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晚年结局如何?

原标题:梁漱溟晚年结局如何?

孩子眼中的父亲

梁漱溟在某些方面,会显得很倔强,但在孩子眼中他是位不苟言笑但并不古板的人。

“父亲很喜欢书法,但最大的爱好是思考问题。”梁培宽回忆自己父亲的点滴时,是这样表述的。

而关于爱思考这点,是梁漱溟亲口承认的。

曾经的他,在乡村工作过,当时一群人聚在一起谈天说地,聊到了彼此的爱好,众人纷纷畅所欲言,在轮到梁漱溟的时候,他就直白的表达:“我的乐趣就是思考问题。”

“你看我坐在那里似乎什么事情都没有做,但其实我的思想已经跑得很远很远了。”

在梁漱溟写作的时候,也发生过诙谐的事情。

1955年,在梁漱溟写《人心与人生》的时候,他就说过,自己不写完这本书是心不死的,而当整本书完成之后,他还记得这句话,然后和朋友的书信往来中,就十分坦然的表达:今日可死而轻快地离去(大约就是死而无憾之意)。

他的学生听到了自己老师这样的说法,自然内心焦急,觉得过于消极了,便写信劝慰。

而梁漱溟对此十分从容自得,他表示自己是个“非常人物”,不需要以世俗的眼光去看待。

“我从来自己认为负有使命而来,而今使命完毕,可以欣然而去,死而无憾了。”

瞧瞧这老先生,对自己生死,并不看重,但对自己所要追求的东西,却十分执着,要知道,当时已经是1975年,老先生已然步入老年。

所以,梁漱溟老先生能够得到“最后一个儒家”的称呼,也不足为奇。

“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

即使在思想上和对方针政策的看法上时有分歧,梁漱溟在争取独立、民主的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上,还是紧跟中国共产党的脚步,坚持以“帮助共产党认识旧中国”为己任。

梁漱溟年轻的时候,他的父亲梁济投湖自杀,离开家门前,梁济问梁漱溟:“这个世界会好吗?”

梁漱溟的回答是:“会一天天往好里去的。”

为了让这个世界好,梁漱溟终其一生都在唤醒“国性”,探寻真知。

1955年,梁漱溟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呼吁“台湾同胞归来欢聚”,使“祖国统一达到完整无缺”。

1956年,梁漱溟作为全国政协视察团的一员跟随视察团去外地视察,亲眼看到农民在毛主席的领导下,生活确实是得到改善的,他在内心也认可了毛主席的决策,由衷地钦佩毛主席。

以至于1960年,梁漱溟二儿子梁培恕的儿子出生,梁漱溟给孙子取名为“梁钦东”,来表达他的“钦佩毛泽东”之情。

虽然自1953年之后,梁漱溟和毛主席见面的机会少了许多,但实际上,毛主席晚年仍旧牵挂着梁漱溟,梁漱溟对于他来说是老朋友,也是知己,更是“战友”。

而梁漱溟则是早在闭门多日的反思中,便完成了思想的转变,在他的心目中,毛主席是此生最钦佩和尊重的人。

1972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的生日,梁漱溟将自己的手稿《中国——理性之国》作为贺礼送给了毛泽东。

1975年9月,毛泽东在一份材料中作批示时提及了梁漱溟,说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之类的话,大概是对梁漱溟当年的一再坚持表示谅解的意思。

1979年初,全国第五届政协会议在北京召开,邓小平当选为政协主席,梁漱溟当选为政协常委,那年他已85岁。

同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梁漱溟担任宪法修改委员会委员,和我们党一起,迈向了新的阶梯。

转年,梁漱溟老先生迁入木樨地新居,来访的客人络绎不绝,有政协同仁来商谈工作的,有文化界的朋友来讨论时事的,有好学的青年登门请教问题的,还有梁漱溟旧日的学生前来拜访的……

梁漱溟老先生即使上了年纪精力时有不济,仍不吝啬耐心的解答,只要有客人上门,他都会热情地接待,对青年后生更是循循善诱,悉心教导,无不真诚相待。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梁漱溟对我们党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和改革开放的政策十分赞同,表示对党的信心日益增强。

晚年的梁漱溟对农村政策十分的关心,他深切的知道农村和农民的重要性,纵然当时已经九十多岁的高龄,他依旧亲自去京郊农村考察参观。

看到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业的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有了非常大的改善,梁漱溟老先生非常高兴,表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是我国建国以来的最好时期”。

1986年,93岁高龄的梁漱溟回忆当年和毛泽东争吵的事,表达了自己的当时的错误,也表现出了后悔。

梁漱溟说,自从毛主席和周总理去世后,他感觉很孤独,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可以懂他的人,他觉得很空虚,也很伤感。

1987年10月31日是梁漱溟先生94岁寿辰,也是他从事教学、研究七十周年,中国文化书院和国内外有关学者共同在北京举行了“梁漱溟国际学术讨论会”,社会各界人士认为梁漱溟先生的文化哲学成果至今仍有认识和加以研究的价值。

80年代,汉学家艾恺到华访问梁漱溟老先生,他说,梁漱溟晚年的时候,话都有些说不清楚了,还在跟他念叨关于邹平的建设计划,还有街上老妇人的养老问题。

他总结,梁漱溟是个“伟大的寻求者”。

艾恺问梁漱溟:“您认为您生活中最重要的大事是什么?”

梁漱溟回答道:“大事一个就是为社会奔走,做社会运动。乡村建设是一种社会运动,这种社会运动起了相当的影响。”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取得的许多经验,即使在几十年后的今天也很有启发作用。

“我愿终身为华夏民族社会尽力,并愿使自己成为社会所永久信赖的一个人。”这是梁漱溟对自己的要求,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后,1988年6月23日,95岁的梁漱溟老先生在北京逝世。

根据《人民日报》1988年7月8日的报道,可以清晰的知道梁漱溟老先生的葬礼是在庄严和肃穆中完成的。

时年7月7日,梁老先生安静的躺在北京医院的一个房间内,哀悼者络绎不绝,其中就包括了李先念在内的几位重要领导人。

根据事后统计,前来的人数共计四百多。

梁漱溟老先生的遗像也十分具有个人特色,瓜皮帽下,是一双清澈的眸子。

在众多挽联中,有一副格外引人注意:“一代宗师,诲人不倦;一生磊落,宁折不弯。”

最后的最后,梁漱溟的骨灰被葬入八宝山革命公墓,他的一生,落下帷幕。

梁漱溟的独立精神与知行合一的态度,他对民主几十年如一日的追求,他对劳苦大众,尤其是农民的苦难的深切关怀……即便在梁漱溟老先生逝世后,仍然像一盏明灯一样,照亮这时代。

这位“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当之无愧。

就像毛主席说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梁漱溟老先生虽在一些事上难免有一时糊涂的情状,但是始终没有失掉自己作为文人的风骨,为国为民、刚正不阿才是他的底色;毛主席作为领袖,展现的容人雅量和伟大胸襟,也正是他的人格魅力所在,实在令人动容。

如此文人,培养出来的孩子自然不会逊色。

其长子梁培宽出生于1925年,后在1950年考入清华大学,1958年之时,他进入国家科委政策研究室工作。

多年之后,又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工作,还曾经担任过研究所的编辑部主任。

退休之后,他专心从事父亲文稿的编辑出版和研究工作。

兜兜转转,纵然年少时好像走上了和父亲梁漱溟不同的道理,但最后,还是和父亲一样,选择与文字打交道。

梁漱溟的二子梁培恕生于1928年,他和自己的哥哥不同,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与文字打交道,从广播台编辑到日报采访,他对于这份职业的热爱,从未有所消弭。

1984年,梁培恕被调入美国研究所,担任该所的副编审,退休后和哥哥一样从事梁漱溟文稿的编辑、出版和研究工作。

对于父亲的记忆,对兄弟俩来说都太深刻了,其父一身的经历,都在影响着兄弟二人的人生。

而两兄弟的名字拼在一起,或许就是梁漱溟老先生对他们的慈父之心和期盼——宽恕,拳拳之心,可窥一般。

参考文献

《梁漱溟受毛泽东严厉批评的历史公案真相》: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梁漱溟批评中央总路线 与毛泽东正面爆发争论》:凤凰卫视

《祖父梁漱溟:为人要堂堂正正 “不贪”是根本》:人民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