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陈诚?

关注者
377
被浏览
1,254,586
登录后你可以
不限量看优质回答私信答主深度交流精彩内容一键收藏

他人称「小委员长」,是蒋介石的「干女婿」。

蒋介石给他升官换老婆,宠遇不断。

他为蒋介石背了无数黑锅,仍未得到真正信任。

而两人之间 40 年的恩怨,竟以陈诚的主动病死结束。

1.一路扶植,成为「小委员长」

1958 年的一天,蒋经国看着香港报纸上刊登的一张照片,禁不住双手颤抖起来,他扔下报纸,陷入了一种深深的沮丧之中。

错了,错了,这二十年来,他一直弄错了对手!

他的对手不是军统的戴笠,不是「陆军总司令」孙立人,不是保密局的毛人凤,也不是宋美龄一心栽培的孔令侃,而是新闻照片里这个其貌不扬、笑容温和的矮个子老头。

就是这个人,利用蒋介石的信任,一步步爬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

如今,此人树大根深、亲信众多,一旦倒戈,就连他这个血统纯正的蒋家「太子」也根本不是对手。

很快,蒋经国给父亲的座机拨去一个电话,喃喃地说道:「父亲,我想去美国。」

蒋介石在那边沉默了……

因为,他也看到了今天的香港报纸。

苦心经营了二十年的接班大计,蒋介石万没想到,打乱他这盘计划的,竟然是他最信任的陈诚。

报纸上赫然写道:【汉惠帝与他的商山四皓。】

商山四皓,那是什么人?

那是吕后请来帮她的儿子刘盈与戚夫人儿子刘如意争夺太子之位的四位商山隐士!

商山四皓:东园公、夏黄公、绮里季、甪里先生,是秦始皇时期仅存的四博士,学问深、名望高,又全都须发雪白。

这四个人被吕后请出山后,跟在刘盈身边一起去出席宴会,刘邦看到后大吃一惊,认为刘盈已经深得人心,断然打消了立戚夫人儿子刘如意为太子的想法,刘盈这才得以成为汉惠帝。

新闻照片里是台南一处景点,胡适、蒋梦麟、梅贻琦、王世杰四个人团团围在陈诚身边,开怀大笑,显然对陈诚推崇备至,不惜以著名学者的身份,跟在陈诚身后当陪游的小跟班。

胡适、蒋梦麟当过北大的校长,梅贻琦当过清华大学的校长,王世杰当过武汉大学的校长,还当过「教育部部长」,确实与「商山四皓」有得一拼。

被这四人围在当中的陈诚,如今人称「小委员长」,名义上还是蒋介石的「干女婿」。

这次聚会,是胡适专程为陈诚庆祝 60 岁生日的一次南下旅行,表面是老友相聚,其实是为陈诚当「总统」造势,也难怪香港报纸上会拿这次聚会大做文章。

眼看蒋介石交班的事势在必行,陈诚被胡适、傅斯年等人抬到这么高的位置,接班哪里还能有蒋经国的份?

听到蒋经国因此有「流亡美国」的想法,蒋介石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怒和怨恨。

当天晚上,蒋介石在日记里失望地写下:【三十年来苦心培植,不惜他人怨恨与牺牲一切情感而扶植至今。其结果如此,伤心极矣。此为余平生对人事干部所最失败、最痛心之一次也。】

其实,陈诚与蒋介石的嫌隙,早在十年前就开始了。

陈诚的发迹之路,在黄埔系里堪称是一个传奇。

蒋介石筹建黄埔军校时,曾有一番理论,可见他真正的心迹:「北洋系靠保定军校的三千毕业生就能统治天下 30 年,我有黄埔军校的一万毕业生,天下可安。」

但黄埔军校的学生这么多,找谁当领头羊呢?

一个偶然的机会,陈诚被选上了。

对于陈诚与蒋介石的第一次见面,存在多种说法,最有趣的说法是这样的:

1923 年 5 月的一天晚上,陈诚跟着几个同学悄悄地跑到校外去玩,回来得太迟,天都快亮了,几个人翻墙回到宿舍,其他同学抓紧时间还想补个觉,独有陈诚翻来覆去睡不着,就起身抓了一本书看。

恰在此时,前来查寝的校长蒋介石推开宿舍门,看到正在灯下读书的陈诚,一副好学生的模样。

一问才知道,陈诚是浙江青田人,和自己算是老乡,而陈诚以前曾在保定军校第八期炮兵科当过「备取生」,和蒋介石又算是同校同专业的校友,再抓起这小子面前正读的书一看,是孙中山写的《三民主义》。

这次突击查寝,让蒋介石找到了最欣赏的「领头羊」,他觉得陈诚有信仰,又是同乡、校友,加之好学上进、为人朴实,有意要格外栽培,将其火速提拔为少校炮兵队长。

陈诚从此走上了飞黄腾达之路,说蒋介石对他有知遇之恩,也不为过。

不过,刚开始的时候,陈诚对蒋介石没有那么唯命是从。

1931 年,国民党左派、黄埔军校教育长邓演达在上海被捕,陈诚得知后焦急万分。

当年,他就是因为在保定军校结识了邓演达,才会追随邓演达一路南下来到黄埔军校,也因此,陈诚把邓演达看成给自己指路的老大哥,十分尊敬。

听到邓演达入狱的消息,陈诚火速给蒋介石发电报,求情说:

「为国惜才,代其一死」。

蒋介石回电答应了,说「准从宽大处理」。

而一个月后,陈诚却从另外的渠道得知邓演达早已被判死刑,即将处决,他深感失望。

一方面接连致电蒋介石求情,一方面在家书中抱怨说,自己本来深信「总座之伟大,决不我欺」,没想到却被蒋介石给骗了。

邓演达被处死后,陈诚非常伤感,也不愿再信任蒋介石,直接递上辞职信。蒋介石没有答应,反而把他大骂了一顿,说陈诚为了一点私交,置党国事业于不顾,格局太小,不准辞职!

几年后,因为蒋介石的刻意拉拢,陈诚终于变得死心塌地。

陈诚当时在青田老家有个发妻吴舜莲,两人的感情很不好,结婚十多年都没说过几句话,陈诚被母亲催着回房间睡觉。

刚进房门,夫妻俩立刻爆发激烈的争吵,气得吴舜莲直接拿剪刀插破了喉咙,血流满地,若不是陈诚母亲及时赶来相救,险些就丢了性命。

尽管如此,陈诚却离婚无门。

吴舜莲哥哥吴子漪是陈诚读师范的同学,也是陈诚的左右手,接到陈诚请求离婚的信件后断然拒绝,称:

「家父头白,舍妹惨遇,见者涕泣,闻者伤心,上天入地,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杀父之事可为,杀妹之事可为,天下何事不可为,陈做陈官,我讨我饭。」

意思就是说只要吴舜莲活着,陈诚就别想休妻。

在此情况下,蒋介石、宋美龄夫妇做了一次大媒人,让陈诚摆脱了婚姻上的困境。

1930 年,国民党元老谭延闿病故,临终前嘱托宋美龄为女儿谭祥选个好女婿。

谭祥名义上是宋美龄的干女儿,曾读过上海的教会学校,聪明能干、为人贤惠,经常到蒋宋的家中探望,喊蒋介石「爸爸」,喊宋美龄「妈妈」。

蒋介石、宋美龄先从一干得力部下里筛出了胡宗南和陈诚两大门生,考虑到胡宗南忠诚不贰、师生同心,而陈诚为了邓演达的事还在闹脾气,就又特别圈出了陈诚作为谭祥的相亲对象。

为了这次相亲,蒋介石也很费了一番力气。

事先,谭祥的哥哥谭伯羽问过陈诚到底是什么职务,宋美龄记得不清楚,为了提高陈诚的身份,就告之说「军长」,没想到,陈诚当时只是十八军十一师的师长。

相亲当天,谭祥先到场,生性仔细的她追问陈诚是哪个军的军长,这下子宋美龄答不上来了,蒋介石为了圆场,补充道:「十八军。」

十八军是蒋介石的王牌部队,军长那肯定不是一般人。

谭祥没有再追问,看到身高不足一米六的陈诚后,也未挑剔其长相,而是默默低头,显然对相亲对象很满意,此时陈诚不过 32 岁,已是军长,当然前途无量。

而陈诚看到谭祥仪态高雅,又是蒋、宋亲自保媒,受宠若惊,当即回答道:「一切听校长安排。」

为了兑现承诺,陈诚一回去,蒋介石就下令升他当十八军上将军长。

当年 5 月 25 日,在蒋、宋二人的主持下,陈诚与谭祥在南京举办了订婚仪式,报纸上大加报道,标题均引人注目地写着「陈诚当上蒋介石『女婿』」。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陈诚与谭祥的结婚成为必然,吴子漪得知后无可奈何,只得让陈诚亲笔写了「保证书」,说这是原配吴舜莲考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才允许陈诚「加娶」谭祥。

升官发财换老婆,受到这接二连三的宠遇后,陈诚对蒋介石再无二志。

1930 年的中原大战,陈诚为蒋介石立下汗马功劳,而官位也扶摇直上,不久以上将身份陪蒋介石访问日本观操,开始给自己积累政治资本,到了 1948 年前后,陈诚已经成了国民党第二号人物,背后有人戏称他为「小委员长」。

2.陈诚 24 小时不回电报,蒋介石不敢降落台北

1949 年,是蒋介石与陈诚关系的一个分水岭。

此前,蒋介石从未猜忌过陈诚的忠心,而陈诚也从未停止过向蒋介石表白忠心。

这是由陈诚的性格、身份决定的。

一来,人人视他为蒋介石的第一心腹,站队已久,陈诚无法改弦更张;

二来,陈诚为人耿介孤高,得罪的人不少,他算是国民党将领中比较廉洁自律的,也因此痛恨国民党军中的贪腐现象。

1947 年,他到东北行辕的第一件事,就是肃贪,一口气枪决了大批走私卖军火,吃空饷的中将、少将,军中对他骂声一片,全仗着蒋介石硬保,陈诚才没倒台。

1948 年他在东北战败,国民党的「行宪国民大会」上,不少人对陈诚群起问责,会场上高呼「杀陈诚以谢天下」,还是在蒋介石的庇护下,陈诚才逃过一劫,被送往台湾养病。

陈诚对自己的处境当然也很明白,所以隔三差五就会写效忠信给蒋介石,称蒋介石对自己「名虽部属、恩深骨肉」「蒋先生之爱我望我,虽自己之父兄亦有所不及」。

但在蒋介石这边,一方面,他给了陈诚很多庇护,另一方面,他对陈诚也时常训诫、猜忌,不算太客气。

函电里经常大骂陈诚「骄矜自擅」「跋扈恣睢」「气量狭窄」,口气如训孙子,而最重要的是,蒋介石既需要陈诚这个心腹帮他做牛做马,更需要陈诚帮他背锅挨骂。

蒋介石军事指挥能力一般,却偏偏喜欢调兵遣将,结果屡战屡败,都由陈诚去承担骂名,好处是被外面的人骂过了,帮蒋介石扛了事,陈诚很快就能升官,一直升成了「小委员长」。

1948 年 12 月 29 日,蒋介石考虑败局难以挽回,在没征求陈诚意见的情况下,突然下「总统令」,任命正在台湾草山(阳明山)养病的陈诚为「台湾省主席」,然后源源不断地往台湾运去黄金、银圆,还有六十万败兵,作为自己将来在台湾立身的根基。

1949 年 5 月 3 日,解放军渡江后攻克杭州,蒋介石见大势已去,于 5 月 4 日狼狈地登上了上海招商局的「江静号」大型豪华客轮,连祖宅里的那张铜床都带上了,打算前往台湾。

他既舍不得离开大陆,又对自己的前途感到一片茫然,就让「江静号」沿着浙江舟山一带的海岸线慢慢行驶了 15 天,沿途登上各处寺院,求神拜佛。

其实,蒋介石此时已经在观望陈诚的态度了,而陈诚的态度也很微妙。

当时,美国杜鲁门政府对蒋介石失去信心,打算在台湾重新扶持一个「代理人」,就派驻华大使馆参事莫齐特面见陈诚,提出每年给台湾 2500 万美元援助和驻兵,让陈诚拒绝蒋介石入台。

陈诚一口拒绝,还将此事告诉了蒋介石。

蒋介石在庆幸之余,心里也产生了很大的阴影,他一来气愤美国方面卸磨杀驴,一来对陈诚的势力产生了戒备之心。

到了 5 月,蒋介石本以为陈诚看到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后,会派军队来主动接应自己去台湾,可他在海上整整漂泊了半个月,也没等到陈诚方面的音讯。

生性多疑的蒋介石顿时觉得大事不妙。

这时上海都快解放了,蒋介石在海上老漂着也不是办法,就下令「江静号」离岸驶往台湾。

而船开到半途,蒋介石的疑心病又犯了,觉得仅凭一条客轮、一艘军舰,万一在海面上遇到共产党游击队,他和蒋经国父子只能束手就擒,于是让「江静号」掉头再回到浙江舟山,在定海机场乘坐他的专机「美龄号」,飞往台湾。

定海飞台湾,只要一个多小时,可当蒋介石在飞机舷窗里看到台湾岛轮廓的一刹那,他又改了主意,吩咐机长说:「先不去台北,到澎湖列岛看一看。」

就这样,蒋介石专机当天降落在澎湖的马公岛。

在这个小岛上,蒋介石一住就是 8 天。

听着岸边的潮起潮落,看着岛上的椰林风光,蒋介石有一种身不由己的感觉。

编辑于 2024-03-11 19:02・IP 属地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