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继孝:程砚秋——创擅演悲剧的“程派”

图片
程砚秋赠寿甫先生照片
文 / 方继孝
程砚秋是满族人,1904年出生于北京。他本名承麟,后改汉姓程,艺名初作菊农,字玉霜,后改御霜,乳名小石头,艺名艳秋,后改砚秋。
剧作家罗瘿公先生《赠程砚秋六首有序》云:“程郎砚秋京旗人,父荣某国变后冠汉姓。父殁寄养伶人荣蝶仙家,延师教艺,习青衫三年,始出奏技……”
据1955年4月20日北京市程剧团名册中程砚秋的简历:程砚秋,51岁,北京人,住西四报子胡同18号,私书13岁,后自己组班到全国各地演出,至今已有39年舞台生活。
程砚秋原本先习武生,再学花旦,因嗓音条件突出,改青衣,初登上海丹桂花园,受到观众的欢迎。进入变声期后,未能及时停止演出养护嗓子,几乎断送演艺生涯。
虽然罗瘿公帮助他暂时脱离了舞台,但是嗓音要想恢复如初,已然无望。但他却因祸得福,在罗瘿公的调教下,大量阅读中国古代的诗词歌赋,并且研习昆曲,深受传统文化熏陶。
15岁那年,经罗瘿公安排,程砚秋拜梅兰芳为师,并从王瑶卿学艺。18岁那年,程砚秋重新登台时,已经在王瑶卿的教导与帮助下,寻找到一种适合自己嗓音特色的特殊的声乐表现方法。
“程砚秋用他那几乎令京剧演员们绝望的失润的嗓音,另辟蹊径,发展出一种别具一格的沉郁顿挫的演唱风格,意外地切合于传统诗学的美学追求;而用他独有的悲咽怆然表现古代悲情女子,竟是别具令人感喟催人泪下的情致。(傅谨:《京剧 程派 张火丁》,《北京晚报》2010年2月15日)
图片
程砚秋旧藏《记程》
笔者存有一册中国高级戏曲专业学校编写的《记“程”》一书,内有一段评语云“程腔惯于绝处逢生,险中见稳,如往而复,似连而断,所谓‘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者,……传声所云句有断字,字有断腔,腔有数断,无论如何,总在乎‘字’。程砚秋之字,及其续音之筋节,从不含糊,故腔多而词义皆清晰,长腔然,小腔亦然”。这样的评论,是恰如其分的。
作为京剧界两大名旦的梅兰芳与程砚秋根本区别是,程砚秋作为青衣演员,最为擅长的是表演悲剧。
青衣与花旦绝无相同之处:青衣专饰节妇烈女,演时要处处郑重不失身份;花旦专饰俏鬟艳妇,处处宜伶俐活泼,姿态自然。
青衣重唱而不重貌,但如毫无姿色,虽有绝好唱工,终觉吃力,亦不讨好。花旦则完全相反,故易受欢迎。自王瑶卿以青衣兼唱花旦后,继之为梅兰芳。之后,步其后尘者更多。从此青衣与花旦也就不那么细分了。
图片
俞振飞与程砚秋合演《春闺梦》
而程砚秋不然,他一生都以青衣戏为主,并以他的优秀表演和抑郁婉转的唱腔塑造了《春闺梦》里的张氏、《荒山泪》里的张慧珠、《鸳鸯冢》里的王五姐、《碧玉簪》里的张玉贞、《青霜剑》里的申雪贞、《三击掌》里的王宝钏、《窦娥冤》里的窦娥,以及重要代表作《锁麟囊》中的薛湘灵等中国妇女的形象,她们具有反抗强暴、坚贞不屈、善良正直、舍己为人的美丽性格,常常在忍受重重不幸之后,终于战胜邪恶势力,取得最终胜利。
为了增强人物悲凉痛楚的效果,程腔以唱反二黄来渲染呜咽哀怨的情调。《窦娥冤》中的“没来由遭刑宪受此大难,看起来老天爷不辨愚贤。良善家为什么反遭天谴?作恶的为什么反增寿年?法场上一个个泪流满面,都道说我窦娥死得可怜。眼睁睁老严亲难得相见,霎时间大炮响尸首不全”,这一段是剧中人窦娥在法场将被处斩之时所唱,她满腔的冤苦悲愤都借着委曲萦回的声调表达出来,同时也看出程氏对运用唱法技巧的深厚功力。
此外,程砚秋所演出的新剧,大都取一人一事,或可歌可泣或香艳风流者。这一点与梅兰芳有所不同,梅先生所编新剧,专取历史上妇女界中一等人物,如太真、西施之类。
图片
程砚秋《锁麟囊》扮相
程砚秋不仅在唱腔上有很丰富的创造,在表演方面也突破了京剧原有的一些程式。
在他常演的剧目中,1941年经其所编演出的《锁麟囊》唱腔,可以代表程派后期的风格,流传很广泛,为听众所欢迎,程砚秋生前也以它为得意之作。
剧中的精彩唱段“春秋亭外风雨暴,何处悲声破寂寥;隔帘只见一花轿,想必是新婚渡鹊桥。吉日良辰当欢笑,为什么鲛珠化泪抛?此时却又明白了,世上哪有尽富豪!也有饥寒悲怀抱,也有失意痛哭号啕;轿内的人儿弹别调,必有隐情在心潮”,婉转动听,显现出程氏在艺术创造上的修养与才能。
程砚秋在艺术上不断追求革新和进步的精神,还体现在他对演出剧本的修改方面。
1958年5月程砚秋离世不久,为其纪念,中国戏曲研究院编印了《程砚秋演出剧本选集》,选集中收录了《红拂传》《三击掌》《鸳鸯冢》《青霜剑》《窦娥冤》《碧玉簪》《梅妃》《朱痕记》《荒山泪》《春闺梦》《亡蜀鉴》《锁麟囊》一共12个剧本,都是经过程砚秋生前核阅,其中《三击掌》《窦娥冤》两本还经过他亲手删定。
图片
《窦娥冤》是程砚秋一生中亲自修改的一个演出本
1952年10月,第一届全国戏曲会演上,程砚秋的成名作之一《三击掌》,获得了荣誉奖。《窦娥冤》是程砚秋一生中亲自修改的一个演出本。从这个剧本的修改中,可以看出程砚秋在艺术上不断追求革新和进步的精神。他对这个戏的修改很认真、很细致,而且在重要情节上有所改动。
过去一般的演出本,某些情节本来是多按《金锁记》的路子,最后窦娥并未被斩杀,可是程砚秋在后来的演出中,尤其是在这次修改中,为了增加这个戏的悲剧气氛,激发人们对过去统治阶级的愤恨,毅然决然地采用了关汉卿《窦娥冤》窦娥被斩的结局。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程砚秋对原作的尊重。
程砚秋除了对京剧青衣唱腔有很大贡献外,还对传统剧目台词非常重视,做了不少整理工作。如将《贺后骂殿》的“老王爷为江山足踢拳打”改为“老王爷为江山何曾卸甲”,将在《窦娥冤》这出戏里的“看起来老天爷,顺水推船”改为“看起来,老天爷不辨愚贤”,都比原词显得通顺合理。
程先生对于咬字、练声也特别注意。他在《谈戏曲演唱》(见《程砚秋文集》第32页)中说过:“说白对练声很有好处,但一定要知道四声、尖团,还要分清上口与不上口。把这些字在白中都练准确了,唱起来就比较容易,很自然也很有力。戏曲界中有句话,‘千斤话白四两唱’,可见话白很重要。”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程砚秋能在舞台上走一套端庄、稳重而又灵活的台步,为戏剧表演添彩生色,增加美感。
开始,他按传统方法,手捂住肚子,脚后跟用劲压,裤裆里夹笤帚,每天走上百次,练成了稳重大方的台步。他还头顶水碗练步,开始并不美观,天长日久,终于能够行走如飞而不洒一点儿水。
一次,他看见抬轿子的走得稳极了,随后学步,竟跟着轿子走了几里地(1里=0.5千米)。以后他拜抬轿的为师,虚心请教,勤学苦练,终于走出了一套端庄流利、刚健婀娜的台步,受到观众的好评。
程砚秋和梅兰芳、尚小云、荀慧生三位同样雅好书画艺术,早年曾从书画家汤涤学习丹青和书法。在演出之余,喜欢挥毫习书作画,凡有所求,无不酬应。尤其是他的书法,得到罗瘿公先生的指授和影响,由魏碑入手,经长期研习而成,颇受人们的喜爱。
笔者一次赴沪出差,拜访友人时,得程氏致苏寄庼先生毛笔书札一通,其书工整得体、章法稳健、浑厚端庄、格调高雅,展现了其精深的书法艺术修养。
作为京剧界“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砚秋,不仅在艺术上精益求精,不甘落后,而且在思想上追求进步。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支持国家建设,北京市京剧公会组织会员购买经济建设公债,程先生和他领导的程砚秋剧团成员积极认购,程砚秋更是率先垂范,认购人民币1亿元(旧币,相当于今人民币1万元)。
面对国内戏曲百花园的万紫千红,程砚秋也不甘人后地要为之增色添彩。1952年10月,在第一届全国戏曲会演上,程砚秋献出了自己的成名作之一《三击掌》,获得了荣誉奖。1956年,他拍摄完成了《荒山泪》一片,尤表现他艺术追求的决心和毅力。可惜,这是他最后的一次艺术创作。1957年春天,程砚秋经周恩来总理和贺龙元帅的介绍,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
1958年新春伊始,程砚秋接受文化部的委托,即将率中国艺术代表团到法国参加国际戏剧节。
为了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戏剧艺术,程砚秋抓紧指导安排团员编排一些精彩剧目。由于过于劳累,程砚秋时时感到身体倦乏,直至出现胸闷心慌、大汗淋漓的症状。
但因排演任务紧张,他坚持指导排演,不肯到医院去诊治。当他因病情突发昏倒被送进北京医院抢救时,大家才发现他早已患有严重的心脏病。
住了一段时间医院,病情稍稳定,田汉等人来看望他,他焦急地要求出院。他说:“剧团要出国,我有多少事要做呀,我的岗位不是在医院。”经大家劝慰,他才稍稍安心。不料方隔几天的1958年3月9日,他的心脏病再次发作,导致心肌梗死,仅几分钟便夺去了这位艺术大师的生命,年仅54岁。
程砚秋离世后,有关部门编辑出版的《程砚秋文集》收录了他二十几篇文章,大部分是他从事戏曲艺术劳动的可贵经验。梅兰芳先生特为本书写了序言,他在序言中说:
这本书里搜集了砚秋同志二十几篇文章,大部分是他从事戏曲艺术劳动的可贵经验,可以昭示后学,继往开来,影响至巨。
砚秋同志自从学习了马列主义的思想方法,对艺术的看法、理解、分析都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在他发表的《与青年演员谈如何学艺》《戏曲表演艺术的基础》《谈窦娥》《创腔经验随谈》几篇文章里可以显著地看得出来。砚秋不死,假以十年,我想他对中国的戏曲艺术是会有更大的贡献的。砚秋之死,无疑是戏曲界不可补偿的损失。
他病,我不能探问,他死,我不得视殓,今抚遗编,潸然泪下,草草书此,不尽欲言。
梅兰芳一九五八年五月一日郑州旅次
2018年2月27日晚初稿
2019年3月24日修订
2020年8月29日下午1时修订
(本文节选自方继孝所著《京剧从这里走来——梨园故里的名伶与班社》,由北京出版社授权发布。)
华文好书选读
图片
《京剧从这里走来——梨园故里的名伶与班社》
方继孝 著
北京国粹艺术传承促进会 编
北京出版社
2020年9月
大概是2006年前后,作者去潘家园市场的一个书商店里看一批文学家手稿,发现他的店里有几口袋戏剧资料。翻看一过,原来这是一批自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至1958年北平市国剧公会(新中国后,改为北京市京剧工作者联合会)、北平市曲艺公会(新中国后改为北京市曲艺杂技工作者联合会)、北平市剧场业同业公会、北京市评剧工作者联合会的档案。正是手头有了这一批珍贵的的档案,才得以整理出这一册包含众多京剧名家、流派等鲜为人知的发展经历的书稿。最终的目的,是让广大的读者和京剧爱好者,能够了解二百多年来,相继从京剧的发源地——西城走出的京剧名家的业绩,以及他们所创流派的形成的过程,同时,也能大致看到京剧于“梨园之乡”的发展脉络。
华文好书
ID:ihaoshu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