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丨行走上海:工部局大楼的前世今生

《跟着档案看上海》

上海市档案局(馆) 编

同济大学出版社2021年1月出版

位于江西中路的工部局大楼,曾是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大楼,而在这之前,它还曾是公共租界工部局的办公地,可谓站立在时代风起云涌的中心。

这幢大楼也因此成为上海发展历史的一个重要缩影,是这座城市的重要地标。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一幢大楼与一座城市的变迁。

工部局大楼的前世今生

在江西中路215号,由河南中路、汉口路、江西中路、福州路合围起来的街区内,有一幢体量庞大、风格庄严的城堡式建筑。这座1922年落成的建筑,就是声名显赫的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办公大楼。它是公共租界当局的权力中枢,在这里发生的历史事件,对近现代上海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1843年上海开埠后,以英国为首的外国领事和商人、传教士等纷至沓来,在上海县城外洋泾浜以北开辟了中国第一块租界。工部局成立于1854年,其前身为英租界道路码头委员会,该委员会成立于1846年12月,结束于1854年6月,是英租界最早的管理机构。工部局对租界内居民行使征税权和行政管辖权,其最高决策机构为工部局董事会。

早期的工部局董事会成员由居住在租界内的外国侨民选举产生,均为外侨中的头面人物,有洋行大班、大地产商、工厂主、律师等,以英国侨民居多,其次为美、德、日等国。直到1928年,在持续高涨的“华人参政”呼声下,中国人才正式在董事会中争得一席之地。工部局的行政机构由总办、警务、火政、卫生、工务、教育、华文、财务等各处,以及公共图书馆、书信馆(邮局)、乐队等组成,按董事会决议,各司其职。

▲工部局乐队成立于1881年2月23日

此外,公共租界还有自己的武装力量“万国商团”。万国商团成立于1853年,是租界当局的一支准军事部队,成员主要由旅沪各国侨民组成,1870年7月归公共租界工部局管辖。1907年3月,万国商团将原先华人自组的上海华商体操队“收编”为中华队。中华队第一批队员有83人,工部局委派3名西人分别担任正副队长。

▲万国商团阅兵式(1882)

▲万国商团在南京路阅兵,

工部局成立之初,并没有一处集中办公的场所。直到1896年,工部局在南京路、广西路和贵州路口(今新雅粤菜馆处)建造了工部局市政厅,占地面积近4000平方米,因其屋顶为铁皮瓦楞板,又被上海人称为“铁房子”。随着工部局下设部门增加,雇员人数不断增长,原有办公场所不敷使用,有些部门只得另寻他处。因此,新建一座能集中办公且体现工部局权威的办公大楼被提上议事日程。

1904年,工部局首次在年报中提出将今汉口路、江西中路、福州路、河南路围合而成的街区全部买下建造办公大楼的计划,并着手向地块所有人购买土地。1910年,工部局董事会成立工部局大楼委员会(the municipal buildings committee),“由克莱格、朱满和德格雷先生组成,以充分考虑重建的问题,对万国商团司令部和操练厅提出意见,制订附有费用概算的明确计划,以便有助于董事会对整个问题做出决定”。

▲工部局大楼设计图

1913年2月,工部局大楼委员会完成最终报告,该报告中包含4份经挑选后入围的工部局大楼平面图。3月底,公共租界纳税人大会对该报告进行了审议并选定第三设计方案。该方案为三面围合建筑,暂时保留当时地块上已有的卫生处、救火站和巡捕房,预计花费125万两白银。6月,工部局工务处建筑师特纳(r.c.turner)完成了工部局大楼平面设计,8月完成主要立面设计并于9月将设计方案提交董事会讨论。董事会研究后决定,由主建筑师携带图纸到伦敦交英国皇家建筑学院院长审阅,并在伦敦绘制面对汉口路和江西路一隅的透视图。

▲在建中的工部局大楼

▲在建中的工部局大楼

1914年10月,华商裕昌泰营造厂在工部局大楼承建招标中一举中标,大楼建设工程正式开始。但事不凑巧,大楼开工时正逢一战爆发,从欧洲采购的建筑材料因时局动荡难以按时运抵,导致工程进展缓慢,直至1919年,新大楼整体结构才基本建成。按照原设计,工部局大楼本应有个尖顶塔楼,但据1919年《工部局年报》记载,由于工部局大楼所在地块“具有不同寻常的柔软性质”,大楼建造过程中“沉降超过一英尺”“直到用打桩方式对筏基进行加固,才控制住沉降问题”,原设计塔楼所在区域也在荷载试验中“沉降了半英寸”。最终,工部局只得放弃建造塔楼。

1922年11月16日,历时八年之久,工部局大楼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其规模之大、用料之考究、设备之先进,堪称当时上海之最。当年11月22日的《申报》记载:整幢大楼“占地十二亩,统计办公房屋共有四百间,办公西人约有八百名,全部建筑经费共耗银一百七十五万两”。大楼沿汉口路、江西中路、福州路、河南路呈围合式,院内中央为停车场,以及一间面积为1700平方米的室内操练厅。

▲建成后的工部局大楼

新建的工部局大楼主要入口在东北角,也就是汉口路、江西中路交叉处,门前建有专供停靠小轿车用的凹面扇形廊,由4根多立克式花岗岩石柱支撑,每根方柱四周又竖4根花岗石圆柱。新大楼建筑外墙采用花岗石装饰,因此又被称为“石头房子”。大楼外观威严庄重,整个建筑共有大门10处,除了主入口,东南角和北面正中均有入口通向内院。大楼所有窗洞口均安装从英国伯明翰进口的钢制窗框。

建筑内部装饰考究,地坪用英国麦金洋行马赛克瓷砖铺砌,主要通道和扶梯用泰康洋行黑白相间的大理石铺砌。大楼内部装有自动电话系统,以及由英国工程师设计的低压热水供暖系统,管道等材料设备皆为进口。卫生设备则全部使用美国“标准牌(standard)”瓷具。

随着工部局权力日盛,其优厚待遇和发展前景也吸引了大量国外人才到工部局工作。来自英国本土、欧洲大陆、美国及英国殖民地的白人雇员,占据了工部局绝大多数中高级职位。在这些外国雇员中,不乏对上海租界的政治、经济及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

如曾担任教育委员会主席的美国人卜舫济(francis lister hawks pott),推动工部局建造了租界内第一所专收华人子弟的华童公学;同为美国人的法律处处长博良(robert thomas bryan jr.),在其任内引入他在东吴大学法学院任教时的华人学生到法律处工作;来自澳大利亚的工业社会处处长辛德(eleanor mary hinder),是工部局中唯一高级女职员,曾在上海从事社会福利工作,致力于改善妇女儿童权益。

▲卜舫济

值得一提的是,工部局雇员中有两位国际友人为中国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新西兰人路易·艾黎(rewi alley)被誉为中国人民真诚的朋友,1927年至1938年供职工部局火政处。在上海的11年间,他赴绥远灾区赈灾,收养孤儿,为改善童工的待遇奔走呼号,为中共地下党员提供庇护,为陕北红军购买运输药品补给,积极投身中国的革命事业。

法国神父饶家驹(robert charles emile jacquinot debesange),1913年来上海传教,先后在徐汇公学、震旦大学任教,曾任万国商团随军神父。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期间,饶家驹神父就商于中日军事当局,在上海方浜中路、民国路(今人民路)内创立了“南市难民区”,亦称“饶家驹安全区”,该安全区一直延续到1940年6月,共保护了30多万中国公民。1949年8月12日,63个国家代表制定《日内瓦公约》。其中,第四公约就是《关于战时保护平民之日内瓦公约》,饶家驹的南市难民区这一“上海模式”作为范例被写入其中,从此成为国际法的一部分,于全球践行。

▲1938年,法国驻华大使纳吉阿尔向饶家驹神父授勋章

另外,许多国际名人在上海期间,也曾造访工部局大楼。1922年11月,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首次来沪访问。1923年1月2日,在犹太侨民安排下,爱因斯坦赴工部局大楼讲演,在大楼礼堂用德语讲解了相对论。1930年,工部局聘请英国大法官费唐(richard feetham)作为顾问来沪调查租界情况。1931年4月,费唐法官向工部局提交了《费唐法官研究上海公共租界情形报告书》即“费唐报告”,为公共租界制度的存在辩护,同时为缓和工部局同当地华人矛盾提出一些改良建议。法国霞飞将军(joseph jacques césaire joffre)也曾于1922年3月11日赴工部局大楼举行的公宴。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可谓公共租界的黄金时代,有关市政建设的诸多重大举措,都是在工部局大楼内作出并发出。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上海租界区域沦为“孤岛”,工部局权势在日军围困之下盛极而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占领公共租界。1943年7月30日,工部局董事会召开了最后一次会议。

▲1930年代工部局中外董事在工部局大楼开会时合影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并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12日,国民党政府接收汪伪市政府,工部局大楼第二次易主,变为国民党上海市政府所在地。

1949年5月,工部局大楼再一次见证了历史性的政权交接。5月25日,解放军攻入上海市区,26日下午,旧上海市政府最后一次会议在代市长赵祖康主持下,讨论了向人民政府移交权力等问题。5月27日,上海全境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宣告成立。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成立,陈毅出任解放后第一任上海市长,工部局大楼作为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大楼迎来新生。

▲大楼门口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月2日上午8时,上海市军管会及上海市人民政府在该楼举行升旗仪式。在这幢大楼里,陈毅等上海市人民政府领导运筹帷幄,带领全体上海人民战胜种种困难,巩固了人民政权,为上海全面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1950年5月,上海解放一周年之际,刻有陈毅市长手书的“上海人民按自己的意志建设人民的新上海”的石匾被镶嵌在大楼的墙壁上。

▲1949年10月2日,大楼升起五星红旗

▲上海市第一届人代会议案审查委员会

为了使大楼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上海市人民政府于1950年将原万国商团操练厅改建为市府大礼堂,以会议为主,兼顾文艺演出、电影放映,这里成为上海接待国际文化交流演出的重要场所,来自印度、美国、英国、法国、苏联、朝鲜等十几个国家的艺术团体曾在此演出。1979年1月中美两国正式建交后,美籍日裔指挥家小泽征尔携波士顿交响乐团首次来华,于3月15日晚在市府礼堂为上海市民献上精彩演出。直至1980年代,市政府大礼堂还是上海为数不多的舞台设备和音响效果较好,又有冷暖气设备的大型演出场所。

1955年,市人民政府迁至外滩原汇丰银行大楼办公,老市府大楼成为上海市民政局、园林管理局等单位办公地,继续为城市管理发挥作用。为加强优秀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加快推进核心区域城市更新工作,使外滩区域历史建筑重现风貌、重塑功能,变“古旧”为“经典”,早在2014年,上海市相关部门和黄浦区就将老市府大楼修缮工作列为黄浦区160街坊保护性综合改造项目,并作为上海市城市更新示范项目和外滩“第二立面”改造项目。

2019年10月,该改造项目内老市府大楼等建筑的保护修缮工作正式拉开帷幕。此次改造还将弥补原工部局大楼初建时的遗憾,修缮方将对大楼现有的l形缺口进行围合,使其外形与建造时的设计图一致。缺口处重新围合的建筑将有自己的风格,但整体将与老楼保持一致。预计2022年大楼建成100年之际,保护性综合改造后的老市府大楼将作为办公场地,建筑中央的广场将向市民游客开放。

book

资料:同济大学出版社

编辑:段鹏程

上观号作者:书香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