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解放路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华中路(现解放中路)四牌楼街景。(老照片上色效果)

位于解放北路的广东迎宾馆

位于解放北路的中国大酒店

解放中路上的旧城改造项目好似一片“联排别墅”。

1949年10月14日晚上,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北郊沿着解放路(当时为中华路)进入广州市区,占领国民党南迁广州的“总统府”、行政院以及省、市政府等机关,宣告广州解放。

为了纪念这一天,1951年建军节,中华路这条当时广州最重要的南北主干道正式更名为解放路。

70年来,在解放路上工作、生活的市民群众亲历了广州的变迁和发展,深爱着这座城市的他们,讲述了这条路上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从中华路到解放路:

人民解放军沿中华路进入广州 1951年建军节更名为解放路

1949年10月14日晚上,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北郊沿着中华路(后更名为解放路)进入广州市区,占领位于如今解放北路广东迎宾馆内国民党南迁广州的“总统府”、行政院以及省、市政府等机关,宣告广州解放。11月11日,广州20万市民举行盛况空前的庆祝解放大游行。受阅部队也是从大北门列队入城,沿中华路行至市政府前,接受检阅。

1951年4月的第四届广州市协商委员会(市政协当时的名称)一次会议上,何适代表提出建议命名为“解放路”以纪念广州解放。经办理后,第四届广州市协商会第三次会议作出决议,将“中华路”更名为“解放路”,1951年8月1日,中华路沿街店铺张灯结彩,高悬国旗。民众敲锣打鼓,舞起醒狮,扭起秧歌,在原大北门附近,举行庆祝八一建军节暨解放路命名大会。叶剑英市长主持剪彩仪式,朱光副市长致辞。

广东迎宾馆:

广州对外交往中心载体 数十年来接待中外政客无数

在解放北路542号工作了70年的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文史馆员屈干臣认为,解放路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首先进入广州城的道路,还在于它是当时广州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交往中心。其中,对外交往中心的载体就是广东迎宾馆。

若追溯迎宾馆的历史,就会发现它的对外交往职能早在解放前就有铺垫。民国时期,此处最早被改建为净慧公园。1931年,爱群大厦的设计师陈荣枝在净慧公园的北端建起了一座西班牙风格的别墅,人称“西班牙别墅”。1933年,“广东省民众教育馆”在这里建起,“西班牙别墅”改名“迎宾楼”,用于接待军政首脑。

民国末年,“广东省民众教育馆”划归“广东省教育厅”作办公楼。1949年2月5日,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南迁广州,办公楼成为“行政院”的临时办公地。此后,迎宾馆一度成为“总统府”,李宗仁从5月8日到10月11日在此居住。

据史料记载,1949年10月14日,人民解放军进入广州,广州军事管制委员会也在此,迎宾楼则为首长休息室。叶剑英作为广州军管会主任,曾在迎宾楼举行庆祝接管广州的宴会。

解放初期,这里是中共华南分局行政处招待所。1956年,正式命名为“广东迎宾馆”,承担起广东省政府政务接待重任。数十年来,接待中外政客无数。

86岁高龄的屈干臣至今仍能将当年来宾一一数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日成、越南劳动党主席胡志明、美国总统尼克松、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柬埔寨国王西哈努克、印尼总统苏加诺、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等。

我国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几乎都曾在此下榻。许多高规格的国际会议和国宴也在此举办,周恩来总理曾多次在这里与外国领导人会面。

中国大酒店:

见证广交会盛况 创改革开放后穗港合作先例

在解放北路生活了半个多世纪的李国华见证了一座座新中国的广州地标在解放路上崛起:广州体育馆、中国大酒店、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小时候解放路到盘福路口以北基本就是农田,随着城建进步,有了体育馆、火车站、广交会展馆,广州就向北面不断扩展,看着广州市区越来越大,成为中国的南大门,对外贸易、文化展示的窗口”。

位于解放北路与流花路交界的中国大酒店,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酒店业、服务业的一张名片。开创了改革开放后政商合作、穗港合作的先例,是首批中外合作经营的大型五星级酒店。

改革开放之初,广州一位官员去到香港,和一些广东籍的实业家会谈,邀请他们到内地投资。会谈中,爱国港商胡应湘提出要从兴建高级酒店开始的建议,并得到一起参会的李嘉诚、郭德胜、冯景禧、李兆基、郑裕彤的一致认同。之后,他们筹资10亿港元组建了新合成有限公司,并推举胡应湘为总经理,全权负责策划和建设。

1980年4月,新合成与广州市政府签订了合作兴建中国大酒店的合同。双方约定,由甲方(广州)免费提供土地,乙方(新合成)筹集资金建设,并以20年为期,期内由乙方独立经营,期满后全部财产在正常营业情况下移交甲方。由此,开创了BOT模式(建设-经营-转让)先例。

1984年,中国大酒店落成开业,胡应湘在中国大酒店的建造过程中使用了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滑模”工程技术,让这座19层建筑获得中国建设部最佳设计奖和国家建筑二等奖。知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到酒店考察后,评价中国大酒店在内地与香港合作事业中具有“瞩目的示范作用”。

中国大酒店开业初期,平均入住率即达90%以上,成为广州商务活动的风向标,每年广交会春秋两季开会期间,对面广交会展馆参观券一券难求,中国大酒店则是一房难求。

解放中路旧城改造:

旧楼变“联排别墅” 何镜堂院士操刀获“岭南特色建筑设计奖”金奖

2008年,在广州解放中路上落成了一片像联排别墅的6层房屋,让老城的市民纷纷猜测。谜底揭晓,让广大市民十分惊讶:原来这是由政府主导的旧城改造回迁房项目,它的主创建筑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何镜堂。

2012年,项目获得首届“岭南特色建筑设计奖”金奖。获奖评语是:该建筑群的设计所表达的社会关怀、对城市历史环境的尊重及多重因素约束下的现代创新,反映了当前岭南建筑的正确价值取向和设计智慧,在表达岭南建筑文化和环境等方面,特色鲜明。

以解放中路象牙一巷为界,北面的民兴里完整保留了3座民国时期的红砖楼,南面是6栋六层高的回迁房。回迁房结合岭南气候特点设计,通风透光,明厨明厕,大多数南北对流。设计为一梯两户,每个套间仅50多平方米,有入户阳台,居民可在阳台种植物。二层绿化平台是居民联络感情的空间,邻里间能进行互动。

何镜堂院士说,解放中路旧改项目最大的亮点在于既做到了保护广州历史、保留老城肌理、延续岭南文化,又实实在在地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同时为老城注入了新的活力。旧城改造要保持完整性、原真性、延续性。“当前很多城市对待老城改造,要么是简单地大拆大建,要么是不敢动。解放中路项目直面这个难题,设计团队考察了整片历史街区,逐一分辨哪个建筑需要保留、哪个可以重建,没有大笔一挥推倒重来。这个项目的对象是社会大众,着重改善老百姓的生活环境。”

81岁的陈秀英是广州市人民印刷厂退休职工,她在解放中路旧改项目居住了十多年。从1972年起,她就住在原址附近低矮的楼房中。“周边主要是平房,我原来住的是危房。2005年开始进行改造,3年2个月就回迁新居,真是太惊喜了!”陈婆婆说,当时拆迁改造的时候,以为起码要8年、10年才能回迁,没想到那么顺利,仅仅3年2个月就喜迁新居。“工友们都羡慕我,现在我的生活很幸福,虽然一个人住,居委会工作人员都很关心我,经常上门探望我。还帮我配了平安钟、监测器,我女儿也能随时通过手机看到我的动静。”

解放路街坊说

解放中路327号老街坊郑佩焕(65岁):住在解放中很幸福

我在解放中路出生长大,我们家族几代人,我的小学、中学同学都生活在周边。当时为了便于通行,四座牌楼在解放前就已经拆掉了,老一辈广州人都习惯称解放中路为“四牌楼”。我虽然没有亲眼看过四牌楼,但从小也随家中长辈称“四牌楼”。

从小我们见证过很多“大场面”,印象很深的有1964年一代粤剧大师马师曾逝世,数万市民在解放路上送别。我妈妈一辈子都说,她的幸福生活都是共产党带来的。小时候我家对面就是越秀区豆腐厂,大烟囱清晨就冒出豆腐香,天天闻着豆腐香,当时市区很多主要的商铺也在附近,从小排队给家人买早餐,到米市路市场排队买肉买鱼。现在豆腐和鱼肉早已再寻常不过了,大家的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住在解放中路是很幸福的。

解放北路667号街坊李国华(58岁):一家四代人见证了解放路变迁与发展

我爸爸是广州信托投资公司的职工,6岁那年家里分配到解放北路新建的苏式宿舍楼,从此一家四代人就在那里住了半个多世纪,见证了解放路的变迁与发展,也见证了广州火车站、交易会展馆在农田上建设起来,路上多了电车,广州有了大发展。改革开放后,广州发展得很快,东风路成了重要的主干道,建设起大北立交,后来解放路拓宽,一部分房屋拆迁了。跟过去相比,现在周边绿化好多了,下楼就是绿化带。虽然跟50多年前比,我们家已经是很老的房子,但几十年来街坊们的感情依然非常好,邻里互爱互助,这些街坊情比住高楼大厦更宝贵,我依然觉得住在这里很幸福。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