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TA说
百度百科·TA说
爱琴海ai读书
书海无涯,结伴遨游。
杨绛先生《洗澡》,人生一世无非是认识自己,洗练自己

人生一世,无非是认识自己,洗练自己,自觉自愿地改造自己,除非甘心与禽兽无异。但是这又谈何容易呢。——杨绛

很早就知道杨绛先生出版过一部有名的小说《洗澡》,却一直没有机会读,近日有幸一读,读完随即陷入沉思。

我在想杨绛先生想通过这本书表达什么。

很显然,此书讲述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知识分子经历的思想改造运动。杨绛先生在前言里说,这部小说写解放后知识分子第一次经受的思想改造——当时泛称“三反”,又称“脱裤子,割尾巴”。这些知识分子耳朵娇嫩,听不惯“脱裤子”的说法,因此改称“洗澡”。

读至此处,恍然大悟。解开了读前的疑问。因为在远没接触此书时,我就曾想《洗澡》讲的是什么。

这部写知识分子改造的书,其外冠以家常又通俗的名字,其内则以古典、优雅的情调设三个小标题分为三部分:采葑采菲,如匪浣衣,沧浪之水清兮。

这三个标题不但美,同时也抓住了人们的求知欲。想必很多人在看到这般古老的词语时,都深受其诱惑,急于进入书中探寻。

但无论通俗也好,典雅也罢,杨绛先生的《洗澡》除了讲述事件本身,更重要的是事后的审视和反思。而作为读者,除了领会到作者的表达主题,也被故事中几多人物深深吸引。

采葑采菲:不因其所短而舍其所长

“采葑采菲”,出自《诗经·邶风·谷风》,是一首可以译成散文,或者故事的长诗。讲的是古时一位弃妇,曾和丈夫历经患难岁月、待生活好转丈夫却另结新欢,将她赶出家门。全诗都是弃妇的自述,多是对丈夫的哀怨和斥责。

“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在《诗经》中的本意是采来蔓菁和萝卜,却把根茎全抛光。比喻,不因其所短而舍其所长。

《洗澡》的第一部分,以此为题,共有十二章。故事的人物全部到位,也就是北京文学研究社的众知识分子。

但这一部分只是如杨绛先生所说主要交代了大家的之前的面貌和生活点滴,而“采葑采菲”用在余楠身上最是恰当。

他看不起自己的结发妻子,同时又离不开她。当然不是指情感上,因为这个只认钱和权的他无聊透顶,眼中看到的只是年轻小姐的色而不懂何为感情。他因为钱,失去了胡小姐,同时也失去出国另谋高就的机会。因为难逃生活现实,所以依然选择和他的既像“厨娘”又似“保姆”的妻子宛英继续生活下去。

可谓“采葑采菲”,毕竟性情温婉、纯真善良的宛英在生活上是他的贤内助,所以无论什么根茎叶的,都不要舍弃吧。

要说起来,宛英倒比那《诗经》中的弃妇幸运很多,但余楠不知的是,宛英虽不对他的所作所为做出好恶表现,心里却是一点都不在乎他的去或留。

这位看上去对丈夫百依百顺的女人,其实在内心里已经对他很是厌恶,甚或失望。她不怕被他抛弃,甚至想好退路;同时,她不但贤惠而且聪慧,因好的烹饪技术能“帮”丈夫交女友、拉关系,也能偷偷将丈夫扣下的姚宓的稿子擅自送还,且很有把握轻松应对。

一方面,她伺候丈夫,毫无怨言;另一方面,她又因多次情感受伤,看透余楠而自立自强。总之,这是一个绝不同于那位“弃妇”的女人,如此,在丈夫余楠心中不变的她的软弱形象,倒是使得余楠看上去既可怜又可笑了。

如匪浣衣:好像穿着没洗过的脏衣裳

“如匪浣衣”,出自《诗经·邶风·柏舟》,是一首以柏舟比喻贤者的诗。是讲古时一位志气高洁,忠心耿耿的贤者,不肯随人俯仰,不肯和小人同流合污,结果遭了小人的排挤和侮辱。

“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意思是,心中的幽怨抹不掉,就像穿着没洗过的脏衣裳,静静地思前又想后,只恨想飞没翅膀。

《洗澡》中一众知识分子集结成社重点研究古典文学和外国文学,为的是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为人民服务。因为要促进全国人民共心协力,有时笔杆子比枪杆子的力量更强大。

然而,在这过程中,总不免有人的惰性和形式主义左右。总有人不作为、乱作为,自己跑偏还妒忌、打击别人。就像余楠、施妮娜等人对姚宓的批判,那篇洋洋洒洒的批判文章足有几万字,对姚宓稿子中的句子截头去尾,再恣意发挥,且化名后发表在外间刊物,称得上是典型的乱扣帽子的自我攻击。

要说这些知识分子,大多都是大学教授,或者留洋归来带着学位与学问,却是给我们展现了另一种众生相。讲真,这些学者性的人物,一直都是备受人们的推崇和尊敬,然而,很遗憾,通过杨绛先生的文字,我们知道,无论在哪个领域也有滥竽充数者与不务正业者。这些人,如同一块臭肉或毒瘤,非但自己不作为还搅乱了周围的环境。

而像姚宓、许彦成等人,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当自己的成绩受人恶意大做文章,而不得不直面形形色色的人与事时,还真是如同穿着一件没曾洗过的脏衣裳一样不自在。

沧浪之水清兮:知识分子应当带头改造自我

“沧浪之水清兮”,出自《孟子·离娄上》。其中记载当年孔子周游列国时,听到小孩子唱了一首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而相传当年屈原被再次流放江南时,徘徊江边,曾偶遇一渔夫劝之,而屈原宁愿葬身汩罗也不愿蒙世俗尘埃。渔夫便唱道: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于是,在杨绛先生的《洗澡》中,“澡盆”中的水便如那“沧浪之水”,或清或浊,对我都有好处。

杨绛先生说,人生一世,无非是认识自己,洗练自己。如此,即便是没有“洗澡”运动,我们也应该时常不忘改造自己。只是这里的“洗澡”不是自觉自愿而已。

自然,在“洗澡”的过程中,有人仅是为“洗澡”而“洗澡”,虽然顺利完成却并没从实质上剖析自己、认识自己、改造自己,不外乎仍是一场虚张声势的形式主义。这也正是杨绛先生所感叹的“但是这又谈何容易呢”。

杨绛先生想通过这一部分内容告诉我们,自觉自愿洗练自己的必要性。正所谓“知识分子应当带头改造自我,知识分子不改造思想,中国就没有希望”,这是杨绛先生通过《洗澡》这个故事对“洗澡”运动进行的审视和反思。

而从“沧浪之水清兮”上,我还牵强联想到姚宓和彦成之间被自我控制、约束了的感情。

姚宓,人如其名,娴静深沉,聪颖且有才华。只是命运不济,因家庭变故没能取得高校学历且放弃出国留学的机会,还险些嫁给那位劣质男友。而彦成,和妻子没有感情基础,看似相敬如宾,却是貌合神离。

这两位之间那在世俗的眼光中不被支持的纯洁情感,和多数文学作品中“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结局不同。他们宁愿秉持君子之交,将本不能自持的情谊在高潮处戛然而止,以“发乎情止乎礼”的结局给人遗憾和感叹。

一段柏拉图式的爱情,照亮了清澈的“沧浪之水”。

作者  爱琴海ai读书|2020-04-18 18:37:41
阅读1143 4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百科立场。举报
转载本文时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并请附上出处(百科TA说)及本页链接地址。未按照规范转载者,百度百科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爱琴海ai读书
书海无涯,结伴遨游。
爱琴海ai读书
书海无涯,结伴遨游。 百科特约作者
145
篇文章
粉丝
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