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鄭對滿清的最後反攻(上):勇將劉國軒大顯神威

明鄭對滿清的最後反攻(上):勇將劉國軒大顯神威
Photo Credit: Samhanin @ public domain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經既崩剝,不知所為;國事盡委國軒」。休養生息九個月後,劉國軒請得上方劍,於永曆三十二年(1678) 正月祭江出師,發起反攻。

文:邵宥綦

李光地施琅談起天下英雄,曾有如下對話:

問施尊侯(即施琅),其生平所見人物有奇士否?曰:「滿洲開國老將,或有能者,不及見矣。今日殊少,漢人亦少也。⋯⋯」固問之,曰:「甯鄭國姓即成功也?剛果有治辨。次之得吾糟粕者,其劉國軒乎。吾為總兵時,彼為千總,吾即識其為佳士。」(註一)

話說從頭。三藩叛亂鄭經亦乘勢而起,勢力最大時奄有閩廣七府之地(粵東惠州、潮州,閩南漳州、泉州、興化,閩東邵武、汀州)。然而敗就敗在明鄭與耿(精忠)藩不諧,既而大扯後腿;康熙十五年(1676)以後,耿精忠在浙江節節敗退,鄭經則乘著前方吃緊後方緊吃,背盟占據應屬耿藩的汀州、興化。耿精忠腹背受敵進退維谷,最終選擇向清朝投誠,回過頭來痛打前豬隊友(註二)。

該年十月,鄭經將十二鎮兵力交由許耀指揮,在烏龍江與清軍對壘,寡不敵眾而大敗,損失六千餘人;次年(1677)正月在興化城外的決戰,趙得勝與何祐鬧矛盾敗不相救,又被清、耿聯軍連破二十六營,一軍盡覆。鄭經二月得報,驚惶失措,不暇指揮應敵,麾下各鎮也不奉約束,四方星散或降或逃,「七府一時俱潰」(註三)清軍則一路高歌凱奏,於二三月間先後收回泉、漳二州。鄭經倉皇退至廈門,正要逃回東寧,父老百姓遮道挽留,哭聲如海濤天,才把鄭經陣腳留住,人心稍定(註四)。

另一廂清軍則在收拾善後;一方面苦於無船進剿,一方面是有人自稱明室後裔「朱三太子」(本名蔡寅),左道惑眾帶頭倡亂,清軍應接不暇無心旁鶩,主事的清將康親王傑書以撫代剿,拿鄭經領有台灣作保,要求歸還沿海諸島。

鄭經這廂則看準清軍暫無動靜,漫天要價,邀賞請餉之外還想裂地封藩。明鄭之所以能回復冷靜討價還價,除了時間可以讓人忘卻不愉快的過去外,與一員大將的歸來有關──五月,清軍勸降勸到廣東惠潮。此地代表明鄭的劉國軒與本地軍頭劉進忠一道,正加緊戍守,不想劉進忠已投清,要傳令薙髮;不過劉進忠這人也算夠意思,雖然事先沒和劉國軒商量,但考量到了國軒兄的立場尷尬,不勉強他,要降要走悉聽尊便。

劉國軒顧慮到此去遼遠,勞師動眾未免擾民,只帶了隨伴二十餘人,單騎輕身,器甲輜重都作了臨別餽贈,與過往同事一道拜別。這一去潮惠一帶便為清所有,然而比起失地,鄭經更喜於得將。「經既崩剝,不知所為;國事盡委國軒」(註五)。休養生息九個月後,劉國軒請得上方劍,於永曆三十二年(1678) 正月祭江出師,發起反攻(註六)。

劉國軒已先備下八槳快哨。倏水倏陸,利用鄭氏本色當行的水上機動,僅憑數千人便能使對手疲於奔命;再繞出敵後痛下殺手,就是劉國軒的基本戰術。三月,明軍先於江東橋、赤嶺等處小勝數場,逼近漳州;福建總督郎廷相正發愁,恰好海澄公黃芳世清剿蔡寅凱旋歸來,連忙將他請去堵禦,駐紮水頭山。

劉國軒聞訊大喜,「吾計成矣!」(註七),將漳州附近營寨撤去,乘著潮水上漲,便要撤離── 黃芳世如此估量,營中全不設備。不想劉國軒卻是乘潮而來揚帆直上,揮兵直指水頭山,別動隊則繞出敵後;黃芳世簡直一點抵抗也沒有,落荒而逃,全軍潰散。勝後劉國軒解釋其戰術,撤營,是為了「安其心」;逼戰,則可「破其膽」;前後夾攻,好「亂其陣」;總之對手「素不知兵」,正好給劉國軒盡展花招耍弄了一回(註八)。

破黃芳世在十一日。十八日,劉國軒故計重施,前往祖山頭誘敵;清軍提督段應舉下山迎擊,眼看對手節節敗退,他也漸漸深入,渾然不覺是誘敵之計──明軍別部又打了個包抄,襲劫祖山頭段提督的老營;清兵被明軍山上山下前後夾擊,已先失去戰意,自相踐踏死傷無數。劉國軒又勝一陣(註九)。

段提督連同奔潰清兵退入了祖山東邊的海澄。這海澄是金城湯池,在明末為了抵禦海賊,便已修建了港口、溪尾二座銃城,左右夾峙;海澄本身又修城三座,文廟有城,港口有城,本城當然有城,五城犄角相倚。國姓取得海澄後,曾在此大殺清軍一陣,爾後更是加意築固,各城連為一體,外圍加築短牆,安置大小銃砲三千有餘(註十)。這座被鄭成功比擬為「關中河內」(註十一)的堅固據點,自然不是被清軍硬打下的,是永曆十年 (1656)黃梧叛明、獻給清軍的大禮;明鄭財貨輜重損失重大不說,光是被清軍繳獲的紅夷砲就多達二、三百位(註十二)。

螢幕快照_2018-02-14_下午9_54_34
乾隆《海澄縣志》卷首輿圖
註十三

本來劉國軒逆料清兵尚屬人多勢大,不過暫時退保一隅,不會龜縮太久;想不到圍了半個月,段應舉真的打死不出來修城壘築砲台,要憑堅城用大砲了。看來海澄險固,清軍退保此處可算萬無一失;但在廟算上劉國軒又再勝一籌。固然海澄城除了城壁層層加固外,還「周圍環以港水,巨浸茫茫,外通舟楫,內積米穀、軍器」(註十五),如上圖那般渠道縱橫,不僅雷池難越,還方便舟舶往來──但這是對控制水道的明鄭有利。

螢幕快照_2018-02-14_下午9_54_46
崇禎《海澄縣志》地圖
上頁圖與下圖(註十四)分別為清初、明末的海澄縣。在上頁圖中可以看到除了五座城池外,「土 城」與「縣城」間還增築了短牆。銃城名副其實,一開始就是為了抵禦海寇而建,晚明時便已 部署了「神飛銃」(崇禎《海澄縣志》卷二)等大砲。

劉國軒傳令軍士夜間鑿塹通海,每人一丈,環環相包,架砲相守,水洩不通(註十六);清軍退守茫茫巨浸中,正好剋死自己。城內兵糧只供半月,不但僧多粥少,水上補給線更遭明軍切斷;到四月時只能殺馬度日,五月時不但無處買米,馬皮馬骨都吃盡,開始食紙食人(註十七)。

也是在五月,圍城之外赴援的清軍也急了,新任總督姚啟聖帶領援兵四集, 屯於筆架山上;山下燈火寨旁有溪水,水路可直抵海澄,劉國軒見此地緊要,要遣將前去戍守。不想這地方太過逼進清營,眾人面面相覷面有難色,只有吳淑自告奮勇,劉國軒便差遣了他去。五月初八,吳淑麾下人人帶著鐵鍬一支,夜半銜枚構工,天亮時壕溝寨柵便已粗完──這一夜城令清將大驚失色,初十日便移砲相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