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地地方志中的诸葛亮躬耕地——襄阳隆中!

第三地地方志中的诸葛亮躬耕地——襄阳隆中!

在之前的文章中,本人发掘出历史上河南、南阳方面的地方志中也承认今天襄阳的“隆中”是诸葛亮躬耕地和刘备三顾地。那么除了襄阳、南阳的史料外,其他地区的地方志中有提及“躬耕地”的信息吗?当然是有的。下面就带大家看看第三地地方志中的“襄阳隆中说”支持者。



一、大家都知道诸葛亮的祖籍是今天的山东,那么我们就看看山东地方志对躬耕地的看法:

  • 1、《山东通志》
    明陆釴编撰《(嘉靖)山东通志》说“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汉末随从父玄往依刘表,避居襄阳隆中,自比管乐。昭烈屯新野,徐庶器而荐之。先王凡三往顾亮乃见。清岳浚编撰《(雍正)山东通志》也说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隐居襄阳隆中。”



明《(嘉靖)山东通志》右和清《(雍正)山东通志》左

  • 2、清许绍锦《(嘉庆)莒州志》说“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亮早孤随从父玄往依刘表,居襄阳隆中,自比于管乐……”



清《(嘉庆)莒州志》

  • 3、清王赠芳《(道光)济南府志》说“程企朱字景阳,邹平人……尝读诸葛隆中语,嘅然太息。”“有诗哀之云:当年若稳隆中卧,不到秋风五丈原。”



清《(道光)济南府志》

  • 4、民国栾钟垚《(民国)邹平县志》有“称公为范爷,称其祠曰圣人殿尸祝之若畏垒。然隆中抱膝,岘首堕泪又何让焉。”“ 程企朱字景阳……尝读诸葛隆中语,然太息知其自负不凡也。”



《(民国)邹平县志》

  • 5、民国王元一《(民国)桓台县志》“诸葛陂:在城东北二十五里诸葛庄北。桓台胜览载:诸葛孔明未隐隆中时尝游齐作梁父吟……”



《(民国)桓台县志》

从以上诸葛亮老家山东各地历代地方志可看到,山东方面一直认为诸葛亮的离开山东后的定居地就是襄阳的隆中。



二、四川是三国时期蜀国的丞相诸葛亮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他人生一半的时间都生活在四川。那么四川的地方志是怎么看待诸葛亮躬耕地的呢?

  • 1、清曹抡彬《(乾隆)雅州府志》有“尝考三国史,窃见后汉金枝有玄德公一脉焉,心存义举,志欲复兴汉业……继闻司马水镜并徐元直之言,于隆中三顾孔明先生,未出茅庐已知鼎足三分之势。”



清《(乾隆)雅州府志》

  • 2、清刘传经《(嘉庆)清溪县志》有“公记中,无论独论武侯所经略蜀地者……以全蜀待中原或得以酬其志,故隆中首谈之……”



清《(嘉庆)清溪县志》

  • 3、清刘元熙《(嘉庆)宜宾县志》有“<祭诸葛武侯文> :三分定于隆中,八阵阵于江浒。”



清《(嘉庆)宜宾县志》

  • 4、清王好音《(嘉庆)洪雅县志》有“后世惟朱子服侯隆中对、黄陵碑、梁父吟及前后岀师表……”



清《(嘉庆)洪雅县志》

以上四川各地的历代地方志也都只承认诸葛亮隐居于隆中,三顾地在隆中。没有一个提到过所谓卧龙岗!



三、除了山东和四川以外,其它地方的地方志又是怎么看躬耕地的呢?

下面来先看一看广东省的地方志:

  • 1、明戴璟《(嘉靖)广东通志初稿》有“林光字缉熙,东莞人…..升襄府(襄阳府)左长史。正德丙寅奏祠诸葛亮于隆中故址。”



明《(嘉靖)广东通志初稿》

  • 民国叶觉迈《(民国)东莞县志》也提到“(林光)随升为襄府(襄阳府)左长史……正德丙寅奏请建诸葛武侯祠于隆中,敕赐庙额令有司岁举祀典……”



《(民国)东莞县志》

  • 2、清张洗易《(康熙)乳源县志》有“玄德枉顾孔明于隆中



清《(康熙)乳源县志》

  • 3、清周硕勋《(乾隆)潮州府志》(广东)“昔者,诸葛武侯未出草庐,隆中一对视天下如运诸掌。”



清《(乾隆)潮州府志》

  • 4、清谢崇俊《(嘉庆)翁源县新志》(广东)“孔明久在隆中卧”



清《(嘉庆)翁源县新志》

  • 5、清额哲克《(同治)韶州府志》(广东)“孔明久在隆中卧”



清《(同治)韶州府志》



福建的地方志:

  • 1、明何乔远《(崇祯)闽书》“江应隆…字之曰仲龙,盖取孔明长笑隆中,而时人以伏龙待之”



明《(崇祯)闽书》

  • 2、清陈朝羲《(乾隆)长汀县志》(福建)“昔诸葛孔明伏处隆中,未应先主之顾,于是乎抱膝长啸而后此无闻焉。”清谢昌霖《(光绪)长汀县志》(福建)“昔诸葛孔明伏处隆中,未应先主之顾,于是乎抱膝长啸而后此无闻焉。”民国黄恺元《(民国)长汀县志》“昔诸葛孔明伏处隆中,未应先主之顾,于是乎抱膝长啸而后此无闻焉。”



清《长汀县志》

  • 3、清怀荫布《(乾隆)泉州府志》(福建)“当其顾诸葛武侯于隆中,惓惓以伸大义……”



清《(乾隆)泉州府志》

  • 4、清胡之鋘《(道光)晋江县志》(福建)“当其顾诸葛武侯于隆中,惓惓以伸大义兴汉室”



清《(道光)晋江县志》

  • 5、民国黎彩彰《(民国)宁化县志》(福建)“先儒诸葛亮,字孔明,琅邪人阳都人。后家于河南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



《(民国)宁化县志》

  • 6、民国詹宣猷《(民国)建瓯县志》(福建)“江应隆…字之曰仲龙,盖取孔明高卧隆中而时人以伏龙待之”



《(民国)建瓯县志》



江西的地方志

  • 1、清蒋继洙《(同治)广信府志》(江西)
    “以公灭私明、逹治体可胜大任,三代而下眞足当此选者,惟诸葛孔明一人。孔明居隆中,执事生古郢,皆荆楚奇才也。”



清《(同治)广信府志》

  • 2、清俞致中《(同治)弋阳县志》(江西)
    “以公灭私明、逹治体可胜大任,三代而下眞足当此选者,惟诸葛孔明一人。孔明居隆中,执事生古郢,皆荆楚奇才也。”



清《(同治)弋阳县志》

  • 3、清沈恩华《(同治)南康县志》(江西)
    “孔明于隆中用舍”



清《(同治)南康县志》

  • 4、清项珂《(同治)万年县志》(江西)
    “孔明卧隆中,李愿归盘谷”



清《(同治)万年县志》

  • 5、民国谢祖安《(民国)宜春县志》(江西)
    “孔明扶汉皆自隆中而决”



《(民国)宜春县志》



湖南的地方志

  • 1、清余良栋《(光绪)桃源县志》(湖南)
    “昔诸葛在隆中时,往往自比管乐,及先主三愿草庐一言辄合遂倾肺腑。”



清《(光绪)桃源县志》

  • 2、清李惟丙《(光绪)衡山县志》(湖南)
    “先儒诸葛亮,琅邪阳都人,少孤,与弟均随其从父依刘表荆州。遂家南阳邓县号曰隆中,耕陇亩为梁父吟。” “方泌之在衡山,肃宗自灵武召之,仍以宾友自处。于是决策下井陉以破贼巢,此与诸葛隆中之对何异。”“李常庚号皓白青州人……天启甲子入武当至均阳沧浪亭遇道者……常庚既遇异人益潜心元学结茅隆中与诸葛草庐相对……”



清《(光绪)衡山县志》

  • 3、清唐古特《(嘉庆)沅江县志》(湖南省)
    “而诸葛孔明方且高卧隆中抱膝长啸”



清《(嘉庆)沅江县志》

山西的地方志

  • 1、清李廷芳《(乾隆)重修襄垣县志》(山西)
    隆中诸葛翁长吟自抱膝……”



清《(乾隆)重修襄垣县志》

  • 2、清朱樟《(雍正)泽州府志》(山西)
    “昭烈识孔明于隆中,说者以为古今第一奇事”



清《(雍正)泽州府志》



安徽的地方志

  • 1、明程敏政《(弘治)休宁志》(安徽)
    “又孔明草庐在汉上隆中”“ 不得久卧隆中者非隆中之能病孔明恨孔明之轻去隆中耳”



明《(弘治)休宁志》

  • 2、清梁启让《(嘉庆)芜湖县志》(安徽)
    “先儒诸葛亮,字孔明。南阳邓县人。季汉丞相封武乡侯谥忠武。”



清《(嘉庆)芜湖县志》

其它地方志

  • 1、清王煚《(康熙)嵩明州志》(云南)
    “盖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孔明之所以翻然隆中为三代奇才者,王之义勇皆根诸此。”



清《(康熙)嵩明州志》

  • 2、清刘岱《(乾隆)独山州志》(贵州)
    “诸葛子名亮,字孔明。处东汉之末,寓居襄阳隆中。尝以道自处,抱膝讴吟……”



清《(乾隆)独山州志》

  • 3、民国梁成久《(民国)海康县续志》(广西)
    “先儒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蜀志本传寓居襄阳隆中。三国蜀志裴注引汉晋春秋曰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按诸葛公隆中之对非徒智定三分其汉室可兴”



《(民国)海康县续志》

  • 4、民国曹允源《(民国)吴县志》(江苏)
    “昔孔明之在隆中也,人目之为卧龙。”



《(民国)吴县志》



综合以上全国各地明代以后的地方志,可以发现即便承在躬耕之争,“襄阳隆中说”仍然是主流共识,所谓的“卧龙岗说”在规的史料中,是上不了台面的。借用清光绪新修《南阳县志》中的一句话进行总结:“侯实家襄阳,南阳之祠非是。考三国志亮随其叔父依荆州牧刘表,是时表军襄阳,亮宅在襄阳为信。”

编辑于 2018-07-17 10:24