等角度入手,考订史事,更新认知,探究北洋大学与社会变革的关系,探索近代中国大学的使命担当,传承大学文化,助推中国大学精神研究。

北洋大学堂化学讲堂

北洋大学的建立是中华民族历史上重要的事情,为中华民族近代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大学的精神文化由此萌发。从深厚的历史积淀中汲取营养实现我们的文化自信,深入挖掘塑造天津大学的文化形象,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最终发出具有天大品格的强有力的文化声音,展现中国大学的精神气质,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不可或缺的。鉴用什么样的文化来育人,选择何种文化精神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采选何种文化来滋养我们自己,不仅是每个人必须追问的动态命题,更是教育工作者和文化工作者必须回答的历史与时代命题。

早期北洋大学堂课程表

自2016年起,天津大学连续6年举办了“北洋大学与天津”恳谈会,汇集众多专家,对“北洋大学与天津”进行了深入的研讨,自2017年起连续5年依次出版了“北洋大学与天津”丛书共五辑。2022 年,在这项研究基础上,为进一步探求、审视北洋大学文化与历史的研究途径,将研究视野扩展到“北洋大学与近代中国”,并于127周年校庆之际,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北洋大学与近代中国》第一辑。第一辑集中于微观层面个案的经历与反思,抽丝剥茧,展示着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的精神资源,以及中国大学的价值观是如何被塑造的。

1912年北洋大学堂部分教师合影

最新出版的第二辑聚焦学校对精神传统的继承与创造,精选了周醉天、井振武、葛培林、章用秀、张金声、王勇则等资深文史学者的新作,以及启蒙思想家严复的后人严孝潜,北洋学人王传钰、邓锡明的后人的文章,全新呈现了北洋大学创始人、中国高等教育之父盛宣怀的办学事迹;揭秘了北洋大学早期创办芦汉铁路学堂、接收保定直隶高等学堂作为北洋大学预科学堂等一段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详述了北洋大学在城市和学校建设,现代科学文化传播,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等方面所作的贡献;再现了邰光谟、古威廉、李建勋、冯叔捷、黄昌谷、王传钰、邓锡明、郭风惠、徐志摩等多位北洋知名校友的光辉足迹,从不同侧面展示北洋学人走向社会后对北洋大学传统的传承与发展。

1935年北洋大学航空实验室

北洋学人遍布神州,处境不尽相同,虽难有整体的关注与描述,但其精神历程是相通的,无论是立身教与学、谋将来之幸福,还是颠沛流离、薪火相承,抑或是英雄泣血、开世间太平,学者们感佩地发现北洋学人依然坚定信念和坚守,在孤勇中保持了群体性的特征——也就是传承至今的天大品格。

一百多年来,北洋大学和现在的天津大学以“实事求是”的校训,培育出一代又一代崇尚自由和创新的青年才俊,孕育了他们终身不散的清正之气,培植了他们做人做事的厚积薄发。这种精神力量一直跨越时空,在教学相长中发展,在言传身教中传承,而且伴随着他们走向社会愈益彰显,促使他们立足长青基业,尽责使命担当。

只有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稳。“北洋大学与近代中国”系列图书及相关研讨会,正是为了汲取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百余年来积蓄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力量和科学智慧,培育创新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弘扬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重整行装,勇毅前行。(天津日报记者 仇宇浩)

内容来源: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