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经理专题(十六):中欧基金葛兰

公募基金经理专题(十六):中欧基金葛兰

在介绍过了十五位男性管理人后,我们终于迎来了第一位女性基金经理。

葛兰,清华大学工程物理学士,美国西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历任国金证券、民生加银基金研究员。2014年10月加入中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曾任研究员。2016年9月起任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8年7月起任中欧明睿新起点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9年2月起担任中欧医疗创新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在公募基金领域内,像她这样具有医学科研背景的专业投资人可谓凤毛麟角。

中欧基金经理葛兰

作为公募基金界为数不多的医学博士,葛兰对医药医疗领域的前沿动态有着常人难以比拟的敏锐,在具体投资标的的选择上更有自己独立的判断和独到见解。

通过对产业、个股规律的探寻,葛兰往往能领先于同行感知到行业和公司层面的异动,从而“识牛股于微时”。

葛兰坚定看好未来医药行业的机会,她认为医疗卫生行业的投资逻辑将长期存在,并且随着时间推演将不断得到强化。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层面:第一个是人口老龄化时代到来,人们对于医药的需求将持续快速增长。人口的变化相对比较慢,确定性比较强;第二个是社会整体支付能力的提升,不管是政府层面、商业保险层面以及个人支付方面。第三个层面是新药供给提速,新的治疗方法不断涌现增加供给,提振市场,制药企业的成本也有望得到控制。

“事实上,放眼全球,医药板块堪称“牛股的摇篮”。数据显示,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生物医药指数最高上涨515%,远高于纳斯达克165%的涨幅,而在过去十年涨幅前20的股票中,有7只属于医疗保健板块,超过三分之一。日本1990年以来,大盘下跌接近一半,而医药指数却走出慢牛行情,上涨接近2倍。在韩国和香港,医疗板块的表现同样是数一数二。回到A股市场,医药板块长期的超额收益更是明显,不仅牛股产生的比例最高,而且在A股近十年最高涨幅排名前100的公司中,医药公司数量排名第一。”长期来看,医药领域是不缺少投资机会的。

在葛兰看来,医药行业子行业众多,专业性非常强,新技术也不断涌现,因此研究方法和投资逻辑各不相同。在投资的过程中,她会非常重视自上而下把握监管政策的变化,同时自下而上依靠专业性把握公司价值。

医药行业的多样性赋予了基金经理更多的选择空间,这也有利于平滑组合波动。葛兰表示。“创新药有着明显的高科技行业的特征,品牌中药行业有着高端消费品的特征,大宗原料药有着周期品的特征,而连锁药店又有着鲜明的商业零售的特征,在每一个细分领域内都有机会挖掘出具有明显阿尔法收益的企业”。

展望未来,葛兰比较看好研发创新、出口、医疗服务、健康产业这四个细分子领域的投资机会,特别是创新和出口。她认为产业升级的浪潮已经开始,相关公司将赢得全球市场的发展机会。此外,医疗服务行业、健康产业都迎合了消费升级的趋势,新的投资机会正在不断涌现。

首先一个是创新药。葛兰认为,创新是医药行业的核心驱动力之一。随着国家政策从准入、调整市场空间、国家支付端等方面对创新药进行支持,创新药已然站上时代“风口”,即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从准入角度看,政策支持大幅压缩审评时间,大大激励了企业的创新动力。”葛兰告诉记者,目前新药审评用时已从2012年的1250个工作日,缩减至2017年的平均少于250个工作日,大大提升了医药公司将创新研发转化为公司业绩的能力。“以今年上市的某重磅创新药为例,预计上市后4个月就有可能给公司带来10亿以上的收入。企业研发的重磅创新药,可能每年会带来超过20-30亿的销售额,每提早一年上市都将带来巨大收益。”

“从支付端来看,创新药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的效率大大提升。”据葛兰介绍,过去医保目录调整周期长,创新药大都无法及时加入医保目录。而从2017年开始,国家实行了对部分医疗品种集中进行国家谈判并纳入医保目录的方法,未来很有可能形成每年一次的标准化操作,大大缩短了新药上市到纳入到国家支付体系的时间。

在具体方向上,她首先持续看好受益于优先审评及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等相关政策的创新药企业及优质仿制药企业的投资机会;其次,积极挖掘在医疗服务、医疗器械、生物制品等细分领域龙头;最后,结合年报和一季报,关注长期稳健增长安全边际充足的个股,来有效地控制风险。

但她同时也表示:创新药板块的整体机会并不代表所有相关企业都可鸡犬升天,只有那些真正重视创新和产品质量提升,具备相对竞争优势的企业才有机会在我国医药政策改革持续的推进中获得更高的市占率和良好的经营业绩。

葛兰不仅把目光放在A股,对于港股市场的投资机会也不忽视。她认为港股中的众多子行业龙头以及目前及未来的创新公司群都是值得关注的标的。首先,众多优质医药企业目前已经在H股上市,从公司总市值来看,排名前20位中,港股标的超过了50%,其中很多公司都是未来长期成长空间较大的企业;其次,重磅创新品种的进度跟踪也是她最为关注的方向之一。研究发现,近期众多将要上市的品种都是港股上市公司进行的相应研发,未来相关品种的顺利上市或将会给上市公司带来较大的收益。

除了对上述几个细分领域的机会看好之外,葛兰还特意提到了仿制药:“仿制药质量全面提升,随着越来越多的品种通过了仿制药一致性评价,预计对于外企进口过期原研的替代持续加速,我们认为这是进口品种逐步回归其真实价值的必然趋势,也较大幅度地缓解了医保基金的压力,而这也为优质仿制药企业提供了快速抢占市场份额的契机。”

这里我补充一个我对医药行业的一个认识,供大家参考。与很多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交流过,也都谈到过医药这个行业的投资机会。总的看来还是有分歧的,并不是都看好。这里把两方的观点都说一下。

看好医药行业的呢,其实主要就是我们上面提到的几点,一个是老龄化;一个是医疗支付能力和意愿的提升;再有一个就是医药产业升级,我们也有一些自主创新,仿制药水平提升的也比较快。未来的供需格局比较清晰,确定性也很强。这是他们看好的主要逻辑。也是我们听到最多的、劝我们买医药基金的核心观点。

而不看好医药行业的呢,核心逻辑是医疗器械企业面对的最大客户不是老百姓,而是政府,也就是说这是一个TO G 端的行业,在客户处于相对垄断和强势的地位时,药企的议价能力是非常弱的,它没有定价权,企业利润自然就受到压制。政府的财政增长速度是有限的,自然医疗卫生支出的增速也可想而知。他们的逻辑衍生出来就是,长期依赖于政府订单的企业,难以有较为长远的发展。如果它不能实现内生增长,那这种成长就不可持续。最典型的就是军工企业,他们对于这一类公司都不看好。这样的逻辑有没有道理呢?我个人认为是有一定道理的,特别是这些企业到底能不能在这个进程中实现内生增长,如果可以,我就会投;如果不行,那我是不会投的,说到底还是要看这家企业自身怎么选择,与这家企业的管理层的价值观息息相关。

不管是多么糟糕的行业,我都认为是会有一部分公司活下来,走向伟大;而再好的行业,也会有一大堆垃圾的公司被淘汰,价值的挖掘主要还是在个股。这是我主要想说的。

在投资理念上,葛兰表示她始终坚持基本面研究驱动,以行业景气度为前提,寻找优秀的企业并长期持有。“在配置方向上,我既会关注已经证明过自己并且持续优秀的龙头公司,也会看好有潜力能快速长大的新兴成长公司,我会时时关注行业和公司变化,以估值和安全边际为前提,希望能更多把握行业和公司发生拐点共振的个股。”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葛兰的选股逻辑,那就是“寻找变化”。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有变化的地方,往往伴随着利益的重新分配,寻找受益的一方,就是投资机会所在。”同时,不同的投资者对变化的解读不同,会产生预期差,从而导致股票短期的定价偏差,这也给深度研究者提供了获利机会。“从股价和基本面的变化,去寻找规律,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情,也是我做研究中很重要的一点。比如我会去看,出现了什么样的情况股票会涨,什么样的情况股票会跌,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在周期股上,这种规律性特征往往表现的更为明显。落实到具体的研究中,如果能找到行业拐点与公司变化的共振,就比较容易找到牛股。”葛兰这样总结。

比如在2013年,她发现美国医疗市场整体的复合增速不足3%,分子诊断子行业则达到15%-20%的高增速,而这个子行业在中国的增速更高。在这个细分行业中,一家优质上市公司凭借领先的科研技术平台和优秀的销售能力,获得了国内三甲医院近七成的市场份额。

从行业角度看,彼时的分子诊断行业出现了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基因测序成本大幅降低到消费者可以接受的水平。从公司的角度看,股权激励使得管理层的积极性被大大激发,前期大力投入的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平台也开始扭亏为盈。此后2年内,葛兰当时推荐的这家公司成为10倍大牛股。此后,同样凭借着这种严谨的“科研态度”,葛兰又挖掘出了基因测序领域和商业医药的机会。

医药领域是一个专业性非常强、需要极大耐心和细心研究才能够做的好的领域,而葛兰在这方面无疑是非常出色的。女性独有的细腻以及其强大的专业背景和科研素养,锻造出这样的业绩也并不会让人感到意外。

葛兰虽说是一位女性,可在基金管理上一点儿都不手软,股票仓位长期维持在90%以上,比较少的择时,仅在18年四季度把仓位降到了8成左右,她更多的还是通过自下而上对个股进行深入挖掘并长期持有,赚取个股盈利增长以及预期差带来的估值变化的钱。葛兰的个股集中度也很高,持仓的个股也就在20只左右,前十大重仓基本维持在60%以上,对于特别看好的个股会买到封顶,这也展现了其对于自己选股能力的深度信心。


在后续的专题中,我们将继续寻找基金经理介绍给大家,如果各位对我们的研究感兴趣,认可我们的投资理念,想要和我们一起学习、投资基金,欢迎与我们交流。

具体联系方式可以后台私信留言咨询,或者将您的联系方式留给我们,收到后我们都会第一时间回复。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祝愿大家能够在基金投资方面有所得、有所获。

以上,祝好。

风险提示:本文所引用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渠道,作者对本文引用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明确或隐含的声明或保证,且不承担信息传递的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其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在当下时点的分析、推测与判断,与其所在的机构无关。登载于此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供交流学习讨论使用,本文的所有内容均不构成任何的广告、销售要约,或交易任何证券、基金或投资产品的建议。

版权声明:本内容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转载使用,请先征得本人同意,注明来源及作者、文内保留标题原题以及文章内容完整性,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文使用的素材大部分已获原创号或原作者授权,但部分文章推送前我们未能与原创号或原作者成功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通过本号后台联系我们。

编辑于 2021-08-28 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