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宣宗道光:道德上的君子,皇帝中的懦夫,好人未必就是好皇帝

原标题:清宣宗道光:道德上的君子,皇帝中的懦夫,好人未必就是好皇帝

文/蓝梦岛主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若问谁是中国历史上最英明伟大的皇帝,相信不同人的心中会有不同的答案,但是,若问谁是中国历史上最节俭抠门的皇帝,相信大家会异口同声说出终极答案——道光皇帝!

道光,即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是清朝的第八位皇帝,即入关后的第六位皇帝,他也是清朝唯一一个以嫡长子身份继位的皇帝,得位最正。

道光皇帝39岁登基,69岁驾崩,在位30年,期间最著名的大事件就是爆发了鸦片战争,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中国从此被迫打开国门,也从此备受凌辱。

除了鸦片战争,道光皇帝最为后人津津乐道的事情就是他的极致节俭,甚至可以说是抠门。

作为九五之尊,历朝历代的皇帝大多都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清朝的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更是骄奢淫逸、挥霍无度的代表,但作为乾隆的亲孙子,道光虽然从小眼看着乾隆的做派长大,但他非但没有效仿爷爷,反而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对于道光皇帝的节俭,清朝的各种史料中均有记载。以下略举几例。

据记载,道光皇帝不但一个月才换一次衣服,而且除了重大场合穿的龙袍,其他衣服破了都要打补丁。由于皇帝崇尚节俭之风,朝臣们也纷纷效仿,还故意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去上朝,以至于当时街市上的旧衣服比新衣服还贵。有钱的官员就花大价钱去买真正穿旧的衣服,而没钱的官员只能将新衣服做旧打上补丁,其逼真度自然是差得多。

道光皇帝不仅在穿着上节省,在饮食上更是节省到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在饮食上都非常讲究,每吨饭至少有几十道菜,有时甚至会上百道菜,但道光皇帝每吨只吃四个菜,还都是家常便宜菜。另外,道光还要求除了皇帝、太后和皇后,其他所有人只能在逢年过节时能吃肉,平时必须是粗茶淡饭,不见油腥。

道光皇帝最大方的一次是宴请群臣为皇后祝寿。皇后母仪天下,乃是全国最尊贵的女人,但当大臣们以为终于可以在皇后寿宴上饱餐一顿时却发现道光皇帝此次所谓的“大手笔”,只不过是每人一碗打卤面。

道光皇帝对臣子嫔妃抠门,对自己更抠门,历朝历代皇帝的吃穿用度都是特制特供的,但道光皇帝用的一律都是普通品,连批阅奏折所用的笔墨纸砚也不例外。纵观两千年封建王朝史,这样的皇帝绝对是仅此一家,别无分店。

关于道光皇帝的历史地位,史学界有一个颇具调侃意味的词——“嘉道”中落。这里的“嘉”指的是嘉庆皇帝,“道”指的是道光皇帝,“嘉道”中落的意思就是清朝是从嘉庆和道光两朝开始走向衰落的,这与历史真相确实符合。

那么,道光皇帝都这么节俭了,为什么还是无法减缓清朝的衰落速度呢?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可以从两则小故事里窥知一二。

一次,道光皇帝见到军机大臣曹振镛也穿着打着补丁的衣服,就问他道:“你这裤子打掌花了多少钱?”曹振镛回答说:“三钱。”道光皇帝听后非常惊讶,说道:“宫外打补丁竟然这么便宜,我在宫内打一个补丁需要五两!”

又有一次,道光皇帝早朝之后接见了曹振镛,唠家常问他早餐吃了什么,曹振镛回答:“今日早餐匆忙,只是喝了一碗粥,吃了两个鸡蛋!”作为朝中重臣,这样的早餐标准的确很简朴了,但道光皇帝听后却脸色大变,甚至认为曹振镛必定是贪官,否则怎么可能吃得起鸡蛋!

原来,道光皇帝本人特别爱吃鸡蛋,但是内务府给他的鸡蛋报价高达十几二十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上千块钱。所以,道光皇帝基本从不吃鸡蛋,偶尔生日节日吃上一颗鸡蛋,心里都十分愧疚。而今,大臣早餐竟然吃了两颗鸡蛋,道光的心情可想而知。

曹振镛也是个聪明人,他看道光皇帝如此反应,心里便明白了七八分,于是辩白道:“皇上有所不知,我吃的鸡蛋不是买的,是自己家母鸡下的!”这本来只是曹振镛敷衍皇帝的话,但道光却听到了心里去,他如获至宝,也学曹振镛养起鸡来,从此后宫成了养鸡场,着实可笑。

从以上两则小故事不难看出,道光皇帝如此节俭国库仍然空虚不堪的原因——内务府腐败,整个官僚系统欺上瞒下。

一颗小小的鸡蛋,宫内报给皇帝的价格竟然要比市场价格高了成百上千倍,其他方面更可想而知了。皇帝处在深宫之中,对外界并不了解,所以纵然他智商在线,也很容易被身边人骗。而大臣们,他们对实情明明一清二白,却谁也不敢揭露真相,为皇帝分忧,原因很简单,其一,他们可能就是利益网中的一员,其二,他们不愿意得罪人。

道光朝从上到下的节俭只是表面上的,真正简朴的其实也只有皇帝一人,而大臣们只是在作秀,私底下却是贪污腐败,生活奢靡。道光从牙缝里省下的那点银子根本是治标不治本,大清王朝已经从根上烂掉了。

从道光皇帝身上可以引发一种思考——有作为的暴君和没作为的仁君到底谁才是更合格的皇帝?

道光皇帝无疑就是没作为仁君的典范,他毕生严格要求自己,勤政爱民,兢兢业业,只可惜资质平庸,一生毫无作为,在位30年期间清朝一直在走下坡路。他是一个好人,但不是一个好皇帝。

而历史上也不乏有作为的暴君,最典型比如汉武帝刘彻和明成祖朱棣,他们都是百年难得一遇的英明君主,杀伐决断,治国有方,守卫了边疆,开拓了国土,政治经济也都治理得不错。但同时,他们也都是如假包换的暴君,好大喜功,嗜杀成性。他们是好皇帝,但不是好人。

倘若生活在古代,如果我是文臣武将,我自然不希望皇帝是刘彻或朱棣,因为我不想活得提心吊胆,随时被暴君拿去脑袋。但是,如果我是普通百姓,我更不希望皇帝是道光,因为他节衣缩食省下的钱只是转移到了贪官兜里,我还是要饿肚子,我期望的是一个能让我过上好日子的君主,而非一个道德高尚的皇帝。

皇帝是一个很特殊的职位,其英明还是昏庸直接影响了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兴衰以及百姓的生活水平,我们不能用评价普通人的标准去评价君主,因为皇帝的价值不是做一个好人,而是引领国家和民族走向强盛,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参考资料:《清史稿》、《清朝野史大观》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