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旅游

|
发布: 6:38pm 15/11/2023

军事遗迹

金城镇

模范街

珠山聚落

军事遗迹

金城镇

模范街

珠山聚落

[台湾/金门]封存在时间胶囊里的缓慢之城——金门

报导、摄影:本刊特约 张佩莉、部分图片由团友提供

缓慢,是我对金门的第一印象。

岛上,道路平坦宽阔,车子不多,但驾驶有严格的速限规定,市区道路时速不得超过50公里,郊外道路不得超过60公里,稍近接近速限,车内的警示器就哔哔叫。所以,还是慢下来吧,慢慢走,慢慢看,看经历了45年战地军管后的金门如何走出自己的样子。

ADVERTISEMENT

自1992年迈入观光金门的新时代后,金门人口逐年增长,有一箩筐的发展计划等着开跑,但就目前而言,这个总面积150平方公里的岛屿给人的感觉还是悠闲的──

道旁都是绿油油的树林和高梁田,战地遗迹遍布全岛,闽南古厝和番仔楼也随处可见。这些老建筑像封存在时间胶囊里似的,不是三两栋,而是一整个聚落,完好保留了下来,更难能可贵的是,聚落里依然有烟火气,老金门的生活味都藏在那里!

 在琼林战斗坑道外,就看到两个老人家在晒当地人称作“安签”的番薯签,走进以轻灵飞动的燕尾脊闻名的山后民俗文化村,也看到有人在古厝前摆了簸箕晒红心芭乐干。农历七月,夜游,只见家家户户门前张挂普度灯,给好兄弟指路照明,这盏古老又充满人情味的灯火在其他地方已难得一见!

  ──从战地金门走向观光金门,许多东西都不一样了,但金门人的生活步调依旧慢悠悠,宁静而美好。

东门菜市场里骑着摩托车买菜的民众。
上了年纪的摊贩排排坐,背景是建于1812年的邱良功母节孝坊,也是金马区现存牌坊中最为完整壮观的一座。
用高梁穗绑成的笤帚。
百年老店存德药房的门面是一块块拼起来的长木板,上面写编号,怀旧感十足。

/校长的家

闽南传统聚落群是金门珍贵的人文地貌,规模较大且保存完善的有7个聚落──琼林、珠山、欧厝、南山、北山、水头和山后,总共千多栋古厝,部分经金门国家公园修复后转为民宿,既保有闽南古厝之美,又具备现代化空调和卫浴设施,还为旅人精心准备早餐,让“古厝民宿+道地早餐”成了金门的一大观光亮点。

我们很幸运,除了早餐,还吃到宵夜,因为下机抵达珠山聚落时天已经黑了,走进古厝民宿“校长的家”,就看到主人准备了一桌金门小吃,有肉羹面、蚵嗲、红心芭乐、石花冻、仙草蜜等,丰盛的美食,亲切的招待,让风尘仆仆飞了一天的旅人有回到家的温暖!

接下来两天的早餐,还吃了蚵仔面线、牛轭饼、烧饼、小笼包、广东粥配油条等,都是主人私心推荐的金门必吃早餐。睡醒后不用出门,在古意盎然的榆木餐桌上享受丰富的在地早餐,是入住古厝民宿的小确幸。

  “校长的家”是一栋三落燕尾脊大厝,以漳州青白石和福州杉木打造,很有大户人家的气派。民宿本来是珠山小学创办人薛崇武的祖厝,军管期间曾被充作小学使用,成了民宿后,里面的6间房分别取名“一年一班”到“六年一班”,还煞有其事地颁布“校规”(住房须知),让人一秒回到小学生时代!

走出家门,珠山聚落也是一个非常适合散步的宁静聚落。

珠山,昔称“山仔兜”,是被山丘环护的意思,聚落以宗祠为中心向两边拓展,环绕着大潭而建。 650余年前,这里是薛氏单姓聚落,今天大多数村民仍姓薛。

户外走道铺红砖,出门鞋底不碰泥土,尽显珠山当年作为“第一侨乡”的气派排场。跟其他聚落一样,村里不是闽式古厝,就是俗称“番仔楼”的洋楼,“番仔”是当年金门人对东南亚的称呼,19世纪中至20世纪初,金门谋生不易,许多人南下讨生活,俗称“落番”,衣锦还乡后纷纷“起大厝”,盖的就是中西混搭的“番仔楼”。

目前聚落的村民约有80人,仍住人的老厝约有30栋,许多空屋倾颓了,杂草丛生,但看得出有经过适度的整理,残垣上挂着“传统聚落颓屋杂木清理”的木牌,末端署名“金门国家公园”,让人知道它们是有人照料的,也许不久的将来就能重生,重现昔日光辉了。

体验入住怀旧又充满人文气息的闽南古厝,成了金门的观光亮点。
600多年历史的珠山聚落,古厝与潭水相互辉映,清幽动人。
一栋栋闽南传统建筑像封存在时间胶囊里,保留至今。
模范街的红砖拱廊洋楼,融合了日本、闽南、西洋、南洋的建筑特色。

金城镇/

因为有过一段“落番”的历史,所以金门有洋楼、广东粥,也有“巴刹”“五脚基”和“镭(duit)”等南洋味十足的外来词汇。走进金城镇模范街,要看的就是有“五脚基”的红砖拱廊洋楼建筑,以及刻印在石板上的“巴刹”二字!

这条用侨资建设的街道建于1924年,格局整齐宏伟,充满建筑艺术之美,街口就是古早味十足的巴刹──东门菜市场,小贩在马路旁摆摊,卖的东西很简单,可能是一桶石蚵,或一堆番薯和芋头,或高梁穗绑成的笤帚等,满街都是上了年纪的摊贩,那情景和大马小乡镇的巴刹如出一辙!

更有趣的是人们都是骑着摩托车买菜,人完全不用下车,想要买什么,摩托一停,身子前倾然后就开始讨价还价,干脆利索!

巴刹的一端有一级古迹──邱良功母节孝坊,走远一点还有陈氏宗祠、浯岛城隍庙、清金门镇总兵署等古迹,总兵署是清朝衙门建筑,四进式两廊的四合院仍有一股肃杀之气。此外,老街莒光路上还能看到传统理发店、布料行、老药房等,绝对值得牺牲睡眠起早走一趟。

金门版摩西分海,海水退去,露出石板路通往建功屿。
“牡蛎人”象征反登陆桩“轨条寨”的长腿上,长满金门石蚵。
后麟步枪模拟射击馆,除了模拟真枪射击让人直呼刺激之外,军服也很干净,值得一赞。

来金门看军事遗迹,三不五时就会听到“古宁头”和“八二三”,为了避免鸭子听雷雾煞煞,不妨先做功课,认识这两场金门最重要的战役。

古宁头战役发生在1949年10月25日,主要战场是古宁头,两军激战56小时后,留下弹孔累累的北山洋楼,保住金门,开始了国、共双方的长期对峙。八二三则发生1958年8月23日,共军对金门发动猛烈炮击,85分钟内发射了3万多发炮弹,接下来的44天,发射了将近48万颗炮弹,史称“八二三炮战”。

在烈屿乡的后麟步枪模拟射击馆,游客可以换上迷彩军服,提着T91战斗步枪,在模拟古宁头战役的巨型布幕前,与敌军展开生死战。仿真步枪有一定的重量,连射击后座力也唯妙唯肖,搭配声光效果,紧张得让人手心冒汗!

金门东北角的狮山炮阵地,每年吸引24万余人次游客到访,这里可以看到在八二三立下战功的8吋榴炮,还可以看雄赳赳气昂昂的炮操表演,榴弹炮引爆时的巨响和火药味,震撼人心。

建功屿是可以看金门版摩西分海的战地遗迹。摩西分海,科学称之为潮间带,退潮时,海中开中一条约半公里长的石板路,通往建功屿,中途中有荷兰艺术家的装置艺术作品“牡蛎人”、蚵田和潮间带湿地生态可以看。一上岛就听到台语腔很重的广播,营舍、瞭望哨、机枪堡等遗迹都还在,靠近时依稀可以感受到当年剑拔弩张的氛围。

从建功屿可以眺望金门最新的打卡地标──金门大桥,大桥去年10月才通车,连接金门与烈屿,主桥塔有着“高粱穗心”的独特造型,傍晚可以看醉人夕阳,晚上有璀璨灯光秀,不管任何时间,都是捕捉美照的最佳布景板。

金门大桥主桥塔的“高粱穗心”造型,传颂金门高梁酒的“香”与“醇”。
金门大桥夜间灯光秀,在黑暗的海面上流光溢彩。

裹着石蚵、包菜、韭菜和芹菜的蚵嗲,每一口都能吃到鲜美弹牙的金门石蚵。

牛轭饼的形状像牛车架在牛脖子上的轭,口感介于糕和饼之间,带焦糖香气。
“双胞胎”,又名“俩相好”,类似油条,但裹着一层糖衣,外脆内Q软。
广东粥据说也是金门人从南洋带回老家的东西,粥里有猪肝、手捏肉丸、蛋花等,用油条沾着吃。

行程策划:旅游玩家杂志
鸣谢:台湾观光署驻吉隆坡办事处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