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张垣」抗日同盟军——收复察东四县(上)

原标题:「烽火张垣」抗日同盟军——收复察东四县(上)

编者按

夺胜——抗日同盟军收复察东四县

1933年6月20日,吉鸿昌率卫队离开张家口后到达张北组建总指挥部。当晚,吉鸿昌、李忠义、邓文发表就职通电,邓文为左副指挥,李忠义为右副指挥,再次表示“愿掷头颅,换取民族生存,挥我热血,收复大好河山”的决心,并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邓文第五路军为左翼第一梯队,从左卫出发,经太师庄、水磨厂向张北县以北集结;李忠义的第十六路军为右翼第二梯队,由万全县出发,经正沟北、北马长向张北县以东阮庄一带集结;骑兵第三师为第三梯队,由张家口出发,经南天门、孤石滩到张北县城集结。前委柯庆施为了执行临时中央和河北省委关于“加紧在部队中进行工作”的指示,亲自带队组成“三人团”,带领十余名宣传队员随军北上。

6月22日凌晨,抗日同盟军部署完毕,首先向盘踞在康保的日伪军展开进攻。防守康保的是从东北调来的伪军崔兴五部,由于抗日同盟军发动攻击迅速而突然,仅仅3个小时就结束战斗。同盟军于22日午后3时克复了康保县域,残敌向宝昌逃窜。北进各部一面剿灭残敌,一面分向宝昌探进。抗日同盟军首战告捷,军威大振。冯玉祥得到报告,欣喜万分,冯玉祥致电吉鸿昌,催促他迅速率领全军将士,克复沽源、宝昌和多伦。

夺胜——抗日同盟军收复察东四县

6月23日,第5路军和察哈尔自卫军从康保出发进攻宝昌,李忠义部从张北直插沽源。原为山东巨匪后来投靠日本当了伪满洲国第二路军总指挥的刘桂堂摄于同盟军的声势,通电冯玉祥,表示弃暗投明,要求加入抗日同盟军,被任命为第六路军总指挥。这样,驻沽源的另一部伪军很快被击溃,死700人,俘500余人马,沽源全县克复。

6月27日,冯玉祥致电吉鸿昌:“察东民众,水深火热,伐罪之举,未容稍缓”,命各部速攻击宝昌。次日,吉鸿昌将主力编成三个梯队,两个掩护队,冒着连阴雨向宝昌推进。由于缺乏雨具,人马衣物全被淋湿,再加上沿途荒凉、村落稀少,炊事难理,官兵难得一饱。整日行军,十分劳累。吉鸿昌带动军官们与士兵同甘共苦,使全军士气高昂。

夺胜——抗日同盟军收复察东四县

当时的宝昌驻有日伪2个军张海鹏、崔兴武的主力部队,日军在得知抗日同盟军攻克康保的消息后,急令伪军张海鹏调遣重兵支援宝昌,日军茂木骑兵旅团又援以大量武器装备,派出骡马千匹,日夜赶运接济。

7月1日,同盟军布阵合围,猛攻宝昌。城中守军为伪军张海鹏部和溃逃的崔兴武部。邓文部原属东北义勇军,遇上东北伪军,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在同盟军的猛攻下,伪军弃城逃往重镇多伦。抗日同盟军连夜进驻宝昌城。这次战斗俘获甚众,其中有白俄37人。抗日同盟军经过10天的战斗,连克3县,全军将士为之欢欣鼓舞,尽管参战部队连续作战,但将士们士气高昂,情绪振奋。虽然克复宝昌,但宝昌经过日伪统治,民难自给,抗日同盟军给养已非常困难,但仍然奋勇前行。(待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